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8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2%[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升至29.0%,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毛利达1.9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0%[15]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180万人民币(2023年:6300万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3890万人民币(2023年:3270万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3110万人民币(2023年:289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9%[1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17586亿人民币,2023年为4.3354亿人民币[12]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2.07649亿人民币,2023年为10.54003亿人民币[12]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0.71955亿人民币,2023年为10.21785亿人民币[12]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41542亿人民币,2023年为1.64495亿人民币[12]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11738亿人民币,2023年为3.01263亿人民币[12] - 公司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6.803亿元,同比增长16.2%[17] - 公司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9.0%,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毛利为人民币1.975亿元,同比增长19.0%[17]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6180万元,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890万元,溢利为人民币3110万元,同比增长7.9%[17] - 2024年公司收入6.803亿元,同比增长16.2%[4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29.0%,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毛利1.975亿元,同比增长19.0%[4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3110万元,同比增长7.9%[42] - 公司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6.80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856亿元,同比上涨16.2%[44]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29.0%,2023年为28.4%,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4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1.97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66亿元,同比增长19.0%[44]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618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300万元;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89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270万元[44] - 公司2024年溢利为人民币311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890万元,同比增长7.9%[4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2023年的5080万元减少至128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金减少,年内出售投资物业收回1350万元,录得亏损370万元[79][8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430万元(2023年:5420万元),增加10万元或0.3%,占收入百分比为8.0%(2023年:9.3%)[84][89]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9320万元(2023年:9680万元),减少360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为13.7%(2023年:16.5%)[85][90] - 财务成本为2290万元(2023年:3030万元),减少因借贷减少[86][91] - 所得税开支为770万元(2023年:380万元),增加390万元,因年内拨回递延税项资产增加[87][92] - 年内溢利为3110万元(2023年:2890万元),纯利率为4.6%(2023年:4.9%)[88][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5.252亿元(2023年:14.875亿元),总负债为12.135亿元(2023年:11.863亿元),总权益为3.117亿元(2023年:3.013亿元)[9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24天降至107天,平均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从368天降至318天,平均贸易应付款周转天数从613天增至651天[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5.252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2.135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117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2.53%、2.29%、3.45%[9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净值及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分别为人民币8570万元、人民币1.357亿元及人民币4.533亿元,借贷为人民币2.517亿元,借贷年利率介乎1.5%至4.35%,股本负债比率为80.7%,较2023年分别增长67.06%、321.43%、-2.68%、-17.55%、-20.34%[99]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借贷由楼宇人民币5250万元、预付租赁土地人民币2650万元及有抵押存款人民币1.4亿元作抵押,较2023年分别增长64.58%、-2.57%、-30%[100]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24天降至107天,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368天降至318天,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613天增至651天[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626名雇员,年内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8810万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1.13%、10.54%[107][114]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公司末期股息为每股1.1港仙,特别末期股息为每股1.3港仙[12] - 董事会宣布2024年恢复派息,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1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18][21] 公司业务线布局与发展 - 公司提供一站式智能电力综合管理解决方案(IEM方案),自有大数据平台“慧云”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19][21] - 公司依托经验优化“一站式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把握电力行业机遇[20][22] - 公司凭借“一站式智能电力解决方案”与工业客户建立合作,2024年拓展至电信和数据中心领域[23] - 公司利用智能配电系统为市政项目提供服务,关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低碳发展趋势[24] - 公司2024年持续服务高端市场,与众多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24] - 公司凭借“一站式智能电源解决方案”与工业领域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并将业务拓展至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25] - 公司凭借智能化供配電系統为核心市政项目提供能源管理服务,与众多世界500强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6] - 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全球市场,推动海外业务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业务发展,海外收入成关键增长驱动力[27][29] - 公司业务发力城市市政基建领域,为城轨交通、污水处理等项目提供智能化配用電管理解决方案[51][53] - 公司与众多世界500强、知名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51][53] - 全球经济稳定但面临挑战,公司凭借智能配电核心优势实现海外业务稳定增长[54] - 欧洲市场对电力设备升级需求增长,公司智能配电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市场潜力[54] - “一带一路”倡议为电力行业全球扩张创造机会,公司探索新兴市场[54] - 公司坚持创新研发,推进智能电力管理技术应用和升级[55] - 公司优化“Cloud +”服务和全周期产品,增强技术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55] - 公司探索智能电力技术在新兴领域的潜力,提供综合智能电源解决方案[55] - 公司借助智能配电领域优势,实现海外业务稳健增长,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56] - 公司持续聚焦创新研发,推进智能电力管理技术应用升级,拓展和优化“云+”服务及全周期产品[57]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供应商,凭借技术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巩固智能配电及用电管理领域领先地位[62][63] - 公司依托技术平台为市政项目提供能源管理支持,构建完整服务体系[66][68] - 欧美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公司海外业务带来增长机遇[67][69] - 公司将抓住储能市场机遇,拓展新行业客户,助力客户打造能源管理体系[64][6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IEM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为5.053亿元(2023年:4.131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74.3%(2023年:70.6%),同比增长22.3%[72] - 公司IEM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毛利润为1.47亿元(2023年:1.257亿元),同比增长17.0%[72] - 公司IEM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0.4%降至2024年的29.1%[73] - IEM方案分部收入为5.053亿元(2023年:4.131亿元),占总收入74.3%(2023年:70.6%),同比上升22.3%,毛利为1.47亿元(2023年:1.257亿元),同比上升17.0%,毛利率由2023年的30.4%降至29.1%[75][76] - 元件及零件业务分部收入为1.75亿元(2023年:1.724亿元),占总收入25.7%(2023年:29.4%),同比上升1.5%,毛利为5050万元(2023年:4030万元),同比上升25.2%,毛利率为28.9%(2023年:23.4%)[77][78][81]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经济有复苏迹象但受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中国GDP约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0%[34] - 2024年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34] - 2024年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约7.4万亿元,同比下降3.3%[34]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94181亿千瓦时[35][37] - 2024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35][37] - 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6000亿元,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达1730亿元,同比增长23.5%[35][37]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逾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36]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4万亿元,同比下降3.3%[36] - 2024年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880万架,较2023年底增长16.5%[38][40]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达137.9GW,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Wh,功率及能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6.5%及147.5%[39][41] - 中国计划在2024 - 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45][46] - 南方电网计划到2027年,全网站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例达55%,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不低于90%[45][46] - 2024 - 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年平均耗电量增长率预计达20%[48]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占全国总耗电量2.4%,到2030年将达5257.6亿千瓦时,占比4.8%[48] - 2024 - 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速约达20%,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电耗将占全国电耗2.4%,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约为525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4.8%[49]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3%,全球总体通胀率预计降至4.2%,中国预计增长至4.6%(较2024年10月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58][60] - 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8GW至51.9GW之间,平均约45GW,累计装机将超100GW[64][6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2024年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业务策略,保持健康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结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28][30] - 2025年公司将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响应“双碳”“一带一路”政策,抓住多领域机遇,加速海外市场拓展[28][30] - 2025年公司将聚焦关键行业和市场,加强战略布局[70][74] - 公司将通过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评估项目现金流以增强抗风险能力[70][74] - 公司将响应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提升客户体验[70][74] 公司风险与应对策略 - 集团面临市场风险、商业风险、营运风险、关键人物流失或无法吸引及挽留人才等风险[116][123] - 集团采用成本领先策略以及业务多元化发展策略应对商业竞争[117][124] - 集团已聘用外部法律及行业顾问,确保及时获得政府部门批准以应对营运风险[118][125] - 集团通过检讨招聘和挽留人才做法、薪酬待遇等降低关键人员流失风险[119][126] 公司社会责任与合规 - 公司通过设立自有光伏分布式电站等举措管理能源消耗及用水量,实施政策鼓励雇员节约能源[127] - 公司重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持久互惠关系,旨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方案,与供应商建立互信[128][131] - 公司聘用外部法律顾问确保交易和业务在适用法律框架内进行,持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30][13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钱毅湘51岁,2010年2月12日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督集团中国附属公司工厂营运,1995年7月加入无锡博耳[134][137] -
博耳电力(0168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