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洋投资(00174) - 2024 - 年度财报
盛洋投资盛洋投资(HK:00174)2025-04-10 17: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48亿港元,2023年为10.62亿港元;归属公司股东亏损为9500万港元,2023年为6.56亿港元[5]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0.12亿港元,2023年为10.53亿港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为4.34亿港元,2023年为4.46亿港元[3] - 2024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4亿港元,2023年为4.56亿港元[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资源为3.74亿港元,贷款为37.97亿港元,净借贷比率为65% [29][32] - 2024年集团收入为10.47591亿港元,其中租金收入5.71508亿港元、物业租赁辅助服务及管理服务收入1.79557亿港元、物业销售2.93413亿港元、其他0.003113亿港元[19] - 2024年集团营运开支为5.30352亿港元,其中维修等费用1.50517亿港元、物业保险及管理开支0.5126亿港元、房地产税1.20963亿港元等[20]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公允值变动产生的亏损为2.56亿港元,美国及香港商业物业市场放缓致投资物业公允值整体减少4% [24]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亏损中利息收入为0.12亿港元,无出售投资物业收益或亏损[25] - 2024年集团行政及其他费用为1.86724亿港元,除1600万港元的汇兑差额变动外整体减少0.24亿港元[26] - 2024年集团贷款财务费用减少0.7亿港元至3.3亿港元[27] - 2024年分属有限合伙人亏损为1.11亿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为0.6亿港元,投资物业为51.8亿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本承担,2023年12月31日也无[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4.5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6亿港元[77] - 2024年度内公司股本无变动[72] - 2024年度内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末也无生效协议[74]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35,570,000股[89] 美国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美国纽约两个住宅开发项目完工并持续销售,共录得销售收益2.93亿港元[7] - 2024年公司出售美国德克萨斯州多租户办公大楼,总代价为930万美元[13] - 2024年12月31日,美国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69.14亿港元,2023年为67.21亿港元;总收入为7.43亿港元,2023年为8.68亿港元;平均租用率为73%[13] - 2024年12月31日,美国物业开发项目账面总值为7.67亿港元,2023年为13.5亿港元;物业销售收入为2.93亿港元,2023年为1.86亿港元[16] 香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3.21亿港元,2023年为3.96亿港元,占资产总值的3%,2023年为4%;租金收入为800万港元,2023年为700万港元;平均租用率为100%[17] 股息与融资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2024年度就公司可换股优先股及普通股派发任何末期股息[6] - 公司不建议就可换股优先股及普通股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70] - 2020年4月17日及5月27日公司分别按1.00港元及0.993港元配售价发行90,278,000股新普通股,筹得款项净额1.792亿港元[38] - 公司拟将7750万至9300万港元(43% - 52%)用于投资纽约州都会区房地产项目,余额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38] - 2024年12月31日,9600万港元已用作美国物业发展项目营运资金,8300万港元(46%)未动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或之前完成房地产投资[39] 证券与基金投资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证券投资组合为1.22亿港元,本年度证券投资收益为0.22亿港元,基金投资组合账面价值为4.58亿港元,公允值变动总亏损为0.06亿港元[18] 员工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85人,2023年12月31日为88人;2024年整体员工成本8500万港元,2023年为9100万港元,其中GR Realty 2024年占6400万港元,2023年占7200万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5名香港及美国雇员,男性43人占比51%,女性42人占比49%[148] - 2024年12月31日,30岁以下雇员9人占比11%,30岁至50岁49人占比58%,50岁以上27人占比32%[148] - 2024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85人占比100%,兼职和临时工均为0人占比0%[148] - 2024年12月31日,美国雇员69人占比81%,香港雇员16人占比19%[148] - 报告期内,雇员流动总人数为5名,男性2名,女性3名[148] - 报告期内,30岁以下雇员流动0人,30岁至50岁4人,50岁以上1人[148] - 报告期内,共有85名雇员接受培训,2023年为75名[149] - 2024年培训于4月至6月进行,重点针对联邦及州份的强制规定[149] - 男性雇员43人,培训比率100%,平均培训时间13.1小时;女性雇员42人,培训比率100%,平均培训时间4.5小时[150] - 普通员工61人,培训比率100%,平均培训时间9.2小时;中级人员13人,培训比率100%,平均培训时间9.9小时;高级人员11人,培训比率100%,平均培训时间6.9小时[150] 合规与风险相关 - 2024年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43] - 2024年集团与商业伙伴或银行企业无重大明显纠纷[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外汇对冲措施,将严密监控外汇风险[47] - 集团以动态基准分析利息敏感型产品及投资的利率风险,并考虑管理该风险[48] - 集团物业组合主要位于香港及美国,当地经济、政策等因素对集团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5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沈培英62岁,2013年8月9日任执行董事,2020年7月30日任公司董事局主席等职,2007年5月加入远洋集团,2007年5月至2023年12月任远洋财务总监[57] - 黎国鸿60岁,2013年8月9日任执行董事,2020年12月31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17年3月起任桦欣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5年2月起任山东天岳先进科技独立董事[58] - 林依兰40岁,2020年6月15日任执行董事,2017年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2020年任业务总监负责海外市场业务[59] - 唐润江56岁,2018年3月1日任非执行董事,现任远洋资本及其附属公司财务总监,1991 - 2018年历任多家公司财务相关职务[61] - 卢焕波61岁,2010年11月1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12月取得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资格[62] - 李世佳59岁,2021年10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7 - 2020年任天虹数科商业非执行董事等职[63] - 2024年4月20日梁伟雄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英顺同日辞任[65][78] - 黎国鸿、林依兰及卢焕波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董事局职位并愿膺选连任[79] - 无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订有雇主不可于一年内终止而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80]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事项外,年末无董事或控股股东涉及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81] - 董事无于构成集团竞争业务的业务拥有权益[82] - 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本公司普通股800,654,083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的125.97%[88] - 盛美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本公司普通股535,153,166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的84.20%[88] - 杰宁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本公司普通股265,500,917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的41.77%[89] - 香港栢星企业有限公司和张立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本公司普通股45,139,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的7.10%[89] - 盛美拥有权益的股份为535,153,166股,置泉拥有权益的股份为265,500,917股[94] - 东范和Joyful Clever Limited分别拥有Oceanland Global 70%及30%权益[94] - 杰宁拥有瑞喜49%权益[94] - 张立先生拥有香港栢星权益的股份为45,139,000股[94] 财务报表审核与报告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105] - 集团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并符合资格重获委任[10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109] - 报告范围涵盖集团五大业务分部[110] - 报告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规定编制[111] - 公司进行了董事局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培训,关注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及新的香港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115] - 公司识别出23个重要议题并分为三个主题[130] - 持份者认为“负责任的雇主”下大部分议题属“非常重要”类别[131] - “负责任的服务供应商”下大部分议题被评为“重要”类别[131] - “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下大部分议题被认为“部分重要”类别[131] - 重要性排序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编制[129] - 议题识别参考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持份者意见[129] - 重要性评估程序包括议题识别、持份者问卷调查、重要性排序、查核[129]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内部及外部持份者[122] - 公司董事局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119]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每年向董事局报告相关议题[119] 员工福利与法规遵守 - 公司每年检讨一次薪酬计划,考虑市场趋势以及员工的经验及表现[142] - 所有进入工作地盘的相关人员需持有40个小时安全培训证书[152] - 公司为员工提供膳食津贴、交通津贴、保险计划、有薪休假计划等福利[156] - 公司遵守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颁布的性别歧视条例(第480章)、残疾歧视条例(第487章)、家庭岗位歧视条例(第527章)及种族歧视条例(第602章),美国业务遵守美国联邦残障人士法案[160] - 报告期内未发现严重违反雇佣法律法规的情况[161] - 公司禁止雇佣童工及强制劳工,遵守香港劳工法例及美国联邦公平劳工标准法[162][163] - 报告期内未发现严重违反劳工准则法律法规的情况[164] - 报告期内未发现严重违反产品及服务责任的情况,客户资料隐私等惯例遵守相关当地法律法规[165] - 公司收集客户资料仅用于业务所需,并遵守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及美国法定要求[166] 供应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13名主要供应商,其中60名位于香港、3名位于中国内地及150名位于美国[173] 环境目标与数据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使香港业务汽油消耗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人均145升)减少4.5%[177]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使香港业务废纸产生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人均13.3千克)减少14%[177]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使香港业务电力消耗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人均1,540千瓦 时)减少2.5%[177][178][179] - 2024年,香港业务汽油消耗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减少93%,降至人均9.53升[178] - 2024年,香港业务废纸产生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减少58%,降至人均5.59千克[178] - 2024年,香港业务电力消耗量密度较2021年水平增加22%,增至人均1,882千瓦 时[178] - 2024年直接(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42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密度为0.03;2023年分别为60.61吨二氧化碳当量和0.70[182] - 2024年间接(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6.04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密度为0.78;2023年分别为100.53吨二氧化碳当量和1.15[182] - 2024年其他间接(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9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