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地香港(00337) - 2024 - 年度业绩
绿地香港绿地香港(HK:00337)2025-03-28 22: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4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发物业及配套服务、经营酒店[10] - 综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人民币为公司功能货币[11]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于2024年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多数无重大影响[12]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相关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等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17]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17]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17] - 公司董事预计应用其他准则修订不会对可预见将来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52.76亿元,2023年为249.33亿元,同比下降38.73%[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96亿元,2023年为25.70亿元,同比下降68.99%[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5.99亿元,2023年为6.00亿元,同比扩大166.32%[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2.86亿元,2023年为17.69亿元,同比扩大29.19%[3] - 2024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22.88亿元,2023年为17.74亿元,同比扩大29.09%[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股份亏损为0.76元,2023年为0.63元,同比扩大20.63%[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1.25亿元,2023年为196.16亿元,同比下降7.60%[7]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963.45亿元,2023年为1086.21亿元,同比下降11.29%[7]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973.19亿元,2023年为1081.78亿元,同比下降10.04%[8]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71.52亿元,2023年为200.58亿元,同比下降14.49%[8]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约78.96亿元列账,2023年为95.54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土地增值税约为52.58866亿元,2023年为49.29714亿元[33] - 2024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利润表确认的土地增值税约为4.92798亿元,2023年为5.72209亿元[33] - 2024年12月31日已完工待售物业及在建物业的撇减金额为27.32807亿元,2023年为23.16039亿元[35] - 2024年总收益为15,275,935千元,2023年为24,932,665千元[37][38] - 2024年没收违约金44,235千元,2023年为4,200千元[44] - 2024年政府补助2,615千元,2023年为10,440千元[4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58,677千元,2023年为100,044千元[45] - 2024年资本化利息费用的资本化率为4.66%,2023年为5.11%[45]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82,263千元,2023年为848,795千元;2024年中国土地增值税为492,798千元,2023年为572,209千元[4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686,615千元,2023年为1,168,765千元[46][5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599,004千元,2023年为600,411千元[50] - 2024年已出售物业成本为13,531,146千元,2023年为21,326,885千元[52] - 2024年员工成本(扣除资本化)为309,892千元,2023年为346,151千元[5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093,503千元,2023年为1,751,863千元[54] - 2024年与客户合约有关的应收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67,843千元,2023年为226,474千元[55]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7,063,402千元,2023年为18,355,546千元[55] - 2024年预付款项总计为1,351,098千元,2023年为1,808,823千元[55]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建议向普通股股东派发股息[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结余中已逾期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637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678.3万元;其中逾期90日或以上且未被视为违约的为人民币5357.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895.4万元[56] - 2024年应收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0 - 90日为人民币6585.1万元,91 - 180日为人民币311.7万元,181 - 365日为人民币1219万元,超过365日为人民币8668.5万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2540.1万元、人民币639.1万元、人民币683万元、人民币18785.2万元[57] - 2024年应付账款中应付关联方为人民币11.53384亿元,应付非控股股东为人民币16.1万元,应付独立第三方为人民币229.36991亿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13.82551亿元、人民币99万元、人民币258.69047亿元[57] - 2024年应付账款0 - 90日为人民币110.16069亿元,91 - 180日为人民币31.19131亿元,181 - 365日为人民币25.14468亿元,超过365日为人民币74.40868亿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194.24554亿元、人民币3.46095亿元、人民币16.36312亿元、人民币58.45627亿元[57] - 公司本年度支付分派612.6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352.1万元),2023年为1225.2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518.7万元)[59] - 2024年集团总收益约人民币152.7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8.7%[65] - 2024年集团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0.94亿元,同比增加约20%,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76元[65] - 2024年已售出及交付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116.4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6%,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529元[66] - 2024年物业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14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66] - 2024年车位销售确认的概约销售额总计6.79亿元[67]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152.7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8.7% [86] - 2024年物业销售收益约为141.05亿元,占总收益约92%,较去年减少约41% [86] - 2024年公司各项业务总收入为152.76亿元,较2023年的249.33亿元减少96.57亿元[87] - 2024年销售成本约144.8亿元,较2023年的223.63亿元减少约35%[88] - 2024年毛利约7.96亿元,较2023年的25.7亿元减少,毛利率由10%降至5%[89] - 2024年行政费用和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分别降至4.34亿元和4.36亿元,较2023年分别减少约13%及34%[91] - 2024年融资成本由2023年的1亿元增加至3.59亿元[92] - 2024年所得税由2023年的11.69亿元下跌约41%至6.87亿元[9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94亿元,较2023年的17.52亿元增加约20%[95]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约171.52亿元,总资产约1144.7亿元,总负债约973.18亿元[96] - 2024年负债比率净额约为75%,较2023年末的58%上升[97] - 2024年公司总共雇用2364名雇员,较2023年的2775名减少[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销售收益为14,104,591千元,2023年为23,800,179千元[37][38] - 2024年酒店及配套服务收益为76,459千元,2023年为61,102千元[37][38] - 2024年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益为826,965千元,2023年为800,428千元[37][38] - 2024年租赁租金收入为267,920千元,2023年为270,956千元[37][38] 借贷与资金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产生计息借贷总额143.21亿元,其中84.77亿元须自报告期结束后一年内偿还[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5亿元[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按原定还款期限偿还若干计息贷款23.17亿元,该等逾期贷款由账面价值105.1亿元的库存物业作抵押[22] - 报告期末后至报告日期,额外12.92亿元的计息贷款已逾期,截至报告日期,逾期贷款总额为36.09亿元[2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指定银行账户持有受限制预售所得款项0.58亿元,经批准后可用于偿还特定建设负债或项目贷款[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指定银行账户持有受限制银行存款5.91亿元,与索赔额5.06亿元的建筑负债有关[24] - 集团正与现有贷款人协商延长计息贷款还款期限并获取新资金来源[24] - 集团正与逾期贷款人磋商重组逾期贷款[24] - 若无法说服逾期贷款人,集团将寻求替代计划清偿贷款[24] - 集团将调整销售及预售策略,与承包商和供应商沟通付款安排[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贷款为84.77亿元人民币,须于报告期结束后一年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95亿元人民币[1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按原定还款期限偿还部分计息贷款23.17亿元人民币[115] - 报告期末后至报告日期,额外12.92亿元人民币的计息贷款已逾期[115] 税务相关不确定性 - 集团按董事最佳估计确认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的递延税项,若出售投资物业最终税务结果或不同[28] - 集团须支付中国土地增值税,计算与土地价值增幅比率的适当性高度相关,最终税务结果可能与初步记录金额有别[32] 物业价值评估相关 - 管理层对在建物业及已完工待售物业账面价值定期审阅,估计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将作出撇减[34] - 确定已完工待售物业可变现净值时,管理层以最近销售交易及当前市况售价等市场数据为评估基准[34] - 确定在建物业可变现净值时,需参考多方面因素对预期销售价格作出判断[35] 销售策略与业务模式 - 物业销售合约签订时收取合约价值15% - 70%作为预付款项[39] - 集团以“1+2+3+X”核心战略为指引,拓展多元化业务,以创新营销策略提升销售业绩[68] - 绿地香港着力加强新媒体平台整合和推广,推进一批项目适销化调整[71] - 绿地香港通过图纸、材料、工艺优化等路径实现降本增效[72] - 绿地香港优化管理结构,推进企业从追求规模发展向聚焦效益模式转变[73] - 绿地香港推出“长租+短租”混合运营模式,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74] - 绿地香港结合政策导向,长短租业务综合发展,探索成立长租业务发展基金等[76] - 绿地香港打造标准化青年社区、品质型白领公寓、轻奢型服务式公寓三大核心产品[77] - 绿地香港坚持“房地产+商业”双引擎战略,打造多个地区标杆商业项目[78] 战略合作 - 2024年7月24日,公司与旗峰紫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地产代建等领域合作[79] - 2024年8月1日,公司与江苏耘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养老公寓等领域合作[79]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宽松政策环境基调不变,公司将按“1+2+3+X”战略转型[83] - 公司将围绕“稳经营、促转型、防风 险”主线,落实基本方略提升业务[84] - 公司将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债务结构,提升精益管理水平[84] - 2025年公司将拥抱行业变革,探索多元化发展机遇[85]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C.2.1条和F.2.2条[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