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可达(6888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瑞可达瑞可达(SH:688800)2025-04-14 19: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5,130,205.55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45%[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58,419,873股,扣减回购股份后为157,514,873股,转增后总股本将增至205,674,335股[1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1,466.97万元,同比增长55.29%[26][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26.95万元,同比增长28.11%[26][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36.45万元,同比增长32.21%[26][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16.18万元,同比下降65.18%[27][29] - 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29.07%[28][30] - 稀释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29.07%[28][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04元,同比增长33.33%[28][3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9%,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04,944.29元,较2023年的13,244,405.48元下降10.11%[3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大幅增至11,649,021.82元,较2023年增长114.89%[3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降至2,288,022.04元,较2023年下降75.51%[3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0,384.98元,较2023年亏损收窄94.55%[3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40%至1,880,591,326.71元,因销售规模扩大导致[14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91%至147,007,900.85元[141]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铜材、贵金属、塑胶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成本上升[131] 各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1,466.97万元,同比增长55.29%,其中内销增长46.79%至199,345.10万元,外销增长113.23%至38,597.98万元[41] - 新能源连接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46%,毛利率下降2.61个百分点至22.49%[145]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3.23%,但毛利率下降8.23个百分点至23.20%[145] - 新能源连接器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2.71%和59.68%,库存量增长153.35%[146]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为90.28%,通信产业占比下降至4.61%[131]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工厂2024年实现营收22,039.76万元,美国工厂已盈利,墨西哥工厂仍处亏损阶段[43][44] - 境外资产6.98亿元,占总资产16.16%[16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新增4名核心技术人员,总数达6名[44]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4,700.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1%[47] - 研发人员增至443人,新申请专利120项,新增授权专利54项(含发明专利3项)[47] - 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328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74项)[47] - 参与国家标准修订11项,行业标准修订5项,团体/地方标准制定18项[47] - 车载高速连接器全系列开发完成并实现销售(含FAKRA、MINI FAKRA、车载以太网)[45] - 液冷超充技术产品开发完成并量产,油冷大功率直流充电座正式发布[45][46] - 医疗内窥镜零部件获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5] - 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产品获2024年动力系统类金奖及行业十大品牌奖项[46] - 开发服务器液冷UQD连接器及人形机器人领域连接器线束[45] - 公司自主研发的AEC高速铜缆产品支持400Gbps/800Gbps及更高速率[103] - 5G连接器已实现高频率(RSMP-F)、高功率(RSMP+)、低互调(RSMP-MP)的全面迭代升级[102] - 公司液冷超充技术实现大功率充电能力且减少电缆重量[10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489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4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1147亿美元[7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77]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59%来自中国[75] - 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542.2万辆和5212.0万辆,2030年渗透率超过50%[75]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81]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未来10年将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等领域[81] - 5G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L2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已大规模商用[80] - 通信连接器技术将向高频段、模块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市场需求巨大[82] - 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62.6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95亿美元[8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数量达425.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85] - 全球轨道交通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44.79亿美元增至2021年54.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12%,中国同期从11.62亿美元增至14.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40%[85]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19年突破6000亿元,预计2023年达10767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14.41%[86] - 浙江省计划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整机年产量达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500亿元[87] - 5G-A基站连接器需求量为5G的数倍,推动模块化和密集集成化技术发展[83] - AI算力需求驱动高速连接器升级,交换机光模块速率从40G跃升至800G并迈向1.6T[84] - 低空经济强调5G-A和低轨卫星通信技术,计划2027年实现无人化电动化装备商业应用[88][89] -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需满足高电压(最高1500V)、大电流(最高400A)及抗干扰性能[90] - 通信连接器需满足特性阻抗(50Ω/75Ω)、插入损耗(<0.5dB)等电气指标,涉及射频/光/高速数据多类产品[91]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战略聚焦通信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液冷超充系统、全车铝导体轻量化解决方案等[186] - 公司计划布局全产业链产品,包括智能网联驾驶、AI与数据中心、6G通信、商业卫星等[186] - 公司加大对海外市场开拓,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186]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工业轨道交通及医疗等领域,未来将强化新能源领域产品研发及供应能力[187] - 公司计划2025年持续拓展连接器在新能源、通信、AI与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机器人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188] - 公司将加快国际化布局,提升墨西哥和美国工厂运营能力,并计划在欧洲或东南亚设立新工厂以扩大海外业务[189]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开发AI与数据中心、智能网联、5.5G&6G通信、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及商业卫星等领域产品[189] - 公司计划推进苏州第二工厂建设及搬迁,加快泰州及海外工厂产能投产[190] - 公司将利用留存收益、银行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抓住新能源、通信、AI与数据中心等行业的战略机遇[191] - 公司将以绩效管理和文化牵引为核心,构建人才管理体系,加快人才引进和储备[191] - 公司将持续推进数智化体系建设,利用ERP、CRM、MES等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192] - 公司计划深化质量体系建设,优化研发、采购、制造、交付等全过程质量管理[192] - 公司将继续推进库存管理,优化采购和项目计划,缩短制造与流通存货周期[192]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修订了21项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并制定了2项新制度《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196]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及申请并购贷款等议案[197]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包括草案、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事宜[197]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2项议案,涵盖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续聘审计机构等[197] - 董事长吴世均持股45,1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90.98万元[199] - 董事兼副总经理黄博持股9,996,000股,年度税前报酬82.26万元[199] - 核心技术人员寿祖刚离职后减持977,311股,剩余持股1,738,689股[199]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晓印、张贺磊等5人于2024年3月22日新任,年度报酬介于32.69万至47.38万元[199] - 监事会成员钱芳琴、徐家智等3人无持股,年度报酬介于13.14万至26.21万元[199] - 独立董事俞雪华、周勇等3人无持股,年度报酬均为7.2万元[199] 风险与挑战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9,574.74万元,存在逾期回款风险[134]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0,719.30万元,面临存货跌价风险[134] - 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1.79%,较上年同期下降2.75个百分点[13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8.73%至8.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73%[159] - 预付款项同比激增406.66%至4,351万元,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增加[159] - 存货同比增长50.07%至6.07亿元,占总资产14.05%[159]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7.02%至4.66亿元,占总资产10.79%[159]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5.48%至9.73亿元,占总资产22.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