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11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3亿元[5] - 2024年营业收入442.11亿元,较2023年增长29.56%[2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3亿元,较2023年减少14.50%[2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21亿元,较2023年减少24.06%[29] - 2024年末总资产451.6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44%[2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8.0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53%[29]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7.99亿元、93.21亿元、123.65亿元、127.27亿元[33]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61亿元、2.31亿元、7.13亿元、3.48亿元[33]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74亿元、6.94亿元、 - 3.29亿元、25.83亿元[33]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37.75万元,2023年为1137.20万元,2022年为 - 9978.64万元[35]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31亿元,2023年为2.24亿元,2022年为1.52亿元[35]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9616.68万元,2023年为2.27亿元,2022年为1043.17万元[36] - 2024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269.37万元,2023年为2576.51万元[3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7亿元,2023年为3.58亿元,2022年为1.02亿元[3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2024年公司获得客户及省市级质量协会的31项质量品质奖项等荣誉,子公司领鹏智能获得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优胜单位[6] - 公司连续2年获评深交所年度信披评价最高级A级,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3项荣誉及主流财经媒体的10项IR和PR奖项[9] - 公司获2024年华为供应伙伴大会 - 终端BG供应保障奖[176] - 公司获2024年小米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最佳合作伙伴奖[177] - 公司获2024联想集团全球供应商大会完美质量奖[177] - 公司入选《财富》中国500强[177] - 公司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77] - 公司入选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78] - 公司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178] 公司生产与运营指标 - 2024年公司精益生产9883专项活动将良率最终目标值设定为98%,其中80%料件良率达到98.8%及以上,人均创收由47.17万元提升至51.84万元[7] - 2024年公司协同推进精益制造,落地3000多个改善项目[187] - 公司每年培养精益师超500人,培训场次超50场,受训人员超2000人[188] - 公司国内外40余座工厂均已完成质量体系认证,其中20余座工厂已通过IATF16949认证,10余座工厂已通过VDA审核[197] - 公司自主质量稽查频率达每年1000余次,客户审核频率达每年500余次[197] - 公司入料和出货LAR目标值分别为98.5%和99.0%,实际值分别为98.9%和99.2%[198] - 公司元器件和模组充电器制程良率目标值分别为98.0%和99.0%,实际值分别为98.5%和99.3%[198] - 公司目前具有10余位VDA审核员、600余位六西格玛绿带人员和30余位六西格玛黑带人员[198] 公司融资与分红 - 公司成功发行可转债并融资21.37亿元,推进并购江苏科达[8] - 董事会建议公司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1.40亿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239.08万股,成交金额约0.6亿元[9] - 2024年公司以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披露日的公司总股本7,008,177,81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15] 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光伏并网发电和采购绿证减少碳排放总量约35.39万吨,MSCI - ESG评级连续两年获评为“A”[9] 公司人才与合作 - 公司技术人才序列的关键人才保留率95%,2024年与中国矿业大学签订技术人才共育合作协议[10]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机器人、服务器散热、AI眼镜、低空经济等第N增长曲线,拓展海外市场,深挖国内需求[12] 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AI手机出货量预估同比增长364%达2.34亿部,渗透率约19%,预计2025年继续增长73.1%,2028年将达9.12亿部,2023 - 2028年年复合成长率为78.4%[45] - 市场研调机构预测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在高端手机细分市场份额达到39%[46] - 2024年全年AI PC占PC总出货量达到17%,出货量将达到4400万台,2025年有望达到1.03亿台,2027年渗透率有望达到85%[51] - IDC预计到2028年PC市场1000美金以上价格段占比将达到19.3%,2024 - 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51] - 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总出货量达到1.476亿台,同比增长9.2%[51] - 全球可穿戴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57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6954.6亿美元,2024 - 2032年预测期间内年复合增长率为34.6%[53] - 2025年中国AR/VR市场出货量同比2024年将增长114.7%,全球XR头显出货量预计从2021年的1100万台增长到2025年的1.05亿台,增长约10倍[55]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出货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101.9%,2035年AI + AR智能眼镜预计达到70%的渗透率[56] - 到2032年,全球智能耳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62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5%[58] - 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335.8亿美元,预计从2025年的385.3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05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5.43%[58] - 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售量将达到7.6万台,市场规模达49.60亿美元[62]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86.6万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计销量3200 - 329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接近1400万辆[67] - 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将达到1510万辆,在全球汽车销量中占据16.7%的市场份额[67] - 2024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出货规模达768GWh,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出货规模达1164GWh[67] - 2024年数据中心热管理市场规模为165.6亿美元,到2029年预计增长到345.1亿美元,24至29年CAGR为15.82%[10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领胜电子注册成立,以自制设备商及材料应用专家身份进入模切行业[81] - 2012年公司模切业务全球第一,进入CNC行业,成为金属类产品大型供应商[81] - 2018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发生变更[27] - 2018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领胜投资(深圳)有限公司,2023年7月其名称变更为领胜投资(江苏)有限公司[28] - 2018年公司通过反向收购江粉磁材登陆A股资本市场,拓展磁材、注塑业务[82] - 2019年公司开启国际布局,收购赛尔康切入充电器业务,加强全球化业务布局[82] - 2020年公司进军光伏储能小客,完成A股非公开发行,融资约30亿元[82] - 2021年公司收购珠海伟创力,拓展模组和组装产品线,在苏州建立新工厂与研发中心[82] - 2022年公司设立桂林生产基地和扬州精密金属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基地,建立美国工厂[82] - 2023年公司与Hanson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德国莫整车厂旗下动力电子子公司签订提名协议[82] - 2024年公司在折叠屏、XR智能穿戴等多个重点项目取得进展,与多家客户建立深入合作关系[83] 公司业务板块与产品 - 公司已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厂商转型升级为AI终端硬件制造平台,业务涵盖AI手机、PC、影像显示等多个硬件产品领域[78] - AI终端硬件板块涵盖消费、企业商用、创新型电子产品及机器人业务[85] - 手机摄像模组市场中高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87] - 手机显示器模组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88] - 电子材料按功能分为电子功能、封装与装联、工艺与辅助材料三类[89] - 市场对电子功能材料在数量、质量和技术层面要求提高[92] - 碳纤维制备需在超1000℃高温下对有机纤维裂解碳化[92] - 碳纤维含碳量超过90%[92] - 碳纤维在AI终端设备轻量化与高性能等方面有显著应用价值[93] - 光大同创将碳纤维应用于折叠屏手机中框和铰链[93] - 碳纤维可用于制造散热器和散热片提升设备散热效率[94] - 折叠手机碳纤维产品 - Hinge零件叠层热压公差控制±0.02mm,厚度为0.15 - 0.2mm[95] - 电磁屏蔽材料产品精度高,尺寸公差在±0.05mm以内,可加工产品尺寸从0.1 - 2000mm[95] - 陶瓷纤维产品宽温低损耗JPP - 96S材料常温损耗降低60%[95] - 功率约10.2kW的H100服务器机架需配置19.8kW电源,功率约120kW的NVL72机架需配置198kW电源[96] - 传统服务器电源功率密度大多不到50W/立方英寸,AI服务器电源功率密度可达100W/立方英寸[96] - ATX 1650W数控电源输出负载变动率<3%,Burst - Mode<2%,电流侦测提升效率>94%,数字回馈控制Ripple<30mV[98] - 工业用IoT Sensor非充电电池可达到三年以上寿命,网路通讯实测可达100m传输距离[98] - 充电器插头冷镦后产品公差控制±0.02mm[98] - 热塑性碳纤维产品生产周期为8分钟[95] - 软磁铁氧体材料高磁导率JPH - 15F居里温度130℃,高阻抗JPZ - 3T居里温度150℃[95] - 公司核心产品涵盖均热板、热管等关键组件,与全球客户在多领域散热产品上合作,晋升为AMD核心供应商[108] - 公司提供铜、不锈钢和航空级钛合金等多种复合材料的均热板散热方案,超薄均热板及散热解决方案已量产出货[111] - 公司石墨散热材料涵盖合成石墨、天然石墨和石墨烯,通过复合整合不同材料优势,降低下游贴装成本[111] - 公司研发的多轴腔体散热元件(Big MAC)在400W - 1000W功耗条件下比3D VC表现更优[112] - Big MAC实现材料成本降低30%、制造成本降低30%、交付周期缩短35%以及良率提升5%[112] - 钢铜复合材料VC使手机组装良率提高5%[113] - 航空级钛材VC比铜减重约50%,比不锈钢减重约20%,提升生产组装良率5%[113] - 手机金属中框BP间隙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114] - 导热类产品尺寸公差可做到±0.05mm范围以内[114] - 多轴腔体散热元件降低30%材料与制造成本,缩短35% Lead - Time,良率提升5%,整体总成本比3DVC降低约30%[114] - AR眼镜产品净重79g,光学设计视场角为46°,MTF>0.7,刷新率60Hz,屏幕精细度3256.4ppi,双光路1080P高清显示[116] - 声学类产品尺寸公差可做到±0.05mm范围以内[117] - 智能耳机耳套热切foam成型公差满足+/-1.4mm [117] - TWS耳机结构件模具加工精度在0.005mm以内[117] - 钛合金结构件MIM方案制备的TC4原料满足延伸率>10%,拉伸强度>950MPa [120] - 公司深耕AI眼镜及XR可穿戴设备领域,为全球相关领域头部客户提供关键零部件[116] - 公司XR组件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商序列,建立良好合作关系[116] - AI终端产业链中游通过ODM/OEM模式与品牌厂商合作,应用于多种AI终端产品[118] - 精品组装可通过供应链整合和规模化效应降低各环节成本,助力下游终端品牌发展[119] - 公司提供粉床3D打印、激光熔覆3D打印、光敏材料3D打印等技术服务,并在消费性电子模切刀具上验证应用[120] - 硅胶组件方案对比传统对贴工艺效率提升5倍左右,组装精度由±0.1mm提升至±0.05mm[122] - 键盘模组按键寿命要求达一千万次[124] - 笔记本电脑触控模组在130mm*80mm大平面玻璃上印刷胶水贴合集成电路板,厚度差异控制在50微米以内[124] - 公司通过热固性碳纤材料热压工艺可实现厚度0.15 - 0.2mm的产品,碳板、碳纤维支撑层已大量出货[125] - 钛合金BKT对比不锈钢重量降低43.1%[
领益智造(0026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