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水源(30007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碧水源碧水源(SZ:300070)2025-04-10 19: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8.5万元,同比下降92.34%[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8亿元,同比下降171.78%[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1%,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21] - 2024年资产总额为797.44亿元,同比增长4.20%[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10.3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170.1万元[2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48.2万元,同比下降92.02%[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2元/股,同比下降92.32%[21]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为2.77亿元,同比下降72.51%[66]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7.99亿元,占全年收入的44.44%[23] 业务线表现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收入72.30亿元,占比84.56%,同比下降12.52%[75][76] -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收入13.20亿元,占比15.44%,同比增长91.66%[75][76]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收入42.42亿元,占比49.62%,同比下降23.44%[75][77] - 运营服务收入29.88亿元,占比34.95%,同比增长9.70%[75][77] -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收入8.35亿元,占比9.76%,同比增长276.45%[75][77] - 北京地区收入17.96亿元,占比21.00%,同比增长4.51%[75][77] - 外埠地区收入67.54亿元,占比79.00%,同比下降6.65%[75][77] - 直销模式收入85.49亿元,占比100.00%,同比下降4.51%[75][77] - 环保行业毛利率为30.45%,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76][77] 成本和费用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主营业务成本为50.281695320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2.96%,同比下降12.81%[80] -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城市光环境)主营业务成本为10.328289595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7.04%,同比上升71.95%[80] - 销售费用为1.4013555521亿元,同比上升20.51%[84] - 财务费用为2.2320059615亿元,同比下降22.66%[84] - 研发投入金额从3.765亿元降至3.4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4.21%降至4.0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资产减值损失将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3]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下降较多[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受市场环境影响小幅下降(未披露具体数值)[3] - 公司继续布局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等新兴产业领域[4] - 公司持续推进"12256"发展战略,聚焦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及工业零排五大业务领域[67]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强化激励机制[64] - 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拓展,发挥膜技术核心优势,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65] - 公司2025年计划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工业零排、医药膜等战新产业[130]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MBRU技术膜设备运行能耗降低70%,工艺出水总氮降低3~5mg/L[14] - 公司PVDF超/微滤膜孔径范围:微滤膜0.1-0.4微米,超滤膜0.001-0.1微米[14] - 公司反渗透膜脱盐率大于98%[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可将污水直接处理提升至地表II/III类水[15] - 公司UF-RO双膜海水淡化集成产品出水污染密度指数(SDI)≤3[15] - 公司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ICWT)适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处理[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钛系和铝系提锂吸附剂产品可满足不同水质锂资源提取需求[16] - 公司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优化供水结构并增加水资源供给[16] - 公司盐湖提锂项目已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盐湖的产品、设备及工艺[15] - 公司工业零排技术可将水中的盐类物质回收作为化工原料[15] - 公司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15] - 公司智慧水务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务精细化管理[15] 子公司表现 - 良业科技集团总资产为52.887亿元,净资产为10.411亿元,营业收入为8.346亿元,营业利润为1.814亿元,净利润为1.508亿元[106] - 碧水源建设集团总资产为198.186亿元,净资产为42.576亿元,营业收入为25.896亿元,营业利润为1.589亿元,净利润为9054.78万元[106]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总资产为28.667亿元,净资产为18.654亿元,营业收入为7.774亿元,营业利润为1.492亿元,净利润为1.394亿元[106] - 广东海源环保总资产为5.232亿元,净资产为4.196亿元,营业收入为1.320亿元,营业利润为6237.1万元,净利润为5473.65万元[106] - 北京中关村银行总资产为749.388亿元,净资产为570.203亿元,营业收入为181.770亿元,营业利润为28.829亿元,净利润为27.537亿元[107] - 云南水务投资总资产为341.411亿元,净资产为111.613亿元,营业收入为280.802亿元,营业利润为21.064亿元,净利润为21.662亿元[10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31] - 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目标达到90%[36] - 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目标达到73%以上[36] - 到2025年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36] - 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37] - 膜技术重点发展膜与膜材料、膜装备、膜应用及运维服务三大主导产业[38] - 膜与膜材料产业通过"重点提升、重点推进、重点培育"实现高端化发展[39] - 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36] - 2024年7月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36] - 2024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37] -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鼓励再生资源精加工[36]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4,198,041,743.40元(占总资产5.49%)降至年末的4,252,003,967.85元(占总资产5.33%),比重下降0.16%[94] -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1,044,014,726.66元(占总资产14.43%)增至年末的12,399,536,818.09元(占总资产15.55%),比重上升1.12%,主要因宏观经济压力及地方政府支付能力调整导致回款延迟[94] - 合同资产从年初的3,987,048,384.18元(占总资产5.21%)增至年末的4,707,337,763.09元(占总资产5.90%),比重上升0.69%,主要因未结算工程增加[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的5,561,680,944.13元(占总资产7.27%)降至年末的5,203,336,426.15元(占总资产6.53%),比重下降0.74%,主要因联营公司损益变动[95] - 短期借款从年初的6,376,988,687.41元(占总资产8.33%)降至年末的5,786,454,358.57元(占总资产7.26%),比重下降1.07%,主要因归还借款[9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年初的1,194,115,620.51元(占总资产1.56%)增至年末的3,411,469,459.55元(占总资产4.28%),比重上升2.72%,主要因长期借款和应付款重分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