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四药集团(02005)

搜索文档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38
2024 年 報 目錄 | | 頁次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主席報告 | 3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2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 20 | | 企業管治報告 | 22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35 | | 董事局報告 | 58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74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81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83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85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86 | | 財務報表附註 | 87 | | 五年財務摘要 | 168 | 1 二零二四年年報 公司資料 股份代號 2005 執行董事 曲繼廣先生 (主席) 蘇學軍先生 孟國先生 周興揚先生 曲婉蓉女士 (於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獲委任) 非執行董事 劉文軍先生 (於二零二四年一月十九日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王亦兵先生 周國偉先生 姜廣策先生 公司秘書 周興揚先生 註冊辦事處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總 ...
石四药集团(02005):静待恢复性增长,口服、原料药稳放量
华泰证券· 2025-04-01 18: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40港币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主因集采影响部分品种ASP、咖啡因价格下滑及溴己新一次性影响;展望2025年,大输液收入规模企稳,口服制剂及原料药恢复性增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57.7亿港币,同比下降10.7%,净利润10.6亿港币,同比下降19.5%,低于Wind一致预测 [1] - 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40/0.45/0.50港币,给予2025年11倍PE,目标价4.40港币 [5] 各板块业务情况 大输液板块 - 2024年收入37.3亿港币,同比下降7.6%,销量受益集采中标和新产能投放增长6.7%,但部分集采影响ASP下降3.4% [2] - 预计2025年收入维稳,销量达21.5亿瓶/袋,产能利用率提升、高毛利产品放量及销售费用优化或使利润率恢复 [2] 原料药板块 - 2024年收入7.8亿港币,同比下降11.7%,主因咖啡因价格下滑,自4Q24环比稳定 [3] - 预计2025年收入9亿港币,咖啡因价格稳定、销量回升,阿奇霉素量价齐升,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提供增量 [3] 安瓿板块 - 2024年收入5亿港币,同比下降39%,主因溴己新一次性影响 [3] - 预计2025年收入正增长,溴己新影响减弱,其他新品上量 [3] 口服制剂板块 - 2024年收入5.0亿港币,同比增长4.9% [4] - 预计2025年收入6.5亿港币,得益于新品获批上市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 [4] 药包板块 - 2024年收入1.88亿港币,同比增长16.4% [4] - 预计2025年收入维持增长趋势,得益于生物反应膜及胶塞出口和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6,463|5,773|6,145|6,905|7,631| |+/-%|0.45|(10.67)|6.44|12.36|10.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1,319|1,061|1,167|1,326|1,474| |+/-%|17.44|(19.53)|10.01|13.55|11.20| |EPS(港币,最新摊薄)|0.45|0.36|0.40|0.45|0.50| |ROE(%)|20.06|15.00|15.47|16.07|16.31| |PE(倍)|7.25|8.96|8.15|7.18|6.45| |P/B(倍)|1.38|1.32|1.21|1.10|1.01| |EV/EBITDA(倍)|9.48|13.71|11.58|9.63|8.18| [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收盘价(港币)|总市值(十亿港币)|EPS(港币)(2025E/2026E/2027E)|PE(x)(2025E/2026E/2027E)| |----|----|----|----|----|----| |2096 HK|先声药业|7.89|19.62|0.51/0.63/0.68|15/13/12| |1093 HK|石药集团|4.94|57.03|0.49/0.53/--|10/9/--| |3933 HK|联邦制药|14.62|26.56|2.06/2.28/--|7/6/--| |平均值| - | - | - | - |11/9/NA| [13] 盈利预测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6,145百万港币,归母净利润1,167百万港币等 [19]
石四药集团(02005)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港元 同比减少19.53% 拟派末期息每股0.0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石四药集团2024年业绩收益和溢利同比减少 但在产品市场可及性提升、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 公司预期原料药业务明年有望恢复性增长 [1][2][3][4] 业绩情况 - 集团2024年收益57.73亿港元 同比减少10.67% [1] - 股东应占溢利10.61亿港元 同比减少19.53% [1] - 每股基本盈利0.3582港元 拟派末期息每股0.095港元 [1] 产品市场可及性 - 2024年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 部分品规准入省份多 [2] - 全年参与各类招标上千次 在省际联盟集采中表现突出 中标优势明显 [2] - 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日益丰富 首仿独家新产品司替戊醇乾混悬剂等入围2024国家新版医保目录 [2] 大输液和安瓿水针产品业务 - 2024年输液整体销售量20.36亿瓶(袋) 同比增长6.7% 销售额37.35亿港元 同比减少7.6% [3] - 部分治疗性输液产品如腹膜透析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量增长 [3] - 2024年安瓿水针产品销售量3.13亿支 同比增长1.3% 部分产品如葡萄糖注射液等销量大幅增长 [3] 口服制剂业务 - 集团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口服制剂产品增长 部分产品如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销售增长较快 [4] - 2024年口服制剂产品销售收入约5.02亿港元 同比增长约4.9% [4] 原料药业务 - 2024年原料药销售额约7.85亿港元 同比减少11.7% [4] - 咖啡因销售稳中有升 甲硝唑集团外销售量减少 阿奇霉素集团外销售量基本持平 [4] - 公司预期原料药业务明年筑底企稳、景气回升 实现恢复性增长 [4]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约52.66亿元,同比减少9.6%;以港元计约57.73亿港元,同比减少10.7%,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净利润约10.61亿港元,同比减少19.5%[3] - 2024年公司收益约57.73亿港元,较去年的64.63亿港元减少10.7%[5] - 2024年收益为5,773,251千港元,2023年为6,463,009千港元[20] - 2024年毛利为2,908,262千港元,2023年为3,619,639千港元[20]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343,500千港元,2023年为1,638,901千港元[2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81,603千港元,2023年为1,583,569千港元[20]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075,608千港元,2023年为1,329,288千港元[20]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877,973千港元,2023年为1,202,341千港元[2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3582港元,2023年为0.4441港元;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3581港元,2023年为0.4426港元[2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542,759千港元,2023年为6,842,219千港元,同比增长10.24%[2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060,921千港元,2023年为5,124,117千港元,同比下降1.23%[2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820,950千港元,2023年为2,521,440千港元,同比下降27.78%[22]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3,239,971千港元,2023年为2,602,677千港元,同比增长24.5%[22]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0,782,730千港元,2023年为9,444,896千港元,同比增长14.16%[2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3,247,080千港元,2023年为2,176,204千港元,同比增长49.21%[23] - 2024年资产净额为7,535,650千港元,2023年为7,268,692千港元,同比增长3.67%[23] - 2024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7,220,240千港元,2023年为6,932,534千港元,同比增长4.15%[23] - 2024年报告分部收益为59.90159亿港元,2023年为66.88833亿港元,同比下降10.44%[33][3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81603亿港元,2023年为15.83569亿港元,同比下降19.06%[33][34] - 2024年年度报告分部溢利为10.75608亿港元,2023年为13.29288亿港元,同比下降19.08%[33][3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26.0368亿港元,2023年为119.66336亿港元,同比增长5.33%[33][34] - 2024年负债总值为50.6803亿港元,2023年为46.97644亿港元,同比增长7.88%[33][34] - 2024年销售药品收益为55.48885亿港元,2023年为62.58527亿港元,同比下降11.34%[36] - 2024年销售医用材料收益为1.85013亿港元,2023年为1.58745亿港元,同比增长16.55%[36]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8839万港元,2023年为8594.2万港元,同比增长2.85%[39] - 2024年员工成本为7.74835亿港元,2023年为7.17031亿港元,同比增长8.06%[39] - 2024年所得税为2.05995亿港元,2023年为2.54281亿港元,同比下降18.99%[4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2.81603亿港元,名义税项3.25994亿港元,实际税项开支2.05995亿港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15.83569亿港元,名义税项4.01989亿港元,实际税项开支2.54281亿港元[4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0.6115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2512亿股计算;2023年按应占溢利13.18616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9386亿股计算[45]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按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0.6115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63122亿股计算;2023年按应占溢利13.18616亿港元及加权平均数29.78999亿股计算[46]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21.09727亿港元,应收票据1.35461亿港元,总计22.45188亿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22.26355亿港元;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19.87818亿港元,应收票据2.01961亿港元,总计21.89779亿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21.7705亿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背签银行承兑票据最大损失及未折现现金流出为7.3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亿港元[48]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计5.47618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2.84273亿港元;2023年总计4.07929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3.20548亿港元[50] - 2024年已宣派及支付中期股息2.37222亿港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80622亿港元;2023年已宣派及支付中期股息2.07903亿港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96904亿港元[51]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29.57959亿股,金额6.5966亿港元;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29.69043亿股,金额6.6188亿港元[53] - 2024年公司收益降至57.7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主要因非PVC软袋输液及安瓿注射液收益下降[5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因整体销量增长由去年的28.43亿港元轻微增加0.8%至28.65亿港元[59] - 2024年公司总毛利为29.08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的56.0%下降5.6个百分点至50.4%[60]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增至1.61亿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1]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1.43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25.4%[6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99亿港元,较去年轻微下降3.0%[6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3.44亿港元,较去年下降18.0%,经营溢利率降至23.3%[65]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轻微增加2.8%至8839万港元,2023年为8594.2万港元[6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下降19.0%至2.05995亿港元,2023年为2.54281亿港元[67]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9.5%至10.6115亿港元,2023年为13.18616亿港元,纯利率由20.3%降至18.4%[6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2.57702亿港元,2023年末为16.15208亿港元;银行借款增加至36.35931亿港元,2023年末为33.68141亿港元[69] - 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24.8%,高于2023年末的20.2%;流动比率由2023年末的2.03改善至2.78;尚未履行资本承担总额为5.61838亿港元,2023年末为6.91843亿港元[70] - 2024年末集团约有6100名雇员,2023年末约为5600名[71] - 2024年总薪酬成本约为7.74835亿港元,较2023年的7.17031亿港元增加8.1%[72] - 2024年末若干银行存款8415.2万港元已抵押,1901.9万港元为受限制现金;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4722.9万港元已抵押[7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5年6月3日向2025年5月2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末期息0.095港元/股,全年共派息0.175港元/股,同比增长2.9%[4]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港元于8月28日宣派、9月27日派发,2023年为每股0.07港元[85] - 董事局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9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0港元,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175港元,2023年为每股0.17港元[85] - 为收取建议末期股息,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5月21日下午4时30分送达指定地点,股息预期6月3日或前后派付[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完成44个通用名56个品规的上市准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达162个[6] - 2024年公司输液整体销售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销售额37.35亿港元,同比减少7.6%[7] - 2024年公司部分治疗性输液产品增长,腹膜透析液销量855万袋,同比增长81%;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量约1798万袋,同比增长约5%[7] - 2024年公司安瓿水针产品销售量3.13亿支,同比增长1.3%,部分产品增长显著[8] - 2024年公司口服制剂销售收入约5.0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9%,部分产品增长较快[8] - 2024年公司原料药销售额约7.85亿港元,同比减少11.7%,部分产品销售有增减[8] - 2024年公司药包材产销稳步提升,新产品形成销售[9] - 公司2024年销售1.8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0.26亿港元,增长16.4%[10] - 2024年出口输液销量约1.18亿瓶(袋),同比增长约11%,出口输液销售额约1.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10] - 2024年静脉输液销量增长6.7%,但收益为37.35亿港元,按年减少7.6%,其中非PVC软袋输液收益因量价齐跌减少16.4% [56] - 2024年安瓿注射液收益为5.01亿港元,较去年下降39.4%,原料药收入为7.8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1.7% [57] - 2024年口服制剂收入为5.02亿港元,较去年增长4.9%,医用材料产品收益为1.8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6.4% [57][58] 公司研发与审批情况 - 公司年内取得各类生产批件112个、临床批件7个,其中生产批件制剂81个,原料药24个[11] - 公司年内申报各类产品报批项目131个,其中液体和固体制剂新品种76个,原料药27个[12] - 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SYN045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12] - 化药1类抗肝脏纤维化创新药物ADN - 9完成临床前研究,力争2025年申报临床试验申请[12] - 2024年公司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为第二家通过[14] -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已达117个品种156个品规[14] -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88项,授权专利51项,目前累计申请专利552项,授权340项[14]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 - 塑料瓶注射剂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4年11月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正式投产[15] 公司未来目标 - 2025年预计输液产品销售量目标21.5亿瓶(袋),较2024年增长约6%[16] - 2025年原料药业务力争同比20%的收入增速[17] - 2025年力争取得98个各类国家批件,包括液体制剂33个,固体制剂产品26个,原料药19个,补充申请20个(含一致性评价)[17] 公司税务情况 - 石家庄四药等五家公司分别于2024、2023、2023、2022、2023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获三年内15%的经扣减企业所得税税率,应课税收入可扣除额外100%的合格研发开支[42] - 公司在中国成立及运营的其他附属公司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境外投资者股息分派一般按10%
石四药集团:大输液销量稳定增长,原料药价格企稳
华泰证券· 2024-10-21 10:03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5.30港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1-9M24实现收入45.34亿港币(-4.7% yoy),净利润9.19亿港币(-2.8% yoy),收入有所下滑,但利润降幅较收入端略窄,主要因大输液板块销量稳定增长,但集采影响部分品种ASP,叠加嗅己新一次性影响拖累小水针板块收入增长[2] - 展望24年,预计大输液扩产+4Q季节性因素驱动,原料药价格企稳且订单量恢复,但因嗅己新一次性影响,预计公司24年净利润13.5亿港币,维持"买入"[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会计年度2022-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434、6,463、6,528、7,509、8,386百万港币,同比增长20.11%、0.45%、1.00%、15.03%、11.67%[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123、1,319、1,354、1,554、1,744百万港币,同比增长42.94%、17.44%、2.69%、14.77%、12.22%[1] - EPS预计分别为0.38、0.45、0.46、0.53、0.59港币,PE分别为10.53、8.92、8.65、7.54、6.72倍[1] 大输液板块 - 1-9M24实现收入29.7亿港币(-1% yoy),销量受益集采中标+新直立袋产能投放而持续增长(1-9M24销量+13.4% yoy),但ASP因集采有所下滑(1-9M24大输液ASP同比下滑12.7%)[3] - 展望24年,看好该板块稳健增长(超22亿瓶/袋销量),因4Q季节性因素需求提升,直立袋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非PVC软袋代工订单持续交付,高毛利腹膜透析液持续放量,产品种类或持续丰富[3] 原料药板块 - 1-9M24实现收入5.98亿港币(-6.6% yoy),3Q24咖啡因价格同比下滑,但已呈现环比稳定趋势,预计24年收入企稳,咖啡因价格趋于稳定,且销量稳步回升(预计24年销量超5,000吨)[4] - 阿奇霉素上游中间体供应紧张+下游需求增加驱动提价,看好全年量价齐升[4] 固体制剂板块 - 1-9M24实现收入3.39亿港币(+5.3% yoy),考虑后续新品有望持续获批上市+公司持续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预计24年收入约5亿港币[4] 药包板块 - 1-9M24实现收入1.42亿港币(+13.6% yoy),预计24年收入体量基本维持平稳[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4/25/26年EPS为0.46/0.53/0.59港币,给予25年10倍PE,目标价5.30港币,维持"买入"[5]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35
销售收入与利润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3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33.39亿港元,同比增长0.2%,净利润为6.86亿港元,同比增长7.4%[3] - 2024年上半年安瓿水针销量为16,657万支,同比增长27%,销售额为3.67亿港元,同比下降19.1%[5] - 2024年上半年口服制剂销量为80,090万片(粒、袋),同比增长8%,销售额为2.54亿港元,同比增长4.1%[6] - 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销售额为3.99亿港元,同比下降12.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338,9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24] - 公司医用材料产品收益为94,48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25] - 公司经营溢利为849,28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92,484,000港元增加7.2%[32]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7.4%至685,737,000港元,纯利率由19.2%增加至20.5%[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685,737,000港元,同比增长7.4%[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231港元,去年同期为0.215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230港元,去年同期为0.214港元[97] 股息与分红 - 2024年中期息为0.08港元/股,同比增长14.3%[3] - 中期股息每股8港仙,总金额约为237,523,000港元[36] - 中期股息在2024年6月30日为每股8.0港仙,总计237,523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每股7.0港仙,总计207,903千港元有所增加[109] - 末期股息在2024年6月30日为每股10.0港仙,总计296,904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每股8.0港仙,总计237,604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产品销量与销售额 - 2024年上半年安瓿水针销量为16,657万支,同比增长27%,销售额为3.67亿港元,同比下降19.1%[5] - 2024年上半年口服制剂销量为80,090万片(粒、袋),同比增长8%,销售额为2.54亿港元,同比增长4.1%[6] - 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销售额为3.99亿港元,同比下降12.1%[7] - 2024年上半年咖啡因销量为2,521吨,同比增长28%[7] - 2024年上半年茶碱销量为136吨,同比增长37%[7] - 2024年上半年阿奇霉素销量为154吨,同比增长34%[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上半年获批43个新品种,包括29个制剂品种和14个原料药品种[8] - 公司上报51个上市品种申请,包括39个制剂品种和12个原料药品种[8] - 公司开发的利奈唑胺乾混懸劑、碳酸氫鈉注射液(50ml),卡左雙多巴緩釋片等3个品种为国内首仿[8] - 公司开发的頭孢呋辛酯乾混懸劑、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比索洛爾氨氯地平片、馬來酸氯苯那敏注射液、複方電解質注射液、對乙醯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等6个品种为国内第二家获批[8] - 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肺动脉高压1类创新药SYN045已开展一期临床,预计2024年底结束[10] - 公司正在推进河北广祥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建设[10] - 公司建立了成熟的缓释及渗透泵技术平台,陆续开发出一批技术难度大、产业化门槛高的制剂项目[10] 财务状况 - 公司销售成本由去年同期的1,388,406,000港元增加7.7%至1,495,484,000港元[26]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8.3%减少3.1个百分点至55.2%[27]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增加至约51,519,000港元,主要为政府资助[28]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758,05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7%[29]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40,373,000港元,较去年轻微增加1.9%[31] - 公司财务成本净额增加9.6%至39,394,000港元,主要由于平均银行借款利率上升[33]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减少3.1%至1,564,535,000港元[37] - 银行借款增加7.1%至3,607,505,000港元,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37]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增加至22.0%[37] - 流动比率由2.03改善至2.63[37] - 总薪酬成本增加9.5%至373,921,000港元,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38] - 所得税开支增加3.9%至125,865,000港元[34] - 使用权资产抵押金额为46,358,000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约有5,800名员工,较去年同期增加[38] 市场策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获批28个品种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14个液体制剂品种、9个口服制剂品种和5个原料药品种[14] - 公司计划申请52个品种上市,包括24个液体制剂产品、16个固体制剂产品和12个原料药[15] - 公司将通过深化“质量提升年”行动,确保输液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并扩大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13] - 公司将积极培育上亿元大品种,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占比,提升新产品的贡献率[13] - 公司将挖潜咖啡因、茶碱、阿奇霉素等大宗原料药在美洲、欧洲、南亚及东南亚的市场潜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14] - 公司将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优化项目投资,推动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15] 合规与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整体收入只有小部分来自国家集采,将继续留意相关状况的变动并作出及时回应[18] - 公司因国家集采中标价格调整问题,被部分省级集采机构列为严重失信,并被暂停参与国家集采资格六个月[20] - 公司将加强合规标准,确保运营遵循公平和诚信原则,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0] - 公司将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提高原材料质量,并向客户交付高质量产品[20] 股东与股权 - 曲继广先生持有公司285,008,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60%[54] - 曲继广先生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832,698,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8.05%[54] - 苏学军先生持有公司24,41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82%[54] - 孟国先生持有公司2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67%[54] - 周兴扬先生持有公司2,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7%[54] - 曲继广先生持有285,00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60%[58] - 曲继广先生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832,69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8.05%[58]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446,85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5.05%[59]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159,87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38%[59] - UBS Group AG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296,869,65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99%[59]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对收购友誼化工所产生的商誉进行10,609,000港元的全额减值[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收益为3,338,939千港元,同比增长0.2%[66] - 毛利为1,843,455千港元,同比下降5.2%[66] - 期内溢利为697,786千港元,同比增长7.4%[6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312港元,同比增长7.6%[68]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046,504千港元,同比增长8.1%[69] - 流动资产总额为7,275,706千港元,同比增长6.3%[69] - 流动负债总额为2,005,487千港元,同比下降20.4%[69] - 资产净值为7,569,754千港元,同比增长4.1%[70]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7,252,180千港元,同比增长4.6%[70]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30,292千港元,同比增长62.6%[68] - 公司向股东支付的股息为296,904千港元[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22,918千港元,同比下降29.9%[7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8,002千港元,同比下降8.6%[7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9,013千港元,同比下降71.3%[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4,097千港元,同比下降119.6%[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4,535千港元[76]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2] - 曲继广先生兼任董事局主席和行政总裁,公司认为此举符合公司最佳利益[62]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发现重大问题[65] - 公司主要从事药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包括成药、原料药以及医用材料[77] - 公司识别两个可呈报分部,即静脉输液及其他以及医用材料[7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益为3,338,939千港元,同比增长0.17%[81] - 销售药品收益为3,226,372千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81] - 销售医用材料收益为93,170千港元,同比增长4.58%[81] - 服务收入为4,895千港元,同比增长125.9%[81] - 按客户地理位置分拆,中国地区收益为3,002,085千港元,同比下降0.38%;其他国家收益为336,854千港元,同比增长5.39%[8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经营溢利为849,283千港元,同比增长7.17%[83] - 财务成本为63,163千港元,同比增长3.97%[90] - 员工成本为373,921千港元,同比增长9.54%[91] - 研发成本为136,516千港元,同比下降1.61%[92] - 存货成本为1,496,712千港元,同比增长8.14%[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620,686,000港元,同比增长40.2%[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无形资产成本为104,08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04,552,000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厂房及设备项目账面值为5,531,000港元,产生出售收益417,000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存货总额为1,142,928,000港元,同比增长5.2%[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原材料存货为538,588,000港元,同比增长12.5%[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联营公司辰欣药业的权益为420,17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22,681,000港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自辰欣药业收取股息13,214,000港元,同比增长31.5%[101]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在2024年6月30日为2,232,5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7,785千港元有所增加[104] - 应收票据在2024年6月30日为151,57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1,961,000港元有所减少[104] - 借款在2024年6月30日为3,607,50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68,141千港元有所增加[105] - 银行借款中有抵押部分在2024年6月30日为69,2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623千港元有所减少[106] - 银行借款中无抵押部分在2024年6月30日为3,538,2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97,518千港元有所增加[106] - 应付款项及票据在
石四药集团:2024年半年报点评:2024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大输液板块销量增长明显
国信证券· 2024-09-09 2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稳健 - 2024H1 公司实现营收 33.39 亿港元(+0.2%),归母净利润 6.86 亿港元(+7.4%) [5] - 毛利率 55.2%(-3.1pp),净利率 20.5%(+1.4pp) [5] - 费用控制合理,销售费用率 22.7%(-4.9pp),管理费用率 4.2%(+0.1pp),财务费用率 1.9%(+0.1pp) [5] 大输液业务表现强劲 - 2024年上半年大输液业务实现收入 21.85 亿港元(+5.6%),销量 11.39 亿瓶袋(+21.7%) [14] - 重点治疗性输液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如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销量增长 135% [14] 原料药业务短期承压 - 咖啡因价格低位运行,原料药收入 3.99 亿港元(-12.1%) [17] - 集采产品盐酸溴己新降价,安瓿注射液收入 3.67 亿港元(-19.0%) [10] 研发成效显著 - 上半年获批 29 个制剂品种,14 个原料药品种 [20] - 自主研发的创新药SYN-045和ADN-9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营收 65.32/70.86/76.85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 13.41/14.98/16.51 亿港元 [21]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当前公司正处在制剂品种的密集获批阶段,有望为未来稳健增长提供支撑 [21]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2:1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净利润6.86亿港元,同比增长7.4%[3]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0.08港元/股,同比增长14.3%[3] - 公司上半年收益为33.39亿港元,同比增长0.17%[15] - 公司上半年毛利为18.43亿港元,同比下降5.2%[15] - 公司上半年经营溢利为8.49亿港元,同比增长7.17%[1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股东应占溢利为685,737千港元,同比增长7.4%[17]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30,29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7,537千港元增长62.7%[17]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2312港元,同比增长7.6%[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849,283千港元,其中静脉输液及其他业务贡献852,025千港元,医用材料业务贡献7,915千港元[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23,651千港元,其中静脉输液及其他业务贡献856,207千港元,医用材料业务贡献8,231千港元[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为697,786千港元,其中静脉输液及其他业务贡献735,543千港元,医用材料业务贡献3,030千港元[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31港元,同比增长7.4%,基于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685,737,000港元和加权平均普通股数2,965,743,000股[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231港元,同比增长7.4%,基于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685,737,000港元和摊薄后加权平均普通股数2,974,732,000股[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宣派每股8.0港仙的中期股息,总额为237,523,000港元,同比增长14.3%[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过往财政年度每股10.0港仙的末期股息,总额为296,904,000港元,同比增长24.9%[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3,338,9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主要得益于静脉输液和口服制剂的增长[5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8.3%下降至55.2%,减少3.1个百分点[54] - 公司经营溢利为849,283,000港元,同比增长7.2%,经营溢利率从23.8%提升至25.4%[5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85,737,000港元,同比增长7.4%,纯利率从19.2%提升至20.5%[62] - 公司中期股息每股8港仙,总额约237,523,000港元[74] 业务表现 - 静脉输液及其他业务收入32.4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7.2%,其中直立式软袋输液收入16.57亿港元,同比增长8.6%[4] - 输液业务销售收入21.85亿港元,同比增长5.6%,销量11.39亿瓶(袋),同比增长21.7%[5] - 安瓿水针业务销量16,657万支,同比增长27%,销售额3.67亿港元,同比下降19.1%[6] - 口服制剂业务销量80,090万片(粒、袋),同比增长8%,销售额2.54亿港元,同比增长4.1%[6] - 重点治疗性输液产品销量1.49亿瓶(袋),同比增长34%,销售额5.5亿港元[5] - 腹膜透析液销量388万袋,同比增长83%[5] - 头孢地尼胶囊销量11,171万粒,同比增长33.7%,超额完成国家集采报量[6] - 原料药集团外销售额为3.99亿港元,同比降低12.1%,主要受咖啡因价格低位运行影响[7] - 咖啡因集团外销量2,521吨,同比增长28%;茶碱集团外销量136吨,同比增长约37%;阿奇霉素集团外销量154吨,同比增长34%[7] - 制剂出口业务上半年实现出口输液量5,172万瓶(袋),出口输液销售额7,762万港元,与上年基本持平[7] - 医药包材业务对集团外销售额9,448万港元,同比增长4.9%[8] - 公司销售药品收入为3,226,372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3,225,011千港元基本持平[23]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3,002,085千港元,占客户合约收益的89.9%[23] - 公司销售医用材料收入为93,170千港元,同比增长4.6%[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静脉输液及其他业务收益为3,244,459千港元,医用材料业务收益为94,480千港元,总计收益为3,338,939千港元[2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静脉输液和安瓿注射液,由全资附属公司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制造及销售[50] - 静脉输液业务收益为2,185,363,000港元,同比增长5.6%,其中非PVC软袋及直立式软袋输液收益占比75.9%[51] - 安瓿注射液收益为366,785,000港元,同比下降19.1%,主要由于平均售价下降及退款影响[51] 研发与创新 - 上半年获批制剂、原料药等新品种43个,其中制剂品种29个、原料药14个[9] - 集团已完成利奈唑胺从原料药到利奈唑胺氯化钠注射液、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利奈唑胺干混悬剂等主流剂型一体化研发布局[9] - 集团自主研发的抗肺动脉高压1类创新药SYN045目前已开展一期临床,预计2024年底结束[10] - 化药1类抗肝脏纤维化创新药物ADN-9将尽快申报一期临床[10] - 公司上半年研发成本为1.37亿港元,同比下降1.61%[15] - 公司上半年申请专利45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授权专利22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11] - 公司预计下半年获批制剂和原料药28个品种,计划申请52个品种上市[14] - 公司首个乳剂水针品种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期内获批[11] - 公司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2024年7月获批[11] - 公司预计2025年3月申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11] - 公司上半年累计授权专利294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247,094千港元,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为110,578千港元,净研发成本为136,516千港元[29] - 公司研发成本为136,516,000港元,同比下降1.6%,主要由于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减少[58] 集采与市场 - 公司参与国家及地方集采超500次,13个品规产品中标国家集采[5] - 公司面临中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集采)的风险,目前整体收入只有小部分来自国家集采[45]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因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价格调整问题,与集采机构协商并退款,部分省级集采机构将其信用评级列为严重失信[4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275,706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6,842,219千港元增长6.3%[18]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005,487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2,521,440千港元下降20.5%[18] - 公司资产净额为7,569,754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7,268,692千港元增长4.1%[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为2,222,104,000港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应收款项为2,232,567,000港元[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为450,408,000港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三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项为368,763,000港元[3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1%至1,564,535,000港元[63] - 公司银行借款增加7.1%至3,607,505,000港元[63]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上升至22.0%[6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3改善至2.63[63]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73,921千港元,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345,704千港元,定額供款退休計劃供款为28,217千港元[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1,496,712千港元,其中包括与员工成本、折旧及摊销开支相关的362,844千港元[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194,786千港元,其中所拥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4,78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001千港元[29]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758,055,000港元,同比下降17.7%,主要由于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56] - 公司总薪酬成本增加9.5%至373,921,000港元[64] 股息与股份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通过联交所购回任何普通股,而2023年上半年购回2,64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13,672,000港元[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及可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00,000,000份,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2] - 公司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下,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购回3,300,000股股份,总代价14,933,000港元作为资本储备中的扣减项目[43]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16日至2024年9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5] - 所有过户文件及相关股票需在2024年9月13日下午4:30前送达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以符合资格收取中期股息[75] 公司治理 - 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68] - 公司无任何重要或然负债[68] - 公司维持超过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6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符合上市规则第13.92条[71] - 董事局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曲继广、苏学军、孟国、周兴扬及曲婉蓉,非执行董事刘文军,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亦兵、周国伟及姜广策[77] 其他 - 公司对2022年收购的友谊化工产生的商誉进行全额减值,金额为10,609,000港元[49] - 中期业绩公布已刊登于公司网站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76] - 中期报告将稍后登载于上述网站并寄发给股东[76]
石四药集团(0200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16:3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全年销售收入为5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以港元计为64.63亿港元,同比增长0.5%[3]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56.0%,同比上涨0.6个百分点[3]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3.19亿港元,同比增长17.4%[3] - 2023年公司派发末期息0.10港元/股,全年共派息0.17港元/股,同比增长21.4%[3]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6,463,009,000港元,同比增长0.5%[18]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925,747千港元,同比增长26.2%[167] - 2023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329,288千港元,同比增长11.75%[160]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4441港元,同比增长18.08%[161] 产品与销售 - 2023年公司国家集采及接续产品销售额约9.36亿港元,同比增长70%[4] - 2023年公司累计有17个品种23个品规产品中标国家集采[4] - 2023年公司阿奇霉素片等9个国家集采中标产品均已实现到期续标[4] - 2023年公司拉考沙胺注射液等3个品规产品完成30个省份准入[4] - 2023年公司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12个品规产品完成20个以上省份准入[4] - 大输液业务2023年累计销量约19.1亿瓶(袋),同比增长21%,销售额约40.41亿港元,同比增长15%[5] -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销售量约4,755万瓶(袋),同比增长约215%[5] - 安瓿产品2023年累计销量约3.1亿支,同比增长84%,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销售约1.1亿支,同比增长243%[5] - 口服制剂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达约4.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8%,其中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销售6,906万袋,同比增长约56%[5] - 原料药板块2023年销售额约8.89亿港元,同比下降约35%,咖啡因销量约3,799吨,同比下降约28%[6] - 外贸制剂出口2023年实现出口输液量约1.06亿瓶(袋),同比增长约6%,出口输液销售额约1.6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6] 研发与创新 - 2023年公司取得各类生产批件86个,其中制剂72个,原料药14个,包括国内首家且独家取得批件的司替戊醇干混悬剂[7] - I类新药NP-01片新增3个规格临床试验补充申请获批准,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研究[8] - 复杂制剂药物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多个缓释片和乳剂项目获批或上报国家药监局,包括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于2024年2月获批[9] - 2023年公司取得一致性评价批件9个,累计拥有各类产品批件86个,其中5个品规产品在业内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9] - 2023年公司申请专利70项,授权专利43项,累计申请专利452项,授权306项,拥有有效专利288件,其中发明专利153件[9] 生产与产能 - 新建全智能直立式软袋输液生产车间于2023年12月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正式投产,新增产能6亿袋/年[10] - 2024年公司计划取得82个各类国家生产批件,包括液体制剂产品38个、固体制剂产品23个、原料药21个[12] - 2024年公司将加快布局新建年产6亿瓶塑瓶注射剂生产线、年产1500万袋即配型双室袋输液生产线及年产2亿支激素类无菌制剂生产线,使输液总产能达到30亿瓶(袋)以上[1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致力于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事务,将ESG因素融入日常运营,并遵循香港联合交易所的ESG报告指引[73] - 公司制定了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目标,计划在2023至2032十年间的排放密度平均值比2022年有所下降[83] - 公司新建污水处理站采用低温湿式氧化处理工艺,以优化生产工艺[83] - 公司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确保节能目标的完成[83] - 公司优化设备组合,从管理上挖掘节能潜力,改进生产流程[83] - 公司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举措,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大节能型设备及技术的推广力度[84] - 公司设有各类防治污染设施,确保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达标排放[85] - 公司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实现达标排放[85] - 公司未在2023年内出现违反排放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85]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5,600名员工,较2022年的5,000名增加12%[32] - 2023年公司总薪酬成本为717,031,000港元,较2022年的668,407,000港元增加7.3%[32] - 2023年公司员工总数为5,640人,较2022年的5,004人有所增加[99] - 2023年公司男性员工为3,201人,女性员工为2,439人[99] - 2023年公司18-30岁员工为2,435人,31-50岁员工为2,845人[99] - 2023年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为1,258人,较2022年的1,077人有所增加[99] - 2023年公司博士学历员工为17人,研究生学历员工为151人[99] - 2023年公司总人员流动率为16.5%,较2022年的17.0%有所下降[100] - 2023年18-30岁员工流动率高达73.9%,较2022年的24.2%显著上升[100] - 2023年公司共组织新员工培训46,128课时[101] - 2023年每名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66.5小时,较2022年的63.3小时有所增加[104] - 2023年因工伤损失的工作天数为1,404天,较2022年的1,028天有所增加[105] - 2023年公司未出现违反雇员聘用、劳工标准或健康与安全的法律与法规的情形[105] - 2023年公司对生产车间的消防设施、安全和应急器材进行了评估和升级[103] - 2023年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定期健康体检及职业体检,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103] 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曲继广先生拥有超过30年医药行业经验,现任公司董事局主席[36] - 公司执行董事苏学军先生拥有丰富的药品市场开发经验,现任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36] - 公司执行董事孟国先生拥有超过20年企业财务、税务及信息科技管理经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36] - 公司执行董事周兴扬先生拥有超过2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现任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37] - 公司董事局由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包括具有丰富医药行业经验的王亦兵先生和具有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的周国伟先生[42] - 董事局主席曲继广先生同时担任行政总裁,负责领导管理层执行公司业务策略[41] - 公司董事局在2023年共举行了四次董事局会议、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和一次股东特别大会,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了这些会议[44] - 公司董事局已向管理层授予管理日常运作的责任,并对管理层权力给予清晰指引[43] - 公司董事局定期检讨授权安排,以确保其符合公司需求[43] - 公司董事局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财务、业务、家庭及其他重大或相关关系[43] - 公司董事局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了合适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43] - 公司董事局主席曲继广先生与其他董事避席的情况下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一次会议[44] - 公司董事局负责审阅和监督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42] - 公司董事局负责审阅和监督公司在遵守法律及监管规定方面的政策及常规[42] - 公司全体董事均参加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阅读资料、会议/简报会、研讨会和实地考察[50] - 公司秘书在2023年接受了至少15小时的专业培训,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50] - 公司董事局会议及委员会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存置,董事可在合理时间内查阅[46] - 公司制定了董事提名、委任及重选政策,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考虑诚信、技术、行业经验等因素[48]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3年12月31日前提交了持续专业发展记录[49] - 公司董事局会议通常在会议前14天通知全体董事,并提供议程和相关资料[45] - 公司董事局成员多元化政策在提名董事候选人时被考虑[48] - 公司董事局会议记录初稿和最终定稿在会议后合理时间内送交全体董事[46] - 公司董事局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了所考虑的事宜和达成的决定[46] - 公司董事局会议在涉及重大利益冲突时,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其紧密联系人须出席会议[47] - 公司董事局成员目前为单一性别,计划在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位不同性别的董事[51] - 提名委员会由王亦兵先生、周国伟先生及姜广策先生组成,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一次会议,检讨了董事局构成及成员多元化政策[54] - 薪酬委员会由姜广策先生、王亦兵先生及周国伟先生组成,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一次会议,检讨了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刘文军先生的年薪均为228,000港元[57] - 审核委员会由周国伟先生、王亦兵先生及姜广策先生组成,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100%[59] - 公司核數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核數服務費用為3,718,000港元[62] - 公司審核委員會在2023年舉行了兩次會議,成員出席率為100%[60] - 公司董事局確認財務報表真實反映了集團事務狀況及財務業績,並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61] - 公司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被董事局評估為有效及足夠[63] - 公司已制定處理內幕消息的政策及程序,確保消息平等適時地向公眾發佈[64] - 公司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賄賂或貪污,並制定了反貪污及舉報政策[65] - 公司董事在2023年內遵守了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標準守則[66]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07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17港元[115] - 公司2023年可供分派储备约为320,247,000港元,较2022年的251,117,000港元有所增加[116] - 公司2023年通过联交所回购3,64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18,036,000港元[117] - 公司2023年根据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购买3,3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11%[118] - 公司2023年未行使的购股权为100,000,000份,与2022年持平[119] - 孟国先生和周兴扬先生分别持有20,000,000和2,000,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4.218港元[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4.218港元,剩余合约期约为2.03年[122] - 假设所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获行使,公司将获得所得款项421,800,000港元[12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23年1月13日起为期10年,期间授出的购股权可在10年结束后继续行使[123]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授出的购股权行使价至少为要约日期股份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24]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权计划或股份奖励计划下可配发及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297,268,338份,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29,726,833份[126] - 公司所有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97,268,33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10.01%[126] - 公司已采纳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旨在为获选参与者提供所有权权益,鼓励和挽留人才[127] - 受托人可购买的最高股份数目为60,280,507股,占公司2018年12月27日已发行股份的2%[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托人已购买3,3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0.11%[128]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自2018年12月27日起计算[127] - 公司董事局有权随时委任新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13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安排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131] - 董事服务合同初步为期三年,可续期三年[131] - 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人士[130] - 董事局建议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退任董事[130] - 董事概无在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的交易、安排及合同中拥有重大权益[132] - 曲继广先生直接持有公司283,00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53%,并通过中华药业持有828,374,000股,占27.90%[135][139]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伦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46,85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5.05%[139] - UBS Group AG通过现金结算的衍生工具持有公司306,908,509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0.34%[140] - 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应占收入分别少于总收入的10%及30%,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分别少于总采购额的10%及30%[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自科伦集团购买制药材料总额为人民币245,046,000元,向科伦集团销售制药材料总额为人民币54,132,000元[144] - 公司与四川科伦续签了2024年度的总购销合同,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144] - 公司与四川科伦签订了2024年度的产品制造及运输服务总合同和研发服务总合同,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145] - 公司确认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所有时间均维持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47] - 公司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并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148]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14日至2024年5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9] - 公司建议末期股息的记录日期为2024年5月22日,预计派付日期为2024年6月4日[150] - 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并符合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151] 供应链与供应商管理 - 2023年公司与约1,600家供应商合作,其中99%来自中国[106] - 2023年公司通过规范物料供应商质量档案和现场审计,加强了物料供应质量管理[106] - 公司积极參與客戶的庫存管理,避免因庫存積壓或滯銷造成的退換貨[108] - 公司設有質量服務部門,負責客戶反饋質量問題的諮詢和處理工作[108] - 公司定期進行內部的自檢工作,及時發現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並制定糾正預防措施[108] - 公司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賄賂或貪污,並致力在公司所有業務往來及關係中以專業、公正及誠信的態度行事[109] - 公司制定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已獲得有關研發及生產的知識產權[108] 社会责任与慈善 - 公司2023年向社會慈善捐款約人民幣73萬元,主要用於教育和醫療建設等項目[111] - 公司2023年未出現因安全與健康理由而須回收的已售或已運送產品[108] - 公司嚴格遵守中國《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並制定了一系列動物實驗管理制度與操作指引[108] - 公司2023年未出現違反反貪污法律與法規之情形[110] - 公司制定了反貪污及反賄賂政策,並已制定舉報政策以處理可能的不當行為[110] 财务审计与合规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贸易款项账面值总额为19.88亿港元,其中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270万港元[155] - 应收贸易款项的账面净值占2023年12月31
2023年年报点评:利润端稳健增长,多业务布局提供中长期增长驱动力
国信证券· 2024-04-03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石四药集团"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8.24亿元人民币(+4.9%)、归母净利润13.19亿港元(+17.4%) [1][6] - 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费用下降 [1][6][7] - 大输液业务实现收入40.41亿港元(+15.1%)、销量19.08亿瓶袋(+20.9%),重点治疗性输液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1][10] - 制剂产品如安瓿和口服制剂销量大增,多个产品中标国家集采 [2][10] - 原料药板块短期受咖啡因价格下跌影响,但公司正在布局高附加值特色原料药 [3][10] - 公司新产品研发成效喜人,仿制药研发效率和数量保持行业领先 [13] 分板块总结 大输液业务 - 2023年大输液业务实现收入40.41亿港元(+15.1%)、销量19.08亿瓶袋(+20.9%) [10] - 重点治疗性输液产品如盐酸氨溴索、盐酸莫西沙星等销量大幅增长 [10] - 基础输液、营养输液和治疗输液毛利率分别为60.5%、51.5%和65.1% [10] 制剂业务 - 2023年安瓿业务销量约3.09亿支(+83.8%)、口服制剂销量14.54片粒(+31.7%) [10] - 奥硝唑注射液、阿奇霉素干混悬等产品中标国家集采 [10] 原料药业务 - 2023年原料药业务收入8.89亿港元(-34.6%)受咖啡因价格下跌影响 [8][10] - 公司正在布局高附加值特色原料药,未来有望企稳回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