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41.61亿元,较2023年增长12.36%[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亿元,较2023年下降12.29%[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4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8%[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58.0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19%[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较2023年下降13.5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0%,较2023年下降1.13个百分点[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3亿元,2023年为1.50亿元,2022年为2.36亿元[30] - 营业收入为124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6%;营业成本为1212.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73] - 销售费用为4.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1%;管理费用为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财务费用为6.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53%;研发费用为6.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61%[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0亿元,上年同期为 -21.79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24亿元,上年同期为 -9.5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59%[73] - 铜及铜加工行业营业收入为1116.93亿元,营业成本为1091.57亿元,毛利率为2.27%,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1.79%,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1.71%,毛利率增加0.07个百分点[75] - 磁性材料行业营业收入为12.97亿元,营业成本为11.88亿元,毛利率为8.36%,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8.61%,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3.02%,毛利率减少3.57个百分点[75] - 铜及铜合金产品(不含铜线排)营业收入为516.59亿元,营业成本为496.31亿元,毛利率为3.93%,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1.44%,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1.22%,毛利率增加0.19个百分点[76] - 铜线(排)营业收入为600.34亿元,营业成本为595.26亿元,毛利率为0.85%,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2.10%,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2.12%,毛利率减少0.01个百分点[76] - 境内营业收入为1008.29亿元,营业成本为988.24亿元,毛利率为1.99%,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0.18%,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0.12%,毛利率增加0.06个百分点[76] - 境外营业收入为121.61亿元,营业成本为115.21亿元,毛利率为5.27%,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6.75%,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27.69%,毛利率减少0.7个百分点[76] - 铜及铜合金产品(不含铜线排)生产量为91.27万吨,销售量为89.24万吨,库存量为1.92万吨,生产量较上年增长2.74%,销售量较上年增长2.19%,库存量较上年减少4.48%[77] - 铜及铜加工成本本期为1091.57亿元,上年同期为977.14亿元,变动比例11.71%;磁性材料成本本期为11.88亿元,上年同期为10.51亿元,变动比例13.02%[80] - 销售费用本期4.01亿元,上年同期3.33亿元,变动比例20.31%;管理费用本期6.29亿元,上年同期6.12亿元,变动比例2.83%;财务费用本期6.98亿元,上年同期4.19亿元,变动比例66.53%;研发费用本期6.12亿元,上年同期5.16亿元,变动比例18.6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40亿元,上年同期为 -21.79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3.24亿元,上年同期为 -9.5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83亿元,上年同期为28.20亿元,变动比例 -61.59%[87]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6.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32%,上期期末数为3.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8%,变动比例320.02%[88] - 铜线(排)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590.57亿元,占比99.21%,上年同期为526.14亿元,占比99.10%,变动比例12.25%;制造费用本期为4.69亿元,占比0.79%,上年同期为4.78亿元,占比0.90%,变动比例 -1.99%[80] - 稀土永磁产品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9.43亿元,占比79.39%,上年同期为8.54亿元,占比81.21%,变动比例10.49%;制造费用本期为2.45亿元,占比20.61%,上年同期为1.98亿元,占比18.79%,变动比例23.96%[80] - 铜及铜合金产品(不含铜排)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479.79亿元,占比96.67%,上年同期为430.74亿元,占比96.53%,变动比例11.39%;制造费用本期为16.52亿元,占比3.33%,上年同期为15.47亿元,占比3.47%,变动比例6.75%[80] - 应收票据为104,289,021.68元,占比0.40%,较之前减少61.72%[89] - 预付款项为1,998,920,140.63元,占比7.75%,较之前增加39.47%[89] - 境外资产为3,447,826,976.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3.36%[90]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股权投资金额31,736.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928.67万元[94]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于2024年6月实施完毕[148]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159,912,834.07元,占净利润比率34.61%,合计分红金额359,769,868.80元,占净利润比率77.87%[151][15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464,831,178.13元,年均净利润469,666,654.95元,现金分红比例98.97%[154]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62,042,621.55元,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237,645,313.91元[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4年公司铜材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2024年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占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比例为9%[38]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29.90亿元,同比增加11.75%,全年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总销量181.44万吨[38] - 2024年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21.61亿元,同比增长26.75%,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76%,铜材产品海外销量16.99万吨,同比增长20.58%[40] - 2024年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增长至20.59万吨,新能源汽车(含IGBT)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41] -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6万吨的产能规模,共有200多项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量产70余个[42]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1000V驱动电机扁线量产供应商,越南基地电磁扁线产能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42] - 2024年公司光伏、风电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9%[43] 公司分红与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37,645,313.91元[6] - 截至2025年4月11日,公司总股本1,485,498,128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31,745,091股,以1,453,753,037股为基数测算[6]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预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9,912,834.07元(含税)[6]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159,912,834.07元,股份回购金额199,857,034.73元(不含交易费用),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59,769,868.80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77.87%[6] - 回购并注销金额0.00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159,912,834.07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4.61%[6] - 本年度公司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6] - 自2020年上市,公司累计发放现金分红近8亿元,完成三期股份回购,金额累计达5.82亿元,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6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4.61%,2025年拟用1 - 2亿元进行第四次回购[52] 公司审计与财务报告相关 -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楼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思敏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于2024年5月14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定聘任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4年度财务审计及内控审计机构,聘期一年[191] - 报告期内,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更名为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仅名称变更,不涉及主体资格变更[191]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酬为153万元,审计年限为2年[190]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胡彬审计服务累计年限为2年,刘杰为3年[190]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酬为45万元[191] -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适用,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相关内容[188] -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不适用[189]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10]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7次董事会,2024年审计委员会召开8次、战略委员会召开4次、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1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8次监事会[114]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119]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4日召开,审议通过13项议案[121]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6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12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无否决议案或变更前次决议情形[121] - 2024年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各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数量不同,如3月4日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项,4月19日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7项[130] - 董事楼城、楼国君等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7次,且均亲自出席17次[13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7次,其中现场会议0次,通讯方式召开15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次[133] - 2024年1月11日审计委员会听取2023年度报告审计工作计划等事项[136] - 2024年3月8日审计委员会听取2023年年度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并审议多项报告和议案[136] - 2024年4月18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调整独立董事津贴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议案[139] - 2024年6月11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39] - 2024年1月31日战略委员会审议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项目延期的议案[140] 公司人员与薪酬情况 - 董事、总经理楼城年初持股2500万股,年末持股2845.0093万股,增持345.0093万股,税前报酬111.53万元[122] - 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楼国君年初和年末持股均为5273.8万股,税前报酬241.56万元[122] - 副总经理郑敦敦年初和年末持股均为358.95万股,税前报酬194.27万元[122] - 副总经理余燕年初和年末持股均为0股,税前报酬66.78万元[122] - 董事王永如年初和年末持股均为35万股,税前报酬33.99万元[122] - 董事翁高峰年初和年末持股均为72.95万股,税前报酬50.78万元[122] - 丁星驰年薪为184.8万美元[124] - 王瑞年薪为0美元[124] - 公司薪酬合计为9013.7万美元,较之前增加345.0093万美元[124] - 楼城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124] - 楼国君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124] - 郑敦敦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24] - 余燕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24] - 翁高峰现任公司董事、总监[124] - 王永如现任公司董事、科技研发部技术总工程师[124] - 谭锁奎自2019年5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24] - 楼城自2023年5月起任宁波金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事[126] -
金田股份(60160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