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四药集团(02005)

搜索文档
石四药集团:1类新药SYN045片计划开展二a期临床试验,以确定人体内量效关系
财经网· 2025-07-08 11:36
创新药SYN045片进展 - 公司化学药品1类新药SYN045片新增10mg、25mg及50mg三种规格的一期临床试验许可 [1] - SYN045片50mg和100mg单次给药及25mg多次给药临床试验已完成 结果显示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良好 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同靶点类药物显著提升 [1] - 该项目已提交18件发明专利 其中国际发明专利5件(含PCT申请) 国内发明专利13件(5件已授权) [1] - 公司计划基于一期临床试验结果开展二a期临床试验 以确定人体量效关系并探索患者体内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其他新药研发管线 - 抗癫痫1类创新药项目靶向钾离子通道KCNQ2/3 目前处于化合物筛选阶段 准备进行毒性评估 [2] - 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1类创新药项目靶向AAK1蛋白激酶 正在进行化合物筛选 [2] - 改良新药方面有三项研究 其中两项完成药代动力学处方研究 一项计划年内提交IND申报 [2]
石四药集团: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注射液(100ml)已取得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快讯· 2025-06-04 18:24
石四药集团药品注册进展 - 公司已取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注射液(100ml)的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1] - 该药品属于化学药品第3类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1] - 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低钙血症 镁中毒及氟中毒 [1]
39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6月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9:12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日共有39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536.18万股,金额达12.7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和快手-W分别以3.54亿港元和3.12亿港元紧随其后 [1][2] - 石四药集团以755.00万股成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快手-W和友邦保险分别以600.00万股和544.80万股位列其后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101.30万股,价格区间为490.000-498.4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65.3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当日回购544.80万股,价格区间为64.150-65.7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10.09亿港元 [1][2] - 快手-W当日回购600.00万股,价格区间为50.300-52.5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8.09亿港元 [1][2] - 恒安国际为年内首次回购,当日回购70.00万股,金额1488.73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石四药集团年内累计回购金额4128.37万港元,时代电气累计回购13.60亿港元 [2][3] - 蒙牛乳业、阅文集团、中国旭阳集团当日回购金额分别为522.50万港元、517.86万港元和495.78万港元 [2][3] - 名创优品、碧桂园服务、威高股份当日回购金额均低于200万港元,分别为196.25万港元、188.40万港元和161.48万港元 [2][3]

药品集采串标,医保局出手了!“拉黑”一品红、石四药等6家药企
格隆汇· 2025-05-26 09:18
国家医保局查处药品集采串标事件 - 国家医保局针对药品集中采购中涉嫌串通、协商报价行为开展调查处置 [1] - 涉及6家企业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串通投标 [3] - 该事件是国家药品集采以来首次发现的串标违规情况 被视为"国采第一大串标案" [4] 涉事企业及处罚措施 - 6家企业被取消中选资格并列入"违规名单" 面临6-12个月国采参与资格暂停 [3] - 涉事企业包括成都欣捷高新、仁合益康、广州一品红、石家庄四药、上海旭东海普、江西亿友 [7] - 企业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协商报价等方式事先约定中选结果 [7] - 成都欣捷等4家中选企业被暂停6个月资格 上海旭东海普等2家非中选企业被暂停12个月 [7] - 涉事企业被实施"严重"等级失信评级 影响药品挂网、申报资格等 [7] 溴己新市场情况 - 溴己新2022年公立医院销售额7.33亿元 2023年反超氨溴索 [6] - 石家庄四药市场份额29.04% 广州一品红23.21% 成都欣捷22.12% 仁合益康15.67% [7] - 四家企业合计占据溴己新市场90%份额 [7] 上市公司影响 - 一品红子公司造成采购方损失2.66亿元 承诺全额退回 [8] - 一品红2022年参与第七批集采 中标价17.88元 获22%采购额度 [9] -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平均中选价17.95元 平均降幅22% 为降价幅度最小品种之一 [9] - 石家庄四药母公司石四药集团8月14日宣布停牌 [9] 行业影响 - 涉事企业在公立医院溴己新销售占比超90% 将无法参与第十批集采 [11] - 市场空缺将引发其他企业竞争 [11] - 重庆、浙江等地公立医院临床用药暂未受影响 [11] - 医保局强调将持续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11]
地拉罗司分散片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石家庄四药成功入局
格隆汇· 2025-05-26 09:18
药品获批情况 - 石家庄四药申报的化学药品4类地拉罗司分散片(125mg)获批 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成为国内第3家过评该品种的药企 [1] - 地拉罗司分散片由诺华公司研发 主要用于治疗因输血造成的慢性铁过载疾病及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慢性铁过载 目前为输血导致的慢性铁过载患者的一线用药 [3] - 地拉罗司分散片已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获得批准 2022年全球销售总额超3亿美元 [3] 国内市场表现 - 地拉罗司分散片2019年通过国家谈判进入医保目录 2021年起进入医保常规目录 [5] - 2023年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总额达1.68亿元 同比增长15.03% [5] - 原研药企占据96.76%的市场份额 稳居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榜首 [5] 仿制药竞争格局 - 2021年6月奥赛康拿下地拉罗司分散片的首仿及首家过评 [8] - 2024年8月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成为国产第2家过评的药企 [8] - 石家庄四药成为国产第3家过评地拉罗司分散片的药企 [8] 石家庄四药研发进展 - 公司坚持"仿创结合"策略 产品管线清晰 研发成果丰硕 品种储备增强 [11] - 截至目前共有112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11] - 2024年至今已有45款品种获批并过评 其中6款为首家过评品种 [12]
石四药集团(02005):2024年报点评:短期收入、利润承压,长期制剂业务放量可期
国信证券· 2025-05-08 1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盐酸溴己新事件影响,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短期收入、利润承压,但长期制剂业务放量可期 [1][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7.7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10.61亿港元,同比下降19.5%,全年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pp,净利率18.4%,同比下降2.0pp,销售费用率19.8%,同比下降3.9pp,管理费用率5.2%,同比上升0.41pp,财务费用率1.53%,同比上升0.2pp [1][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大输液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37.35亿港元,同比下降7.6%,销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直立袋销量同比增长27.8%,销售额同比增长14.8%,重点品种腹膜透析液、甘露醇等延续放量态势 [1][17] - **安瓿注射液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5.01亿港元,同比下降39.4%,主要受盐酸溴己新集采平台销售受限及退货影响 [13] - **原料药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7.85亿港元,同比下降11.7%,主要系咖啡因价格仍处低位,咖啡因销量5478吨,同比增长44.0%,单价筑底企稳,销售额同比增加11%,阿奇霉素销量295吨,同比下降2%,销售额同比增加10% [2][13][19] - **口服制剂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5.02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其中瑞舒伐他丁钙片销售19119万片,同比增长194%,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销售9237万袋,同比增长34% [2] - **药包材业务**:2024年对集团外收入1.88亿港元,同比增长16.4%,保持国内市场增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储液袋生物反应器膜产品出口实现零突破,胶塞类产品出口量也实现增长 [2] 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2.66亿港元,取得112个生产批件和7个临床批件,利奈唑胺干混悬剂等7个品种完成首仿/首家过评,复杂制剂药物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药稳步推进,肺动脉高压药SYN - 045进入I期临床,抗肝纤维化药ADN - 9拟2025年申报临床 [2][2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7/10.79/11.78亿港元,同比增速 - 2.3%/+4.1%/+9.2%,2025 - 2026年原值为16.71/18.61亿港元 [3][2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以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如每股收益、毛利率、ROE等 [28]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约52.66亿元,同比减少9.6%;以港元计约57.73亿港元,同比减少10.7%,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净利润约10.61亿港元,同比减少19.5%[7] - 2024年收益为57.73亿港元,2023年为64.6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35] - 2024年静脉输液及其他收益为55.85亿港元,占比96.7%,2023年为63.01亿港元,占比97.5%,减少11.4%[35] - 2024年医用材料收益为1.88亿港元,占比3.3%,2023年为1.62亿港元,占比2.5%,增加16.4%[35] - 2024年非PVC软袋及直立式软袋输液收益为27.63亿港元,占比47.8%,2023年为29.75亿港元,占比46.0%,减少7.1%[35] - 2024年聚丙烯塑瓶输液收益为7.92亿港元,占比13.7%,2023年为8.27亿港元,占比12.8%,减少4.2%[35] - 2024年玻璃瓶输液收益为1.79亿港元,占比3.1%,2023年为2.38亿港元,占比3.7%,减少24.7%[35] - 2024年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1亿港元,占比8.7%,2023年为8.26亿港元,占比12.8%,减少39.4%[35] - 2024年原料药收益为7.85亿港元,占比13.6%,2023年为8.89亿港元,占比13.8%,减少11.7%[35] - 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095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39.4%;原料药收入为7.84583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1.7%;口服制剂收入为5.01695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4.9%[38] - 医用材料产品收益为1.8815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6.4%[39] - 集团总毛利为29.08262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56.0%下降5.6个百分点至50.4%[41] - 集团其他收益净额增至1.60943亿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42] - 集团经营溢利为13.435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8.0%,经营溢利率降至23.3%[46]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港元,2023年为每股0.07港元;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9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0港元;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17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7港元[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8.4337亿港元增加0.8%至28.64989亿港元,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及其他成本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约60.7%、14.2%及25.1%[40]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1.43425亿港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25.4%[43] - 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9921亿港元,较2023年轻微下降3.0%[44] - 研发成本约为2.6596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8.2%[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其中13个通用名14个品规准入省份达30个以上,29个通用名35个品规准入省份达20个以上[9] - 2024年公司有国家医保目录品种162个,首仿独家新产品司替戊醇干混悬剂、新产品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入围2024国家新版医保目录新增品种[9] - 2024年集团输液整体累计销售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销售额37.35亿港元,同比减少7.6%[10] - 2024年腹膜透析液销量达855万袋,同比增长81%;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售量约1798万袋,同比增长约5%[10] - 2024年安瓿水针产品累计销售量3.13亿支,同比增长1.3%,其中葡萄糖注射液、异丙托溴铵、多索茶碱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28%、163%、57%[10] - 2024年口服制剂产品销售收入达约5.0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9%,其中瑞舒伐他汀钙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94%、约34%[11] - 2024年原料药实现销售额约7.85亿港元,同比减少11.7%[11] - 2024年咖啡因销售量5478吨,同比增长约44%;甲硝唑集团外销售量163吨,同比减少43%;阿奇霉素集团外销售量约295吨,同比基本持平[11] - 2024年博生医材对集团外销售1.8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港元,增长16.4%[13] - 2024年出口输液销量约1.18亿瓶(袋),同比增长约11%,出口输液销售额约1.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亚洲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约23%[14] 各地区表现 -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预计输液产品销售量目标21.5亿瓶(袋),较2024年增长约6%[22] - 原料药业务力争2025年同比20%的收入增速[22] - 2025年力争取得98个各类国家批件,包括液体制剂33个,固体制剂产品26个,原料药19个,补充申请20个(含一致性评价)[25] - 公司将建立和完善适应政策和市场形势的经营体制机制,从营销端拉动研发、生产效能提升,降低成本[21] - 制剂经营坚持传统优势产品和新产品市场开发并重,扩大等级医院基础输液市场份额,加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开发力度[22] - 制剂经营集中开展阿奇霉素片等产品市场开发,优化营销渠道,布局新产品市场,扩大非输液类产品销售额占比[22] - 原料药经营完善广祥制药、国龙制药产品结构,抓好咖啡因等大宗原料药出口,拓宽营销渠道[22] - 公司将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医药行业并购和投资机会,补链、强链,强化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地位[24] - 公司坚定不移走「仿创结合」之路,借助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和「AI+」等技术推动创新成果上市[25] - 公司推进在建的医药集成和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新建新药制剂口服液生产线和头孢类粉针制剂生产线建设[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取得各类生产批件112个、临床批件7个,其中生产批件制剂81个,原料药24个,前3家品规22个[15] - 2024年申报各类产品报批项目131个,其中液体和固体制剂新品种76个,原料药27个,前3家申报有19个品规[16] - 2024年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为第二家通过,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已达117个品种156个品规[18] - 2024年申请专利88项,授权专利51项,累计申请专利552项,授权340项,拥有有效专利315件,其中发明专利155件[19] - 除医药集成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按计划推进外,其他产业化基础性建设项目和新建、续建项目全部完成[20] - 塑料瓶注射剂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4年11月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正式投产[20] - 公司就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标价格调整向集采机构退款约7700万港元,客户索赔总额约为人民币3350万元[30] - 收购友谊化工产生的商誉进行约1060万港元全额减值[34]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4.8%,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0.2%[5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78,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03[52] - 2024年12月31日未履行资本承担总额为5.61838亿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6.91843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雇员约6100名,多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600名[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总薪酬成本约7.7483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8.1%[54]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银行存款8415.2万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5095.5万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存款1901.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55] - 2023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抵押账面价值为4722.9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无[55] - 2024年12月31日港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为0.92604,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0.90622和2023年1月1日的0.89327[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局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 - 公司在2024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曲继广兼任董事局主席与行政总裁[68] - 董事局主席曲继广职责包括提供领导、审批议程、确保信息传递及推行透明文化等[70] - 董事局向管理層授予管理日常运作责任,明确管理层权力指引[71] - 董事局向提名、薪酬及审核委员会授予多项责任,公司定期检讨授权安排[71] - 公司认为董事具备合适技能经验,投入充足时间并作出贡献[71] - 公司拥有足够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无影响独立性变动[71]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了合适的责任保险[72] - 刘文军自2013年起担任四川科伦新都基地总经理[63] - 周國偉在会计、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6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74] - 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比例高,如曲继广等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100%,股东大会出席率达100%[75] - 全体董事常规董事会会议前至少14日获通知[76] - 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签三年服务合同,执行董事签特定任期合同(通常三年)可延长[79] - 每次周年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轮席退任,新增董事获委任后首个股东大会接受重选[80] - 2024年全体现任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有阅读资料、参加研讨会等形式[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82]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局多元化可计量目标均已达成,包括有非医药行业专业资格或经验董事、包含各类董事及委任不同性别董事[86] - 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王亦兵任主席,成员为周国伟和姜广策,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87] - 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姜广策任主席,成员为王亦兵和周国伟,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89]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薪酬参考多因素,包括企业宗旨目标、市场惯例等[89] - 全体董事有权参与公司购股计划,董事酬金取决于服务合同和薪酬委员会建议[89] - 非执行董事年薪为228,000港元,服务合同初步为期三年[90]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周国伟任主席,成员为王亦兵和姜广策,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审核委员会主要为集团财务汇报等提供独立监督并与外聘核数师维持关系[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周国伟、王亦兵、姜广策出席率均为100%(2/2)[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及应付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核数服务费约为329.7万港元,2023年为299.6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为零港元,2023年也为零港元[94]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集团财务资料等,还需每年最少举行两次会议[92] - 审核委员会在会议中履行的工作包括审核财务报表相关责任、与外聘核数师面谈等[92][93] - 董事会负责监管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该系统有界定管理架构及相关政策程序[95] - 董事会每年审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认为目前委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作内部控制顾问符合公司利益[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审核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足够[96] - 集团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程序,确保内幕消息平等适时向公众发布[97] - 公司反贪污及举报政策适用于集团所有雇员、高级职员、董事及外部第三方[98][9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100]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01] - 普通决议案需最少发出14个整日书面通知,特别决议案需最少发出21个整日书面通知[104] - 公司
石四药集团(02005):静待恢复性增长,口服、原料药稳放量
华泰证券· 2025-04-01 18: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40港币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主因集采影响部分品种ASP、咖啡因价格下滑及溴己新一次性影响;展望2025年,大输液收入规模企稳,口服制剂及原料药恢复性增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57.7亿港币,同比下降10.7%,净利润10.6亿港币,同比下降19.5%,低于Wind一致预测 [1] - 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40/0.45/0.50港币,给予2025年11倍PE,目标价4.40港币 [5] 各板块业务情况 大输液板块 - 2024年收入37.3亿港币,同比下降7.6%,销量受益集采中标和新产能投放增长6.7%,但部分集采影响ASP下降3.4% [2] - 预计2025年收入维稳,销量达21.5亿瓶/袋,产能利用率提升、高毛利产品放量及销售费用优化或使利润率恢复 [2] 原料药板块 - 2024年收入7.8亿港币,同比下降11.7%,主因咖啡因价格下滑,自4Q24环比稳定 [3] - 预计2025年收入9亿港币,咖啡因价格稳定、销量回升,阿奇霉素量价齐升,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提供增量 [3] 安瓿板块 - 2024年收入5亿港币,同比下降39%,主因溴己新一次性影响 [3] - 预计2025年收入正增长,溴己新影响减弱,其他新品上量 [3] 口服制剂板块 - 2024年收入5.0亿港币,同比增长4.9% [4] - 预计2025年收入6.5亿港币,得益于新品获批上市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 [4] 药包板块 - 2024年收入1.88亿港币,同比增长16.4% [4] - 预计2025年收入维持增长趋势,得益于生物反应膜及胶塞出口和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6,463|5,773|6,145|6,905|7,631| |+/-%|0.45|(10.67)|6.44|12.36|10.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1,319|1,061|1,167|1,326|1,474| |+/-%|17.44|(19.53)|10.01|13.55|11.20| |EPS(港币,最新摊薄)|0.45|0.36|0.40|0.45|0.50| |ROE(%)|20.06|15.00|15.47|16.07|16.31| |PE(倍)|7.25|8.96|8.15|7.18|6.45| |P/B(倍)|1.38|1.32|1.21|1.10|1.01| |EV/EBITDA(倍)|9.48|13.71|11.58|9.63|8.18| [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收盘价(港币)|总市值(十亿港币)|EPS(港币)(2025E/2026E/2027E)|PE(x)(2025E/2026E/2027E)| |----|----|----|----|----|----| |2096 HK|先声药业|7.89|19.62|0.51/0.63/0.68|15/13/12| |1093 HK|石药集团|4.94|57.03|0.49/0.53/--|10/9/--| |3933 HK|联邦制药|14.62|26.56|2.06/2.28/--|7/6/--| |平均值| - | - | - | - |11/9/NA| [13] 盈利预测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6,145百万港币,归母净利润1,167百万港币等 [19]
石四药集团(02005)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港元 同比减少19.53% 拟派末期息每股0.0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石四药集团2024年业绩收益和溢利同比减少 但在产品市场可及性提升、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 公司预期原料药业务明年有望恢复性增长 [1][2][3][4] 业绩情况 - 集团2024年收益57.73亿港元 同比减少10.67% [1] - 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港元 同比减少19.53% [1] - 每股基本盈利0.3582港元 拟派末期息每股0.095港元 [1] 产品市场可及性 - 2024年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 部分品规准入省份多 [2] - 全年参与各类招标上千次 在省际联盟集采中表现突出 中标优势明显 [2] - 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日益丰富 首仿独家新产品司替戊醇乾混悬剂等入围2024国家新版医保目录 [2] 大输液和安瓿水针产品业务 - 2024年输液整体销售量20.36亿瓶(袋) 同比增长6.7% 销售额37.35亿港元 同比减少7.6% [3] - 部分治疗性输液产品如腹膜透析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量增长 [3] - 2024年安瓿水针产品销售量3.13亿支 同比增长1.3% 部分产品如葡萄糖注射液等销量大幅增长 [3] 口服制剂业务 - 集团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口服制剂产品增长 部分产品如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销售增长较快 [4] - 2024年口服制剂产品销售收入约5.02亿港元 同比增长约4.9% [4] 原料药业务 - 2024年原料药销售额约7.85亿港元 同比减少11.7% [4] - 咖啡因销售稳中有升 甲硝唑集团外销售量减少 阿奇霉素集团外销售量基本持平 [4] - 公司预期原料药业务明年筑底企稳、景气回升 实现恢复性增长 [4]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约52.66亿元,同比减少9.6%;以港元计约57.73亿港元,同比减少10.7%,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净利润约10.61亿港元,同比减少19.5%[3] - 2024年公司收益约57.73亿港元,较去年的64.63亿港元减少10.7%[5] - 2024年收益为5,773,251千港元,2023年为6,463,009千港元[20] - 2024年毛利为2,908,262千港元,2023年为3,619,639千港元[20]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343,500千港元,2023年为1,638,901千港元[2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81,603千港元,2023年为1,583,569千港元[20]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075,608千港元,2023年为1,329,288千港元[20]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877,973千港元,2023年为1,202,341千港元[2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3582港元,2023年为0.4441港元;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3581港元,2023年为0.4426港元[2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542,759千港元,2023年为6,842,219千港元,同比增长10.24%[2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060,921千港元,2023年为5,124,117千港元,同比下降1.23%[2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820,950千港元,2023年为2,521,440千港元,同比下降27.78%[22]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3,239,971千港元,2023年为2,602,677千港元,同比增长24.5%[22]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0,782,730千港元,2023年为9,444,896千港元,同比增长14.16%[2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3,247,080千港元,2023年为2,176,204千港元,同比增长49.21%[23] - 2024年资产净额为7,535,650千港元,2023年为7,268,692千港元,同比增长3.67%[23] - 2024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7,220,240千港元,2023年为6,932,534千港元,同比增长4.15%[23] - 2024年报告分部收益为59.90159亿港元,2023年为66.88833亿港元,同比下降10.44%[33][3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81603亿港元,2023年为15.83569亿港元,同比下降19.06%[33][34] - 2024年年度报告分部溢利为10.75608亿港元,2023年为13.29288亿港元,同比下降19.08%[33][3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26.0368亿港元,2023年为119.66336亿港元,同比增长5.33%[33][34] - 2024年负债总值为50.6803亿港元,2023年为46.97644亿港元,同比增长7.88%[33][34] - 2024年销售药品收益为55.48885亿港元,2023年为62.58527亿港元,同比下降11.34%[36] - 2024年销售医用材料收益为1.85013亿港元,2023年为1.58745亿港元,同比增长16.55%[36]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8839万港元,2023年为8594.2万港元,同比增长2.85%[39] - 2024年员工成本为7.74835亿港元,2023年为7.17031亿港元,同比增长8.06%[39] - 2024年所得税为2.05995亿港元,2023年为2.54281亿港元,同比下降18.99%[4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2.81603亿港元,名义税项3.25994亿港元,实际税项开支2.05995亿港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15.83569亿港元,名义税项4.01989亿港元,实际税项开支2.54281亿港元[4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0.6115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2512亿股计算;2023年按应占溢利13.18616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9386亿股计算[45]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按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0.6115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3122亿股计算;2023年按应占溢利13.18616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78999亿股计算[46]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21.09727亿港元,应收票据1.35461亿港元,总计22.45188亿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22.26355亿港元;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19.87818亿港元,应收票据2.01961亿港元,总计21.89779亿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21.7705亿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背签银行承兑票据最大损失及未折现现金流出为7.3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亿港元[48]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计5.47618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2.84273亿港元;2023年总计4.07929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3.20548亿港元[50] - 2024年已宣派及支付中期股息2.37222亿港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80622亿港元;2023年已宣派及支付中期股息2.07903亿港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96904亿港元[51]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29.57959亿股,金额6.5966亿港元;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29.69043亿股,金额6.6188亿港元[53] - 2024年公司收益降至57.7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主要因非PVC软袋输液及安瓿注射液收益下降[5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因整体销量增长由去年的28.43亿港元轻微增加0.8%至28.65亿港元[59] - 2024年公司总毛利为29.08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的56.0%下降5.6个百分点至50.4%[60]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增至1.61亿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1]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1.43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25.4%[6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99亿港元,较去年轻微下降3.0%[6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3.44亿港元,较去年下降18.0%,经营溢利率降至23.3%[65]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轻微增加2.8%至8839万港元,2023年为8594.2万港元[6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下降19.0%至2.05995亿港元,2023年为2.54281亿港元[67]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9.5%至10.6115亿港元,2023年为13.18616亿港元,纯利率由20.3%降至18.4%[6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2.57702亿港元,2023年末为16.15208亿港元;银行借款增加至36.35931亿港元,2023年末为33.68141亿港元[69] - 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24.8%,高于2023年末的20.2%;流动比率由2023年末的2.03改善至2.78;尚未履行资本承担总额为5.61838亿港元,2023年末为6.91843亿港元[70] - 2024年末集团约有6100名雇员,2023年末约为5600名[71] - 2024年总薪酬成本约为7.74835亿港元,较2023年的7.17031亿港元增加8.1%[72] - 2024年末若干银行存款8415.2万港元已抵押,1901.9万港元为受限制现金;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4722.9万港元已抵押[7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5年6月3日向2025年5月2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末期息0.095港元/股,全年共派息0.175港元/股,同比增长2.9%[4]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港元于8月28日宣派、9月27日派发,2023年为每股0.07港元[85] - 董事局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9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0港元,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17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7港元[85] - 为收取建议末期股息,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5月21日下午4时30分送达指定地点,股息预期6月3日或前后派付[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达162个[6] - 2024年公司输液整体销售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销售额37.35亿港元,同比减少7.6%[7] - 2024年公司部分治疗性输液产品增长,腹膜透析液销量855万袋,同比增长81%;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量约1798万袋,同比增长约5%[7] - 2024年公司安瓿水针产品销售量3.13亿支,同比增长1.3%,部分产品增长显著[8] - 2024年公司口服制剂销售收入约5.0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9%,部分产品增长较快[8] - 2024年公司原料药销售额约7.85亿港元,同比减少11.7%,部分产品销售有增减[8] - 2024年公司药包材产销稳步提升,新产品形成销售[9] - 公司2024年销售1.8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港元,增长16.4%[10] - 2024年出口输液销量约1.18亿瓶(袋),同比增长约11%,出口输液销售额约1.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10] - 2024年静脉输液销量增长6.7%,但收益为37.35亿港元,按年减少7.6%,其中非PVC软袋输液收益因量价齐跌减少16.4% [56] - 2024年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1亿港元,较去年下降39.4%,原料药收入为7.8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1.7% [57] - 2024年口服制剂收入为5.02亿港元,较去年增长4.9%,医用材料产品收益为1.8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6.4% [57][58] 公司研发与审批情况 - 公司年内取得各类生产批件112个、临床批件7个,其中生产批件制剂81个,原料药24个[11] - 公司年内申报各类产品报批项目131个,其中液体和固体制剂新品种76个,原料药27个[12] - 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SYN045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12] - 化药1类抗肝脏纤维化创新药物ADN - 9完成临床前研究,力争2025年申报临床试验申请[12] - 2024年公司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为第二家通过[14] -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已达117个品种156个品规[14] -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88项,授权专利51项,目前累计申请专利552项,授权340项[14]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 - 塑料瓶注射剂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4年11月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正式投产[15] 公司未来目标 - 2025年预计输液产品销售量目标21.5亿瓶(袋),较2024年增长约6%[16] - 2025年原料药业务力争同比20%的收入增速[17] - 2025年力争取得98个各类国家批件,包括液体制剂33个,固体制剂产品26个,原料药19个,补充申请20个(含一致性评价)[17] 公司税务情况 - 石家庄四药等五家公司分别于2024、2023、2023、2022、2023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获三年内15%的经扣减企业所得税税率,应课税收入可扣除额外100%的合格研发开支[42] - 公司在中国成立及运营的其他附属公司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境外投资者股息分派一般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