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霍莱沃(68868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霍莱沃霍莱沃(SH:688682)2025-04-10 2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75%[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3.35万元,同比下降46.76%[23][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1.45万元,同比下降80.23%[23][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下降45.95%[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1%,同比减少1.97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68%,同比增加2.68个百分点[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8.76万元,同比下降239.64%[23] - 公司总资产为9.63亿元,同比增长5.12%[23]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097.58万元,为全年最高单季度收入[2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89.51万元,占非经常性损益主要部分[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819,029.30元,较2023年的13,887,555.22元下降14.89%[2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3.3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76%[3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6,90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75%[3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23%[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231,675,099.23元,当期变动-31,059,898.3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475,099.23元[31]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433,668.17元,较2023年的12,967,916.63元下降65.81%[29]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141,079.31元,较2023年的2,588,100.32元下降17.27%[29] - 2024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90,686.89元,较2023年的83,842.33元增长8.16%[29]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69,050,879.60元,同比下降31.75%[117] - 营业成本为164,190,104.69元,同比下降37.47%,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8.97%,同比增长5.58个百分点[117][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87,605.15元,同比下降239.64%[1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16,785.02元,同比下降84.21%[118] - 销售费用13,862,396.69元,同比下降21.05%[117] - 研发费用42,189,850.03元,同比下降17.65%[1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87,605.1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9.64%[1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16,785.0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21%[137] - 研发费用42,189,850.0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5%[1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相控阵雷达、5G基站及低轨卫星相关技术领域[14] -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在航空、船舶、电子信息等领域实现订单金额快速增长[36] - 公司2024年新设子公司专注于电磁测量系统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包括扫描架、低散射金属测试架、高精度多自由度转台等[38] - 公司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凭借技术积累获得良好订单成果[37] - 公司相控阵产品业务重点布局低轨卫星地面收发阵列和装备共形阵列,多款低成本小型化天线阵列已完成样机交付[39] - 公司电磁测量系统业务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等,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42] - 公司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各类装载平台相控阵雷达中积累丰富应用案例[47] - 公司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提供虚拟测量,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应用于系统总体论证和产品设计优化[41] -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电磁仿真、电磁测量、相控阵产品)技术高度复用,可相互验证促进迭代[43] - 公司卫星载荷射频测量系统重点布局低成本高可靠性低轨卫星测量系统,应对星座部署加速需求[38]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国家重点工程[41] - 公司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通过算法提升校准精度和效率,满足高复杂度小批量测试需求[46] - 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贯穿隐身装备全生命周期,涵盖研制、生产、使用维护阶段的性能评估[51] - 公司在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领域拥有领先技术优势,未来将提高市场份额[52] - 子公司弘捷电子在射频测量系统领域技术领先,重点面向卫星有效载荷市场,需求预计快速增长[53] - 公司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提供5G基站OTA测量系统,并持续跟进市场需求[55] - 公司自2022年切入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市场,未来将关注技术发展及需求[55] - 电磁CAE仿真软件市场渗透率和国产占有率较低,公司有望加速追赶国外厂商[56][58] - 公司提供半实物仿真系统,用于雷达、通信、装备等领域的电磁性能设计评估[59] - 相控阵雷达技术逐步替代传统机械雷达,需求持续快速增长[61] - 公司通过算法、稀布阵等技术降低相控阵成本,推动广泛应用[61] -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招投标和商务谈判,覆盖国内主要区域和重点客户[63][65] -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收入234,703,065.16元,同比下降26.29%,毛利率34.70%,同比增长4.17个百分点[122] - 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收入25,009,915.35元,同比下降27.42%,毛利率63.70%,同比增长10.11个百分点[122] - 通用测试业务收入106,194.68元,同比下降99.54%,毛利率52.02%,同比增长40.13个百分点[12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上海莱天、香港莱天、西安霍莱沃等9家境内/外企业[13]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路498号[16] - 境外资产规模为7,632.17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92%[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聚焦CAE仿真软件自主化、电磁测量系统领先地位及新型相控阵技术[149][151][152] - 计划通过增加研发投资和团队扩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153] - 重点开拓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新兴市场领域[154] - 公司持续扩充研发技术团队,提升各业务板块研发及技术交付能力[155] - 公司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项目实践和业务培训以提升员工能力[155] - 公司将优化激励制度体系,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平衡的激励机制[155] - 公司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职责权限[157] - 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由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157] - 公司报告期内保障股东权利,注重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160]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3月22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60]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3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60]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7月15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6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勤勉尽责,维持规范运作[16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548,413.60元(含税)[6] - 2024年度公司派发现金分红合计金额为20,367,779.04元,分红比例为141.11%[6]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股本总数拟增加至101,838,895股[6]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完成中期权益分派,派发现金红利5,819,365.44元[6] - 公司股本总数为72,742,068股[6]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5] - 公司未盈利状态为否,且不存在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况[4][8][9] - 2022年与某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金额暂定为333,696,000.00元(含税),因涉及国家秘密部分信息豁免披露[32] - 公司及子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11] - 某载体项目工程配套系统重大销售合同总金额33,369.60万元,已履行31,868.37万元,本报告期履行10,079.92万元,待履行1,501.23万元[12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3,163.0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6.09%,其中第一名客户销售额8,920.28万元占比33.15%[130][13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176.9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1.02%,其中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4,673.86万元占比23.45%[134] - 软件及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材料成本148,524,744.87元占总成本91.46%,较上年同期下降40.27%[127] -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费用成本6,197,989.0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5.73%[127] - 应收票据期末金额7,152,070.90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50.63%[139]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86,090,918.77元,较上期期末增长241.64%[139] - 应付股权转让款余额为8,367,819.35元,占总资产0.87%,同比下降33.21%[140] - 租赁负债为6,276,727.97元,占总资产0.65%,同比大幅增加4,605.83%[140] - 其他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4,278,798.40元[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31,675,099.2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5,099.23元[143] - 控股子公司上海莱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112.60万元,持股比例100%[145] - 控股子公司西安弘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1,585.11万元,持股比例51%[145]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50,000股,占总股本0.76%,激励对象13人占比11.24%,授予价格23.07元/股[194] - 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金额20,367,779.04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41.11%[19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47,801,930.40元,占年均净利润155.95%[192] - 公司员工总数173人,其中技术人员77人占比44.51%,硕士及以上学历53人占比30.63%[184] - 2024年中期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息2.8元(含税)并转增4股[19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138,357,089.63元,占营业收入13.84%[192]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经调整后为22.41元/股,授予总数调整为98万股[194] - 母公司员工57人,主要子公司员工72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1人[183] - 2023年5月向19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95,870股,2023年10月向7名激励对象授予68,460股[195] - 2023年10月因利润分配及转增事项,授予价格由32.66元/股调整为23.07元/股,授予总数由244,770股调整为342,678股[195] - 2024年3月向19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4万股,尚余11万股待预留授予[195]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新授予股权激励数量为440,000股,授予价格为23.07元/股[19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四期未完成,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4,180,256.36元[199]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未完成,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306,042.91元[199]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期未完成,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621,238.34元[199] - 报告期内股权激励相关股份支付费用合计为-3,865,060.93元[199] - 2024年3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200] - 2024年3月22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