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微控股(02239) - 2024 - 年度财报
国微控股国微控股(HK:02239)2025-04-17 17: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400万美元,2023年为2250万美元,按年减少37.8%[12][15] - 2024年公司毛利同比减少10.1%,至840万美元[12][15]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1.8美仙,2023年为4.3美仙[12][15] - 2024年集团收益为1400万美元,较2023年下降约37.8%,主要因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收益减少[45] - 2024年毛利为750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10.1%,毛利率为53.9%(2023年:37.3%)[47][4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630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12.7%,主要因若干政府项目于过往年度完成[48][50] - 2024年研发开支较去年减少3.2%至1090万美元,金额与去年大致持平[53][57]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60万美元,较2023年上升15.3%,主要因智慧感知业务市场推广增加[54][58]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65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11.9%,主要因人员开支减少[55][59]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的抵免180万美元变为2024年的开支50万美元,主要因缺少过往年度一次性优惠税率[56][60] - 2024年亏损为3890万美元,2023年亏损1420万美元,主要因联营公司亏损份额及被投资公司重估损失[61] - 2024年亏损3890万美元,2023年亏损1420万美元,主要因联营公司亏损及投资公司重估损失[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10万美元(2023年:2060万美元),流动比率为405.9%(2023年:459.0%)[62]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10万美元,2023年末为2060万美元[66] - 2024年末净流动资产2200万美元,2023年末为2650万美元[66] - 2024年末流动比率405.9%,2023年末为459.0%[66] - 2024年末租赁负债130万美元,2023年末为90万美元[63][67]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0%,2023年同样为0%[63][67] - 2024年无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2023年为9万美元[69][72] - 2024年末非上市基金权益公允价值1470万美元,2023年末为2480万美元[70][73] - 2024年末持有的芯行纪股权公允价值约1038.6万美元,占总资产6.9%,当年确认公允价值亏损约469.2万美元[71][76] - 2024年末集团在中国内地无未动用银行融资,2023年持有未动用银行融资200百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820万美元)[63][67]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040万美元,占集团总收益的74.1%[89][91] - 2024年审核及审阅服务酬金为31.6万美元,2023年为26.4万美元;2024年非核数服务酬金为4万美元,2023年为5.1万美元[174] 公司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0.1美仙,派息总额合共418,591美元[12][15] 视密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视密卡业务海外市场抓住产品平台切换契机,国内市场加速新标产品市场化进程[18][20] - 2024年视密卡收益约为1080万美元,按年减少约2.7%,占集团总收入约77.1%[26][27] - 欧洲市场(除去俄罗斯)占CAM总销售额约76.7%,收入按年上升约8.1%;俄罗斯占CAM总销售额约1.0%,按年下跌约37.3%;新兴市场约占CAM总销售额约6.2%,按年下降约50.7%;中国内地市场占CAM总销售额约16.2%,按年下降约9.2%[26][27] - 2024年新一代视密卡出货占比增加,海外市场基本完成切换,客户均为欧洲各大运营商[30][32] - 2024年受内容IP化趋势以及OTT业务的影响,荷比卢和北欧的视密卡产品需求量同比降低[30][32] - 新兴市场的CI+ 2.0产品计划虽有所延迟,但当地分销商均在稳步推进中[30][32] - 2024年国内市场监控类工程卡出货量减少,移动及电信运营商中标订单延迟大批量出货[34][36] - 采用公司方案的三款有线网关已在上海及江苏等地的运营商进行小批量试点,北京网络运营商的全业务开发已基本完成[34][36] - 视密卡业务海外将完成主要使用者产品平台切换,国内协同广电总局等加快部署[94][97] 超宽带(UWB)集成解决方案业务进展 - 超宽带(UWB)集成解决方案与欧洲企业合作,接洽东南亚市场[12][16][18][20] - 东南亚工程市场前景促使公司投入超宽带(UWB)集成解决方案的研发,产品模块已完成原型[31][33] 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加快自研,以欧洲为突破点拓展东南亚市场[19][21] - 2024年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收益约为70万美元,约占总收入的5%,与2023年相比,销售收益下降91.7%[35][37] - 2024年集成电路解决方案研发经费支出约为250万美元,约占总收入的18.0%[35][37] - 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加速产品安全认证,以欧洲市场为主拓展东南亚和非洲市场[95][98] 智慧感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智慧感知业务加快产线优化和产品设计国产化,加大市场拓展力度[19][22] - 压感产品深化与头部电池厂商合作,拓展储能场景[19][22] - 光感产品突破无人机客户供应链准入,带来规模增长[19][22] - 2024年智慧感知销售收益约为250万美元(2023年:300万美元),占集团总收益的17.9%[40][42] - 智慧感知业务产品规划目标为全国产化,压感和光感产品分别提升效能和产能[100][101] - 智慧感知业务在智慧电芯方面深度战略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项目落地[100][101]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79名员工,较2023年的158名有所增加[89][91] 行业趋势 - 去全球化下半导体供应链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步复苏,中国集成电路细分领域增长强劲[94][96]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高水平企业管治,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但主席和CEO职务未独立划分[103] - 黄学良先生在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期间担任公司主席兼CEO,公司认为其能带来有力稳定领导[103][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董事长和CEO职责未分离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105][106]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9][111]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定期会议提前至少14天通知董事[110][113] - 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议程和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给董事[110][113]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公司举行1次股东大会[116][117] - 公司来年将安排至少举行4次董事会常规会议[117] - 董事黄学良、关重远、张俊杰等在2024年各委员会及会议出席率多为100%,陈莹出席常规董事会会议率为100%[116] - 公司设有确保董事会获独立意见的机制,每年检讨实施及成效[118][123] - 董事会下设提名、薪酬及审核委员会,协助履行企业管治职责[120][125] - 董事会对公司重大事宜保留决策权,董事履职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22] - 董事会保留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包括政策、战略、预算等[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对董事会架构等进行年度审查[130][134] - 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提名董事人选,可提名适当数量人选供股东大会委任或填补临时空缺[136] - 提名委员会评估人选时参考信誉、经验、能否协助董事会履职等因素[141] - 提名委员会秘书负责召集会议,邀请董事会成员提名人选,或采取书面决议批准提名[146] - 董事会对推荐候选人在股东大会参选事宜有最终决定权[146] - 提名委员会成员和公司职员在发出股东通函前不得向公众披露提名或候选人信息[147][15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架构建议等工作[148][1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集团薪酬政策和结构,确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149] - 提名、薪酬和审计委员会的书面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查阅[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52][153][155] - 陈莹女士于2024年8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月1日已按规定向外部律所取得法律意见[154][157] - 全体董事于2024年度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接受培训并出席研讨会或其他行业活动[160][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黄学良兼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162][163] - 本年度董事会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65][169]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标准不低于上市规则规定,全体董事2024年度均全面遵守[166][170]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对外聘核数师的选择、委聘、辞退或解聘无不一致意见[174][175] - 董事确认有责任编制综合财务报表,不知悉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176] - 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必要阐释及资料,公司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每月更新资料[176] - 董事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确保其真实反映集团状况,且不知悉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事项[177] - 集团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贯彻应用适当会计政策并遵守适用会计准则[178][182] - 董事负责确保集团保存准确会计记录,以编制符合规定的综合财务报表[179][183]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和确定公司愿承担的风险,监督管理维护系统;管理负责设计和维护系统并向董事会确认有效性[180][184] - 公司本年度继续执行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维持原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变[187][188] -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以董事会为决策层,审核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部门经理及业务流程负责人为执行层,划分风险管理职责[187][188] - 董事会批准风险管理方案和报告,进行重大决策风险管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192] - 审核委员会检讨风险管理委员会架构、职责及制度,审阅重大风险评估报告[192] - 风险管理委员会推动系统建设,审议政策制度,为重大决策提供意见[192] - 公司建立包括识别、评估、回应、监控、汇报的风险管理程序,以管理风险[196][197] 公司未来发展理念 - 公司秉持创新求变理念,未来将提升研发实力、升级产品版图、加强投资管理[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