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股份与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036,227,327[9] - 2024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0.60元,记录日期为2025年4月7日下午6时正,派付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10] - 宣布派发每股0.60港元的第二次中期股息(2023年:每股0.61港元),全年合共派息每股1.24港元(2023年:每股1.28港元)[25][31] - 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按年派发相当于来自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的股东应占基础净盈利约65%的股息[139] 香港市场数据 - 2024年香港共接待4500万名旅客,按年增长31%[20] - 2024年香港零售销售全年同比下跌7%至港币3770亿元[20] 公司物业相关数据 - 公司写字楼组合的出租率达90%[22] - 公司旗舰项目海港城和时代广场拥有999年地契[12] - 海港城拥有10座甲级写字楼、3间国际级酒店、256间豪华服务式住宅单位、13.8万平方呎的会所及国际邮轮码头[12] - 广东道临街店面现有16个奢侈品牌[22] - 公司物业、酒店及会所价值为1595亿港元,总楼面面积840万平方呎,地契999年[40] - 海港城(包括酒店)收入增加2%,营业盈利持平[42] - 海港城商场年末出租率为94%,写字楼出租率升至90%[43][47] - 海港城商场2024年收入56.05亿港元,2023年为54.74亿港元,增长2%;写字楼2024年收入22.89亿港元,2023年为23.04亿港元,下降1%;其他收入2024年为12.02亿港元,2023年为11.74亿港元,增长2%;总收入2024年为90.96亿港元,2023年为89.52亿港元,增长2%[51] - 时代广场收入和营业盈利皆下跌6%[59] - 时代广场商场年末出租率达93%,写字楼年末出租率升至90%[60][67] - 时代广场商场2024年收入11.05亿港元,2023年为11.68亿港元,下降5%;写字楼2024年收入5.56亿港元,2023年为5.93亿港元,下降6%;总收入2024年为16.61亿港元,2023年为17.61亿港元,下降6%[66] - 时代广场物业价值437亿港元,总楼面面积200万平方呎,地契999年[61] - 香港美利酒店有336间房间,5间获业界美誉的餐厅及酒吧[79] - 荷里活广场总楼面面积56.2万平方呎,有290多家中西名店及食肆[81] 公司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4年九龙仓集团荣膺香港公益金最高筹款机构第三名[13] - 公司继续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兼获AA + 评级,MSCI ESG评级中获A级,获“商界展关怀”标志及纳入FTSE4Good指数系列[13] - 旗舰项目“学校起动”计划得到超70个伙伴机构支持,已惠及82所中学近10万名弱势学生[26] - 截至2024年末,集团累计安排111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ESG评级达AA+[27] - “学校起动”计划获超70个伙伴机构支持,惠及82所学校和近十万名学生[113] - “九龙仓艺术奖学金计划”已资助22位奖学金得主攻读艺术创作相关学位[114] - “建筑设计实习计划”已有37名建筑系硕士生完成海外实习[114] - 公司组织约140人参与公益金活动,成为最高筹款队伍季军[11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入下跌3%至129.12亿港元(2023年:133.06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3%至96.91亿港元(2023年:99.93亿港元)[24][31] - 借贷总成本下降10%至21亿港元(2023年:23亿港元),基础净盈利上升2%至61.39亿港元(2023年:60.11亿港元)[24][31] - 计入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后,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8.91亿港元(2023年:47.66亿港元),同比下降81%[24][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维持于2380.72亿港元,账面资产净值为1878.2亿港元(或每股61.86港元)[24][31] - 负债净额进一步减少21亿港元至342.3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7.8%[24][31] - 平均利息成本微升至5.6%,利息保障倍数为4.7倍[24] - 2024年公司基础净盈利增加2%至61.39亿港元[118] - 2024年计入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净额后,股东应占盈利为8.91亿港元[118] - 2023年公司基础净盈利为60.11亿港元,计入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净额后股东应占盈利为47.66亿港元[118] - 集团收入减少3%至129.12亿港元(2023年:133.06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3%至96.91亿港元(2023年:99.93亿港元)[119] - 投资物业收入减少1%至108.01亿港元(2023年:109.16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至91.02亿港元(2023年:92.47亿港元)[119] - 酒店收入减少1%至15.41亿港元(2023年:15.61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53%至0.99亿港元(2023年:2.09亿港元)[119] - 海港城(包括酒店)总收入增加2%至90.96亿港元(2023年:89.52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0.4%至72.04亿港元(2023年:71.75亿港元),分别占集团收入70%(2023年:67%)及集团营业盈利74%(2023年:72%)[119] - 发展物业收入下跌36%至1.52亿港元(2023年:2.38亿港元),营业盈利为1.66亿港元(2023年:0.28亿港元)[119] - 投资的营业盈利减少40%至2.81亿港元(2023年:4.65亿港元)[120] - 投资物业产生3%的重估减值,股东应占未变现估值亏损为56.21亿港元(2023年:11.74亿港元)[121] - 财务支出为18亿港元(2023年:21.7亿港元),实际借贷年利率上升至5.6%(2023年:5.4%)[123] - 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8.91亿港元(2023年:47.66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29港元(2023年:1.57港元)[125] - 负债净额减少21亿港元至342亿港元(2023年:363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下降至17.8%(2023年:18.6%)[133] - 2024年12月31日备用信贷及已发行债务证券总额达469亿港元,其中355亿港元已动用,未提取信贷为114亿港元[134] - 集团持有流通性上市投资组合总市值为53亿港元,2023年为58亿港元[135] - 2024年集团营运现金流入96亿港元,2023年为97亿港元;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63亿港元,2023年为59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1.74亿港元,2023年为流入72亿港元[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今后数年主要计划开支估计为9亿港元,其中2亿港元已承担[138] 公司可持续发展与合规 - 公司建立了可持续的管治架构应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挑战[99] - 公司对贿赂、欺诈等行为零容忍并执行《举报政策及程序》[100] - 公司对业务单位进行气候风险评估,面临急性和慢性气候风险[102] - 公司将气候风险因素整合进商业策略提升气候韧性[103] - 2024年公司未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违规事件[105] - 公司向SBTi承诺设立基于科学的近期目标以减少碳排放[105] - 报告年内公司继续取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06] - 海港城采用创新冷却系统获中电“创新节能企业大奖2024”能源管理卓越大奖[106] - 时代广场试点引进无电制冷涂料及其人工智能技术获三项奖[106] - 公司工伤率保持低水平,每一百名员工为3.1宗[107] - 公司为185位同事及其家庭成员组织大型户外活动[108] - 截至2024年,公司获批111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112] 公司董事会与治理 - 公司在2024年全年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仅偏离第C.2.1条[144] - 董事会担当领导角色,建立、推动并加强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文化[145]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8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7%[148][155]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2名女性成员,占比17%,公司目标是维持现有女性代表比例并最终实现性别均等[149] - 董事年龄方面,56岁以下占8%,56 - 65岁占17%,66 - 75岁占33%,75岁以上占42%[151] - 董事族裔方面,华裔占92%,非华裔占8%[151] - 董事服务年资方面,2至5年占42%,5年以上占58%[151] - 董事在其他上市公司出任董事情况,0间占59%,1至3间占33%,3间以上占8%[151] - 所有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卸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至少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卸任[154] - 吴天海等4位卸任董事将于2025年5月15日股东周年大会卸任,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54] - 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般三年后届满,任超九年重选须股东审议通过并说明相关资料[156]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一次《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董事会主席袍金为每年35万港元,董事(主席除外)为每年30万港元,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每年20万港元,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每年17.5万港元,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成员为每年6万港元[158][159] - 公司制定《提名政策》,明确物色、评估及提名董事的方针,提名力求平衡董事会技能、经验和观点[157] - 新委任董事接受法律责任和董事会角色介绍培训,公司秘书提供业务、市场、法规等更新资料,安排董事参与培训课程和论坛[161] - 公司采纳《公司守则》,其证券交易标准高于《标准守则》,所有董事本财政年度遵守相关标准[162] - 董事会与管理层职责明确区分,重要事宜由董事会决定,集团一般营运由管理层决定,董事会定期检讨安排[163] - 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负责集团总体策略规划、重大决策等多项职责[165] - 公司秘书许仲瑛向主席和董事会汇报,监督公司遵守各项法律和规例,统筹安排董事培训[166] - 公司秘书本财政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66] - 公司制定与《公司守则》标准相若的证券交易限制书面指引,提供给集团及其控股公司员工[162] - 所有董事本财政年度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通过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及阅读期刊等方式提升[161] - 2024年董事会举行4次定期会议,各董事出席情况不一,如吴天海、徐耀祥等出席率为100%,周德熙出席率为75%[167][168] - 每次定期会议前一个月发正式通知,临时会议给合理通知期,会议文件提前不少于3个营业日送交董事传阅[168] - 公司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董事会辖下委员会,职权范围定期检讨更新[169]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廖淥波、韦理信、杨永强,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0]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欧肇基、吴天海、韦理信,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0]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吴天海、欧肇基、杨永强,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0]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察审阅公司财务资料等事宜[17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就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提建议[170] - 提名委员会负责就董事会成员组合等提建议并评估董事表现[170] - 2024年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过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67] - 审核委员会2024年举行四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举行一次会议[174] - 公司委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财年核数师,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其为2025年度核数师[177][178] - 2024年和2023年核数服务酬金均为90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均为100万港元,合计均为1000万港元[177] - 董事会负责监督本财政年度财务报表编制,集团编制报表严守采用适当会计政策等原则[175][176] - 审核委员会审阅外聘核数师年度审核计划,批准其薪酬及聘用条款[174] - 提名委员会建议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卸任董事徐耀祥、凌缘庭、李伟中、周德熙[174]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负责,审核委员会负责持续监察及评估[180]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委员会协助审核委员会履行监督责任,徐耀祥任主席[181] - 审核委员会在提交季度、中期及年度财务报表前进行审阅[174] - 薪酬委员会检讨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架构,考虑及批准酬金[174] - 集团至少每年对整个集团进行一次以COSO框架为基础的全面系统检讨[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已对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