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沣生物(06922) - 2024 - 年度业绩
康沣生物康沣生物(HK:06922)2025-03-31 20: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3,531千元,较2023年的40,950千元增长30.7%[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8,410千元,较2023年的31,052千元增长23.7%[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11,277千元,较2023年的105,746千元增长5.2%[2]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5,121千元,2023年为9,898千元[5]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73,455千元,2023年为76,129千元[5]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130千元,2023年为5,692千元[5]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81,151千元,2023年为69,003千元[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1,088千元,2023年为62,906千元[7]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98,159千元,2023年为149,915千元[7]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9,815千元,2023年为30,782千元[7] - 来自单一客户的收入约为278.4万元(2023年:575.2万元)[26] - 2024年销售医疗器械及耗材收入为5353.1万元,2023年为4095万元[27] - 2024年医用耗材于报告期初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入为96.4万元,2023年为316万元[2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2073.3万元,2023年为1495.9万元[30] - 2024年政府补助为1927.1万元,2023年为1202.5万元[30]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2.7万元,2023年为122.3万元[30] - 2024年汇兑差额净额为116万元,2023年为170万元[3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11,143千元,按法定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27,786千元,实际税率计算的税项支出为134千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105,746千元,按法定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26,436千元[33]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均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34] - 2024年和2023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计算的年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39,110,000股[35]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均为74千元,减值均为74千元,账面价值均为0[36] - 2024年和2023年三年以上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均为100%,账面总额均为7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均为74千元[39] - 2024年应收关联方款项55千元,预付供应商款项18,844千元等,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901千元;2023年应收关联方款项131千元,预付供应商款项18,137千元等,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620千元[4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一年以内为1,205千元,2023年为906千元[41]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2,325千元,应付工资及福利11,909千元等;2023年应付关联方款项243千元,应付工资及福利17,301千元等[4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41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5350万元,增加1250万元,增幅30.7%[70]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99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510万元[71]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3年的311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840万元,毛利率从75.8%降至71.8%[72]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15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2070万元[7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7610万元降至2024年的7350万元,减少260万元,减幅3.5%[7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6900万元增至2024年的8120万元,增加1220万元,增幅17.6%[7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570万元增至2024年的1410万元,增加840万元,增幅148.2%[76]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70万元增至2024年的110万元,增加40万元,增幅67.3%[78]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1.058亿元增至2024年的1.113亿元[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1.034亿元减至2024年的4550万元,减少5790万元,减幅56.0%[82]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开支为188万元,2023年为1510.3万元[84] - 2024年债务总计1332.4万元,2023年为1101.1万元[85]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6,2023年为4.9;速动比率2024年为1.1,2023年为4.1;资产负债比率2024年为47.1%,2023年为18.5%[86] - 2024年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厂房及机器为54.5万元,2023年为17.7万元[89] 会计准则相关影响 - 公司于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重新评估负债条款及条件,首次应用修订准则后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不变,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因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因公司自首次应用该准则起不存在特定售后租回交易,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拟在生效时应用[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相关准则修订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可提早应用并须追溯应用,公司正分析评估其影响[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公司无资格应用,部分附属公司正考虑应用[18][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关于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的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6][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约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6][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缺乏可兑换性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6][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关于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资产出售或投入的修订本未决定强制生效日期,但可供应用[16][18]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提所得税,一家附属公司享15%优惠税率[31]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属公司法定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1%,本年度亏损未计提所得税[32] 公司业务线产品情况 - 公司从事医用耗材及器械研发,视为单一可呈报分部[24] - 公司是创新医疗器械公司,专注微创介入冷冻治疗领域,有独特液氮冷冻消融技术及先进柔性导管技术[43] - 公司建立了全面产品组合,包括14款冷冻治疗产品及在研产品和9款非冷冻治疗产品及在研产品,已有十款产品实现商业化[44] - 心脏冷冻消融系统2019年10月启动临床试验,2022年7月提交注册申请,2023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4年1月通过GMP审查,2024年9月商业化[45][46] - 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2022年12月获美国FDA指定为「突破性器械」,预期2027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5][47] - 肺动脉高压冷冻消融系统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期2029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5][48] - 慢阻肺冷冻喷雾治疗系统2023年3月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预期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5][49] - 哮喘冷冻消融系统2023年3月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预期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5][50]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期2025年3月商业化[45] - 良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期2027年上半年完成现阶段,2027年下半年商业化[45] - 肺周结节冷冻消融系统预期2026年下半年完成现阶段,2027年下半年商业化[45] - 咳嗽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期2025年上半年完成现阶段,2026年下半年商业化[45] - 结核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期2025年下半年完成现阶段,2026年下半年商业化[45]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2021年4月启动临床试验,2024年5月提交注册申请,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51] - 良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2024年1月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7年上半年提交注册文件,下半年获批准[52] - 肺周结节冷冻消融系统2023年8月进入可行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7年下半年获批准[53] - 咳嗽冷冻喷雾治疗系统处于可行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准[54] - 结核冷冻喷雾治疗系统处于可行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准[55]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2024年1月获上市批准,9月在中国商业化[56] - 膀胱冷冻消融系统2017年11月启动临床试验,2022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2月在中国商业化[57] - 胃部冷冻消融系统处于可行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准[58] - 食道冷冻喷雾治疗系统处于可行性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7年上半年获批准[59] - 肺结节定位针2019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书,5月在中国商业化,1月获CE认证[60] - 公司内镜吻合夹2020年6月启动临床试验,2022年8月获批,10月商业化[61] - 公司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系统2017年2月获注册证书,4月商业化,2019年1月获CE认证[62] - 公司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预计2027年上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63] 公司团队及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开发团队由70名内部研发团队员工及24名临床操作团队员工组成[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及海外拥有159项专利及70项专利申请[67] - 2024年,公司位于宁波和上海的生产基地总面积超17400平方米[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276名,较2023年的392名减少[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10070万元[95]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3月7日,中国证监会完成公司29341981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上市的备案[97] - 2024年4月3日,联交所批准公司29341981股H股上市及买卖[97] - 2024年9月5日,29341981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完成,并于9月6日在联交所上市[97] - 2024年3月27日,董事会建议修订公司章程并变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尚未动用部分的用途,6月14日获股东批准[9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宁波麟沣订立经续期总租赁协议,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99]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03] - 董事会成立审核委员会,由赵春生、梁显治和覃正组成,梁显治为主席,审核认为2024年度财务业绩符合相关准则[104]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意,但不构成核证委聘[105] - 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决议并建议修订公司章程,需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案批准[107] - 控股股东宁波麟灃和李辉女士分别向集团提供4500万元人民币和235万美元贷款,为期24个月,自2025年3月15日起[109] - 公司将於2025年6月20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112] - 2025年6月17日至20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资格[113] - 填妥过户文件及相关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6月16日下午4时30分递交办理登记[113]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载,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并刊载[1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7月2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前身于2013年3月15日在中国成立[117]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20]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2年12月16日[120]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