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53,982,860港元,2023年为57,960,680港元[9]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1,865,887港元,2023年为49,612,842港元[9]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77,589,424港元,2023年为207,770,012港元[9]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49,308,731港元,2023年为57,511,384港元[9]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28,280,693港元,2023年为150,258,628港元[9]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53,982,860港元,较2023年的57,960,680港元减少约7%[28][29]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34,4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6,300,000港元减少约5%,毛利率由63%增至64%[2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约为收益24,6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000,000港元大幅增加约720%[29]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74,200,000港元,较2023年的78,700,000港元减少约6%[30]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约为9.13港仙,2023年为每股亏损21.2港仙[31] - 2024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900,000港元,2023年约48,600,000港元[3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净资产约为125,000,000港元,2023年为141,0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2,000,000港元,2023年为81,000,000港元[36]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比率为约11.4%,2023年为2.3%[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4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广告及媒体业务收入约46,100,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6%[10]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7,900,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0%[10]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收益约7,900,000港元,2023年约8,700,000港元[12] - 财政年度,孖展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占基石证券约97%收益,2023年约为95%[1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11位孖展客户授出约89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位客户授出约8980万港元[16] - 2024年12月31日,五位最高借贷孖展客户占约7100万港元,占孖展客户总借贷约80%;2023年12月31日占约6910万港元,占比约77%[16] - 财政年度,孖展贷款年利率介乎8.5%至9.125%,2023年为8.875%[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约740万港元,2023年为630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约7,400,000港元,2023年为6,300,000港元[34] 公司股权及业务布局 - 公司间接拥有基石证券91.19%权益[12] - 集团在香港大型户外媒体网络有六个地点的大型LED面板,在新加坡大型户外媒体网络拥有六个策略性地点[20] - 集团赞助新加坡2024国庆庆典和许愿/2024爱心圣诞大行动[24][25] 公司网络屏幕设置情况 - 2024年香港办公室、商业及住宅大厦网络设置平面显示屏幕地点为1109个,2023年为1110个[19] - 2024年新加坡办公室及商业大厦网络设置平面显示屏幕地点为530个,2023年为479个[19] - 2024年选定地点总数为1639个,2023年为1589个[19]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数量为53名,与2023年持平[42] - 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3200万港元,2023年为3000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有52名全职员工(2023年:53名),无兼职员工(2023年:零)[161] - 2024年男性劳动力占比43.4%,人员流动率8.0%;女性劳动力占比56.6%,人员流动率7.1%[161] - 2023年男性劳动力占比48.0%,人员流动率20.8%;女性劳动力占比52.0%,人员流动率15.4%[161] - 2024年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劳动力占比71.7%,人员流动率17.1%;新加坡劳动力占比26.4%,人员流动率16.7%;台湾劳动力占比1.9%,人员流动率0.0%[161] - 2023年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劳动力占比76.0%,人员流动率15.8%;新加坡劳动力占比24.0%,人员流动率25.0%;台湾劳动力占比0.0%,人员流动率0.0%[161]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凡彦迪女士于2025年3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47] - 安锡磊先生于2016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7] - 刘始豪先生于2023年9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基石证券有限公司为公司间接拥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50] - 黄雄基先生于2004年4月联合创办公司,并带领其于2011年7月上市[48] - 安錫帥先生40岁,于2024年11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1] - 陈志強先生61岁,于2011年6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刘美盈女士42岁,于2015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黄敏康先生39岁,于2021年7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55] - 孙利华先生于2024年5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25年3月25日辞任[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8][59] - 2024年公司召开一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有不同出席率,如安锡磊先生董事会会议7/7、股东大会1/1[63] - 2025年3月25日,安锡磊先生辞任公司主席,凡彦迪女士获委任填补空缺[67] - 凡彦迪女士与公司订立委任函,终止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安锡磊等多名执行董事终止合约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黄雄基先生初步固定任期一年,后续终止需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68] - 陈志强先生与公司订立一年服务合约,后续可自动续一年,终止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刘美盈和黄敏康先生终止委任函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68] - 全体董事任期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一次及膺选连任[68] - 获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首届股东周年大会,安锡帅和凡彦迪女士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69] - 现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低于三分之一数目)应在各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安锡磊、黄雄基和陈志强先生须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69] - 2024年11月28日安锡帅获委任为董事[76] - 2024年5月14日孙利华获委任为董事,2025年3月25日辞任[76] - 2025年3月25日凡彦迪获委任为董事[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九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八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组成;2025年3月25日后男女比例变为7:2[90] 公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财政年度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0] - 薪酬委员会于财政年度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4]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6年1月及2019年1月修订[79] - 薪酬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23年3月修订[81] - 提名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19年1月修订[84] - 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6] - 财政年度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5] - 董事会于2018年3月26日成立执行委员会,2018年10月修订其书面职权范围[97] - 财政年度执行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8] - 财政年度执行委员会通过两次书面决议案[98] - 董事会于2022年8月成立投资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由两名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组成,2025年3月25日新增一名执行董事[99] 公司政策及制度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所载之适用守则条文[56] - 各董事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之规定标准[57] - 董事会建立机制确保具备强大独立元素,保障股东权益[70] - 管治框架及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实施及成效每年检讨[71] - 董事会九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72] - 公司于2019年3月采纳提名政策,刊于公司网站供公众查阅[92]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并适时提建议,董事会每年检讨该政策执行及有效性[87] - 企业管治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94] - 集团薪酬政策确保整体薪酬公平且具竞争力,执行董事酬金依技能等因素及公司表现和市场环境确定,非执行董事酬金按技术等因素及市场趋势确定[100] - 公司于2019年3月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酌情推荐股息分派,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194][197] - 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采纳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相关政策已刊于公司网站[110][111] - 董事会成立六个委员会,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主要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公司运营及合规相关情况 - 管理层在财政年度向董事会提供季度更新资料,含综合财务报表,发生重大事件会及时提供最新资料[104] - 财政年度公司聘请永拓富信为外聘核数师,年度核数服务费用约85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零,与2023年相同[105]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体系,集团目前未设内部审核功能,但认为现有组织架构和管理可提供充足监控[107][108] - 公司秘书陈秀芝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4] - 任何一名或多名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于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16] - 股东若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名非退任董事竞选,须在自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结束的至少7日期限内递交书面提名通知[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心业务为金融服务和提供户外广告服务[124]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通过会议、电子平台、公众活动等渠道沟通[130] - 公司参照鉴别出的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编制问卷收集资料[131]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立合适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132] - 公司确认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内容符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132] - 公司欢迎持份者就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表现提供意见[133]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业务除温室气体排放及无害废弃物外,无大量废气排放、水污染物及有害废弃物[135] - 公司遵守香港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违反法定规定或受处罚[136] - 公司坚守废弃物管理原则,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主要为纸张、碳粉盒和墨盒[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纸张用量0.2吨,碳粉盒用量7.7个;2023年同期纸张用量0.2吨,碳粉盒用量8.2个[137][138] - 公司无有害废弃物产生,且无可供销售的实物产品,无需使用包装材料[139][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46.1吨,每位雇员排放总量为0.87吨/雇员;2023年同期排放总量为44.0吨,每位雇员排放总量为0.83吨/雇员[143] - 公司实施降低能源消耗措施,如夜间或离开办公室时关掉照明及空调系统等[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汽油消耗4035升,电力消耗50396千瓦 时;2023年同期汽油消耗3583升,电力消耗48289千瓦 时[147][14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业务用水不多,取水无重大问题,且推动办公习惯改变鼓励节约用水[149] - 截至2024
基石金融(08112)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