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16,533千港元,按实际利率法计算之利息为14,930千港元,销售成本为5,243千港元,毛利为24,043千港元[4]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8,506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4,905千港元[4]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9,236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4,950千港元[4] - 2025年1月31日每股亏损4.11港仙,而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3.26港仙[4] - 2025年1月31日除税前亏损8506千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4905千港元[8] - 2025年1月31日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219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6222千港元[8] - 2025年1月31日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457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5860千港元[8] - 2025年1月31日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20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2千港元[8] - 2025年1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143566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22084千港元[8] - 2025年1 - 6月集团所得款项目总额9425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0704千港元[18][19] - 2025年1 - 6月集团除税前亏损8506千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4905千港元[18][19] - 2025年1月31日期内亏损7986千港元,2024年1月31日期内溢利6326千港元[29] - 2025年1月31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数目为194337559股,2024年相同[29] - 2025年1月31日所得税开支730千港元,其中中国土地增值税1520千港元,递延税项790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45千港元[2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31,500,000港元,2024年同期为24,900,000港元[50]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8,000,000港元,2024年同期为溢利净额6,300,000港元[50]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5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33,482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429,726千港元有所增加[5]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资产为378,928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377,423千港元略有增加[5]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负债为37,412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21,593千港元有所增加[5]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41,516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355,830千港元有所减少[5] - 2025年1月31日净资为756,438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766,437千港元略有减少[5] - 2025年1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13,714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823,048千港元有所减少[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按公平值计算的金融资产为243,439千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99,841千港元[3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13千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300千港元[39] - 截至2023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及2025年1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无面值普通股数目为194,337,559股,金额为1,518,519千港元[40]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抵押银行存款为654,000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652,000港元,获授信信贷融资最多600,000港元,未动用[43]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集团为客户按揭贷款提供担保3,008,000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9,764,000港元[48]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集团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32,100,000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175,700,000港元[5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9%,2024年7月31日为4.9%[51] - 2025年1月31日集团就银行向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约300万港元担保,2024年7月31日为980万港元[64] - 2025年1月31日银行存款65.4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作为集团获授信贷融资最多60万港元的抵押,未动用任何款项,2024年7月31日为65.2万港元,动用1000港元[6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月31日酒店业务客房租金收益523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6300千港元[14] - 2025年1月31日出售物业所得收益1047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211千港元[14] - 2025年1月31日应收消费金融服务客户款项之利息收入1493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4042千港元[1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收益为10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20万港元增长[54] - 消费金融服务活跃用户约3000名,贷款组合净额维持7200万港元,向约69%客户发放贷款本金4万港元或以下[55] - 消费金融贷款期内利息收入1490万港元,应收款项减值亏损370万港元[56] - 佛山财神酒店入住率约20.4%,营业额约610万港元;澳门财神酒店入住率约97.9%,营业额约1.012亿港元[57] 金融资产及衍生工具相关指标变化 - 2025年1月31日按公平值计算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减少3291千港元,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减少3072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296千港元;2024年公平值增加2218千港元[24] - 2025年1月31日,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中上市股本证券9120万港元、债务证券1.222亿港元、货币市场基金3000万港元[58] - 上市股本证券占投资组合约37.5%,期内产生公平值收益净额180万港元及股息收入130万港元[59] - 债务证券占投资组合约50.2%,期内产生公平值亏损净额510万港元及利息收入360万港元[60] - 货币市场基金占投资组合约12.3%,期内产生公平值收益10万港元[61] - 2025年1月31日,衍生资产为10万港元,衍生负债320万港元,期内公平值亏损310万港元[62] 折旧、利息收入等其他财务指标变化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650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48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为1565千港元,按公平值计算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3601千港元[21]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06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97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为3201千港元,按公平值计算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3937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收益为355千港元[22] 应收款项相关指标 - 2025年1月31日应收消费金融服务客户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备结余为9326000港元,逾期付款客户净结余总额为2176000港元[31] - 2025年1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02千港元,其中0至30日为207千港元,31至60日为232千港元,61至90日为3千港元,91日或以上为360千港元[34] - 两个期间均未根据拨备矩阵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35] 收购及配售相关情况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现金代价为5954000港元,2024年为9249000港元[30] - 2025年2月配售3886.5万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000万港元用于营运及一般营运资金[63] 股权结构变化 - 2025年1月31日萧丽娜女士持股121,912,26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2.7%;朱年耀先生持股1,944,000股,占1.0%[67] - 配售事项完成后,萧丽娜女士及朱先生所持股权利润分别摊薄至52.3%及0.8%[68] - 2025年1月31日Cedarwood持股66,912,26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4.4%;Nichrome持股55,000,000股,占28.3%;萧丽娜女士持股121,912,266股,占62.7%[70] - 配售事项完成后,Cedarwood、Nichrome及萧丽娜女士所持股权利润分别摊薄至28.7%、23.6%及52.3%[72] 企业管治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无特定任期[73]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人员变动情况 - 杨志伟先生于2025年1月24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7]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2,472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882千港元[44]
冠中地产(0019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