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菲沃泰(68837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菲沃泰菲沃泰(SH:688371)2025-04-18 19: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106,646.73元[6] - 母公司2024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5,285,102.17元[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7946亿元,同比增长55.21%[2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10.6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3年为亏损4155.24万元)[23][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同比由负转正(2023年为-0.12元/股)[24][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1%,同比增加4.39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946.02万元,同比增长55.2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10.6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4年营业成本为2.2490亿元,同比增长39.08%[120][122] - 主营业务成本为2.1768亿元,同比增长36.72%[122][125] - 纳米薄膜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77.93%至602.1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77%[130]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加35.75%至4,574.4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1.01%[130] - 制造费用同比增加35.85%至16,591.6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6.22%[13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58%至9,813.65万元,研发费用同比上升4.59%至8,981.28万元[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85.40万元,同比增长13.26%[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85.40万元,同比增长13.26%[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81.03万元,上年同期为-2029.67万元[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26%至5,285.40万元[1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9,237,162.29元[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0.2557亿元,同比下降5.40%[23][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0055亿元,同比下降5.13%[23][26] - 报告期末总资产202,557.43万元,较期初减少5.40%[37]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65.22%至13,852.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84%[141] - 存货同比增加40.67%至13,268.7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55%[141]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114.70%至9,276.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58%[14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下降47.81%,从3,417,660.55元降至1,783,620.53元,主要系本期房屋租赁减少所致[142]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大幅增长524.68%,从2,474.69元增至15,458.86元,主要系本期预收款项增加所致[142] - 租赁负债同比下降64.50%,从2,610,401.56元降至926,798.22元,主要系本期房屋租赁减少所致[142] - 预计负债同比增长55.37%,从216,441.54元增至336,274.97元,主要系本期产品质量保证金增加所致[142] - 境外资产规模为26,202.47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12.94%[143] 业务线表现(纳米薄膜产品) - 公司防护类薄膜产品包括防水防腐蚀、绝缘耐压防腐蚀和水汽阻隔薄膜,适用于电子产品及其组件[46][48][49][51] - 防水防腐蚀薄膜适用于手机主板及副板、TWS耳机软板及软硬结合板、充电盒PCBA等长期暴露在腐蚀环境下的组件[48] - 耐电压防腐蚀涂层采用PECVD和CVD耦合技术,适用于充电桩电源、电机马达等大电压绝缘需求产品[49] - 水汽阻隔薄膜运用ALD、PECVD、CVD技术,适用于LCD/LED、OLED、泛半导体器件等[51] - 公司超疏水薄膜具有高透过率、抗高温高湿性能,适用于相机摄像头盖板等产品[52] - 超亲水薄膜适用于MR眼镜等产品,具有防雾效果且不影响透光率[53] - 疏水疏油纳米薄膜适用于手机整机、耳机整机等生活防水场景[54] - 低滚动角薄膜适用于耐污、自清洁、除冰等领域[55] - 透明增硬薄膜适用于镜头镜片、AR/VR眼镜、智能手表等耐刮擦场景[57] - 公司自主研发的DLC耐磨薄膜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柔性显示屏和车载触控屏,提升屏幕可靠性和耐磨性[58] 业务线表现(设备研发与生产) - 公司已量产六种型号纳米镀膜设备(FT-35X、FT36X、FT-35XMC、FT-36S、FTCX1000、FTCX1680),并研发三种新型号(FTCX400、FTCM900、FTCC2000)以满足多样化需求[59] - 新一代FTCX1000E设备首创“一腔多膜”功能,成功制备耐电压防腐蚀多功能膜层,已应用于电机、智能家居和汽车变速箱油泵[60] - 公司采用驻外生产和集中生产两种模式,驻外模式适用于需求量大且稳定的客户,集中模式适用于需求较小或波动较大的客户[63] - 公司纳米镀膜设备生产周期较长,涉及机械装配、电气装配和工艺验证等工序[63] - 公司通过PECVD与CVD工艺融合,优化膜层与基材结合力,实时监控膜厚状态[60] 业务线表现(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73%,同比下降9.07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8,981.2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8.73%[38] - 累计取得授权专利334项,其中发明专利240项[38] - 公司新增1项核心技术,耐电压防腐蚀复合膜层制备及其设备设计技术,累计核心技术达14项[89]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92]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407项,其中发明专利240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92]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89,812,776.67元,同比增长4.59%[9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73%,较上年减少9.07个百分点[94]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11人,同比增长19.21%,占总员工比例21.38%[10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023.78万元,平均薪酬20.74万元[104] - 累计授权专利334项,其中发明专利240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9项[106] 各地区表现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为3.2157亿元,同比增长45.85%,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1.2888亿元,同比增长53.29%[124][125] - 境外业务毛利率为62.53%,同比增加9.85个百分点[124] - 设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子公司,拓展数据通信和光通讯领域业务[41] - 越南生产基地专注先进制造,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欧洲和中东[41] - 境外布局包括香港、美国、越南子公司,拓展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负责人宗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宗坚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万峰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2025年将重点研发透明增硬薄膜、水汽阻隔薄膜等新型产品,目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等领域[159] - 公司在武汉设立新子公司,推动战略布局升级,并加强海外市场拓展[161] - 2025年公司将提升ERP、CRM、PDM等系统应用效果,增强AI功能进行业务赋能[162] - 公司致力于将ESG与企业文化、业务运营融合,推动长期价值提升[164] - 公司建成无锡全球总部并全面投产,实现产能跨越式提升,布局深圳、上海、武汉子公司[158] 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 - 中国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68] - 2023年全球纳米薄膜市场规模约为141.8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超过66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8.7%[70] - 纳米薄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手机、耳机、可穿戴设备等,并逐渐渗透到内部元器件防护[70][71] - 纳米材料行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支持明确[66][67] - 纳米薄膜在光学仪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7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连续10年全球第一[78]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目标占比达20%左右,国家强化支持力度[78] - 欧盟2024年将便携式设备防护要求提升至IPX4,为中低端手机纳米镀膜带来新商机[77] - 2025年消费电子国补政策出台,对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给予补贴,有望拉动终端消费[77] - 折叠屏技术2024年迎来成熟节点,出货量大幅增长,AI技术渗透推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76]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负责人宗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宗坚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万峰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首期股份回购累计回购9,386,048股,占总股本的2.80%,支付资金总额为99,947,613.71元[109] - 公司第二期股份回购累计回购4,648,538股,占总股本的1.3857%,支付资金总额为50,055,341.18元[109]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7.56%[112]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3.09%[114] - 公司母公司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923.72万元[114] - 报告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82,763.0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40.86%[11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镀膜技术方案被新技术迭代的风险[110] - 公司存在新产品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110]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消费电子领域[110] - 驻外生产模式收入占纳米薄膜产品比例较高[1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无锡市新吴区新华路277号[17] - 公司股票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8371[20]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由成杰变更为徐璐[2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宗坚[17] - 公司2024年度报告期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5] - 公司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19]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均为无锡市新吴区新华路277号[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孙西林,证券事务代表柏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