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泰能源控股(02728) - 2024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2.75339亿港元,较2023年的13.11246亿港元下降2.74%[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95.6万港元,较2023年的2436.7万港元下降18.1%[3]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967.7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溢利1494.5万港元[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186.2万港元,而2023年年内溢利104.4万港元[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0.51港仙,较2023年的0.54港仙有所收窄[3]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2429.4万港元,较2023年的515.9万港元有所扩大[4]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24198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3.04734亿港元增长6.38%[5] - 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为2.57186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1894亿港元增长17.47%[6] - 2024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1275339千港元,2023年为1311246千港元,同比下降2.74%[22]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9677千港元,2023年经营溢利为14945千港元[24][25]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159千港元,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73千港元[24][2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1862千港元,2023年年内溢利为1044千港元[24][25] - 2024年中国市场外部客户收益为1274253千港元,2023年为1311246千港元,同比下降2.82%;香港市场2024年为1086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6] - 2024年已售产品成本为1251590千港元,2023年为1283739千港元,同比下降2.50%[27] - 2024年销售成本、行政开支及分销成本总额为1285832千港元,2023年为1321054千港元,同比下降2.66%[2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6千港元,2023年为507千港元,同比下降61.34%[25][26][2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453.3万港元,2023年为277.8万港元[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70.3万港元,2023年为122.9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提,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28]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3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260.2万港元,2023年为2425.6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2024年为0.51港仙,2023年为0.54港仙[3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135.3万港元,2023年为14513.6万港元;预付款项2024年为29364.1万港元,2023年为27660.5万港元[3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36.6万港元,2023年为1477万港元[34] - 2024年和2023年无抵押银行借贷均为1338.7万港元,截至公告日,应付本金和利息均未偿还[35] - 2024年可换股贷款票据负债部分为14682.9万港元,衍生转换选择权部分为10.3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3622.1万港元和153.7万港元[37] - 2024年报告期集团收益约12.8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74%,毛利约1996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8.10%[44]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减少至约12.8亿港元(2023年:约13.1亿港元),较同期减少约2.74%[5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成本约为30.45百万港元(2023年:约34.18百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0.90%[54]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1.02百万港元,较同期约14.17百万港元减少约22.24%[55]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51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54港仙),较同期减少约5.56%[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5.24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5.23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约65.54百万港元(2023年:约83.8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6(2023年:约1.38)[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之可换股票据的本金及应付利息账面价值约为146.83百万港元(2023年:约136.22百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455,020,888股股份(2023年:4,455,020,888股),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约5.57百万港元及约59.88百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约5.57百万港元及约84.76百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约268%(2023年:约212%)[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合共聘用约92名雇员(2023年:约115名雇员),报告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7.72百万港元(2023年:约17.50百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0.2万港元[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能源业务外部分类收益为1198999千港元,2023年为1291246千港元,同比下降7.15%[22][24][25] - 2024年能源数字贸易产业园运营外部分类收益为18896千港元,2023年为20000千港元,同比下降5.52%[22][24][25] - 2024年报告期能源贸易业务收益约1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7.14%[45] - 2024年报告期能源数字贸易产业园运营业务收益约189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47] - 2024年报告期干辣椒、螺纹钢、软件销售业务收益分别约2168万、3468万、108万港元,2023年均为零[48] 财务报表准则应用及影响 - 公司于2024年首次应用多项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3] - 应用2020年修订本后,2023年12月31日可换股工具的主体债务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衍生部分继续分类为流动负债,对2023年1月1日和2024年12月31日的负债分类无影响[15] - 2023年12月31日可换股贷款票据非流动负债从先前呈列的136,221千港元调整为0千港元,流动负债从0千港元调整为136,221千港元[17][18]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从先前呈列的220,110千港元调整为83,889千港元,减少136,221千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从先前呈列的223,009千港元调整为86,788千港元,减少136,221千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从先前呈列的 - 104,413千港元调整为 - 240,634千港元,减少136,221千港元[18]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从先前呈列的162,477千港元调整为26,256千港元,减少136,221千港元[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评估其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详细影响[20][21] 可换股贷款票据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换股贷款票据1.46829亿港元因将赎回分类为流动负债[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换股贷款票据1.46829亿港元因2025年7月17日赎回被分类为流动负债[81] - 公司董事预期不能就经调整之换股价及其他条款与可换股贷款票据持有人达成合意[14] 公司运营及业务合作情况 - 能源数字贸易产业园已与国内12个城市及地区合作,引入600家企业入驻[46] - 公司已与国内12个城市及地区的多家实体签署合作协议,引入不少于600家企业进驻数字产业园,计划运营30个数字产业园,引入2000家以上企业[51] - 2021年8月签订的63个油井钻井服务协议因先决条件未达成尚未开展[48] - 2021年8月10日,公司与北京华烨订立惠安油井协议,提供63个油井钻井服务,总代价约7.48亿元,韩金峰持有北京华烨64%实际权益[65] - 2024年11月1日,公司以20.3万元(21.9万港元)现金收购深圳泓科供应链51%股权[68] - 2024年8月8日,公司以零现金代价收购北京万家创新商贸51%股权[68] 公司未来展望与挑战 - 展望2025年,公司预计面临全球经济滞胀、俄乌冲突致油价波动等挑战[49]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自2024年9月13日起,袁红兵担任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75] - 2024年9月13日,韩金峰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75][76] - 2024年12月6日,曹玉奇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6] 公司其他相关情况 - 集团为客户提供0至3日信贷期,供应商给予集团60至365日信贷期[33][34] - 可换股票据2022年7月17日到期未偿还或转换,未偿还结余1.26118亿港元重新分类为应付股东款项[38] - 2023年公司出售多间附属公司,出售代价总计约210.6万港元[40][4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15.5712亿港元,总负债18.6863亿港元[41] - 集团未偿还银行借贷按3.37%名义年利率计息[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作借贷抵押品(2023年12月31日:无)[67] - 2024年12月31日根据前购股计划及新计划已授出尚未行使之购股权总数为806,700,000股股份,约占公司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之约18.1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权总数为8.067亿,因授予购股可能发行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8.11%(44.55020888亿股)[64] - 公司在报告期及截至公告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77] - 集团2024年12月3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经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相符[78]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正反映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等[8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2024年全年业绩,与公司无意见分歧[82]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9日至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3] - 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并在相关网站刊发[84] -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买卖,申请自4月14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8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70]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将有足够营运资本为营运提供资金,并履行自公告日期起至少未来12个月的财务责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