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同辐(01763) - 2024 - 年度业绩
中国同辐中国同辐(HK:01763)2025-03-28 22: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5.75亿元,较2023年的66.35亿元增长14.16%[4]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8.80亿元,较2023年的7.76亿元增长13.32%[4]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27元,较2023年的1.16元增长9.48%[4] - 2024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8.75亿元,较2023年的7.70亿元增长13.65%[5]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8.49亿元,较2023年末的49.97亿元增长17.05%[6]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89.18亿元,较2023年末的81.94亿元增长8.84%[6]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为50.23亿元,较2023年末的42.54亿元增长18.00%[6]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99亿元,较2023年末的17.98亿元增长11.17%[7]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值为77.45亿元,较2023年末的71.39亿元增长8.49%[7]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77.45亿元,较2023年末的71.39亿元增长8.49%[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48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8.795亿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4.066亿元,同比增长9.6%[36] - 公司收益由2023年的人民币6,635.0百万元增加14.2%至2024年的人民币7,574.8百万元[85]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人民币3,152.8百万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人民币3,891.9百万元[86]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3,482.2百万元增加5.8%至2024年的人民币3,682.8百万元,毛利率由52.5%降低至48.6%[86]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240.9百万元降低67.8%至2024年的人民币77.5百万元[87]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1,768.4百万元降低8.2%至2024年的人民币1,623.6百万元[88]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益的百分比由2023年的26.7%降低至2024年的21.4%[89] - 行政开支、研发成本及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10.132亿元增加3.7%至2024年的10.503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023年的15.3%降至2024年的13.9%[90] - 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3610万元增长34.0%至2024年的4840万元[91]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从2023年的1430万元下降1.5%至2024年的1410万元,分占合资公司利润从2023年的3130万元降低31.7%至2024年的2140万元[92] - 除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9.224亿元增加13.3%至2024年的10.452亿元[93]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1.463亿元增长13.2%至2024年的1.657亿元,2023年及2024年实际税率均为15.9%[94]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7.761亿元增加13.3%至2024年的8.795亿元[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47.674亿元,负债总额为70.228亿元,总权益为77.446亿元[96] - 流动资产净值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9.405亿元下降1.2%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38.949亿元[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净杠杆比率分别为25.5%及34.9%,速动比率分别为1.7倍及1.6倍[99] - 2024年资本支出为10.44亿元[10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核药销售收益为4167606千元,2023年为4017476千元;放射源产品销售2024年为632822千元,2023年为532567千元等[14] - 2024年客户合同总收益为7574756千元,2023年为6634992千元[14] - 2024年12月31日,分配至公司现有合约项下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总额约为31550000元,2023年为19862000元[15] - 2024年指定时点确认的客户合同收益为7065518千元,随时间确认的为509238千元;2023年指定时点为6303697千元,随时间为331295千元[20] - 2024年外部客户收益为7574756千元,分部间收益为79670千元,可呈报分部收益为7654426千元[20] - 2024年可呈报分部利润(毛利)为3702524千元,2023年为3512583千元[20] - 2024年核药可呈报分部收益为4171068千元,利润(毛利)为2919778千元;2023年收益为4132264千元,利润(毛利)为2892901千元[20] - 2024年放射源产品可呈报分部收益为745812千元,利润(毛利)为318962千元;2023年收益为638076千元,利润(毛利)为276405千元[20] - 2024年辐照可呈报分部收益为200333千元,利润(毛利)为101774千元;2023年收益为178555千元,利润(毛利)为91433千元[20] - 2024年合并毛利为3682832千元,2023年为3482239千元[21] - 2024年核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676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收入17.515亿元,同比上升4.1%,呼气检测收入23.495亿元,同比上升1.1%[38] - 2024年放射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161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辐照源营业收入2.343亿元,同比增长69.3%;启动中子源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65.6%[39] - 2024年辐照相关业务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上升8.4%[40] - 2024年核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12.23亿元,同比增长31.0%[41] - 2024年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57.3%[42] - 2024年核药业务收入占比55.0%,放射源产品占比9.5%,辐照占比2.4%,核医疗装备及相关服务占比16.1%,其他业务占比17.0%[43]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首次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应用部分准则修订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0] 其他财务收支及成本数据变化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29617千元,政府补助50592千元;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30973千元,政府补助32626千元[23] - 2024年除税前财务费用48423千元,2023年为36142千元;借贷成本资本化年利率2024年为2.82%,2023年为3.57%[24] - 2024年员工成本886024千元,2023年为867378千元[25] - 2024年存货成本3687920千元,2023年为2960107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165687千元,2023年为146307千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利润约406645000元,2023年基于利润约370967000元,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均为319874900股[28]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98841千元,中期股息23159千元;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100153千元[2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5155122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4922128千元;2023年总额4080997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876341千元[3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791481千元,2023年为626668千元[33]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1 - 2年为1.70032亿元,较2023年的0.37684亿元大幅增加;2 - 3年为0.15281亿元,较2023年的0.02803亿元增加;3年以上为0.08854亿元,较2023年的0.12744亿元减少;1年以内为5.97314亿元,较2023年的5.73437亿元增加[34] 业务发展与项目建设情况 - 2024年9月公司取得氟[18F]化钠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本年度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正式执行国家医保谈判价格[37] - 2024年公司附属公司承担中国同辐孟加拉BINA辐照中心项目建设,全球首台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 C装机并入选相关推广应用项目和目录[40][41] - 报告期内完成11家基层医院核医学示范项目建设启动[44] - 报告期内出口收入达6.265亿元人民币[45] - 2024年9月3日氟[18F]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国内骨显像领域PET诊断显像剂市场空白[47][50] - 2024年12月24日,氟[18F]吡酰胺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47][50] - 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年产万居里无载体氯化镥[177Lu]溶液生产线,国内30余家客户试用反馈良好[54] - 公司在研产品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研究[55] - 公司在研产品6-[18F]氟-L-多巴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准备工作[55] - 公司伽马刀产品于2024年7月5日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56] - 2024年福州医药中心建成投产,累计投产数量达27家;兰州正电子生产线建成投产,累计可供正电子药物数量达23家;5家医药中心取证,3家建设,6家前期[63] - 华北、华东医药基地项目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华南医药基地项目完成土地获取及地勘,进入可研阶段[63] - 高丰度13CO气体富集建设项目(一期)完成验收,使我国成全球第二个具备百公斤级以上产能国家[64] - 夹江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完成工艺设备安装,二期完成主体结构封顶[64] - 中核高通年产能万居里级无载体镥[177Lu]生产线、千条级锗镓[68Ge - 68Ga]发生器生产线全面投产[64] - 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工艺设备安装,通过验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钴 - 60放射源生产线交付产品200万居里[64] - 天津辐照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建成后完善环渤海地区辐照产业布局[64] - 秦山同位素基地全面投产,夹江放射源基地一期实现投产,二期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75] - 华北医药基地一期取得生产许可证,启动试生产,实现新疆、贵阳等2条锝药生产线和福州、贵阳、新疆等3条正电子药物生产线投产[75] 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69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48]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74项,获得专利授权224项[48] - 报告期内注册商标6项,登记著作权17项[48] - 报告期内发布国防工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9项,在编国家标准3项、在编农业行业标准1项[48] - 《诊疗一体化关键核素64Cu制备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9] - 《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49] 人才与团队建设情况 - 公司拥有外籍高端人才1人,国家级人才9人,省部级人才11人,首席专家2人、技术带头人10人,研发团队由507名研发人员组成[58] 企业管理与系统建设情况 - 公司完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系统(GSP)系统二期项目验收上线,并推广附属5家单位[59] - 中核高通完成60%二类探伤源运输换源器的智能监测终端推广[59] 企业组织架构与股权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4家附属公司,1家联营公司[60] - 公司持有中核(江苏)辐照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册资本2亿元;持有中核(玉林)辐照有限公司51%股权,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有中同银龙(天津)灭菌技术有限公司35%股权,注册资本6000万元;持有中核(吉林)新材料有限公司67%股权,注册资本5800万元;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甘肃弘业核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注册资本9500万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同辐基金实缴金额4.10亿元,基金实缴总额9.10亿元,公司占比45.08%;同辐基金净资产10.0717亿元,公司持有的净资产份额价值4.328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2.93%;2024年度投资收益124万元,收到股息分红480万元[61] - 2024年4月3日,公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