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6,713千港元,2023年为129,159千港元,同比下降48.35%[2] - 2024年毛利为368千港元,2023年为2,192千港元,同比下降83.21%[2] - 2024年经营亏损为160,679千港元,2023年为96,236千港元,同比扩大66.96%[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63,587千港元,2023年为101,013千港元,同比扩大61.95%[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163,587千港元,2023年为101,013千港元,同比扩大61.95%[3] - 2024年全面开支总额为184,258千港元,2023年为113,044千港元,同比扩大62.99%[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9.54港仙,2023年为60.48港仙,同比扩大14.98%[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52,597千港元,2023年为264,594千港元,同比下降42.33%[4]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 34,904千港元,2023年为 - 26,690千港元,同比扩大30.77%[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2,918千港元,2023年为227,521千港元,同比下降50.37%[5] - 2024年其他亏损及收入净额为 - 27,332千港元,2023年为23,857千港元[11] - 2024年可呈報分部總虧損为 - 142,106千港元,企业及未分配虧損为 - 21,481千港元,本年度综合亏损为 - 163,587千港元[14] - 2023年可呈報分部總虧損为 - 79,087千港元,企业及未分配虧損为 - 21,926千港元,本年度综合亏损为 - 101,013千港元[14] - 2024年可呈報分部總資產为410,548千港元,企业及未分配資產为9,612千港元,综合总资产为420,160千港元[14] - 2023年可呈報分部總資產为597,564千港元,企业及未分配資產为1,466千港元,综合总资产为599,030千港元[14]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6,345千港元,2023年为126,967千港元[18]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261千港元,其他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5,547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19,250千港元;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709千港元,其他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7,050千港元[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2,893,000港元,2023年为89,726,000港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5,479,126股,2023年(经重列)为148,348,670股[21]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8,277千港元,2023年为30,239千港元[23]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58,635千港元,2023年为77,795千港元[28] - 2024年末合约负债总额为419千港元,2023年末为3,541千港元,2023年初为5,342千港元[29] - 2024年其他借贷为30,965千港元,2023年为48,113千港元,借贷定息年利率均为8.00%[30] - 2024年末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为12,088千港元,2023年为34,265千港元;对联营公司投资已订约但未拨备为19,150千港元,2023年为19,823千港元[30] - 本年度集团分销及销售开支约424.7万港元,2023年为476万港元[39] - 行政开支从1.17525亿港元增至1.29468亿港元,主要是折旧从4714.8万港元增至6438.2万港元,员工成本从2225.2万港元降至1824.6万港元[40] - 本年度融资成本降至约290.8万港元,2023年为477.7万港元,因年内部分结清其他借贷[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69.54港仙,2023年为60.48港仙,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42] - 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955.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9.8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27.42%,2023年12月31日为21.15%[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23名雇员,2023年为294名,本年度总雇员成本为2486.4万港元,2023年为3112.9万港元[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收益为66,713千港元,2023年为129,159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48.34%[11] - 2024年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为66,713千港元,分部亏损为 - 139,868千港元;互联网销售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为0,分部亏损为 - 2,238千港元[13] - 2023年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为129,159千港元,分部亏损为 - 71,486千港元;互联网销售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为0,分部亏损为 - 7,601千港元[13] - 本年度集团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收益从1.29159亿港元降至6671.3万港元,主要因市况恶化[37]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采纳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8] - 2025年1月1日起,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有关缺乏可兑换性的修订将生效;2026年1月1日起,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将生效;2027年1月1日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和第19号将生效[9] 市场环境相关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市场价格显著下调,降幅达20%[3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生产及销售量增长约35%,但售价普遍下降10%[31]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18 - 30%,公司年内收益减少约62,446,000港元[32] - 2025年初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推出折扣方案和灵活付款方式,可能使上游供应商面临价格下调压力[36] - 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生产市场预计产能提升、技术进步、产品可持续性及政策演变[36] 公司业务项目相关 - 2024年公司曾尝试参与中国电动重型货运车辆锂离子电池包项目,于2025年3月终止[34] - 年末过往年度出售附属公司的应收账款为200,458,000港元,债务收回过程有所延长[35] 公司资本运作相关 - 2024年2月1日供股完成,公司发行及配发5.93365583亿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5930万港元,扣除开支后净额约5790万港元,截至公告日期已悉数使用[49][51] - 因中国电池产品市场低迷,改造现有设施暂缓,管理层用相应金额支付营运成本[51] - 2024年9月20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10港元配发及发行1.2亿股认购股份,10月7日完成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174万港元已悉数动用[52] - 2024年12月13日股东批准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及分拆,12月17日生效,每10股面值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1.0港元股份,再将已发行合并股份面值由1.0港元削减至0.1港元,法定但未发行合并股份分拆为10股面值0.1港元新股份[53][54][56] - 2024年12月30日股东通过合营协议,拟成立合营公司,2025年3月1日因政策变化和财务风险分歧终止协议,预计对财务业绩无重大不利影响[55] 公司证券交易及管治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两名执行董事未出席6月21日股东大会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58] - 田钢先生2019年8月1日至2024年10月20日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守则,自10月20日起职位分离[59] - 公司就证券交易采纳标准守则,董事确认2024年度遵守规定[60] 财务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会计原则、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报告事项,包括2024年度业绩[61] - 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与经审核账目相符,但工作不构成核证工作[62] 公司报告及公告相关 - 公司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及年度报告[63] - 年度报告将适时刊载于联交所网站(https://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http://www.tessonholdings.com)并寄发给股东[63]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64]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韦清文先生、韦茗仁先生、陈淮先生及俞晓蕾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家荣博士、施德华先生及王金林先生[64] 税务相关 - 中国经营的集团公司适用税率25%,部分附属公司符合条件可享15%优惠税率[17] 股息相关 - 2024年董事会无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20]
天臣控股(01201)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