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祥和实业(6035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祥和实业祥和实业(SH:603500)2025-04-09 18: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667,718,364.66元,较2023年增长4.22%[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90,774.75元,较2023年增长12.44%[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520,532.97元,较2023年增长15.16%[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88,271.42元,较2023年增长33.57%[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4,884,463.06元,较2023年末增长2.76%[21] - 2024年末总资产1,489,650,446.67元,较2023年末增长21.79%[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0%;稀释每股收益0.22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5.79%[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0%,较2023年增加0.5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1%,较2023年增加0.68个百分点[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29,758.22元,2023年为1,473,581.70元,2022年为6,119,061.06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23,000,000.00元,期末余额88,880,000.00元,当期变动 -34,120,000.00元[29]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8,898,333.91元,期末余额23,021,595.17元,当期变动 -15,876,738.74元[2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7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7,552.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6%[32]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667,718,364.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2%;营业成本484,281,883.33元,增长5.57%[73] - 销售费用6,647,237.7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38%;管理费用44,443,983.30元,下降3.66%[73] - 财务费用 -7,270,020.7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79%,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73][75] - 研发费用40,180,731.8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7%,主要系子公司祥和智能研发投入增加所致[73][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88,271.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7%,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73][75] - 公司本期毛利率为27.47%,较上年同期减少0.92个百分点[76][78] - 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99.04%,其中轨道交通、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营收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9.71%、32.12%、28.15%[77] - 国内销售营业收入615,333,048.87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2.09%;国外销售营业收入52,385,315.79元,较上年增长66.92%[77] - 销售费用6647237.7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38%;管理费用44443983.3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6%;研发费用40180731.8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27%;财务费用 -7270020.7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5.79%;信用减值损失 -10057691.8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7.54%;资产减值损失 -3551488.6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0%;所得税费用11009978.4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30%[85]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40180731.84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2%[8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62152069.42元,较上期增加12.51%;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81863798.00元,较上期增加10.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88271.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7%[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5902225.38元,较上期增加66.0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0847364.60元,较上期增加44.6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4945139.2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53%[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4590000.00元,较上期增加142.62%;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4450103.79元,较上期增加26.2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139896.2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6.54%[92] - 工业成本合计483385390.1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3%,其中材料成本383631087.69元,占比79.36%;人工成本49638189.98元,占比10.27%;制造费用41404733.40元,占比8.57%;运费8711379.12元,占比1.80%[83] - 轨道交通相关产品及零部件成本合计140702461.5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1%,其中材料成本115606024.79元,占比82.16%;人工成本9281621.12元,占比6.60%;制造费用11716681.72元,占比8.33%;运费4098133.95元,占比2.91%[83] - 电子元器件配件成本合计175404577.4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89%,其中材料成本109586203.57元,占比62.48%;人工成本37488728.59元,占比21.37%;制造费用25114061.07元,占比14.32%;运费3215584.23元,占比1.83%[8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392,600,461.93元,占总资产比例26.36%,较上期期末增长30.32%[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为0,上期期末75,000,000.00元,占总资产6.13%,较上期期末减少100.00%[9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01,654,099.50元,占总资产比例6.82%,较上期期末增长4,364.63%[94]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88,872,269.26元,占总资产比例5.97%,较上期期末增长202.42%[94]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30,675,982.81元,占总资产比例8.77%,较上期期末增长87.94%[94]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35,585,090.08元,占总资产比例9.10%,较上期期末增长122.10%[9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22,417,474.81元,占总资产比例1.50%,较上期期末增长6,047.89%[94]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68,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4.56%,较上期期末增长580.00%[94] - 境外资产为68,494,429.51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60%[95]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51,338.39元,母公司净利润为60,781,326.44元,提取法定公积金6,078,132.64元[158] - 2023年末母公司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78,530,188.61元[158] - 每10股派息数为0.13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43,455,443.98元[161] - 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5,390,774.75元,现金分红金额占比为57.64%[161] - 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24,353,774.02元,合计分红金额为67,809,218.00元,占比为89.94%[16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07,205,427.94元,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95,400.00元,累计金额为107,300,827.94元[16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69,651,930.00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54.05%[164]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5,390,774.75元,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321,172,526.66元[164] 利润分配相关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0.13元现金红利(含税)[6] - 2023年年度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含税)、每股以公积金转增0.4股,该方案于2024年5月8日实施完毕[158] 股份变动相关 - 2024年5月8日前公司实施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股份总数由245,533,776股增加至343,747,286股[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375,447股[2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3,513,060股,占比1.43%,变动后数量为2,950,970股,占比0.86%[19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变动前数量为242,020,716股,占比98.57%,变动后数量为340,796,316股,占比99.14%[197] - 股份总数变动前为245,533,776股,变动后为343,747,286股,均占比100%[197] - 2024年4月10日,公司完成1,132,000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流通[198] - 2024年5月8日前,公司实施《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股份总数由245,533,776股增加至343,747,286股[198] - 2024年9月24日,公司完成382,514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流通[198] 业务发展与市场趋势 - 公司形成“6大职能机构 + 9个工厂/子公司”管理模式,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进入产业化,无人机配套产品批量销售[33][34] - 预计到2027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需求量达1630亿只,市场规模达808.1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4.6%;到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53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5.5%[37]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年底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高铁4.8万公里[40] - 2024年全球高分子改性材料PA66消费量约228万吨,预计到2030年国内消费量提高到115万吨,2024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43] - 预计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691亿元[45] - 公司各工厂生产线持续技术改造,投入使办公管理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35] - 公司平桥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和洪三工业园改性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36] - 预计到2027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需求量将达1630亿只,市场规模将达808.1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6%[109] - 预计2025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望维持高位[110] -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有发展前景(未提及具体数字)[113] - 公司深化“同心多元”发展战略,围绕高分子材料和智能检测开拓业务[115] 公司业务结构与运营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元器件配件、轨道交通相关产品、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46] - 公司电子元器件配件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橡胶密封塞、端子电容器盖板等[46] - 公司轨道扣件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及适用于不同线路场景的轨道扣件并提供整套解决方案[50][52] - 轨道扣件作用是联结钢轨和轨枕,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实行严格准入认证制度[49] - 公司研发模式有内部自主研发和与科研院所及行业内企业联合研发两种[59] - 公司采购模式是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规定每种采购品备选供应商不少于3个[60] - 公司生产模式是接单生产为主,适量备货为辅[62] - 轨道交通国内高铁业务中,轨道扣件需通过CRCC认证才有资格参与投标[63] - 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67] 公司技术与资质 - 公司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11项,拥有授权专利70余项[68] - 高铁、重载铁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