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宝安(00000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中国宝安中国宝安(SZ:000009)2025-04-15 19:50

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2,579,213,965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4] - 2024年公司以总股本2,579,213,965股为基数,2023年度每10股派0.45元(含税),2024年度拟每10股派0.3元(含税)[138][140][14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含税)77,376,418.95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40]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2002 - 2008年富安公司和宝投公司为控股股东,2002年持股比例分别为11.64%、11.15%,2008年降至8.34%、6.95%,2009年起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8]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股18.39%,第二大股东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02%,第三大股东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8%[1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0,227,883,804.41元,较2023年的30,697,118,102.02元减少34.10%[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625,210.40元,较2023年的756,459,343.67元减少77.18%[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665,846.39元,较2023年的667,591,931.61元减少95.56%[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62,423,468.08元,较2023年的5,961,670,281.05元减少72.11%[1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669元/股,较2023年的0.2933元/股减少77.19%[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3%,较2023年的7.91%减少6.18%[19] - 2024年末总资产53,774,802,564.92元,较2023年末的50,100,025,790.84元增加7.33%[1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14,702,465.97元,较2023年末的9,932,193,503.06元减少0.18%[19] - 公司2024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9975179371亿、50.3001990466亿、46.0600837173亿、55.9210373431亿元[21] - 公司2024年四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077.324488万、1.2501851736亿、1.8958829806亿、 - 2.127548499亿元[21] - 公司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295936401亿元,2023年为8886.741206万元,2022年为4.7576974492亿元[23]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23036.05万元,同比下降34.12%;营业成本1471007.78万元,同比下降39.51%;销售费用111449.36万元,同比上涨17.59%;管理费用136664.18万元,同比下降2.11%;财务费用32622.36万元,同比下降17.40%;归母净利润17262.52万元,同比下降77.18%;归母扣非净利润2966.58万元,同比下降95.56%[4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2.28亿元,同比下降34.10%,高新技术行业收入158.89亿元,同比下降40.78%,生物医药行业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81%,房地产行业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15.12%,其他行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9.42%[49]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56.20亿元,占比77.22%,同比下降37.54%,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46.08亿元,占比22.78%,同比下降19.00%[49] - 2024年高新技术行业收入总额158.89亿元,同比下降40.78%;生物医药行业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81%;房地产行业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15.12%;其他行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9.42%[53] -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收入156.20亿元,同比增长33.24%;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收入46.08亿元,同比增长7.06%[52] - 2024年按各行业自身销售惯例收入202.28亿元,同比增长27.28%[52] - 2024年销售费用11.14亿元,同比增长17.59%;管理费用13.67亿元,同比下降2.11%;财务费用3.26亿元,同比下降17.40%;研发费用9.81亿元,同比下降14.92%[60]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668人,较2023年的1601人增长4.18%,占比从9.65%提升至10.01% [64]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0.22亿元,较2023年的11.82亿元下降13.56%,投入占营收比例从3.85%提升至5.05% [64]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4060.28万元,较2023年的2874.31万元增长41.26%,资本化占研发投入比例从2.43%提升至3.97% [6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3.34亿元,较2023年的292.81亿元下降30.56%,流出186.72亿元,较2023年的233.19亿元下降19.93%,净额16.62亿元,较2023年的59.62亿元下降72.11% [6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42.37亿元,较2023年的54.67亿元下降22.49%,流出93.66亿元,较2023年的80.74亿元增长16.00%,净额-51.28亿元,较2023年的-26.07亿元下降96.70% [6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90.72亿元,较2023年的105.88亿元下降14.33%,流出76.70亿元,较2023年的131.39亿元下降41.62%,净额14.01亿元,较2023年的-25.50亿元增长154.94% [6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46亿元,较2023年的8.02亿元下降355.07% [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因是高新行业子公司营收下降,销售回款减少 [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因是产业基地建设支出增加及子公司收回理财产品减少 [6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上升主因是债权净融资额增加 [67] - 投资收益为176,985,480.2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2.5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160,938,706.46元,占比 - 11.42%;资产减值为 - 395,499,869.96元,占比 - 28.07%;营业外收入为13,040,347.74元,占比0.93%;营业外支出为22,392,456.14元,占比1.59%[6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7,465,256,292.49元,占总资产比例13.88%,较年初比重减少4.97%;应收账款4,998,823,860.78元,占比9.30%,比重减少0.54%;存货11,239,670,423.90元,占比20.90%,比重减少0.13%等[70]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4,051,313,792.48元,占总资产比例26.13%,较年初比重增加3.90%;在建工程3,864,233,621.85元,占比7.19%,比重增加0.88%;长期借款12,043,051,888.76元,占比22.39%,比重增加3.99%[71] - 报告期投资额为52,692,944.1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4,490,909.09元,变动幅度263.63%[7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72,625,210.40元(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75,002,777.00元[142] - 母公司2024年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7,500,277.70元,2024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278,351,369.90元[142]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盈余公积346,467,871.71元,留存的盈余公积尚不符合转增股本条件[142] 行业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占全球销量的70.5%[29]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330GWh,同比增长58%,国内储能电芯出货量120GWh,同比增长56%[29]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16.73万吨,同比增长23%,中国负极材料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8.5%[29] -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达329.2万吨,同比增长32.9%[29] - 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762.7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31]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33] 公司业务线布局 - 公司业务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及其他产业[27] - 公司高新技术产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密零件制造等领域,生物医药产业涉及药品生产经营、医院诊疗服务、有机农业等领域,房地产及其他产业涉及房地产、投融资、矿产资源采选等领域[34][35][36][37] - 公司形成“五地六家公众公司”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除自身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外,旗下有北交所上市公司贝特瑞、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马应龙、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国际精密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友诚科技和绿金高新[39] - 公司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构建完整产业链布局,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马应龙[38][39] - 公司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结合,具备产业投控、跨产业协同组织、资源整合和资本保障能力[38] 高新技术产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新技术产业报告期销售收入1588861.49万元,同比下降40.78%;利润总额117595.60万元,同比下降48.52%[41] - 贝特瑞负极材料销量突破43万吨,报告期销售收入1423681.64万元,同比下降43.32%;净利润93022.44万元,同比下降43.76%[41] - 贝特瑞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在摩洛哥启动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41] - 国际精密报告期销售收入93284.38万元,同比增长12.19%;净利润968.89万元,同比增长35.94%[41] - 友诚科技报告期销售收入53129.20万元,同比下降12.64%;净利润4872.73万元,同比下降36.52%[41] - 2024年高新技术行业直接材料成本87.16亿元,占比59.70%,同比下降17.26%[55] 生物医药产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81%,利润总额6.39亿元,同比增长25.34%[43] - 马应龙销售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18.85%,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9.14%[43] - 绿金高新销售收入6609.70万元,同比下降47.46%,净利润-1759.60万元,同比减亏24.94%[43] 房地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房地产业销售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15.12%,利润总额-1.43亿元,同比减亏29.12%[44] - 公司累计土地储备总占地面积28.12万㎡,总计容建筑面积14.77万㎡(不含待定部分),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14.77万㎡(不含待定部分)[45] - 山东宝安江南城商业可出租面积437.35㎡,累计已出租面积349.77㎡,平均出租率79.97%[48] - 汉水琴台办公楼、商铺可出租面积6589.99㎡,累计已出租面积556.29㎡,平均出租率8.4%[48] - 新疆宝安江南城商业、深圳宝安华宝综合楼办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