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天钛业(68875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金天钛业金天钛业(SH:688750)2025-04-09 19: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新罗,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湖南省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街道青山社区乾明路97号,邮编415001,网址为www.xtjtty.com [15] - 董事会秘书为朱丽萍,证券事务代表为杨骁侃,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736 - 7318996 [1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 [17]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金天钛业,代码688750 [19] 审计与报告保证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李新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童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雷孝妙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以总股本462,5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0.84元现金红利(含税),共计拟派发38,850,000元(含税)[5]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5]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总股本462,500,000股,共计拟派发38,850,000元(含税)[157] - 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25.61%,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51,714,595.92元[1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808,410,799.01元,较2023年增长0.91%[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14,595.92元,较2023年增长3.04%[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810,175.03元,较2023年下降75.69%[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41,562,969.11元,较2023年末增长43.55%[22] - 2024年末总资产3,369,643,677.01元,较2023年末增长27.24%[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017元/股,较2023年增长0.96%[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3%,较2023年增加0.46个百分点[24]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96,482.04元,2023年为20,070.18元,2022年为5,251,061.87元[2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6,174,462.19元,2023年为2,490,492.11元,2022年为9,146,012.52元[2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加0.91%,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加3.04%[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3.70亿元,较年初增长27.24%,净资产24.42亿元,较年初增长43.55%[34][35]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75,443.25元、869,815.12元、 - 125,780.16元,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2,632,356.80元、2,345,506.78元、4,110,944.13元,合计分别为14,916,688.52元、13,291,205.09元、23,295,350.10元[30]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本期确认收益9,115,363.28元,进项税额加计扣除2,728,649.65元,合计11,844,012.93元[31] - 2022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7,890.65万元、68,105.72万元和90,597.04万元,应收款项合计占各期末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6.54%、35.78%和32.09%,回收周期长或影响经营业绩及现金流[84] - 2022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6409.35万元、39375.67万元和35673.7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15.53%、14.87%和10.59%[85] - 2022 - 2024年末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66.09%、64.70%和65.69%[86] - 2022 - 2024年末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76%、34.45%和38.85%[87] - 本期营业收入808410799.01元,上年同期801134433.79元,变动比例0.91%;营业成本500848963.15元,上年同期527145001.06元,变动比例 - 4.99%[94] - 税金及附加本期10238468.97元,上年同期7730645.94元,变动比例32.44%;销售费用本期20005381.51元,上年同期19264764.61元,变动比例3.84%[94] - 管理费用本期52194492.27元,上年同期45346187.91元,变动比例15.10%;财务费用本期7594014.84元,上年同期8158681.60元,变动比例 - 6.92%[94] - 研发费用本期52768620.6元,上年同期48606690.11元,变动比例8.56%;其他收益本期16074916.45元,上年同期15554828.74元,变动比例3.34%[94] - 投资收益本期11493371.92元,上年同期12256334.46元,变动比例 - 6.23%;资产处置收益本期 - 6838.56元,上年同期20070.18元,变动比例 - 134.07%[9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619548343.82元,占总资产比例18.39%,较上期期末增加104.66%,主要是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10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905970441.13元,占总资产比例26.89%,较上期期末增加33.02%,主要是受客户回款特点影响,期末欠款增长所致[109]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20811627.20元,占总资产比例0.62%,较上期期末减少55.03%,主要是报告期末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109]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2053037.80元,占总资产比例0.06%,较上期期末增加142.80%,主要是报告期末预缴电费增加所致[109]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1968615.01元,占总资产比例0.06%,较上期期末增加139.44%,主要是报告期末投标保证金增加所致[109]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52788270.50元,占总资产比例1.57%,较上期期末增加486.66%,主要是高端装备用先进钛合金产业化项目(一期)建设陆续展开所致[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TC32、TB17等10多个牌号新产品配套40余个型号装备需求[36] - 2024年钛合金棒材、锻坯、零部件材料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加0.41%[9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钛及钛合金产品、境内销售、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均为782079378.03元,同比增0.41%,营业成本均为478255446.69元,同比减6.32%,毛利率均为38.85%,比上年增加4.39个百分点[98] - 钛及钛合金产品生产量2811.86吨,较上年增加11.6%;销售量2715.00吨,较上年增加5.23%;库存量789.53吨,较上年增加34.38%[9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加工行业本期总成本478255446.69元,较上年减少6.32%;其中原材料成本314160541.09元,占比65.69%,较上年减少4.88%;人工成本28239939.64元,占比5.90%,较上年增加16.12%;制造费用135854965.96元,占比28.41%,较上年减少12.86%[100] 行业数据 - 2023年我国钛材产量约为15.91万吨,同比增长5.36%,2019 - 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58%[49][116] - 2019 - 2023年我国航空航天、舰船领域钛材需求总量由1.44万吨增长至3.3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24%[49][116] - 2023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约为2.94万吨,公司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约为2320.00吨,市场占有率约为7.90%[52]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制定《采购控制程序》等内部管理制度规范采购行为[44]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 + 合理库存”的生产模式,核心生产工序自主生产,部分非核心工序委托加工[45] - 公司产品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通过考核评审成为合格供应商后批量供货并形成长期合作[47] 行业特点与技术门槛 - 公司所处行业为新材料产业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之钛及钛合金制造业[48] - 高端钛合金行业技术门槛高、产品附加值大,产能供应短缺[50] - 行业技术门槛包括钛合金熔铸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51] 公司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等国家大型集团和三角防务等知名单位[52] - 公司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下属单位及其配套生产商,已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73] - 公司现有产品已通过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客户认证并批量应用于多型号装备,具备市场先入优势[72] 公司核心技术与资质 -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实现最大单重3吨、直径550mm棒材及最大单重4吨锻坯生产[55] - 公司实现8 - 10吨级中强高韧钛合金铸锭成分均匀性控制,技术达国内先进[55] - 公司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航空装备用高强韧钛合金[59] - 公司2024年其高强韧钛合金产品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59]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新增15个、获得数新增1个,累计申请数91个、获得数43个[61]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新增0个、获得数新增1个,累计申请数36个、获得数36个[61] - 报告期内,软件著作权申请数新增2个、获得数新增1个,累计申请数3个、获得数1个[62] - 报告期内有效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62] - 公司已获得6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3项(其中国防专利1项)[71] - 公司参与制定了18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71] - 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20多个核心牌号产品已应用于我国多款新型装备[71] - 公司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70] - 公司相关资质齐全,通过国际航标AS9100D等质量管理体系及多项认证[74] 公司研发项目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52768620.60元,上年度48606690.11元,变化幅度8.56%[64]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53%,上年度6.07%,增加0.46个百分点[64] - 某型TB6及Ti55531合金研制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本期投入646.12万元,累计投入1335.79万元[65] - 发动机用TC4、TA15等钛合金工程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34.31万元,本期投入303.62万元,累计投入782.91万元[65] - 钛合金自由锻造智能采集及质量预测基础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42.84万元,本期投入128.14万元,累计投入245.06万元[65] - 优化装备用钛合金XX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600万元,本期投入76.02万元,累计投入1657.85万元[66] - 攀西海绵TA15钛合金关键承力构件应用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110万元,本期投入423.73万元,累计投入568.44万元,锻造火次减少30%、锻件成本降低10 - 15%[66] - TC18、TB17钛合金棒材/锻件强韧性匹配技术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98.78万元,本期投入264.04万元,累计投入264.04万元[66] - 飞机结构件用低成本TC21等钛合金棒材生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43.57万元,本期投入480.56万元,累计投入480.56万元,生产成本较前期降低10%[66] - XX大型复杂钛合金舱体部件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86.13万元,本期投入1518.17万元,累计投入1518.17万元[66]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74%,上期数量为66人,占比为12.48%[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735.53万元,平均薪酬为23.14万元,上期薪酬合计为1533.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