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新加坡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主要提供人力资源外判和招聘服务[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香港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土瓜湾[8]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62,网址为www.omnibridge.com.hk[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服务[170] - 公司于2017年7月17日在GEM上市,发售1500万股公开发售股份及1.35亿股配售股份[169] - 2017年7月17日公司以每股0.45港元发售1500万股公开发售股份及1.35亿股配售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340万港元(约770万新加坡元)[1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50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61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80万新加坡元,减幅约为17.6%[10][16] - 公司2024年毛利约为4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维持在约8.1%[10] - 公司2024年年度溢利约为33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180万新加坡元[11] - 服务成本从2023年约565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66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90万新加坡元,降幅约17.5%[20] - 毛利从2023年约50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0万新加坡元,2024年毛利率为8.1%与2023年持平[2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34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5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30万新加坡元,增幅67.6%[22] - 员工成本、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56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60万新加坡元,降幅10.7%,2024年底全职雇员38名(2023年底45名)[23] - 折旧开支从2023年约7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降幅42.9%[24] - 2024年溢利约33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约1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增幅约83.3%[25] - 2024年底资产总值约314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2830万新加坡元),权益总额约235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2020万新加坡元),资产负债率为3.0%(2023年为4.9%)[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雇员成本约50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60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61%[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定期存款约750000新加坡元,与2023年持平[36] - 因港元兑新加坡元升值,2024年录得未变现汇兑收益约3000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18000新加坡元减少约83.33%[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供分派予权益持有人的储备约2095.2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1766.8万新加坡元[186] 董事及管理层变动 - 潘瑞河于2024年9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7] - 戴兴成于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7] - 林道基于2024年9月2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7] - 符祥智于2024年5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7] - 2024年5月1日符祥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6] - 2024年5月24日戴兴成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2024年9月20日林道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196] - 2024年9月20日潘瑞河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609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9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110万新加坡元,降幅约18.2%[17] - 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6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0万新加坡元,增幅约33.3%[18] - 其他人力资源支援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9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12.3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3万新加坡元,增幅约36.7%[19] 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持仓成本10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924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58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llianceBernstein持仓成本8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733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37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持仓成本8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742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33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成本26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2399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128千新加坡元[31] 雇员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8名,较2023年的45名减少约15.56%[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881名雇员,其中内部雇员38名,外判雇员843名[66] - 集团内部雇员人数从2024年初的45人减至年末的38人[78] - 2024年新加坡和香港的雇员流失率分别为44.19%和100%[79] - 2024年女性和男性雇员流失率分别为36.67%和73.33%[82] - 2024年30岁以下、31至40岁、41至50岁、51至60岁、60岁以上雇员流失率分别为32%、60%、80%、60%、0%[82] - 2024年办公室无内部雇员受伤或意外事故,新加坡外判雇员有2宗轻微及中度伤害,较2023年减少4宗(2023年为6宗)[84] - 2024年男性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0.00%和57.14%,2023年分别为30.77%和30.77%[87] - 2024年女性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100.00%和42.86%,2023年分别为69.23%和69.23%[87] - 2024年管理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0.00%和85.71%,2023年分别为69.23%和53.85%[87] - 2024年运营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均为0.00%,2023年分别为15.38%和0.00%[87] - 2024年一般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100.00%和14.29%,2023年分别为15.39%和46.15%[87] - 2024年每名雇员平均内部培训时数为0.74,外部培训时数为19.87;2023年分别为95.23和17.47[88] - 2024年男性外部受训时数为201.00,2023年为113.00;2024年女性内部受训时数为28.00,外部为554.00,2023年分别为4244.00和673.00[88] - 2024年管理岗位外部受训时数为746.50,2023年内部为4243.50,外部为699.00;2024年一般岗位内部受训时数为28.00,外部为8.50,2023年分别为21.00和87.00[88] 环境相关数据 - 公司目标来年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 - 2%[53] - 2024年新加坡二氧化碳间接排放8.17吨,较2023年的11.23吨减少27.25%[53] - 2024年香港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59吨,较2023年的2.60吨减少38.85%[53] - 2024年二氧化碳总排放9.76吨,较2023年的13.83吨减少29.43%[53] - 2024年新加坡二氧化碳/雇员为0.22吨,较2023年的0.26吨减少15.38%[53] - 2024年香港二氧化碳/雇员为1.59吨,较2023年的1.30吨增加22.31%[53] - 2024年新加坡经营耗電量19,832千瓦時,较2023年的26,934千瓦時减少26.37%[56] - 2024年香港经营耗電量2,413千瓦時,较2023年的3,830千瓦時减少37.00%[56] - 2024年总经营耗電量22,245千瓦時,较2023年的30,764千瓦時减少27.69%[56] - 2024年新加坡千瓦時/雇员为536.00,较2023年的626.37减少14.43%[56] - 2024年总耗电量为22,245千瓦时,较2023年减少27.7%[57] - 新加坡每名雇员平均耗电量减少14.4%,香港每名雇员平均耗电量增加26.0%[57] - 来年电力消耗目标减少1 - 2%[57] - 2024年新加坡无害废弃物(纸张)数量为7,726张,较2023年的12,157张减少36.45%;重量为39千克,较2023年的61千克减少36.07%[57] - 集团纸张消耗总量同比大幅减少约36%[59] - 来年用纸量目标减少1 - 2%[60] 公司治理相关 - 本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00]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预定每年举行四次,约每季一次[111] - 年报日期时董事会有五名董事,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公司本年度大部分时间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最低人数规定[107] - 各董事本年度接受的培训类型为参加座谈会/会议/论坛和阅读相关资料[110] - 公司目标是维持董事会有30%的女性代表,年报日期时五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113]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本年度无违规情况[101] - 公司已就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诉讼作适当投保[109] - 新委任董事获提供正式全面的就任须知[110] - 公司本年度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讨论可衡量宗旨[113] - 据董事所知,本年度董事等相关人士无竞争业务及利益冲突[112]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有权酌情宣派及派付股息,末期股息需股东批准[115]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周志坚先生兼任,董事会将适时检讨是否分开两职务[116]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获充分资源履行职责[117]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119]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3月27日审阅综合财务报表及年报,认为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120]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传阅两项书面决议案[121][122]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董事和高管薪酬与盈利和个人表现挂钩[121]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传阅一项书面决议案[123]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23] - 提名政策为提名委员会提供筛选标准,考虑多种因素评估候选人[124] 股东相关 - 持有公司附有表决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3] - 公司需在收到要求书后检查,若合适应在两个月内召开大会,若21日内未召开,要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费用[145] - 股东可通过邮件或电邮向董事会提出疑问,电邮地址为ir@omnibridge.com.hk [146] - 大会提呈表决的决议案须以投票方式表决,特殊情况可举手表决[147]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通过财务报告等方式知会股东信息[148][149] - 本年度已对大纲及细则作出修订,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151] 人员履历 - 周志坚先生51岁,2016年8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职,在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行业有逾20年经验[153][154] - 熊悦涵女士45岁,2016年8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相关行业有逾20年经验[155] - 王建源先生57岁,2020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逾28年专业经验[157] - 戴兴成先生34岁,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金融及物流多元化背景[157][158] - 潘瑞河68岁,2024年9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59] - 林道基40岁,2021年8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