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icon
搜索文档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22:5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500万港元,股份15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6亿股[2] 购股计划 - 截至2025年8月底,购股计划上、本月底股份期权0,本月发行新股0,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6000万股[3] 股份变动 - 本月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均为0普通股[3][6]
中安控股集团(08462.HK):中期实现纯利8.5万新加坡元
格隆汇· 2025-08-27 17: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358.8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8.2% [1] - 毛利为167.7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20.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5万新加坡元 上年同期为165.4万新加坡元 [1]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盈利为0.01新加坡分 [1]
中安控股集团(08462)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8.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94.9%
智通财经· 2025-08-27 17:06
财务表现 - 收益2358.8万新加坡元 同比下降8.2% [1] - 净利润8.5万新加坡元 同比下降94.9%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新加坡分 [1] 报告期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 [1]
中安控股集团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8.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94.9%
智通财经· 2025-08-27 17:06
财务表现 - 收益2358.8万新加坡元 同比下降8.2% [1] - 净利润8.5万新加坡元 同比下降94.9%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新加坡分 [1]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6:52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同比下降8.2%至2358.8万新加坡元(2024年:2569.9万新加坡元)[5]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8.2%,从2570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360万新加坡元[43] - 人力外判服务收益减少180万新加坡元至23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政府及私营客户订单减少[43] - 公司总收益及其他收入为236.69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8.2%,其中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2328.6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4%[23] - 期间溢利同比暴跌94.9%至8.5万新加坡元(2024年:165.4万新加坡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8.5万新加坡元,同比大幅下降94.9%(2024年同期为165.4万新加坡元)[31] - 期间溢利大幅下降93.8%,减少150万新加坡元至8.5万新加坡元[49] - 毛利同比下降20.5%至167.7万新加坡元(2024年:211.0万新加坡元)[5] - 每股基本盈利降至0.01新加坡分(2024年:0.28新加坡分)[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1新加坡分,较去年同期0.28新加坡分下降96.4%[31] - 税前溢利受员工成本总额影响达2340.8万新加坡元,其中薪金及花红支出1826.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9.7%[2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服务成本同比下降7.2%,从2360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190万新加坡元[44]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28.2%至149.7万新加坡元(2024年:208.6万新加坡元)[5] - 员工成本及行政开支下降20.0%,减少50万新加坡元至200万新加坡元[46] - 员工总成本从25.7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3.4百万新加坡元,减少9.0%[54] - 折旧开支同比下降50.0%,减少20万新加坡元至20万新加坡元[47]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减少48.5%至172千新加坡元(2024年:334千新加坡元)[11] - 已付所得税同比激增258.0%至426千新加坡元(2024年:119千新加坡元)[11] - 所得税开支显著减少至5.7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84.4%(2024年同期为36.6万新加坡元)[29] - 所得税开支减少75.0%,从40万新加坡元降至5.7万新加坡元[48] 其他收入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71.5%至78.1万新加坡元(2024年:273.8万新加坡元)[5]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190万新加坡元至80万新加坡元,主因渐进式加薪补贴减少[45] - 政府补助收入大幅下降至55.6万新加坡元,同比减少78.8%(2024年同期为261.8万新加坡元)[25] - 股息收入增长7.6%至71千新加坡元(2024年:66千新加坡元)[11] - 利息收入增长33.3%至72千新加坡元(2024年:54千新加坡元)[11] 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大幅下降98.0%至58千新加坡元(2024年:2,950千新加坡元)[1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385千新加坡元,同比改善36.7%(2024年减少2189千新加坡元)[1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减少32.3%至180千新加坡元(2024年:266千新加坡元)[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0035千新加坡元,较期初仅下降0.2%[12]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稳定为2003.5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2007.1万新加坡元)[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8百万新加坡元,与2024年末持平[5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20.7%至508.2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641.0万新加坡元)[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508.2万新加坡元,较期初641万新加坡元减少20.7%[34] - 流动负债减少28.7%至538.7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755.4万新加坡元)[7] - 资产净值微增0.3%至2356.9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2350.6万新加坡元)[8] - 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4.1倍提升至5.3倍[52] - 资产负债比率为1.9%,较2024年末的3.0%下降1.1个百分点[51] - 逾期应收款项结构恶化,逾期61日以上金额达73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为0)[34] - 其他金融资产中持作买卖债务投资基金规模241.1万新加坡元,较期初239.9万新加坡元基本持平[36] - 固定收益基金单位账面价值为2.4百万新加坡元,与2024年末持平[57] - 固定收益基金期间实现公允价值收益净额12,000新加坡元[58] - 抵押定期存款750,000新加坡元,与2024年末持平[61] - 合约负债相关应付款项从3.3万新加坡元降至7000新加坡元[37] 业务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新加坡,业务集中在新加坡市场[14][20] - 2025年上半年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10%,客户集中度较2024年同期(三家客户)显著提升[21] - 主要客户A贡献收益458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0.4%,客户B和C因贡献低于10%不再单独披露[22] 员工和管理层 - 员工总数从45名减少至24名,降幅达46.7%[5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3万新加坡元,其中董事袍金增长57.7%至8.2万新加坡元[40] - 公司执行董事为周志坚及熊悦涵[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建源、潘瑞河及戴兴成[87]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董事周志坚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48.00%股份[67]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合计持有公司48.29%股份[67] - Omnipartners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8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8.00%[72] - 周志坚先生通过Omnipartners Holdings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30,400,000股(80%权益),熊悦涵女士间接持有57,600,000股(20%权益)[70][72] - 周志坚先生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以个人名义增持1,735,000股股份[7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17年IPO募集资金净额约43.4百万港元(约7.7百万新加坡元)[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募集资金32.6百万港元,剩余10.8百万港元存放于新加坡银行计息存款[75][76] - 新加坡人力资源外包及招聘服务项目已动用13.8百万港元,剩余9.2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75][78] - 香港人力资源招聘服务项目已动用4.4百万港元,剩余0.6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75] - 品牌知名度提升项目已全额动用5.8百万港元[75] - 信息技术系统升级项目已动用4.5百万港元,剩余1.0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75][78] - 营运资金项目已全额动用4.1百万港元[75] 公司治理和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于2017年6月21日采纳,有效期十年[82]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5]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85]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4 16:31
公司信息 - 中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8462[2] - 公司执行董事为周志坚先生及熊悦涵女士[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建源先生、潘瑞河先生及戴兴成先生[3]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现金股息(如有)[3] 公告发布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登最少七天[3] - 公告也将在公司网站刊登[3]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22:52
股本相关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500万港元[1]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5亿股,面值0.01港元[1] 股份发行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6亿股[2]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总额增减为0[6] 购股计划 - 本月底因购股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6000万股[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6:5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21日收盘,共有200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东方电气(01072)、华新水泥(06655)、澳亚集团股权(02905)创高率位居前三,分别为681.62%、84.42%、80.00% [1] - 东方电气(01072)收盘价24.650,最高价119.900,创高率681.62%,表现最为突出 [2] - 华新水泥(06655)收盘价18.600,最高价20.100,创高率84.42% [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收盘价0.350,最高价0.450,创高率80.00%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中安控股集团(08462)收盘价0.345,最高价0.390,创高率71.05% [2] - 华检医疗(01931)收盘价3.920,最高价4.660,创高率57.97% [2] - 松景科技(01079)收盘价0.147,最高价0.152,创高率44.76% [2] - 中国管业(00380)收盘价0.178,最高价0.227,创高率43.67% [2] - 西藏水资源(01115)收盘价0.530,最高价0.620,创高率39.33% [2]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收盘价1.600,最高价1.960,创高率38.03%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达控股(08471)收盘价0.076,最低价0.070,创低率-16.67%,表现最差 [7] - 易和国际控股(08659)收盘价0.153,最低价0.151,创低率-5.63% [7] - 汇力资源(01303)收盘价0.242,最低价0.242,创低率-2.02% [7] - 潘渡比特币(02818)收盘价7.960,最低价7.815,创低率-1.94% [7] - XI二南三星-U(09347)收盘价0.599,最低价0.599,创低率-1.80% [7] 其他表现突出的股票 - 宁德时代(03750)收盘价418.200,最高价420.000,创高率5.42% [2] - 农夫山泉(09633)收盘价44.250,最高价45.000,创高率3.21% [3] - 中国石油股份(00857)收盘价7.470,最高价7.520,创高率3.48% [3] - 网易-S(09999)收盘价215.600,最高价216.600,创高率0.93% [5] - 快手-W(01024)收盘价71.450,最高价72.500,创高率0.69% [5]
中安控股集团(08462.HK)7月15日收盘上涨57.32%,成交19.4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5 16:34
股价表现 - 7月15日股价单日上涨57.32%至0.129港元/股 成交量181万股 成交额19.46万港元 振幅67.07%[1] - 恒生指数同日上涨1.6%至24590.12点[1] - 近一个月累计下跌11.83%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5% 跑输恒生指数20.65%的涨幅[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7亿元 同比下降17.56%[2] - 归母净利润1747.55万元 同比增长78.19%[2] - 毛利率8.15% 资产负债率25.1%[2] 行业估值 - 支援服务行业市盈率平均值3.46倍 行业中值3.29倍[2] - 公司市盈率2.61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5位[2]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中国科教产业1.52倍 光正教育2.13倍 希教国际控股2.29倍 新高教集团2.54倍 中国新华教育2.84倍[2] 公司业务 - 新加坡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 在新加坡市场经营约11年[2] - 主要提供人力资源外判服务及招聘服务 2009年起扩展至香港市场[2] 机构关注度 - 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2]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08: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新加坡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主要提供人力资源外判和招聘服务[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香港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土瓜湾[8]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62,网址为www.omnibridge.com.hk[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服务[170] - 公司于2017年7月17日在GEM上市,发售1500万股公开发售股份及1.35亿股配售股份[169] - 2017年7月17日公司以每股0.45港元发售1500万股公开发售股份及1.35亿股配售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340万港元(约770万新加坡元)[1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50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61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80万新加坡元,减幅约为17.6%[10][16] - 公司2024年毛利约为4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维持在约8.1%[10] - 公司2024年年度溢利约为33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180万新加坡元[11] - 服务成本从2023年约565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66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90万新加坡元,降幅约17.5%[20] - 毛利从2023年约50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0万新加坡元,2024年毛利率为8.1%与2023年持平[2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34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5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30万新加坡元,增幅67.6%[22] - 员工成本、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56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60万新加坡元,降幅10.7%,2024年底全职雇员38名(2023年底45名)[23] - 折旧开支从2023年约7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降幅42.9%[24] - 2024年溢利约33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约1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增幅约83.3%[25] - 2024年底资产总值约314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2830万新加坡元),权益总额约235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2020万新加坡元),资产负债率为3.0%(2023年为4.9%)[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雇员成本约50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60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61%[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定期存款约750000新加坡元,与2023年持平[36] - 因港元兑新加坡元升值,2024年录得未变现汇兑收益约3000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18000新加坡元减少约83.33%[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供分派予权益持有人的储备约2095.2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1766.8万新加坡元[186] 董事及管理层变动 - 潘瑞河于2024年9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7] - 戴兴成于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7] - 林道基于2024年9月2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7] - 符祥智于2024年5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7] - 2024年5月1日符祥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6] - 2024年5月24日戴兴成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2024年9月20日林道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196] - 2024年9月20日潘瑞河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609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约49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110万新加坡元,降幅约18.2%[17] - 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6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0万新加坡元,增幅约33.3%[18] - 其他人力资源支援服务收益从2023年约9万新加坡元增至2024年约12.3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3万新加坡元,增幅约36.7%[19] 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持仓成本10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924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58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llianceBernstein持仓成本8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733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37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持仓成本8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742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33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成本2600千新加坡元,公平值2399千新加坡元,已收股息128千新加坡元[31] 雇员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8名,较2023年的45名减少约15.56%[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881名雇员,其中内部雇员38名,外判雇员843名[66] - 集团内部雇员人数从2024年初的45人减至年末的38人[78] - 2024年新加坡和香港的雇员流失率分别为44.19%和100%[79] - 2024年女性和男性雇员流失率分别为36.67%和73.33%[82] - 2024年30岁以下、31至40岁、41至50岁、51至60岁、60岁以上雇员流失率分别为32%、60%、80%、60%、0%[82] - 2024年办公室无内部雇员受伤或意外事故,新加坡外判雇员有2宗轻微及中度伤害,较2023年减少4宗(2023年为6宗)[84] - 2024年男性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0.00%和57.14%,2023年分别为30.77%和30.77%[87] - 2024年女性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100.00%和42.86%,2023年分别为69.23%和69.23%[87] - 2024年管理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0.00%和85.71%,2023年分别为69.23%和53.85%[87] - 2024年运营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均为0.00%,2023年分别为15.38%和0.00%[87] - 2024年一般岗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分别为100.00%和14.29%,2023年分别为15.39%和46.15%[87] - 2024年每名雇员平均内部培训时数为0.74,外部培训时数为19.87;2023年分别为95.23和17.47[88] - 2024年男性外部受训时数为201.00,2023年为113.00;2024年女性内部受训时数为28.00,外部为554.00,2023年分别为4244.00和673.00[88] - 2024年管理岗位外部受训时数为746.50,2023年内部为4243.50,外部为699.00;2024年一般岗位内部受训时数为28.00,外部为8.50,2023年分别为21.00和87.00[88] 环境相关数据 - 公司目标来年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 - 2%[53] - 2024年新加坡二氧化碳间接排放8.17吨,较2023年的11.23吨减少27.25%[53] - 2024年香港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59吨,较2023年的2.60吨减少38.85%[53] - 2024年二氧化碳总排放9.76吨,较2023年的13.83吨减少29.43%[53] - 2024年新加坡二氧化碳/雇员为0.22吨,较2023年的0.26吨减少15.38%[53] - 2024年香港二氧化碳/雇员为1.59吨,较2023年的1.30吨增加22.31%[53] - 2024年新加坡经营耗電量19,832千瓦時,较2023年的26,934千瓦時减少26.37%[56] - 2024年香港经营耗電量2,413千瓦時,较2023年的3,830千瓦時减少37.00%[56] - 2024年总经营耗電量22,245千瓦時,较2023年的30,764千瓦時减少27.69%[56] - 2024年新加坡千瓦時/雇员为536.00,较2023年的626.37减少14.43%[56] - 2024年总耗电量为22,245千瓦时,较2023年减少27.7%[57] - 新加坡每名雇员平均耗电量减少14.4%,香港每名雇员平均耗电量增加26.0%[57] - 来年电力消耗目标减少1 - 2%[57] - 2024年新加坡无害废弃物(纸张)数量为7,726张,较2023年的12,157张减少36.45%;重量为39千克,较2023年的61千克减少36.07%[57] - 集团纸张消耗总量同比大幅减少约36%[59] - 来年用纸量目标减少1 - 2%[60] 公司治理相关 - 本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00]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预定每年举行四次,约每季一次[111] - 年报日期时董事会有五名董事,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公司本年度大部分时间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最低人数规定[107] - 各董事本年度接受的培训类型为参加座谈会/会议/论坛和阅读相关资料[110] - 公司目标是维持董事会有30%的女性代表,年报日期时五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113]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本年度无违规情况[101] - 公司已就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诉讼作适当投保[109] - 新委任董事获提供正式全面的就任须知[110] - 公司本年度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讨论可衡量宗旨[113] - 据董事所知,本年度董事等相关人士无竞争业务及利益冲突[112]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有权酌情宣派及派付股息,末期股息需股东批准[115]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周志坚先生兼任,董事会将适时检讨是否分开两职务[116]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获充分资源履行职责[117]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119]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3月27日审阅综合财务报表及年报,认为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120]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传阅两项书面决议案[121][122]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董事和高管薪酬与盈利和个人表现挂钩[121]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传阅一项书面决议案[123]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4年有成员变动,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23] - 提名政策为提名委员会提供筛选标准,考虑多种因素评估候选人[124] 股东相关 - 持有公司附有表决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3] - 公司需在收到要求书后检查,若合适应在两个月内召开大会,若21日内未召开,要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费用[145] - 股东可通过邮件或电邮向董事会提出疑问,电邮地址为ir@omnibridge.com.hk [146] - 大会提呈表决的决议案须以投票方式表决,特殊情况可举手表决[147]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通过财务报告等方式知会股东信息[148][149] - 本年度已对大纲及细则作出修订,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151] 人员履历 - 周志坚先生51岁,2016年8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职,在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行业有逾20年经验[153][154] - 熊悦涵女士45岁,2016年8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相关行业有逾20年经验[155] - 王建源先生57岁,2020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逾28年专业经验[157] - 戴兴成先生34岁,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金融及物流多元化背景[157][158] - 潘瑞河68岁,2024年9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59] - 林道基40岁,2021年8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