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票据相关 - 公司于2024年7月18日偿还承兑票据本金及应计利息6501.6万港元[11] - 公司重续四年期本金金额为6.66亿港元的承兑票据[11] 公司政策相关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8月采纳,2019年3月及2022年12月修订[7] - 公司董事提名政策于2019年3月采纳,2022年12月修订[9] - 公司股息政策于2019年3月采纳[9] -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于2012年3月采纳,2022年12月及2023年1月修订[13] 股权结构相关 - 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之上没有一名持有5%或以上的单一受益人[13] 公司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代號為521[21]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暂停买卖,2024年5月29日恢复买卖[72][75] 公司管理层任职相关 - 王侃40歲,2022年2月任執行董事等職,2024年6月辭任行政總裁,服務合約2023年1月1日起三年[23][26] - 趙權54歲,2015年7月任執行董事等職,服務合約2023年1月1日起三年[31][33] - 汪琪44歲,2024年5月任執行董事,委聘書任期2024年5月10日至2025年12月31日[34][35] - 黃逢霖39歲,2024年5月任執行董事[39] - 林子杰先生44岁,2013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聘书为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41][42][44][45] - 林健锋先生73岁,2013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聘书为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2025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香港旅游发展局成员[47][50][51][52][53] - 刘忆霏女士38岁,2023年1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委聘书任期从2023年11月20日至2025年12月31日[54][55][57][58] - 尚多旭先生39岁,2024年6月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56] - 黄先生于2024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3][44] - 黄先生与公司委聘书任期从2024年5月10日至2025年12月31日[40][44] - 王侃先生不再担任行政总裁,尚多旭先生自2024年6月28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61] 公司管理层背景相关 - 王侃持有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學士及英國巴斯大學同聲傳譯碩士學位[23] - 趙權持有蘭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軟件專業理學士學位[31] - 汪琪持有中國民航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士學位[34] - 黃逢霖持有華中師範大學英語學士學位[39] - 王侃現任海越能源(600387)及途牛(TOUR)董事[24] - 林健锋先生分别于1989年、1999年获授“香港青年工业家奖”及“香港玩具业杰出成就奖”,1996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并获授大英帝国勋章,2004年、2011年、2023年分别获颁银紫荆星章、金紫荆星章及大紫荆勋章[49][52] - 林子杰先生为CFA特许状持有人及美国注册会计师[41][44] - 尚多旭先生2008年加入海航集团旗下公司,过去三年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56] - 刘忆霏女士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管理及高级职务,在投资等领域有丰富经验[54][57] 营业额结构相关 - 2024年按主要业务划分营业额:商品贸易占比82.57%,物流服务占比1.67%,金融服务占比1.61%,工程服务占比14.15%[61] - 2024年按地区划分营业额:中国内地占比69.49%,其他亚太地区占比9.83%,欧洲占比19.48%,美洲占比0.69%,非洲占比0.51%[63]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整体) - 2020 - 2024年收入(港币千元)分别为38,885,894、37,226,295、44,673,571、55,448,828、38,689,030(经重列)[65] - 2020 - 2024年毛利(港币千元)分别为1,811,079、1,646,236、1,481,066、1,718,532、1,910,263(经重列)[67] - 2020 - 2024年总资产(港币千元)分别为27,632,040、25,438,229、24,915,974、24,934,882、36,504,465[69]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港币38,885,894,000元(2023年:港币37,226,295,000元)[78][81]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拥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304,386,000元(2023年:港币17,733,000元)[78][81]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EBITDA为港币1,629,069,000元(2023年:港币1,274,210,000元)[79][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388.86亿港元(2023年:372.26亿港元),净利润3.48亿港元(2023年:7919.4万港元)[96][99] - 2024年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净利润为0(2023年:2147.1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3.48亿港元(2023年:5772.3万港元)[96][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715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9884亿港元)[138][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及借贷为59.245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46278亿港元),其中51.367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01446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38][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循环短期贸易融资为38.942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23467亿港元),年利率介乎5.84%至8.08%(2023年12月31日为5.88%至8.08%)[138][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及借款金额为46.003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83519亿港元),抵押物金额为60.625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48088亿港元)[138][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债务为41.206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46.72423亿港元),综合净债务为16.5586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5.28508亿港元),总资本为89.0164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93.43704亿港元),负债比率为18.6%(2023年12月31日:27.1%)[143][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币贷款及借款为52.585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49.30278亿港元),占总额59.245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56.46278亿港元)[145][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连同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雇员总数为5936名(2023年12月31日:6029名)[151][153]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2024年4月公司与洋浦投资开启战略合作,5月与Access World Group签署谅解备忘录,11月货运物流业务在海南自贸港注册成立附属公司[83][84] - 公司计划2025年中在欧洲新增若干国家办事处[110][112] - 2024年公司在印尼Serang扩展保税物流中心,增强区域储存及分销能力[114][118] - 公司计划扩大非洲业务,探索新矿物,加强能源交易及其他金属产品影响力[124][127]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相关 - 到2025年底,海南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83][84] - 2024年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先进经济体微增,新兴市场小幅放缓,受地缘政治、贸易政策和商品市场波动影响[93][98] -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额外关税,或抑制新加坡出口和商业投资,影响中国和东南亚市场[94][98] - 红海走廊不稳定致商品市场波动,影响全球物流、经纪和商品贸易[95][98] - 仓储行业市场费率在2023年末和2024年初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公司仓库利用率保持100%,预计未来12个月需求稳定[100] - 2024年新仓库开发项目较少,2025年有多个项目将完工[100] - 集装箱堆场业务活动保持稳定,量有限恢复,2025年潜在关税变化或影响供应链和客户量[102] - 公司仓库维持100%使用率,预计未来12个月需求稳定[105] - 2024年下半年海运运费上升推动利润率改善,但美元汇率波动和失去关键代理商抵消部分收益[109][112] - 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运费可能因中东局势和苏伊士运河开放而降低,影响预算[110][1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货运物流业务全年利润超2024年预算和2023年财年业绩[110][112] - 2024财年商品物流业务表现强劲,超出预期[111][113] - 集团物流分部收入增长17%,从46.19亿港元增至54.1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加31%,从2.18亿港元增至2.86亿港元[116][119] - 商品贸易收入增长3%,从311.76亿港元增至321.09亿港元,除税前溢利显著上升443%,从1720.6万港元增至9346.8万港元[122] - 商品贸易收入由2023年的311.75669亿港元增加3%至2024年的321.0854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由1720.6万港元大幅上升443%至9346.8万港元[127] - 2024财年金融服务客户权益基金总额同比增长13%[125][128] - 金融服务收入维持在6.2582亿港元(2023年为6.26035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3%,从1.92834亿港元增至1.98825亿港元[131][135] - 2024财年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由7.1597亿港元按年下降9%至6.4852亿港元,除税前溢利由3343.9万港元按年增长14%至3828.6万港元[132][136] 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相关 - 商品贸易优化LME管理实践,降低大宗商品市场风险[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面上未平仓衍生工具主要为商品合约,对冲水平约为商品总存货的100%[144][147] - 集团日常业务面临诉讼、监管及仲裁事宜,管理层认为其解决不大可能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50][152]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致力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维护股东利益,提高问责性及透明度[154][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2022年2月21日至2024年6月28日王侃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155][160] - 董事会认为一人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利于集团领导一致和战略规划,权力和授权可通过董事会运作平衡[156][160] 董事会构成相关 - 董事会现共有7名董事,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5][169] - 汪琪先生及黄逢霖先生于2024年获委任为董事,于5月8日获取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并确认明白董事责任[174][177] 董事会多元化相关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22年修订,公司考虑多因素实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180][18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通过任命一名女性董事遵守性别多元化上市规则[182] -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男:女)为7:1,公司按提名政策选董事而非仅关注性别平衡[1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性别比例(男:女)约为3:1,超79%员工来自物流服务行业[184] - 董事会于年报日期委任一名女性董事,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例为7:1,2024年12月31日整体劳动力性别比例约为3:1,超79%员工来自传统男性为主的物流服务业[186] 董事提名政策相关 - 董事提名政策于2022年修订,旨在指导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187][191] - 评估、甄选及推荐董事候选人准则包括品格、资格、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
CWT INT'L(0052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