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软科技(68807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龙软科技龙软科技(SH:688078)2025-04-17 22: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软科技[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毛善君[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10层1008,曾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2106室[1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1008室,邮编100080[17] - 公司网址为http://www.longruan.com,电子信箱为info@longruan.com[17] - 董事会秘书为郭俊英,联系电话010 - 62670727;证券事务代表为井泉,联系电话010 - 62670056[1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上海证券报(https://www.cnstock.com/)、中国证券报(https://www.cs.com.cn/)、证券日报(http://www.zqrb.cn/)[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1008室[18]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北京龙软时空智能有限公司70%股份[13] - 公司控股波义尔(河北)智能矿山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13] - 公司控股内蒙古龙软北创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13] - 公司参股北京智安透明探测科技有限公司30%股份[13] - 公司参股山西阳煤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股份[13]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2024年拟以总股本7289.3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6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9913448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28,602,489.37元,较2023年减少17.04%[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29,000.98元,较2023年减少60.83%[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60,755.39元,较2023年增长739.18%[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0,692,921.90元,较2023年末增长2.95%[22] - 2024年末总资产939,873,175.82元,较2023年末增长4.15%[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较2023年减少61.02%[2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86%,较2023年增加4.70个百分点[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67,861.16元[29]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6,364,698.26元、94,007,128.29元、74,200,313.47元、114,030,349.35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177,743.18元、23,337,852.84元、13,534,887.22元、 - 16,021,482.26元[28] - 增值税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收入为1162.03万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9131.10万元,期末余额10088.49万元,当期变动957.39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61.54万元[32] - 营业总收入32860.2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2.9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36.1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57%[35] - 投资收益本期为 -192.33 万元,上年同期为 116.84 万元,变动比例 -264.60%,原因是债务重组损失增加[19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 61.54 万元,上年同期为 109.43 万元,变动比例 -43.76%,因理财产品结构和期限不同[195] -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为 -9.90 万元,上年同期为 -349.07 万元,变动比例 97.16%,因加强合同资产催收管理[195] - 营业外收入本期为 900 元,上年同期为 81.19 万元,变动比例 -99.89%,因上期有诉讼赔偿款本期无[195] - 营业外支出本期为 218.78 万元,上年同期为 158.39 万元,变动比例 38.13%,因对外公益性捐赠增加[195] - 所得税费用本期为 123.80 万元,上年同期为 432.22 万元,变动比例 -71.36%,因应纳税所得额下降[1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186.08 万元,上年同期为 -342.01 万元,变动比例 739.18%,因项目回款增加[195][196] - 营业总收入为 32860.25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7.04%,主营业务收入 32210.94 万元,同比减少 18.29%[196] - 主营业务成本 15521.19 万元,同比下降 16.86%[196] - 能源行业营业收入 28951.15 万元,营业成本 13749.20 万元,毛利率 52.51%,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 24.69%[198] 公司业务项目数据 - 截止2024年末71个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矿中,公司参与建设相关系统的煤矿数量为46对[36] - 公司在全国累计实施地质保障系统120余对矿井、综合管控平台250余对矿井[36] - 公司非煤矿山龙软智图和管控平台在凡口铅锌矿得到应用[37] - 公司新增订单4.2亿元[38] - 2024年云GIS落地曲靖市能源局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助力多家矿业集团打造示范工程,完成龙软智图英文版和俄文版翻译[41] - 报告期内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5.9%,核心产品在46对示范矿井应用[45] - 本报告期完成70余对大中型矿井的智能管控平台应用[45] - 本报告期完成50多对矿井的智能地质保障项目[45] - 2024年金凤煤矿011817工作面获采煤创新大赛厚煤层赛道特等级奖项[46] - 非煤业务实现营收近千万元[49] - 公司在“零碳”能源管理领域开辟新赛道,实施鄂尔多斯“零碳”机场能源综合管控平台及数字孪生业务[49] - 视频智能分析产品在多个项目独立或集成应用[49] - 国家能源局确定的71对(实际执行69对)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中,公司核心产品在46对矿井成功应用[144] - 公司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发的“煤矿综合风险动态分析评估系统”运行效果良好[144] - LongRuan GIS全国煤矿装机超7万台,累计使用单位超1800多家,市场占有率大于85%,平均每月总交互操作超2200万次[186] - 国家能源局71个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矿中,公司参与建设相关系统的煤矿数量为46对[186] - 公司在全国累计实施地质保障系统120余对矿井、综合管控平台250余对矿井[18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以LongRuan GIS平台及技术体系为基础,为多领域提供国产工业软件及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50] - 公司拥有智能矿山信息化完整体系,提供多种专业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创新突破[51] - 龙软智图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平台产品,支持多场景,获适配认证,符合国产化替代要求[52] - LongRuanGIS云平台是新一代国产矿山GIS产品,有六大创新特色,可用于多领域[54] - LongRuan4D - GIS平台是云GIS四维时空管理平台,能实现多信息融合及高精度建模[56] - LongRuan移动GIS平台是移动端原生GIS产品,可与其他平台对接,支撑业务App[59] - 基于龙软智图的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及数智化解决方案包括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等[60] - 基于龙软智图的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融合多源数据,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地质保障服务[60] - 基于龙软智图的地测防治水及“三区”管理系统提高煤矿地测防治水智能化水平[61] - 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多数据融合、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协同控制[63] - 透明化矿山系统基于云GIS+BIM技术融合多源数据,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64] - 灾害综合防治系统集成多源异构数据,可对多种煤矿灾害实时监控、评估及预警[67] - 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打通管理和数据孤岛,实现煤矿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68] - 采掘接续规划预警系统可对采掘生产进度实时监督、对采掘衔接实时预警[71] - 矿山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安全生产调度信息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等功能[73] - 分析决策系统集成全量数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撑[74] - AI图像智能识别分析系统提供多种AI模型,提升监管效率[75] - 煤矿自动化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全矿安全生产工况实时监控与掌握[79] - 应急救援综合指挥与逃生系统提升煤矿重特大事故各环节科技水平[80] - 智能矿山数据中台解决数据管理和使用问题,助力煤矿智能化发展[83] - 自适应采煤系统减少工作面人员至2 - 3人[88] - AI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提供9大类72小类智能分析场景模型[99] - 露天及非煤矿山智能化软件包括非煤矿山采选冶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软件等[107] - 二三维一体化数字采矿软件平台可实现多方面数据管理和功能,有多项发明专利支撑[108] - 基于TGIS非煤矿山智能协同管控平台以“矿石流”为主线,实现一体化管控和决策[108] - 非煤矿山选矿厂综合数字孪生平台涵盖多方面业务管控,融合多种技术[109] - 矿山综合风险动态分析评估系统可智能分析评估矿山灾害风险并动态预警[109] - 矿山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实时采集感知数据,实现风险动态监测预警[110] - 智慧煤炭云服务平台分煤矿企业端和政务监管端,实现大数据融合应用[111] - 安全双重预防管理系统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实现“一网三端”[111] - “零碳”机场利用GIS + BIM技术构建数字模型,实现节能减排[112] - 教育培训系列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多种培训系统[115] - 公司提供基于龙软智图的智能开采工作面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含四大关键技术[154] - 公司推出“龙软智图”系列产品,支持云化部署、订阅式服务,降低信息化项目初始投资和使用门槛[158] - 基于时空GIS的一体化管控平台将为煤矿安全生产及管理决策提供支持[161] - 公司布局研发AI时空大模型技术,集成通用大语言模型及自研时空智能技术[162] - 构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重大灾害演化及监控数字孪生平台[169] - 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龙软时空数字孪生引擎及平台,完成核心底层及基础功能研发[170] - 持续研发面向工业领域的龙软智图云平台,完善功能并迭代发布系列产品[163] - 研发迭代以透明地质多维数据为基座的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164] - 研发迭代基于数字孪生的矿山安全生产分析及管控系统[165] - 研发基于高精度地测模型的灾害仿真模拟和预测预报系统[167] - 研发迭代智能化选煤厂管控平台,实现多方面智能目标[168]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贯穿式软件开发模式,形成基于龙软智图的工业软件产品及能源数智化解决方案,以直销和非直销模式开展业务[117] - 公司根据合同需求由项目经理制定成本预算并提出采购申请,经询价、招标确定供应商,制定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制度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118] - 公司坚持原创开发、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研发模式,采用以GIS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具备向多行业拓展的基础优势[119] - 公司有基础创新研发、实践性创新研发、战略合作研发三种研发模式,与北京大学自2007年起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开展合作[119][120] - 公司研发机构采取“四轮驱动”设置模式,包括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四个研究院,各有职责[121] - 公司营销中心下设售前支持部、大客户部及多个区域中心,统筹管理多个区域服务网点[122] - 售前支持部负责项目售前技术调研等工作,区域中心负责市场开拓与销售等工作[123] - 公司国际业务部初选目标区域为俄罗斯及非洲,商业模式为直销与代理商合作结合,出口GIS及其他智能化相关软件[124] - 公司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制度为基础,通过研发创新引领需求、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实施的经营管理模式[12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24]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2020年12月国家启动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工作,2024年1月公布首批建成的47处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名单(含36处选煤厂)[128] - 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129] - 2024 - 2027年期间企业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131] - 2025年新疆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初级智能化及以上等级,建设条件适应的达到中高级智能化水平[131] - 2024年山西省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力争新建成智能化煤矿150座[132] - 贵州省2023 - 2025年推动建设各类智能煤矿75处,2023年建设2处,2024年建设48处,2025年建设25处,到2025年底确保建成50处以上[132] - 2024 - 2026年河南省累计建成25处省级智能化煤矿、100个以上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70个以上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300个以上智能化子系统[133] - 到2026年河南省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不低于60%,与2023年相比全省煤矿减少用工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