Workflow
心通医疗-B(02160) - 2024 - 年度业绩
心通医疗-B心通医疗-B(HK:02160)2025-03-27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61.6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36.2百万元增加7.5%[4][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51.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9.9百万元增加9.3%,毛利率从68.4%增至69.5%[4][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人民币53.3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71.5百万元大幅减少[4][6] - 2024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2元,2023年为人民币0.20元[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616亿元,较2023年的3.362亿元增加7.5%[45]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104亿元,较2023年的1.063亿元增加3.8%[46] - 2024年毛利为2.512亿元,较2023年的2.299亿元增加9.3%,毛利率从68.4%升至69.5%[47] - 2024年其他净收入为8430万元,2023年为9180万元[48] - 2024年研发成本为1.534亿元,较2023年的2.373亿元减少35.4%[49] - 2024年分销成本为1.648亿元,较2023年的2.23亿元减少26.1%[51] - 2024年行政开支为5760万元,较2023年的7020万元减少18.0%[52] - 2024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170万元,2023年为损失5020万元[53] - 2024年存货为1.354亿元,较2023年的1.229亿元增加[59]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584亿元,2023年为1410万元[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737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591亿元[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人民币41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借贷[70]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3.5%[70]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478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406亿元[71]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3.6156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36215亿元[73] - 2024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5326.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71534亿元[73]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2元,2023年为人民币0.20元[7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人民币2463.7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4.34656亿元[74] - 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35772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01279亿元[75] - 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34863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21689亿元[76] - 2024年客户A、B、C、D、E收入分别为95,260千元、74,594千元、57,263千元、45,657千元、39,808千元,2023年客户A、B、C、D收入分别为72,876千元、81,826千元、64,276千元、77,261千元[81] - 2024年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337,980千元、23,585千元,2023年分别为324,894千元、11,321千元[84] - 2024年中国和北美指明非流动资分别为700,017千元、163,991千元,2023年分别为342,744千元、141,199千元[84] - 2024年政府补助、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总计84,343千元,2023年为91,755千元[85]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002千元,2023年为4,147千元[86] - 2024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开支为8,507千元,2023年为9,973千元[87] - 2024年设定提存退休计划、工资等开支总计159,776千元,2023年为217,469千元[87] - 2024年捐赠等其他经营成本为43,973千元,2023年为54,589千元[88]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折旧等成本为87,341千元,2023年为73,618千元[89] - 2024年研发支出为125,755千元,2023年为216,859千元[89] - 2024年税前亏损46,262千元,2023年为463,582千元;2024年实际税项开支7,005千元,2023年为7,952千元[94]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49,446,000元,2023年为471,534,000元;2024年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338,907,000股,2023年为2,362,906,000股[9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505,964千元,2023年为196,973千元[99] - 2024年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209,712千元,2023年为69,850千元;2024年租作自用物业折旧费用28,879千元,2023年为27,236千元[100] - 2024年贸易及应收票据155,766千元,较2023年100,997千元有所增加[11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39,793千元,较2023年53,250千元有所减少[117] - 2024年计息借款41,500千元,包括一年内或按要求还款37,500千元和一年后但两年内还款4,000千元[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41,500千元,年利率介乎3.10%至3.30%[120] TAVI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TAVI产品在中国新增进入80余家医院,业务覆盖超630家医院,海外进入近百家医院[8] - 第三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VitaFlow Liberty®共获18个国家/地区注册批准[9] - 自主研发的四代TAVI产品VitaFlow® IV处于严格工程设计流程,TMVR产品完成多例人体应用及最长两年期术后随访[10] - 公司第一代TAVI产品VitaFlow®于2019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8月在中国商业化,参与临床试验的110名患者STS评分为8.8%,5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为18.2%、严重卒中发生率为2.1%,8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为39.1%、心源性死亡率为20.6%[13][14] - 2020年7月及11月,VitaFlow®分别在阿根廷及泰国注册[15] - 公司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的PAV在释放未超最大释放范围75%时,术者能进行多达三次回收[16] - VitaFlow Liberty®于2021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024年4月获CE - MDR认证,截至公告日已在17个海外国家/地区注册[17] - 公司第三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成为全球唯一「真」同轴控弯自膨胀式主动脉瓣输送系统,已实现商业化[18] - VitaFlow Liberty® Flex早期完成的数例探索性临床植入结果公布,手术即刻结果优异,30天随访患者相关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最长达1年期回访患者健康恢复状态良好[18]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TAVI产品在18个国家商业化应用,进入中国逾650家医院和海外近100家医院,中国独立术者逾450名,海外近50名[28] - VitaFlow Liberty®已获CE标志以及17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38] - 公司计划深化多层次医院覆盖及术式渗透,加强患者发现及转诊,提高TAVI产品在中国销量[36] 左心耳封堵器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及其导引系统在国内15个省市的50余家中心累计突破350例商业化应用,手术成功率达100%[9] - 左心耳封堵器产品进入中国50多家医院,完成逾400例商业应用,培养独立术者近50位[28]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和AnchorMan®左心耳导引系统已获CE证书,Alwide® Plus进入CE标志注册关键环节[38] - 公司将加大左心耳封堵器产品推广力度,与电生理厂商合作推广一站式手术[37] 公司股权收购相关 - 公司获得上海佐心51%股权,拓展至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细分市场[8] - 2024年1月公司收购上海佐心51%股权,其当时拥有16项中国专利授权、22项待批核的中国专利申请、3项海外专利授权、23项待批核海外专利以及19项全球获批商标[25] - 2024年1月1日,公司有条件收购上海佐心51%股权,代价约为人民币1.4131692亿元[33] - 公司完成收购上海心永100%股权,其拥有面积为13,320平方米的高科技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及近9,000平方米楼宇[26] - 2024年8月22日,公司有条件收购上海心永全部股权,代价不超人民币3.8亿元,交易于2024年9月30日获股东批准[33] - 2024年1月1日公司订立协议收购CardioAdvent 51%股权,总现金代价1.41317亿元,1月31日完成交易[122] - CardioAdvent可识别资产净值总额7.8102亿元,总代价与可识别资产净值的51%差额1.01485亿元于资本储备确认[122] - 收购的现金流出净额1.24454亿元,自收购日至2024年12月31日CardioAdvent贡献收入3028万元,产生亏损778.9万元[124] - 若收购于2024年1月1日发生,管理层估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收入3.61565亿元,综合亏损5491.9万元[124] 公司专利及商标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新增39项专利授权和29项待批核的专利申请,在韩、日、澳、美、欧新增17项专利授权[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拥有231项专利授权,含67项发明专利、15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1项工业设计,拥有145项待批核的专利申请,含139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日本、瑞士等国家拥有129项专利,全球新增12项获批商标至合计120项[25] 公司产能及场地情况 - 上海生产厂区约14,000平方米,可提供25,000套TAVI产品和6,000套左心耳封堵器产品的年产能[26]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治疗方案推广团队有逾160名全职员工[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430名全职员工,较2023年的592名减少,其中研发人员占比10.70%,市场和销售人员占比36.74%[32]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借助平台供货商完成物流等工作,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到医院[30] 联营公司融资情况 - 2025年3月5日,公司联营公司4C Medical完成D轮融资,募得款项达1.75亿美元[3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自2025年3月27日起,Jeffrey R Lindstrom先生辞任,张瑞年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等[3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继续推进国际战略,扩大海外市场学术覆盖[38] 公司税务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一般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海微创心通因2023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15%优惠税率[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境外附属公司非居民账户现金利息收入按10%税率缴纳中国预扣税[92] 公司资产收购及负债情况 - 集团通过资产收购取得土地使用权,初始获授年期50年,收购后余下年期为25年[101] - 集团租赁的厂房、仓库和办公楼租期不超五年,部分租赁可续约,无可变租赁付款[102] - 2024年8月22日集团以3.77亿元收购上海心永医疗全部股权,确认为资产收购[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应付代价226,560,000元,预期12个月内结清[104] - 收购上海心永医疗,可识别资产净值总额为377,600千元,收购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50,918千元[105] 公司对4C Medical投资情况 - 公司对4C Medical实际权益为29.6%,持有21.3%,附属公司持有8.3%[106] - 2023年对4C Medical投资减值测试,减值亏损11,526,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1,327,000元)[108] - 2024年对4C Medical投资拨回减值亏损11,526,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2,029,000元)[110] - 2024年4C Medical非流动资产4,533千元,流动负债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