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建业(02503)

搜索文档
中深建业(02503.HK)7月3日收盘上涨15.49%,成交815.8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3 16:30
7月3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63%,报24069.94点。中深建业(02503.HK)收报0.82港元/ 股,上涨15.49%,成交量866.8万股,成交额815.81万港元,振幅36.62%。 资料显示,中深建业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的私营总承包建筑企业,获授五项一级施工承包 资质,包括(i)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ii)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iii)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 (iv)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及(v)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司亦已取得六项二级及三 级施工承包资质,涵盖石化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以及环保施工等不同专业范畴。公司先后于2020年、 2021年及2022年获选为'深圳500强企业'。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本文源自:金融界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深建业实现营业总收入7.51亿元,同比减少50.97%;归母净利 润194.4万元,同比减少93.89%;毛利率5.51%,资产负债率71.12%。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 ...
中深建业(0250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7:2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2020 - 2024年连续五年入选深圳市500强企业榜单,自2022年连续三年荣获光明区建筑业产值10强企业[7][8] - 公司获授五项一级施工承包资质和六项二级施工承包资质[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人民币750.6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530.9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80.3百万元或51.0%[11] - 2024年收益成本总额为709215千元,较2023年的1441773千元减少约732600千元或50.8%[19][20] - 2024年行政开支减少约120万元或2.9%,主要因上市开支减少[25]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加[26] - 2024年年内溢利约190万元,较2023年的约3180万元减少约93.9%[2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670万元,2023年约为14710万元[29] - 2024年即期借款约为3300万元,2023年为300万元;非即期借款约为2330万元,2023年为2630万元[3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约11.8%,2023年为7.9%[31] - 2024年资本开支约840万元,2023年为4200万元;2024年资本承担为约500万元,2023年无[35][36]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417.5百万元,占比55.6%,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985.5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568.0百万元或57.6%[12][15] - 2024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269.0百万元,占比35.9%,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43.6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4.5百万元或21.7%[12][16] - 2024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2.6百万元,占比0.3%,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06.1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103.6百万元或97.6%[12][17] - 2024年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约为人民币61.462百万元,占比8.2%,2023年约为人民币95.741百万元,占比6.3%[12] - 专业承包项目收益从2023年的约9570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6150万元,减少约3430万元或35.8%[18] 各业务线收益减少原因 - 2024年产生收益的工程施工项目较2023年减少[11] - 2024年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已完成或迈入后期发展阶段,导致确认的收益减少[15] - 2024年部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已迈入后期发展阶段,导致确认的收益减少[16] 各业务线毛利率变化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6.2%降至约5.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毛利率从约5.2%增至约5.8%[21][22] 人员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37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243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050万元[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用237名员工,2023年为225名[186] - 报告期内,员工整体雇员流失率为42.7%,2023年为30%[186] - 94%的流失员工为前线基础员工[186] 行业市场情况 - 2018 - 2022年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以复合年增长率约13.4%上升至2022年约人民币22957亿元,预计2027年前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约人民币34261亿元[42] 公司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计划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00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建筑公司[43] - 公司股份于2024年1月9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773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240万元,尚未动用3490万元[45] - 为若干项目提供资金应付资本需求及现金流按招股章程分配3530万元,已全部动用[45] - 收购设备及机械按招股章程分配3190万元,已动用15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剩余3040万元[45] - 增聘人手按招股章程分配540万元,已动用90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动用剩余450万元[45]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按招股章程分配470万元,已全部动用[45]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本报告日期,桑先生于28417224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或被视作拥有权益[48] - 截至本报告日期,冼先生于7104056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或被视作拥有权益[4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刘志红女士47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领域逾18年经验[51] - 曾庆礼先生48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领域逾22年经验[52] - 谢华刚先生46岁,2023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工程教育方面逾17年经验[54] - 郭腾飞先生37岁,2018年7月首次加入集团,目前任财务经理,审计、会计及财务方面逾12年经验[55] - 吴坚民先生29岁,2018年1月加入集团,目前任审计经理[55] - 张磊先生43岁,2019年11月加入集团,目前任营运经理,建筑营运领域逾17年经验[58] - 桑永威先生33岁,2021年3月加入集团,目前任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逾9年经验[58][59] - 刘志红女士2020年1月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51] - 曾庆礼先生2001年7月取得河南财经学院法学(经济法专业)学士学位[52] - 谢华刚先生2003年7月取得焦作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6月取得河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2011年12月取得河海大学工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54] 企业管治情况 - 自2024年1月9日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检讨企业管治实践,满意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63]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及雇员无违反标准守则事件[69]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70] - 各董事在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71] - 自上市日期起,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72] - 每位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为期三年服务合同,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73] - 2024年5月29日公司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全体董事出席[74] - 董事会负责公司策略计划决策等职能,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等并向董事会汇报[75][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提供相关阅读资料[80] - 公司重视诚信、问责制及透明度,并融入业务及企业文化[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各董事均参加了A类和B类培训[81]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为桑先锋先生,首席执行官为冼玉荣先生,二者职责分工清晰有效[81][82]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立了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已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出[84]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5] - 薪酬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8]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3] - 审核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公司秘书为审核委员会秘书[87] - 薪酬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且大多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为薪酬委员会秘书[92] - 提名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且大多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为提名委员会秘书[93] 公司秘书及联系人 - 公司聘任吴家齐先生为公司秘书,财务经理郭腾飞为主要联系人[95] 内部控制与核数师薪酬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委聘内部控制顾问审查主要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系统等[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公司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及审核相关服务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158,000元(相当于港币1,250,000元)[101] 性别多元化情况 - 公司在董事会层面实现性别多元化,目标性别比例维持在14 - 30%范围内[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约29%及男性约71%[103] - 董事会设定性别多元化目标是维持目前员工多元化率10%的标准偏差[103] - 公司旨在任何时间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06] 公司政策相关 - 公司无股息政策,未来股息将由董事会酌情宣派[109] - 公司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部制定内幕消息政策[110]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须在请求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12] - 公司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细则于2023年12月19日通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修订[11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公司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管理方法及表现[12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首席执行官、财务经理、工程经理以及人力资源及行政经理[122]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定期开会,不少于每年一次[122] 利益相关者沟通情况 - 公司与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通过监管更新通讯、互动及探访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安全生产、遵守法律等[127] - 公司与投资者与股东通过公司网站及电邮、股东周年大会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业绩及盈利能力、规模和产能等[127] - 公司与雇员通过定期管理层会议、雇员意见箱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工作健康与安全、薪酬及福利等[127] - 公司与客户通过项目管理现场检查及沟通、招股章程及中期╱年度报告等渠道沟通,对方关注产品质量及定价、工作健康与安全等[130] - 公司正在制定计划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过程,拟采用环境、社会及管治调查和访谈计划[131] 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识别 - 公司识别出12个最受关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32] 环境量化目标达成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每百万收益的柴油消耗数量维持在2.6吨,计划2025年减至2.5吨,该目标于2024年提前达成[139] - 公司原定2025年将每百万收益的发电量减至3,600千瓦 时,该目标于2024年提前达成[139]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每百万收入的耗水量(立方米)保持在120,计划2025年减至115[141] 环境管理体系与法规遵守 - 公司维持符合GB/T24001 - 2016/13014001:2015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35] -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项环境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环保相关重大索赔或处罚[136] 温室气体排放与处理 - 公司有两个主要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即项目中的柴油及电力消耗[137] - 公司通过废水过滤及沉淀系统处理建筑废水并排放到合适排水系统[141] 环境目标达成措施 - 公司为降低碳排放及达成量化目标,推行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管理等多项措施[142] - 公司为推动供应商协助达成量化目标,实施定性措施,报告期内供应商无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52] 噪音限制标准 - 建筑工地噪音水平白天限制在70分贝,夜间限制在55分贝[158] 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 - 2021年河南发生强降雨事件,2024年虽未重现同等规模灾难,但区域性极端降雨频率和强度仍在恶化[165] - 明显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强降雨事件对公司客户项目进度影响程度为中等,对主要物料供应链稳定性影响程度为低[166] -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带来的转型风险中,对公司选择供应商依据和客户倾向绿色施工团队的影响程度均为低[166] - 公司监测物理风险趋势并加强监测和披露控制,保持多元化供应商基础以减轻影响[166] - 公司保持有效环境资格并投入资源获取新要求资格,实施有效供应商评估体系,每年至少监测一次主要供应商[166] 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有38家重点供应商,2023年为34家[170] - 公司重点供应商包括原材料、机械设备租赁服务、劳务分包及专业建筑分包商,均位于中国,主要在深圳[170] 废物管理政策 - 公司制定内部废物管理政策,由项目经理团队按本地惯例处理建筑废物和废水[154] 其他环境相关措施 - 公司鼓励雇员出差优先选经济舱,根据项目特点等选供应商并监督其资质和处置合规性[156] 质量管理情况 - 公司获得GB/T19001 - 2016/ISO9001:2015、GB/T50430 - 2017和GB/T19001 - 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中深建业(0250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约为人民币7.506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5.309亿元减少[3] - 2024年毛利约为人民币4130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8910万元减少[3] - 2024年年内溢利约为人民币190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180万元减少[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4.76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724亿元上升约27.8%[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38分,2023年为人民币8.24分[5] - 2024年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6.48128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6.82716亿元[6] - 2024年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4.75976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72424亿元[6] - 2024年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11.72152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3.10292亿元[7] - 2024年收益成本总额为7.09215亿元,较2023年的14.41773亿元减少约7.326亿元或50.8%[46][47] - 2024年行政开支减少约120万元或2.9%,主要因上市开支减少[52]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加[5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主要是冲销以前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的超额拨备[54] - 2024年年内溢利约190万元,较2023年的3180万元减少约93.9%[5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670万元,2023年为1.471亿元[56] - 2024年银行借款为定期贷款约5640万元,2023年为293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1.8%,2023年为7.9%[57][58] - 2024年资本开支约840万元,2023年为4200万元;2024年资本承担为约500万元,2023年无[6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237名雇员,雇员总成本约2430万元,2023年为2050万元[6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无)[4]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30]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70] 公司上市及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2025年1月10日公司与六名认购方订立协议,以每股0.50港元认购102960000股股份,2月6日完成认购[67] - 公司股份2024年1月9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730万元按招股章程分配使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240万元,未动用3490万元[69] - 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提供建筑服务的收益2024年为750,556千元,2023年为1,530,919千元[23] - 2023年有一名客户贡献集团总收益超10%,收益为197,907,000元,2024年无客户贡献超10%[24] - 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由2023年的约985.5百万元减少约568.0百万元或57.6%至2024年的约417.5百万元[41]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由2023年的约343.6百万元减少约74.5百万元或21.7%至2024年的约269.0百万元[42] - 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由2023年的约106.1百万元减少约103.6百万元或97.6%至2024年的约2.6百万元,2024年无产生收益的新地基基础工程项目,2023年有7个[43][44] - 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由2023年的约95.7百万元减少约34.3百万元或35.8%至2024年的约61.5百万元[45]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其他情况 - 按性质划分的开支2024年为749,245千元,2023年为1,482,983千元[25] - 融资成本净额2024年为(2,996)千元,2023年为(2,177)千元[25] - 所得税(抵免)╱开支2024年为(1,905)千元,2023年为14,722千元[26] - 每股基本盈利2024年为0.38分,2023年为8.24分[28]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等于每股基本盈利[29] - 合约资产2024年为1,016,678千元,2023年为1,209,485千元[31]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收益均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非流动资均位于中国[20][2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的140,719千元增至2024年的249,608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由137,270千元增至240,360千元[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的1,203,236千元减至2024年的1,086,289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45,633千元减至18,186千元[33]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由2023年的29,284千元增至2024年的56,354千元,其中固定利率借款2024年为30,028千元,2023年无[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非上市股本证券资本承担为5,000千元,2023年无[37] - 公司为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的私营总承包建筑企业,获五项一级施工承包资质和六项二级施工承包资质,2020 - 2024年入选“深圳500强企业”[38] - 2024年毛利为4134.1万元,毛利率为5.5%;建筑工程项目毛利率从2023年的6.2%降至5.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毛利率从5.2%增至5.8%[48] 市场情况及公司未来计划 - 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得2018 - 2022年间以约13.4%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至2022年约22957亿元,预计2027年前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约34261亿元[66]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约300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市政公用工程相关建筑公司[68] 公司会议及合规相关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73] - 公司自上市起至公告日期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74] - 公司委任汇富融资有限公司为合规顾问,除协议外无其他须知会的权益[75]
中深建业(0250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9: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3.79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4.96亿元减少约1.17亿元,降幅23.5%[17]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成本总额约3.57亿元,2023年同期约4.67亿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成本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98亿元或23.5%[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增加约380万元或23.3%[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减少,主要因保理利息开支减少[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减少,与中国经营应课税减少一致[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约3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6.9%[2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5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71亿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257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上半年雇员总成本约1.27亿元,2023年8月30日为9800万元[3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379,026千元,2023年为495,780千元;毛利2024年为21,673千元,2023年为28,547千元;经营溢利2024年为3,644千元,2023年为16,465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4千元,2023年为 - 1,237千元;除所得税前溢利2024年为3,500千元,2023年为15,228千元[6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2024年为335千元,2023年为10,787千元;每股盈利2024年基本及摊薄为0.07,2023年为2.79[6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4,63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403千元;流动资产总值2024年为1,470,717千元,2023年为1,619,313千元[6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535,3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2,716千元;权益总额2024年为474,367千元,2023年为372,424千元[6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060,98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10,292千元减少约19%[66]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74,367千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27,062千元增长约45%[6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2,738千元,2023年为4,783千元[6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66千元,2023年为8,461千元[6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4,407千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2,101千元[69]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2,997千元,2023年为15,345千元[69]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108千元,2023年为96,754千元[6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35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0,787千元[67] - 2024年上半年提供建筑服务收益为379,026千元,2023年为495,780千元[80] - 2024年上半年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等开支为483,588千元,2023年为377,517千元[83]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54千元,2023年为181千元[8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98千元,2023年为1,418千元[8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4千元,2023年为 - 1,237千元[84] - 2024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2,444千元,递延所得税为721千元,总计3,165千元;2023年分别为3,512千元、929千元,总计4,441千元[86]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5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9,142,857股,每股基本盈利为0.07分;2023年分别为10,787千元、386,100,000股、2.79分[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约为4,616,000元,2023年为56,000元[97] - 2023年法定股本从380,000千港元经拆细和增加后变为2,000,000,000千港元;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维持2,000,000,000千港元[105] - 2023年已发行股本从10,000千港元经拆细后变为1,000,000千港元;2024年经资本化发行和配售及公开发售发行股份后,6月30日变为5,148千港元(人民币4,681千元)[106] - 2023年1月1日其他储备及保留盈利总计327,053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337,840千元,2024年1月1日为372,415千元,2024年6月30日为469,686千元[110] - 2024年期内溢利为335千元,资本化发行使总计减少3,502千元,配售及公开发售发行股份使总计增加115,862千元,股份发行成本使总计减少15,424千元[11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2024年6月30日为101246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8869千元[113] - 借款方面,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2780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284千元[11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薪酬2024年为1261千元,2023年为1179千元[125] - 关联方就集团银行借款提供的担保,2024年6月30日为2780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284千元[126] - 应计税项及附加费2024年6月30日为2821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596千元[114] - 应付上市开支2023年12月31日为7165千元,2024年6月30日无此项[114] - 应计雇员福利2024年6月30日为379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02千元[114] - 客户垫款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3000千元[11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约2.47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2.79亿元减少约0.33亿元,降幅11.6%[17][19] - 2024年上半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约1.26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0.93亿元增加约0.33亿元,增幅35.9%[17][20] - 2024年上半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约0.024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0.54亿元减少约0.51亿元,降幅95.5%[17][21] - 2024年上半年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约0.0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0.70亿元减少约0.66亿元,降幅94.9%[17][22] - 2024年上半年产生收益的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数目从2023年同期的15个减至3个[21] - 2024年上半年产生收益的专业承包项目数目从2023年同期的10个减至2个[22]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工程项目毛利1490.5万元,毛利率6.0%;2023年同期毛利1762.5万元,毛利率6.3%[26] - 2024年上半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毛利643.3万元,毛利率5.1%;2023年同期毛利434.6万元,毛利率4.7%[26] - 2024年上半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毛利14.7万元,毛利率6.1%;2023年同期毛利317.3万元,毛利率5.9%[26] - 2024年上半年专业承包项目毛利18.8万元,毛利率5.3%;2023年同期毛利340.3万元,毛利率4.9%[26] 公司资质情况 - 公司获五项一级施工承包资质,另有六项二、三级施工承包资质[16] 市场前景 - 2018 - 2022年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以约13.4%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至2022年约2.2957万亿元,有望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2027年前达约3.4261万亿元[39]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2024年1月9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730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490万元,未动用7240万元[40]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派或宣派股息,2023年6月30日同样无[96]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桑先锋先生通过中深亨泰持有公司2.8417224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5.20%[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冼玉荣先生通过中深持泰持有公司7104.056万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3.80%[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桑先锋先生实益拥有中深亨泰100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100%[50] - 中深亨泰持有284,172,240股,股权约55.20%;中深持泰持有71,040,560股,股权约13.80%;金巍女士持有71,040,560股,股权约13.80%;鑫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0,887,200股,股权约6.00%;侯令女士持有30,887,200股,股权约6.00%;王靖先生持有30,887,200股,股权约6.00%[51] 公司重大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59] 公司投资及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6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或然负债[61] 公司风险管理政策情况 - 自2023年12月31日以来,集团的风险管理政策无变动[76] 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5.9%,2023年12月31日为7.9%[77] 公司各项款项账龄及减值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未开票收益为936,808千元,质量保证金为135,388千元,合约资产减值拨备为23,34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097,905千元、141,501千元、29,921千元[9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26,467千元,减值拨备为7,744千元,净额为218,7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40,719千元、3,449千元、137,270千元[9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年以内为185,800千元,1至2年为26,131千元,2年以上为14,5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11,128千元、24,580千元、5,011千元[100] - 2024年6月30日向供应商预付款项为68,610千元,预付上市开支为1千元,按金为6,547千元,应收其他第三方款项为2,284千元,受限银行存款为5,453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2,060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6,102千元、7,271千元、6,519千元、742千元、2,040千元、2,051千元[102] - 贸易应付款项按账龄分析,2024年6月30日1年以内为339859千元、1至2年为255317千元、2年以上为378324千元;2023年12月31日1年以内为571640千元、1至2年为278790千元、2年以上为352806千元[113] - 借款按期限分析,2024年
中深建业(025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1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79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49580万元减少[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17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850万元减少[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080万元大幅减少[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溢利约为人民币1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320万元减少[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4744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7240万元上升27.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3.79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4.96亿元减少约1.17亿元,降幅23.5%[2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成本约3.5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4.67亿元减少约1.10亿元,降幅23.5%[29][30] - 2024年上半年建设项目毛利约0.22亿元,毛利率5.7%;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0.29亿元,毛利率5.8%[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人民币0.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0.8百万元减少约96.9%[35]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105.1百万元及人民币147.1百万元[3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9%,2023年12月31日为7.9%[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约人民币4.6百万元,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5百万元[41] - 2024年6月30日,期内溢利335千元,经调整溢利1,898千元;2023年同期期内溢利10,787千元,经调整溢利13,154千元[37]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463.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40.3万元略有增加[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7071.7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1931.3万元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6098.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1029.2万元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47436.7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242.4万元增加[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18,7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270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净额为1,048,85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9,485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12,46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8,876千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27,80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284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定期贷款约人民币2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9.3百万元[38]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1]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6]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建筑服务收益为379,026千元,2023年同期为495,780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约2.4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2.79亿元减少约0.33亿元,降幅11.6%[25] - 2024年上半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约1.26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0.93亿元增加约0.33亿元,增幅35.9%[26] - 2024年上半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约0.024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0.54亿元减少约0.51亿元,降幅95.5%[27] - 2024年上半年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约0.036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0.70亿元减少约0.66亿元,降幅94.9%[28] 公司成本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开支为146,025千元,2023年同期为245,118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4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237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165千元,2023年同期为4,441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增加约0.038亿元,增幅23.3%,主要因员工成本和专业费用增加[3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减少,主要因保理利息开支减少,部分被借款利息开支增加抵销[33] 公司每股盈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7元,2023年同期为2.79元[14] 公司资本承担及租赁承担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经营租赁承担[21] 公司雇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257名雇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总成本约人民币12.7百万元,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9.8百万元[43] 广东省建筑市场情况 - 2018 - 2022年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以复合年增长率约13.4%上升至2022年约人民币22,957亿元,预计2027年前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约人民币34,261亿元[44]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24年1月9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77.3百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4.9百万元,尚未动用72.4百万元[4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检讨企业管治实践,满意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之企业管治守则[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准则[48] 公司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公告日期,控股股东、董事等无竞争业务权益[49] 公司合规顾问情况 - 公司委任滙富融資有限公司为合规顾问,合规顾问等无相关须知会权益[5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51]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审核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财务报表及业绩[52] 公司中期报告提供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提供给股东并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53] 各业务线毛利率情况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约4.7%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5.1%[32]
中深建业(0250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47
财务表现 - 建筑工程项目收入增长29.1%,达到985.5百万人民币[15]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入减少14.9%,为343.6百万人民币[16] - 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入增长98.0%,达到106.1百万人民币[17] - 专业承包项目收入减少39.2%,为95.7百万人民币[18] - 收益成本总额为1,441,773千元,较去年增加11.0%[19] - 原材料成本占收益成本的44.3%[19] - 建筑工程项目毛利率为6.2%,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为5.2%[23] - 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毛利率增至5.9%[24] - 行政开支增加5.5%,主要由上市开支和专业费用增加引起[2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1百万人民币[30] 员工情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25名员工,全部位于中国,员工总成本约为人民币20.5百万元[37] 未来规划 - 未来计划中,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加快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政府也发布建筑业五年发展规划,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预计将持续增长[39] 董事会及委员会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7][99][102]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查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建议董事会关于薪酬政策的决定,并审查披露的薪酬情况[99]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会的结构、人员组成,提出董事会成员的提名建议,以配合公司的企业策略[102] - 公司秘书是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秘书,负责协调委员会事务[98][100][103] 环境及社会责任 - 公司继续致力于良好的環境治理相关的一般实践,包括要求分包商更好地规划物流路线,减少资源使用[doc id='170'] - 公司积极跟进和响应绿色交通公共政策,提倡使用新能源自卸车,建议淘汰老旧及低效能的自卸车[doc id='172'] - 公司积极跟进和响应建筑业新管理模式和技术进步,包括与安全、环保相关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进步[doc id='174'] - 公司有条件地优先采用节能、低耗能的作业设备和机械[doc id='175'] - 公司根据政策,在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时考虑环境合规历史和认证,工程部负责持续监测分包商的环境合规情况[doc id='176'] - 公司根据项目特点、复杂程度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资质和处置过程的合规性进行监督管理[doc id='177'] - 公司对主要供应商进行背景和绩效评估,评估包括对环境和工作安全相关历史和资格的评估[doc id='178'] - 公司建立了一个程序,将供应商行为准则分发给主要供应商,要求他们理解公司对其行为和表现的道德和环境、社会及管治期望[doc id='179']
中深建业(0250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43
公司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5] - 2024年1月9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287亿港元[81]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5月24 - 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4][86]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初步公告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所载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9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3]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桑先锋、冼玉荣,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志红、曾庆礼、谢华刚[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约为15.309亿元,较2022年的13.781亿元上升约11.1%[3] - 2023年毛利约为8910万元,较2022年的7890万元上升约13.0%[3] - 2023年年内溢利约为3180万元,较2022年的2530万元上升约25.6%[3] - 2023年资产净值约为3.724亿元,较2022年的3.271亿元上升约13.9%[3]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8.24分,2022年为6.56分[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3403亿元,2022年为2.4915亿元[8]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6.19313亿元,2022年为14.84292亿元[8] - 2023年负债总额为13.10292亿元,2022年为11.82145亿元[11] - 2023年开支总计1482983千元,2022年为1338199千元[31]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338千元,2022年为 - 1265千元[3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4722千元,2022年为12937千元[3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8.24分,2022年为6.56分[35] - 2023年合约资产净值为1209485千元,2022年为1019851千元[3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157270千元,2022年为215383千元[3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付关联方款项总计1248876千元,2022年为1147005千元[42] - 2023年银行借款总额为29284千元[45] - 公司2023年收益约15.309亿元,较2022年的约13.781亿元增加约1.528亿元,增幅11.1%[49] - 2023年收益成本约14.418亿元,较2022年的约12.991亿元增加约1.426亿元,增幅11.0%[58] - 2023年毛利约0.891亿元,毛利率5.8%;2022年毛利约0.789亿元,毛利率5.7%[60] - 2023年年内溢利约3180万元,较2022年的约2530万元增加约25.6%[67]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1.471亿元及1.121亿元[68]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定期贷款约2930万元,2022年无[69]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9%,2022年为零[70][71] - 2023年资本开支约4200万元,2022年为50万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225名雇员,雇员总成本约2050万元,2022年为2220万元[7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4] - 公司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提供建筑服务收益为1530919千元,2022年为1378055千元[29] - 2023年有一名客户贡献集团总收益超10%,收益为197907000元;2022年有四名客户贡献超10%,收益为691494000元[30] - 2023年建筑工程项目收益约9.855亿元,较2022年的约7.633亿元增加约2.222亿元,增幅29.1%,项目数量从33个增至61个[52] - 2023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收益约3.436亿元,较2022年的约4.038亿元减少约0.602亿元,减幅14.9%[53] - 2023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收益约1.061亿元,较2022年的约0.536亿元增加约0.525亿元,增幅98.0%,项目数量从9个增至17个[54] - 2023年专业承包项目收益约0.957亿元,较2022年的约1.573亿元减少约0.616亿元,减幅39.2%[56] - 2023年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5.4%增至约5.9%[61] 市场情况 - 2018 - 2022年广东省建筑市场总产值复合年增长率约13.4%,2022年约2.2957万亿元,预计2027年前以约8.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约3.4261万亿元[79] 费用变化原因 - 2023年行政开支增加约0.21亿元,增幅5.5%,主要因上市开支及审计专业费用增加[63] - 2023年融资成本增加,主要由于保理利息开支增加[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