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约52.66亿元,同比减少9.6%;以港元计约57.73亿港元,同比减少10.7%,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净利润约10.61亿港元,同比减少19.5%[7] - 2024年收益为57.73亿港元,2023年为64.6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35] - 2024年静脉输液及其他收益为55.85亿港元,占比96.7%,2023年为63.01亿港元,占比97.5%,减少11.4%[35] - 2024年医用材料收益为1.88亿港元,占比3.3%,2023年为1.62亿港元,占比2.5%,增加16.4%[35] - 2024年非PVC软袋及直立式软袋输液收益为27.63亿港元,占比47.8%,2023年为29.75亿港元,占比46.0%,减少7.1%[35] - 2024年聚丙烯塑瓶输液收益为7.92亿港元,占比13.7%,2023年为8.27亿港元,占比12.8%,减少4.2%[35] - 2024年玻璃瓶输液收益为1.79亿港元,占比3.1%,2023年为2.38亿港元,占比3.7%,减少24.7%[35] - 2024年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1亿港元,占比8.7%,2023年为8.26亿港元,占比12.8%,减少39.4%[35] - 2024年原料药收益为7.85亿港元,占比13.6%,2023年为8.89亿港元,占比13.8%,减少11.7%[35] - 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095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39.4%;原料药收入为7.84583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1.7%;口服制剂收入为5.01695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4.9%[38] - 医用材料产品收益为1.8815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6.4%[39] - 集团总毛利为29.08262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56.0%下降5.6个百分点至50.4%[41] - 集团其他收益净额增至1.60943亿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42] - 集团经营溢利为13.435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8.0%,经营溢利率降至23.3%[46]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港元,2023年为每股0.07港元;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9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0港元;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17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7港元[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8.4337亿港元增加0.8%至28.64989亿港元,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及其他成本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约60.7%、14.2%及25.1%[40]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1.43425亿港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25.4%[43] - 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9921亿港元,较2023年轻微下降3.0%[44] - 研发成本约为2.6596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8.2%[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其中13个通用名14个品规准入省份达30个以上,29个通用名35个品规准入省份达20个以上[9] - 2024年公司有国家医保目录品种162个,首仿独家新产品司替戊醇干混悬剂、新产品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入围2024国家新版医保目录新增品种[9] - 2024年集团输液整体累计销售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销售额37.35亿港元,同比减少7.6%[10] - 2024年腹膜透析液销量达855万袋,同比增长81%;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售量约1798万袋,同比增长约5%[10] - 2024年安瓿水针产品累计销售量3.13亿支,同比增长1.3%,其中葡萄糖注射液、异丙托溴铵、多索茶碱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28%、163%、57%[10] - 2024年口服制剂产品销售收入达约5.0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9%,其中瑞舒伐他汀钙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94%、约34%[11] - 2024年原料药实现销售额约7.85亿港元,同比减少11.7%[11] - 2024年咖啡因销售量5478吨,同比增长约44%;甲硝唑集团外销售量163吨,同比减少43%;阿奇霉素集团外销售量约295吨,同比基本持平[11] - 2024年博生医材对集团外销售1.8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港元,增长16.4%[13] - 2024年出口输液销量约1.18亿瓶(袋),同比增长约11%,出口输液销售额约1.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亚洲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约23%[14] 各地区表现 -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预计输液产品销售量目标21.5亿瓶(袋),较2024年增长约6%[22] - 原料药业务力争2025年同比20%的收入增速[22] - 2025年力争取得98个各类国家批件,包括液体制剂33个,固体制剂产品26个,原料药19个,补充申请20个(含一致性评价)[25] - 公司将建立和完善适应政策和市场形势的经营体制机制,从营销端拉动研发、生产效能提升,降低成本[21] - 制剂经营坚持传统优势产品和新产品市场开发并重,扩大等级医院基础输液市场份额,加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开发力度[22] - 制剂经营集中开展阿奇霉素片等产品市场开发,优化营销渠道,布局新产品市场,扩大非输液类产品销售额占比[22] - 原料药经营完善广祥制药、国龙制药产品结构,抓好咖啡因等大宗原料药出口,拓宽营销渠道[22] - 公司将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医药行业并购和投资机会,补链、强链,强化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地位[24] - 公司坚定不移走「仿创结合」之路,借助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和「AI+」等技术推动创新成果上市[25] - 公司推进在建的医药集成和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新建新药制剂口服液生产线和头孢类粉针制剂生产线建设[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取得各类生产批件112个、临床批件7个,其中生产批件制剂81个,原料药24个,前3家品规22个[15] - 2024年申报各类产品报批项目131个,其中液体和固体制剂新品种76个,原料药27个,前3家申报有19个品规[16] - 2024年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为第二家通过,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已达117个品种156个品规[18] - 2024年申请专利88项,授权专利51项,累计申请专利552项,授权340项,拥有有效专利315件,其中发明专利155件[19] - 除医药集成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按计划推进外,其他产业化基础性建设项目和新建、续建项目全部完成[20] - 塑料瓶注射剂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4年11月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正式投产[20] - 公司就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标价格调整向集采机构退款约7700万港元,客户索赔总额约为人民币3350万元[30] - 收购友谊化工产生的商誉进行约1060万港元全额减值[34]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4.8%,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0.2%[5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78,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03[52] - 2024年12月31日未履行资本承担总额为5.61838亿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6.91843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雇员约6100名,多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600名[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总薪酬成本约7.7483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8.1%[54]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银行存款8415.2万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5095.5万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存款1901.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55] - 2023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抵押账面价值为4722.9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无[55] - 2024年12月31日港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为0.92604,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0.90622和2023年1月1日的0.89327[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局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 - 公司在2024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曲继广兼任董事局主席与行政总裁[68] - 董事局主席曲继广职责包括提供领导、审批议程、确保信息传递及推行透明文化等[70] - 董事局向管理層授予管理日常运作责任,明确管理层权力指引[71] - 董事局向提名、薪酬及审核委员会授予多项责任,公司定期检讨授权安排[71] - 公司认为董事具备合适技能经验,投入充足时间并作出贡献[71] - 公司拥有足够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无影响独立性变动[71]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了合适的责任保险[72] - 刘文军自2013年起担任四川科伦新都基地总经理[63] - 周國偉在会计、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6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74] - 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比例高,如曲继广等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100%,股东大会出席率达100%[75] - 全体董事常规董事会会议前至少14日获通知[76] - 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签三年服务合同,执行董事签特定任期合同(通常三年)可延长[79] - 每次周年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轮席退任,新增董事获委任后首个股东大会接受重选[80] - 2024年全体现任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有阅读资料、参加研讨会等形式[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82]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局多元化可计量目标均已达成,包括有非医药行业专业资格或经验董事、包含各类董事及委任不同性别董事[86] - 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王亦兵任主席,成员为周国伟和姜广策,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87] - 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姜广策任主席,成员为王亦兵和周国伟,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89]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薪酬参考多因素,包括企业宗旨目标、市场惯例等[89] - 全体董事有权参与公司购股计划,董事酬金取决于服务合同和薪酬委员会建议[89] - 非执行董事年薪为228,000港元,服务合同初步为期三年[90]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周国伟任主席,成员为王亦兵和姜广策,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审核委员会主要为集团财务汇报等提供独立监督并与外聘核数师维持关系[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周国伟、王亦兵、姜广策出席率均为100%(2/2)[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及应付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核数服务费约为329.7万港元,2023年为299.6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为零港元,2023年也为零港元[94]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集团财务资料等,还需每年最少举行两次会议[92] - 审核委员会在会议中履行的工作包括审核财务报表相关责任、与外聘核数师面谈等[92][93] - 董事会负责监管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该系统有界定管理架构及相关政策程序[95] - 董事会每年审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认为目前委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作内部控制顾问符合公司利益[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审核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足够[96] - 集团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程序,确保内幕消息平等适时向公众发布[97] - 公司反贪污及举报政策适用于集团所有雇员、高级职员、董事及外部第三方[98][9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100]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01] - 普通决议案需最少发出14个整日书面通知,特别决议案需最少发出21个整日书面通知[104] - 公司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