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华股份(00223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大华股份大华股份(SZ:002236)2025-03-28 22:00

股份与利润分配 - 已回购股份为19,819,601股[10]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扣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为3,279,257,910股[10] - 利润分配预案以扣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 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8] - 国内营销中心覆盖全部省市和70%以上区县,海外营销中心设69个境外分支机构,产品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全球服务合作伙伴超1000家,设备件中心、备件站170多个[48]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商业模式转变、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下降等多种风险[4][5][6] -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应对技术更新换代风险[4] - 公司持续完善海外整体合规风控体系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8] - 公司通过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采购支付对冲等方式对冲和规避汇率风险[8] - 公司成立网络与数据安全委员会应对产品安全风险[9] - 公司建立知识产权合规风控体系应对知识产权风险[1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8] - 公司指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8] - 文档中列举了众多大华系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如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等[18][19][20][21] - 还列举了部分国际公司,如Dahua Europe B.V.、Dahua Technology Middle East FZE等[19][20][21] - 涉及一些其他企业指代,如INTELBRAS S.A. INDÚSTRIA DE TELECOMUNICAÇÃO ELETRÔNICA BRASILEIRA等[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21.81亿元,较2023年减少0.12%[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6亿元,较2023年减少60.53%[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10亿元,较2023年减少41.07%[28] - 2024年末总资产527.3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0.28%[2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0.2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77%[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1.81亿、86.86亿、75.83亿、97.31亿元[33]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04亿元,2023年为47.79亿元,2022年为6.94亿元[35]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50亿元,2023年为1.99亿元,2022年为2.46亿元[35] - 2024年除套期保值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损益1.25亿元,2023年为1.03亿元,2022年为 - 1428.69万元[35]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76亿元,2023年为181.96万元,2022年为 - 4073.52万元[35] 公司技术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构建更广阔AIoT能力,强化融合连接能力,激活以视频为核心的数据要素价值[43] - 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五全”能力基座投入与建设,保持技术与产品行业领先性[50] - 公司设立五大研究院支撑两大研发产品线,赋能三大解决方案部门,在多地建研发分中心[47] 公司业务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41] - 公司在城市、企业、创新业务领域开展业务,为不同客户提供解决方案[42] - 公司以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为支撑,融合多种技术服务相关转型[41] - 公司在技术领域持续强化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能力[43] - 公司在业务领域赋能城市和企业业务客户释放业务价值[44][45] - 公司坚持以视频为核心强化视频感知能力,拓展非视频维度感知手段[51] 公司产品创新与升级 - 公司推出第二代AI ISP技术,升级产品矩阵,推动AI夜视普惠化[55] - 以AI主动视觉技术为核心,提升产品场景适应力和检测准确率[57] - 场景定义系列产品为多领域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如水利监测精度达±1mm [59][60] - 公司升级低功耗技术平台,新增AOV模式,推出节能无线摄像机[61] - 高清同轴系列持续创新,解决画面亮度不均痛点,拓展应用场景[63] - 毫米波雷达感知产品构建四大矩阵,拓展雷视融合领域[66] - 音频感知产品完善全链路音视频技术体系,推出ASD8000音频智能网关[68] - 多频域感知产品创新融合多频谱技术,构建全域感知体系[69] - 无线报警产品发布AirFly4.0技术,完善产品体系及功能[72] - 智能交互产品在多领域推出,如智慧停车优化出入口通行体验[73][75] - 2024年公司推出全新"悦享Pro S2"、"专业S2"系列会议平板产品、系列教育平板产品[78] - 门禁系统实现0.1秒极速无感识别[78] - 2024年公司打造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升级核心、汇聚、接入管理型、接入云管理交换机[91] - 无线传输基于eSync快速加网技术实现无线终端设备一键配网[93] - 2024年公司推出全系列框式和小型盒式局端汇聚OLT产品,以及终端接入ONU产品[97] - 公司完成全链路产品国产化,覆盖端边云算力,实现算力资源池化[99] - 公司在智慧用电领域发布第三代智能空开产品,升级计量精度及分断能力[84] - 公司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推出多款充电桩产品[86] - 公司推出基于自主国产硬件及鸿蒙操作系统的系列产品,支持海量物联协议和超强AI算力[88] - 公司以"视网融合"为核心理念,打造"一融三易"产品与技术体系,升级"全连接"能力[89] 公司人工智能研发成果 - 公司人工智能研发团队超千人,累计获70多项国内外人工智能算法竞赛评测第一,发表14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申请2700多项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承担26项国家和省部级人工智能科研项目[112]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AI发明专利270多项,授权400多项,承接国家和省部级人工智能科研项目4项[112][113] - 2023年公司推出以视觉为核心的多模态大模型星汉大模型,2024年围绕业务实战快速迭代大模型应用[114] - 公司发布大华神算一体机产品,引入先进大模型技术,满足边缘场景碎片化需求[101] - 公司推出天系列一体机和大模型智能引擎产品,推动行业大模型产品业务落地[103] - 2024年公司大模型技术研究和工程落地能力大幅提升,发布3.0版本[118] - 2017年建成高性能计算中心,2019年发布全栈算法开发平台,2021年升级发布组装式方案开发平台,2023年研发场景化算法开发工作流系统,2024年巨灵AI开发平台围绕大模型业务持续升级[120] - 巨灵AI开发平台数据处理能力达每日亿级,支持不同类型数据智能标注[120] - 公司提出数智孪生概念,打造鲁班系列产品,开发视频融合技术、自动化建模技术、3D矢量定位技术[124] - 公司构建音频算法技术体系,将音频处理、语音识别、音频检测等技术落地到产品系列中[125] - 公司推出30余种低空智能化方案,挖掘低空场景痛点需求,推出自然灾害检测等算法方案[126] - 公司研发端到端雷视多模态融合技术,数据融合准确率提升20%,有效感知范围延伸至数百米[128] - 雷视多模态融合技术车道级转向流量准确率95%以上,测速抓拍准确率99%以上[128] - 公司基于场景化应用沉淀通用算法组件,实现小模型算法组件技术升级,提升行业大模型开发速度[121] - 公司建立场景化智能算法开发体系,涵盖专业定制开发等多种技术模式[122] - 2024年公司完成星汉大模型往国产化芯片的迁移工作[130] - 公司构建1+1+N算法训练体系,即算法模型训练+算法增量训练+算法编排[131][132] - 2024年公司发布以MAAS架构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应用框架[133] - 公司全面升级星汉大模型,发布V、L、M三个系列行业大模型[135] - 视觉大模型(V系列)算法解析精度大幅提升,可实现场景自动理解[135] - 语言大模型(L系列)语言能力显著提升,支持知识增强检索等功能[135] - 多模态大模型(M系列)实现图文互搜和视觉解析,多模态能力显著增强[136] - 公司构建1+1+1+N的图数融合MAAS计算架构[137] - MAAS架构以多模态大模型算法为基座,支持大小模型协同[138] 公司产品性能提升 - 端侧产品场景点位多标签识别支持场景从30种扩展至60余种,覆盖日常监控90%以上类别[146] - 行为识别与小模型相比误报降低90%以上[146] - 烟火识别整体检出率超过98%,每路视频每月误报小于1次[146] - 周界算法对目标抓拍距离提升20%以上[147] - 交通行业大模型事故检测类型从4种拓展到20多种,准确率提升70%;交通抛洒物检测全天候准确率提升50%[149] - 城市治理行业大模型2024年性能提升50%左右,常用功能平均准确率提升10%以上,5个困难事件准确率提升20%以上,支持场景数从10个提升至20个[150] - 公安行业大模型与小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20%以上[151] - 电力行业大模型支持70+功能识别,替代7个专项小模型功能,降低算法部署周期90%以上,相对小模型平均准确率提升20%以上[152] - 矿山行业大模型与小模型相比平均准确率提升10%以上[154] - 矿山行业大模型具备传送带20多种智能识别功能[154] 公司数据智能与转型 - 2024年公司创新推出数据分析智能体,构建AI+大数据融合计算框架等行业特色能力,助力政企数智化转型[156] - 公司围绕数据价值计算夯实多源异构大数据平台能力,在数据集成、治理、开发和异构数据计算方面有提升[157] - 2024年公司依托数据智能体系推出数据分析智能体,提供多种能力使能业务创新[158] 公司生态建设与合作 - 公司致力于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构建全面开放能力,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发展[159] - 公司推进集成商合作体系建设,提升客户与商机融合管理,成立生态合作组织提升合作效率[160] - 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全球中小企业生态体系建设,国内推进“区县下沉”战略,海外聚焦创新[161] - 面向政府数字化转型,公司整合生态伙伴优势打造“端到端闭环”解决方案[162] - 面向企业数智化升级,公司整合生态能力打造全场景、高价值解决方案[163] - 2024年公司构建完备的软件生态资源运营体系,推进生态伙伴业务有序落地[164] - 公司在全国省区建立100多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训中心[170] - 公司全新升级物联数智平台2.0,发布城市天机和企业天衍两大行业产品体系[171][172] - 公司基于物联数智平台,围绕生态客户形成方案共建、产品共创、能力共享三种合作模式[175] - 公司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180] - 数据资源化方面,依托全域6D多维感知技术及多元连接能力,实现全网数据高效汇聚[182] - 数据资产化方面,视图智能引擎深度融合“星汉大模型”,实现全场景自主解析[182] - 数据商品化方面,通过软件工程化能力升级,构建“城市天机”“企业天衍”两大产品体系[183] - 在城市治理领域,公司推出天机系列产品,推动治理模式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跨越[184] - 在企业服务领域,公司以天衍系列产品为核心,推动企业从“综合安防”向“数智化运营”跃迁[184] - 公司创新推出星汉大模型,赋能智慧物联行业智能长尾市场[186] - 公司提出算力统一量化和池化方案,将分散算力资源整合成“一张网”,实现资源最优配置[187] - 公司自主研发星汉大模型,降低对标注数据依赖,适配多细分场景,实现“一网多用、一网多能”[188] - 公有云业务完成3.0架构升级,构建全云产品体系,云中台包含低代码开发平台与六大核心中台能力[189] - 大华云联服务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打造场景化应用方案[190] - 大华云睿服务行业用户,深耕SAAS服务领域,助推企业数智化转型[190] - 公司依托大华云开发者平台向生态客户开放多元化开发资源,帮助搭建创新产品[190] - 大华易安装服务合作伙伴,优化工具设计,提升调试效率,加速项目落地交付[190] - 公司为海外客户提供DoLynk海外云服务,打造多元应用的一站式场景化方案[191] - 公司携手生态伙伴探索“方案共建、产品共创、能力共享”合作模式,构建智慧物联新生态[193] - 公司与ISV联合推出事件管理处置一体化方案和隐私计算平台,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和科研效率[194][195] - 物联数智平台可让ISV伙伴将城市灾害模拟推演系统开发周期从月级缩短至天级[196] 公司安全保障 - 公司成立网络与数据安全委员会统筹网络安全工作[197] - 公司有网络安全研究院保障产品、平台与服务安全[198] - 公司推出安全数据库、视频保护系统等系列安全产品[200] - 公司安全产品集成视频终端安全准入等安全防护服务能力[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