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703.6百万港元[10]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231.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32.9%[10]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约107.6百万港元,纯利率约为15.3%[10] - 公司本年度每股盈利约29.97港仙,2023年为34.04港仙[10]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703.6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704.4百万港元轻微减少约0.8百万港元或约0.1%[20] - 2024年公司毛利约231.7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245.4百万港元减少约13.7百万港元或约5.6%[2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约32.9%,较2023年约34.8%减少约1.9个百分点[21]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年约145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870万港元,增加约420万港元[2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1720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1560万港元,减少约160万港元[2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940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9880万港元,增加约480万港元[25] - 纯利从2023年约1.222亿港元减至2024年约1.076亿港元,减少约1460万港元,降幅约11.9%,纯利率分别约17.3%及15.3%,减少约2.0个百分点[29]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650万港元(2023年约150万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11.3%(2023年约6.2%)[3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590万港元(2023年约1.877亿港元),流动比率约2.0倍(2023年约2.5倍)[38]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4000万港元(2023年约2140万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存款约80万港元(2023年约10万港元),有一项按揭贷款约1800万港元(2023年约2050万港元)[39] - 2024年末银行借款总额3997.5万港元(2023年2138.6万港元),均按浮动利率计息[40] - 本年度集团总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约1.166亿港元,2023年约1.204亿港元[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1港仙,2023年为15.1港仙[11] - 董事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1港仙,2023年为15.1港仙[51] - 董事建议向2025年6月2日名列股东登记册的股东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1港仙,总金额约5780万港元[179] 公司荣誉与人员奖项 - 公司荣获多个知名奖项,包括“智慧学习型企业奖”“创新先锋奖”等[10] - 行政总裁陈伟明获“二零二四年杰出董事奖”[10] - 财务总监董铭尧获“二零二四年亚太杰出企业奖(APEA®)的卓越企业领袖奖”[10] - 创新及应用科技总监陆鹤强获“亚洲最具启发性领导人大奖”[10] - 董铭尧2020年7月获最佳雇员奖,2024年3月获“2024卓越企业领袖奖”[90] - 陆鹤强2024年11月获“亚洲最具启发性领导人大奖”[93] 公司团队建设与发展 - 公司在本年度扩充质量设计、销售及营销团队,加强人才发展计划并实施高阶管理层继任计划[8]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公司产品涵盖衣物护理电器和煮食电器,销售至逾30个国家及地区[16] - 2024年衣物护理电器销售额减少,煮食电器销售额增加[20]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2025年公司计划推出具备全新冲泡系统的第四代全自动咖啡机[12][18] - 2025年公司将重新审视衣物护理电器潜力,拓展产品系列[12] - 2025年公司将加强与新客户关系,拓展销售渠道[12] - 2025年公司将整合先进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12][19] 公司业务风险因素 - 集团业务可能受传染病或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导致封锁、出行限制和停工[41] - 俄乌及中东军事冲突或影响集团销售及表现[41] - 集团销售额受消费者喜好和宏观经济因素变化影响[47] - 集团依赖少数主要客户,关系恶化会影响业绩[47] - 若无法服务欧洲市场或欧洲经济下滑,集团业务和财务状况或受不利影响[47]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19年10月25日上市,按每股1.30港元发行1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070万港元[57] - 自上市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约7390万港元,年初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680万港元[57] - 2024年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70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动用约8660万港元,未动用约410万港元[57] - 升级生产设施及提高产能拟定用途总额5040万港元,实际用途5040万港元[57] - 加强产品设计及开发能力并增加产品供应拟定用途总额3160万港元,实际用途2880万港元,本年度动用1080万港元,余额28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前动用[57] - 扩大客户群拟定用途总额300万港元,实际用途300万港元[57] - 升级资讯科技系统拟定用途总额570万港元,实际用途440万港元,本年度动用190万港元,余额130万港元预计2025年6月前动用[57] 公司管理层人员信息 - 陈伟明56岁,1995年12月毕业于檀香山夏威夷大学,会计经验逾27年,担任公司行政总裁[59][60][61] - 赵维光60岁,1987年11月毕业于香港大学,会计及财务经验逾37年,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和公司秘书[63][64] - 邓美华50岁,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整体营运管理等[64] - 邓女士在家用电器行业拥有逾26年经验,1998年7月毕业于香港树仁学院获工商管理文凭,2001年12月获路易斯安那大学门罗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5] - 俞博士48岁,于2017年9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2月28日重新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家用电器销售及营销方面拥有逾22年经验[67] - 俞博士2002年6月毕业于邦德大学获文学士学位,2013年10月获香港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2022年9月和2024年10月分别获香港理工大学商业分析理学硕士学位及工商管理博士学位[68] - 自2017年7月、2020年6月及2021年7月,俞博士分别获委任为香港模具及产品科技协会理事会的理事、秘书长及副理事长[69] - 陈博士66岁,为集团创办人之一,2017年9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2月28日重新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家用电器行业拥有逾48年经验[70][71] - 陈博士自1977年1月至1993年10月任职于Dixons Stores Group (Far East) Limited,初始职位为助理采购员,最后职位为高级采购员及总监[71] - 陈博士2007年1月成为香港董事学会的资深会员,2009年9月获颁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的院士(Fellow) [72] - 2010年5月,陈博士被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授予第十二届世界杰出华人奖[72] - 自2019年7月及2023年7月,陈博士分别获委任为香港模具及产品科技协会理事会的理事长及主席[72] - 陈博士2009年9月获颁美国林肯大学的工程荣誉博士学位[72] - 郑玉婵女士67岁,于2017年9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2月28日重新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家用电器行业拥有逾47年管理及营销经验[73] - 蔡志良先生70岁,于2019年10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行内拥有约44年相关经验[76] - 陈承志先生38岁,于2019年10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5年工作经验[77] - 陈德宜女士42岁,于2023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等方面拥有逾16年经验[79] - 梁丽儿女士63岁,于2023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拥有逾38年经验[80] - 郑玉婵女士于2010年5月获第十二届世界杰出华人奖,2010年10月起任香港电器业协会名誉副会长,2014年获香港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74] - 蔡志良曾于1973年9月 - 1979年2月为香港电业有限公司职员[76] - 陈承志于2010年1月 - 2011年3月任摩根士丹利初级客户服务助理,2011年3月 - 2013年3月任东亚银行客户服务专员[77] - 陈德宜于2005年11月 - 2009年1月任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最后职位为高级会计师[79] - 梁丽儿于1992年9月 - 2003年12月于Legal & General Group Plc担任财务顾问[80] - 李伯文54岁,有逾33年经验,2013年3月加入集团任研发总监[84] - 朱明德61岁,有逾36年经验,1997年9月获商业管理文凭,2013年4月加入集团任工程总监[86] - 潘正正56岁,有逾32年经验,1992年3月获工业设计高级文凭,2013年4月任集团设计总监[87] - 李国豪43岁,有逾15年经验,2003年11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22年4月任集团销售总监[88] - 董铭尧41岁,有逾19年经验,2008年10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2023年4月任集团财务总监[90] - 陆鹤强43岁,有逾20年经验,2004年7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23年9月任集团创新及应用科技总监[92] - 李国豪自2020年7月起分别获委任香港电器业协会不同职位,2020年7月获最佳雇员奖[89]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董事会呈交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9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10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2024年6月21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陈炳炎先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05]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初步固定任期为上市日期起计3年,期满自动续期3年[106] - 各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聘书初步固定任期为上市日期起计1年(部分除外),期满自动续期1年[106] - 根据细则,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席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轮席退任一次[107] - 董事会致力确保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提名委员会须遵守上市规则有关提名及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提名政策及独立性评估准则[109] - 提名委员会获授权每年参考上市规则评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0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C3标准守则[98][99] - 董事会至少每年举行四次会议,全体董事就定期会议获不少于14天通知[115] - 陈伟明等9位董事本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邓美华和郑玉婵出席率为66.7%,俞国伟和陈鉴光出席率为83.3%,陈炳炎出席率为100%;所有董事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6] - 董事会负责领导、监控公司,实施财务政策,检讨财务表现,审批投资等建议[112] - 董事会就管理层授权制订指引,须全体成员审批的事项包括利益冲突、重大资产交易等[113] - 全体董事获提供公司表现等每月最新资料,可及时取得相关资料及意见服务[112] - 新任董事入职接受介绍,本年度所有董事遵守持续专业发展规定[114] - 董事会已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董事会组成[120] - 董事会就性别和背景订立可计量目标,年末已达成[121] - 董事会检讨多元化政策实施及成效,认为充分有效[122] - 公司安排保险涵盖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117]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四名女性董事成员,已达性别多元化可计量目标[123] 公司各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7]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9]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5][126][128][136]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外聘核数师相关建议、财务报表检讨等工作[126] - 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及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等工作[128]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结构等并选择董事候选人[136] 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情况 - 高级管理层(不含董事)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有4人,100.0001至150万港元有1人,150.0001至200万港元有1人[132]
登辉控股(01692)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