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集团收益增加约155.4%至约166.2百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65.0百万港元[5] - 2024财年集团毛利增加约2.0%至约57.4百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56.3百万港元[5] - 2024财年集团录得除税后纯损约34.8百万港元,2023财年为税后纯利约2.5百万港元[5] - 2024财年集团净资产减少7.0%至400.1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430.5百万元[5] - 2024财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3财年亦无[5] - 2024财年收益为166,181千港元,2023年为64,989千港元[6] - 2024财年销售及提供服务的成本为(108,799)千港元,2023年为(8,709)千港元[6] - 2024财年年内亏损为(34,801)千港元,2023年为溢利2,523千港元[6] - 2024财年资产净值为400,139千港元,2023年为430,465千港元[12] - 2024财年股本为5,465千港元,2023年为4,554千港元[12] - 2024年公司来自外界客户之总收益为166,181千港元,2023年为64,989千港元,同比增长155.7%[31][3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745千港元,2023年为4,745千港元,无增长[2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525,631千港元,2023年为509,254千港元,同比增长3.2%[29]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25,492千港元,2023年为78,789千港元,同比增长59.3%[29] - 2024年公司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36千港元,2023年为394千港元,同比下降39.8%[36] - 2024年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620千港元,2023年为6,940千港元,同比下降4.6%[36]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拨回为15,938千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为5,699千港元[3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595千港元,2023年为2,222千港元[41] - 2024年归属公司拥有人年内亏损34,726千港元,2023年溢利2,313千港元[43]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36,203,916股,2023年为1,546,641,300股[43] - 2024年投资物业12月31日账面金额为22,364千港元,2023年为25,295千港元[46]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185,568千港元,2023年为177,732千港元[48] - 2024年应收账款净额为72,200千港元,2023年为2,141千港元[51] - 2024年应付账款为70,780千港元,2023年为206千港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拟派股息,2023年亦无[42] - 2024财年集团总收益约1.66181亿港元(2023财年:6498.9万港元),年度亏损约3480.1万港元(2023财年:溢利252.3万港元)[69] - 2024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4.15港仙(2023财年:每股盈利0.15港仙)[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为4.00139亿港元(2023财年:4.30465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3.72047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2.5012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84.2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8107.5万港元[89]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增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46529549亿股,2023财政年度为4.55441291亿股[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55名雇员,2023财政年度为33名;2024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约150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126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增加约19%[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2023财政年度为2.1%[98] - 2024年12月31日有5.46529549亿股已发行普通股,2024财政年度公司已配發及发行额外9108.8258万股股份[103] - 董事不建议就2024财政年度派付股息(2023财政年度:无)[115]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7] - 公司拟于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应用,部分准则生效时间为2025 - 2027年不等,部分未确定[19][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评估其影响[20] 业务结构与范围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扩展长寿科学业务范围,更新内部报告结构[22] - 公司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包括长寿科学业务、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证券及其他投资、物业投资[23][2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长寿科学业务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142,016千港元,分部业绩为 - 17,559千港元[25] -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24,165千港元,分部业绩为34,377千港元[25] - 2024年销售健康及医疗产品收益为102,411千港元,2023年为4,447千港元,同比增长2203%[34] - 2024年提供诊断及医疗测试服务收益为39,605千港元,2023年为26,879千港元,同比增长47.3%[34]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为24,165千港元,2023年为33,663千港元,同比下降28.2%[34] - 2024年客户乙为长寿科学业务贡献收益65,650千港元,客户丙贡献32,900千港元;2023年客户甲为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贡献收益8,090千港元[32] - 2024财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静态收益约2416.5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437.7万港元;长寿医疗业务贡献收益约1.42016亿港元,分部亏损约1455.9万港元[69] - 2024财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分部收益约2416.5万港元(2023财年:3366.3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437.7万港元(2023财年:2535.4万港元)[71] - 2024财年长寿科学业务收入约为1.42016亿港元,2023财年为3132.6万港元,其中诊断咨询及医学检测约3960.5万港元,销售长寿生物制品约1.02411亿港元[81] - 2024财年长寿科学业务分部亏损约1755.9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2401.6万港元[81] - 2024财年物业投资业务未产生收益,录得分部亏损约255.4万港元,2023财年为溢利107万港元[84]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减少约255.4万港元,2023财年为溢利107万港元[84] 业务运营与发展情况 - 2024年公司长寿生物制品领域销售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53] - 2024年公司围绕长寿管理领域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实现金融业务与长寿科学主业融合发展[54] - 2024年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长寿科学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且潜力巨大[56] - 2024年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天行放款及财务顾问业务从P2P贷款转型中走出并稳步复苏[59] - 2022 - 2024年中国相关政策变动推延公司追缴逾期贷款进度,政策提供至少6个月宽限期等纾困措施[60] - 公司为安排1项下战略伙伴贷款(外贸信托、陕西)提供100%贷款本金,2024年8月与东卫服务合约获延期36个月[62] - 公司为安排2项下战略伙伴贷款(海尔云贷、泛华)提供20% - 30%初始贷款本金,此类贷款由公司团队独立处理[62] - 2024财年中国及香港业务中,诊断、医学检测及健康辅助服务收入约3960万港元,健康及医疗产品销售收入约1.024亿港元[66] - 2023年9月及2024年6月,公司从两名个人借款人拖欠的陕西国信投战略伙伴贷款中收回人民币670万元现金,最终和解收回人民币290万元现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收回投资本金人民币790万元及回报额人民币170万元[71] - 2024年11月底,东卫律师团队已整理约49名债务人的案件材料,继续代表天行附属公司追讨外贸信托债务[72] - 2024财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宝欣列出36笔先前已减值贷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总额约为10.76亿港元[74] - 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30日,独立追缴委员会从36笔减值贷款中的四笔贷款的两名借款人实体收回款项总额6714.032877万港元,追缴行动产生一次性法律及服务费约2040万港元[74] - 深圳长寿科学附属公司为NMN产品举办营销活动产生约900万港元成本,且FDA将NMN重新分类为新药[82] - 2024财年集团出售3546.2万股华融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41%,总销售所得款项达931.8623万港元,平均售价约0.2628港元[83] - 公司授权塞班岛律所采取法律行动收回租赁权益所有权[84] - 2024年8月塞班岛律师事务所代表Keen State Global Saipan针对被告人向CNMI最高法院提出起诉[85] - 2024年8月CNMI商务部接纳塞班岛律师事务所提出的相关纠正申请[86] - 新的一年公司将透过轻资产模式经营,继续拓展已有长寿科学业务[105] - 2024年6月6日公司成功发行91,088,258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940万港元[107] - 所得款项净额的60.0%用于扩张现有长寿科学业务及新生物医药产品贸易业务,40.0%分配至一般营运资金[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94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全部使用[109] - 2024年11月1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借款人及担保人订立2025年循环贷款协议,授出本金最多达3000万港元的贷款[110]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14]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2024财政年度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遵守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守则条文第D.2.4条[116]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取十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批准公司2024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建议董事会批准[119] - 公司2024年12月2日起委任中正天恒为核数师,中正天恒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但符合资格且愿意再次接受委任[122] 公司人员构成 - 执行董事包括闫立先生(主席)、闫一帆先生(行政总裁)、李小双先生、曹衆女士[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李思先生、黄江先生、黄慈波教授[124] - 非执行董事包括何亦武博士、吕长胜先生[124] 其他事项 - 掌上律师平台专业律所及顾问确定的法律服务费用为案件标的资产或索赔货币价值的18% - 25%,平台收取经评估法律费用的50% - 60%作为平台安排费[77] - 天行所提供特定资金用途贷款,收取12%至15%的年利率,并对平台安排费收取50%的案件成功奖励[78] - 计算2024年及2023年每股摊薄(亏损)盈利时,未假设公司购股权获行使,因行使价高于年内平均市价[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附带权利认购公司总数为386.8万股的购股权尚未行使[94] - 2024年5月30日公司与三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9108.8258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价格为每股0.215港元[10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124] - 公告中英文本如有歧义,以英文本为准[124]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