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深建业(02503) - 2024 - 年度财报
中深建业中深建业(HK:02503)2025-04-10 17:2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2020 - 2024年连续五年入选深圳市500强企业榜单,自2022年连续三年荣获光明区建筑业产值10强企业[7][8] - 公司获授五项一级施工承包资质和六项二级施工承包资质[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人民币750.6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530.9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80.3百万元或51.0%[11] - 2024年收益成本总额为709215千元,较2023年的1441773千元减少约732600千元或50.8%[19][20] - 2024年行政开支减少约120万元或2.9%,主要因上市开支减少[25]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加[26] - 2024年年内溢利约190万元,较2023年的约3180万元减少约93.9%[2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670万元,2023年约为14710万元[29] - 2024年即期借款约为3300万元,2023年为300万元;非即期借款约为2330万元,2023年为2630万元[3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约11.8%,2023年为7.9%[31] - 2024年资本开支约840万元,2023年为4200万元;2024年资本承担为约500万元,2023年无[35][36]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417.5百万元,占比55.6%,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985.5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568.0百万元或57.6%[12][15] - 2024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269.0百万元,占比35.9%,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43.6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4.5百万元或21.7%[12][16] - 2024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2.6百万元,占比0.3%,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06.1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103.6百万元或97.6%[12][17] - 2024年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61.462百万元,占比8.2%,2023年约为人民币95.741百万元,占比6.3%[12] - 专业承包项目收益从2023年的约9570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6150万元,减少约3430万元或35.8%[18] 各业务线收益减少原因 - 2024年产生收益的工程施工项目较2023年减少[11] - 2024年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已完成或迈入后期发展阶段,导致确认的收益减少[15] - 2024年部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已迈入后期发展阶段,导致确认的收益减少[16] 各业务线毛利率变化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6.2%降至约5.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毛利率从约5.2%增至约5.8%[21][22] 人员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37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243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050万元[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用237名员工,2023年为225名[186] - 报告期内,员工整体雇员流失率为42.7%,2023年为30%[186] - 94%的流失员工为前线基础员工[186] 行业市场情况 - 2018 - 2022年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以复合年增长率约13.4%上升至2022年约人民币22957亿元,预计2027年前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约人民币34261亿元[42] 公司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计划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00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建筑公司[43] - 公司股份于2024年1月9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773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240万元,尚未动用3490万元[45] - 为若干项目提供资金应付资本需求及现金流按招股章程分配3530万元,已全部动用[45] - 收购设备及机械按招股章程分配3190万元,已动用15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剩余3040万元[45] - 增聘人手按招股章程分配540万元,已动用90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动用剩余450万元[45]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按招股章程分配470万元,已全部动用[45]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本报告日期,桑先生于28417224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或被视作拥有权益[48] - 截至本报告日期,冼先生于7104056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或被视作拥有权益[4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刘志红女士47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领域逾18年经验[51] - 曾庆礼先生48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领域逾22年经验[52] - 谢华刚先生46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工程教育方面逾17年经验[54] - 郭腾飞先生37岁,2018年7月首次加入集团,目前任财务经理,审计、会计及财务方面逾12年经验[55] - 吴坚民先生29岁,2018年1月加入集团,目前任审计经理[55] - 张磊先生43岁,2019年11月加入集团,目前任营运经理,建筑营运领域逾17年经验[58] - 桑永威先生33岁,2021年3月加入集团,目前任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逾9年经验[58][59] - 刘志红女士2020年1月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51] - 曾庆礼先生2001年7月取得河南财经学院法学(经济法专业)学士学位[52] - 谢华刚先生2003年7月取得焦作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6月取得河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2011年12月取得河海大学工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54] 企业管治情况 - 自2024年1月9日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检讨企业管治实践,满意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63]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及雇员无违反标准守则事件[69]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70] - 各董事在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71] - 自上市日期起,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72] - 每位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为期三年服务合同,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73] - 2024年5月29日公司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全体董事出席[74] - 董事会负责公司策略计划决策等职能,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等并向董事会汇报[75][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提供相关阅读资料[80] - 公司重视诚信、问责制及透明度,并融入业务及企业文化[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各董事均参加了A类和B类培训[81]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为桑先锋先生,首席执行官为冼玉荣先生,二者职责分工清晰有效[81][82]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立了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已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出[84]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5] - 薪酬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8]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3] - 审核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公司秘书为审核委员会秘书[87] - 薪酬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且大多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为薪酬委员会秘书[92] - 提名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且大多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为提名委员会秘书[93] 公司秘书及联系人 - 公司聘任吴家齐先生为公司秘书,财务经理郭腾飞为主要联系人[95] 内部控制与核数师薪酬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委聘内部控制顾问审查主要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系统等[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公司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及审核相关服务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158,000元(相当于港币1,250,000元)[101] 性别多元化情况 - 公司在董事会层面实现性别多元化,目标性别比例维持在14 - 30%范围内[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约29%及男性约71%[103] - 董事会设定性别多元化目标是维持目前员工多元化率10%的标准偏差[103] - 公司旨在任何时间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06] 公司政策相关 - 公司无股息政策,未来股息将由董事会酌情宣派[109] - 公司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部制定内幕消息政策[110]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须在请求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12] - 公司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细则于2023年12月19日通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修订[11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公司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管理方法及表现[12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首席执行官、财务经理、工程经理以及人力资源及行政经理[122]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定期开会,不少于每年一次[122] 利益相关者沟通情况 - 公司与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通过监管更新通讯、互动及探访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安全生产、遵守法律等[127] - 公司与投资者与股东通过公司网站及电邮、股东周年大会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业绩及盈利能力、规模和产能等[127] - 公司与雇员通过定期管理层会议、雇员意见箱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工作健康与安全、薪酬及福利等[127] - 公司与客户通过项目管理现场检查及沟通、招股章程及中期╱年度报告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产品质量及定价、工作健康与安全等[130] - 公司正在制定计划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过程,拟采用环境、社会及管治调查和访谈计划[131] 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识别 - 公司识别出12个最受关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32] 环境量化目标达成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每百万收益的柴油消耗数量维持在2.6吨,计划2025年减至2.5吨,该目标于2024年提前达成[139] - 公司原定2025年将每百万收益的发电量减至3,600千瓦 时,该目标于2024年提前达成[139]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每百万收入的耗水量(立方米)保持在120,计划2025年减至115[141] 环境管理体系与法规遵守 - 公司维持符合GB/T24001 - 2016/13014001:2015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35] -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项环境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环保相关重大索赔或处罚[136] 温室气体排放与处理 - 公司有两个主要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即项目中的柴油及电力消耗[137] - 公司通过废水过滤及沉淀系统处理建筑废水并排放到合适排水系统[141] 环境目标达成措施 - 公司为降低碳排放及达成量化目标,推行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管理等多项措施[142] - 公司为推动供应商协助达成量化目标,实施定性措施,报告期内供应商无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52] 噪音限制标准 - 建筑工地噪音水平白天限制在70分贝,夜间限制在55分贝[158] 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 - 2021年河南发生强降雨事件,2024年虽未重现同等规模灾难,但区域性极端降雨频率和强度仍在恶化[165] - 明显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强降雨事件对公司客户项目进度影响程度为中等,对主要物料供应链稳定性影响程度为低[166] -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带来的转型风险中,对公司选择供应商依据和客户倾向绿色施工团队的影响程度均为低[166] - 公司监测物理风险趋势并加强监测和披露控制,保持多元化供应商基础以减轻影响[166] - 公司保持有效环境资格并投入资源获取新要求资格,实施有效供应商评估体系,每年至少监测一次主要供应商[166] 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有38家重点供应商,2023年为34家[170] - 公司重点供应商包括原材料、机械设备租赁服务、劳务分包及专业建筑分包商,均位于中国,主要在深圳[170] 废物管理政策 - 公司制定内部废物管理政策,由项目经理团队按本地惯例处理建筑废物和废水[154] 其他环境相关措施 - 公司鼓励雇员出差优先选经济舱,根据项目特点等选供应商并监督其资质和处置合规性[156] 质量管理情况 - 公司获得GB/T19001 - 2016/ISO9001:2015、GB/T50430 - 2017和GB/T19001 - 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