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在中国成立,其前身为2010年7月8日成立的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6] - 公司成立于2010年,已成立14年[20] - 公司招股章程日期为2023年9月13日[9] - 公司股份代号为2496[17] - 公司涉及的业务相关概念有CDMO(合同开发及生产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RO(合同研究组织)[6] - 公司相关的法规及规则包括上市规则、中国公司法、公司条例等[6][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同期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6][9] 股份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H股每股面值也为人民币1.00元[6][8] - 根据所有股份计划将予授出的所有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的H股总数不得超过19,384,800股H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约10.0%[9] - 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内可发行H股总数不超1,938,400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0%[11] - 2024年H股购股计划相关定义包括管理人、行权期、行权价等[4][6] 员工激励平台信息 - 公司有多个员工激励平台,如南京才智二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汇友聚才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汇友聚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8] 董事会及委员会信息 - 公司的董事会设有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4][9] - 董事会汇报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情况[112]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控制公司责任,负责指导监督公司事务[126] - 董事会对政策、策略、预算等重大事项保留决策权,日常运营管理职责授予管理层[127] - 董事会定期审核董事履职贡献及投入时间,成员具备技能、经验和多元化观点[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的规定[130] - 各董事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135]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40] - 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三次会议[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至年报日期,审计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无执行董事出席情况下会面两次[142]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43]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审查董事会架构、规模、组成等并提建议[149]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监督目标进度并提修改建议[157] - 董事会将选择及委任董事职责和权限授予提名委员会,公司有董事提名政策及程序[158][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建议董事会委任一名新非执行董事温植成先生[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惯例等多项内容[170] 董事及管理层变动信息 - 柳丹博士于2024年4月3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5] - 郭宏伟博士于2024年10月22日被罢免非执行董事,温植成先生同日获委任[15] - Dai Weiguo博士于2024年7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17] - 陈斌博士于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亏损相比2023年减少人民币94.1百万元[2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7,813千元,收入成本为22,744千元,毛利为85,069千元[2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096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892千元,研发开支为164,986千元[24]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6,592千元,财务成本为4,078千元,除税前亏损为97,599千元[2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6,508千元,流动资产为221,335千元,非流动负债为51,172千元[2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86,136千元,资产净值为30,535千元[24] - 2024年公司确认许可费收入8279.5万元,占比76.8%;确认研发服务收入2501.8万元,占比23.2%,总计收入10781.3万元[45][46][47] - 2024年公司政府补助收入850.8万元,占比76.7%;银行利息收入256.6万元,占比23.1%;其他收入2.2万元,占比0.2%,总计其他收入1109.6万元[50] - 2023年公司政府补助收入1194.4万元,占比92.0%;银行利息收入104.7万元,占比7.9%;其他收入2.3万元,占比0.1%,总计其他收入1301.4万元[50]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的1301.4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109.6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340万元[5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189.2万元,2023年为亏损33.4万元;其中2024年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6.7万元(占比-3.5%),租赁协议终止收益7000元(占比0.3%),外汇收益净额195.2万元(占比103.2%);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160.8万元(占比481.4%),外汇亏损净额191.9万元(占比-574.6%)[52] - 2024年研发开支1.65亿元,2023年为1.551亿元;其中2024年技术服务费1.15117亿元(占比69.8%),原材料成本1732.2万元(占比10.5%);增加主要因M701临床试验费用增加,部分被Y101D临床试验开支减少抵消[55] - 2024年行政开支2660万元,2023年为2231.1万元;其中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1034万元(占比38.9%),专业中介费854.9万元(占比32.1%),与同期相比保持相对稳定[58] - 2024年财务成本410万元,较2023年的240万元增加170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本金增加3740万元使利息支出增加[59]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所得税开支[60] - 2024年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9760万元,较2023年的1.917亿元减少9410万元,因收入增加1.078亿元、收入成本增加2270万元、上市开支从2460万元降为0[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1.967亿元减至1.263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2.213亿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63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9070万元、存货430万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1.861亿元,包括银行借款7580万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4940万元、转让协定预收款3950万元、合约负债2060万元、递延收入50万元、租赁负债40万元[62]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07亿元(同期为1.86亿元),税前亏损为9760万元[63] -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0万元(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5480万元)[63]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00万元(同期为1.763亿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1.2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0万元增加[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万元[69] - 杠杆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0.6%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49.8%[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借款由物业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投资物业作担保,账面价值分别为550万元、790万元及40万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9000万元[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审计已付及应付费用为205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业绩审阅已付及应付费用为30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务咨询已付及应付费用为128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ESG报告咨询服务已付及应付费用为12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酬金总计2598千元人民币[182] 业务合作信息 - 2024年10月公司M701项目与正大天晴达成3.15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及研发里程碑款合作[21] - 公司Y400项目与康哲药业合作,在中国已进入临床II期[21] - 2024年10月公司与正大天晴达成M701许可合作[33] 项目研发进展信息 - M701治疗MA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2月获CDE同意,3月首位患者成功给药[32][33] - M701治疗MA的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于2024年6月公布,最终分析数据于12月公布[33] - M701治疗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Ib期招募24名患者,II期于2024年3月首位患者成功给药[33] - 公司预计2025年底前Y225获IND批件,2026年底前Y232获IND批件[27][29] - 2024年9月公司完成Y101D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Y101D联合疗法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Ib/II期试验[35] - 截至2025年2月,公司完成Y332的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18例受试者,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36] - 报告期内,Y400在中国已推进至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已入组II期试验[37] - 2024年度公司完成M701项目的工艺表征及工艺验证3批次生产以及Y225项目的技术转移[41] 生产基地信息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单个反应器最大年产量为20 - 24批次[41] 未来任务信息 - 2025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推动核心管线的海外合作开发以及加速候选药物的研发进程[43] 重大事项信息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7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或然负债和重大资本承担[74][75] 人员信息 - 袁谦博士58岁,2010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曾在1995 - 2011年期间担任多家公司职务[83] - 周宏峰博士55岁,2010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2 - 2014年期间有丰富任职经历[85] - 庞振海50岁,2020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9 - 2020年在石药集团等公司任职[86] - 惠希武博士40岁,2022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12 - 2025年在石药集团相关公司任职[88] - 梁倩52岁,2018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6 - 2022年有相关工作经历[88] - 温植成43岁,自2024年10月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03 - 2024年在多家公司任职[91] - 袁博士在1990年6月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23年1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83] - 周博士在1992年6月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1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12月获博士学位,2023年6月获EMBA学位[85] - 庞先生于1999年7月获会计学学士学位[87] - 惠博士于2006年6月获生物科学学士学位,2012年7月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88] - 谢守武41岁,2022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2] - 程斌博士58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3] - 付黎黎40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5] - 邓跃臻博士45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5] - 陈斌博士63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8] - 孙聚民49岁,自2018年1月起担任监事兼监事会主席[99] - 刘芳47岁,自2016年3
友芝友生物-B(0249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