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9.29亿元,同比增长0.10%,2023年为39.25亿元[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53.71万元,同比下降73.12%,2023年为3.33亿元[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0.32万元,同比下降98.68%,2023年为2.35亿元[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亿元,同比下降265.89%,2023年为3.56亿元[24] - 2024年总资产为149.20亿元,同比增长9.54%,2023年为136.21亿元[2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92,936.26万元,同比增长0.10%,营业利润4,989.81万元,同比下降88.64%[65][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356,236,643.45元下降到2024年的-590,964,193.13元,同比下降265.89%[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845,931,478.32元改善到2024年的-485,620,044.77元,同比上升73.69%[8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2,483,417,702.12元下降到2024年的481,650,601.19元,同比下降80.61%[8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19.13%下降到2024年末的13.17%,减少5.96个百分点[89]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6.47%上升到2024年末的11.71%,增加5.24个百分点[89]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4.84%上升到2024年末的11.47%,增加6.63个百分点[89] - 存货从2023年的1,212,505,176.92元增加到2024年的1,446,481,837.28元,同比增长19.29%[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145,510,445.13元下降到期末的15,000,000.00元,主要由于本期出售金额达623,670,981.71元[9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07.11%,主要由于本期贷款增多[81] 成本和费用 - 化学纤维产品营业收入为38.696亿元,毛利率16.45%,同比下降7.62个百分点[70][71] - 先进纺织品营业收入16.152亿元,毛利率-12.84%,同比下降9.82个百分点[70] - 芳纶产品营业收入22.655亿元,毛利率36.49%,同比下降4.33个百分点[71]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31.286亿元,毛利率12.50%,同比下降7.15个百分点[70][71]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8.007亿元,毛利率29.59%,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70][71] - 订单销售模式营业收入39.294亿元,毛利率15.98%,同比下降8.24个百分点[70][72]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0] - 原料A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2,968.37元,下半年下降至10,868.07元[60] - 原料B上半年平均价格为27,572.17元,下半年下降至22,888.81元[60] - 原料A和B价格均下降30%以上[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学纤维产品收入占比98.48%,同比下降0.64%,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45%[68] - 先进纺织品收入占比41.11%,同比增长8.44%,安全防护、信息技术及新能源产业用产品收入占比57.79%,同比下降5.64%[68] - 氨纶产品销量67,673吨,收入16.040亿元,售价呈下降趋势[73] - 芳纶产品销量19,371吨,收入22.656亿元,售价呈下降趋势[73] - 氨纶产品2024年产销量及营收同比增长,但利润因价格下跌大幅压缩[43] - 芳纶全球名义产能17-18万吨,需求14-15万吨,公司产能3.2万吨居全球第三[49] - 芳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52] - 芳纶纸业务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蜂窝领域实现较大增长[54] - 新能源领域芳纶纸产品需求持续攀升,收入、盈利保持稳定增长[65] - 公司Ecody®绿色印染技术通过多项国际认证,订单量逐步提升[44] - 莱特美®发光纤维和纤维锂电池2024年完成十余种终端产品设计[45] - 公司2023年全球首发生物基芳纶和再生芳纶,千万平级涂覆产线稳定运转[51]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地区收入占比79.62%,同比增长3.65%,国外地区收入占比20.38%,同比下降11.71%[68]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31.286亿元,毛利率12.50%,同比下降7.15个百分点[70][71]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8.007亿元,毛利率29.59%,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70][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30年间位芳纶产能和对位芳纶产能跃居全球第一位,芳纶纸产能保持全球第二位[112] - 2025年经营目标为销售各类纤维及深加工产品约10万吨[115] - 氨纶行业预计长期存在周期性波动,全行业盈利能力较差[110] - 芳纶市场需求增长但竞争加剧,公司将通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延伸应对[111] - 公司聚焦高性能纤维主业,计划拓展新能源汽车等六大增量领域[112] - 2025年将推动芳纶涂覆隔膜、绿色印染、新能源车用复合用纸等项目落地[115] - 公司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信、绿色化工六大新业务发展方向[130]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投资项目效益不及预期、管理及人才风险等主要风险因素[5] - 主要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价格波动将显著影响公司盈利[116] - 2024年氨纶行业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创近年新低,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跌[116] - 芳纶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导致价格大幅波动,若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116] - 氨纶行业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成本、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竞争[117] - 新项目投产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及固定资产折旧拖累利润[118] - 公司规模扩大对管理模式和人才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存在管理风险[118]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29人增加到2024年的391人,同比增长18.84%[82]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99,288,132.10元增加到2024年的215,294,129.95元,同比增长8.03%[83] - 公司拥有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授权专利300余项,参与制定1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63] - 芳纶产品拥有专利224项[60] 投资项目 - 宁夏泰和芳纶1.2万吨/年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总投资124,815万元,已完成投资110,777.09万元,进度达88.75%[102] - 公司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0,953万元,已完成投资43,565.8万元,进度达85.50%[102] - 公司功能化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9,520.26万元,进度达65.60%[102] - 公司应急救援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9,551.33万元,已完成投资14,248.11万元,进度达48.21%[10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总额47,443.93万元,实际投入47,469.94万元,超额完成0.05%[102]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总投资297,763.26万元,累计投入250,908.26万元,整体进度达84.26%[102] - 宁夏芳纶1.2万吨/年项目因行业供需调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完成[102] - 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项目已实现收益10,026.48万元[102] - 功能化间位芳纶项目已实现收益12,342.14万元[102] - 应急救援用间位芳纶项目已实现收益18,513.21万元[102] - 芳纶涂覆隔膜产业化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试车[55] 子公司表现 - 民士达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9581.13万元,总资产9.8亿元,净资产7.35亿元,营业收入4.08亿元[107] - 宁夏宁东公司2024年亏损3.89亿元,总资产29.58亿元,净资产3.82亿元[107] - 泰和芳纶公司2024年净利润4856.06万元,同比下降56.57%[107][108] - 烟台泰和兴公司2024年净利润4756.37万元,总资产3亿元,净资产1.83亿元[10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丰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烟台市国资委[16] - 国丰集团成为新控股股东,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88,892,761股,持股比例21.88%[23] - 公司股票简称泰和新材,股票代码00225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54,121,6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6]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2,706,083元(含税)[164][165]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4] - 公司2024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549,966,974.50元,可分配利润余额为2,083,352,079.24元[165] - 公司承诺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162]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2] 员工和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3,281人,其中生产人员2,585人,技术人员391人[157] - 员工教育程度中大专及以下占比63.8%(大专1,089人,大专以下1,006人),本科及以上占比36.2%(本科910人,硕士及以上276人)[15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866.44万元,其中董事长宋西全获得164.32万元,董事兼总裁迟海平获得136.3万元[151]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8万元人民币(税前),共有4名独立董事领取该津贴[149][151] - 副总裁马千里获得91.97万元报酬,总会计师顾裕梅获得84.85万元报酬[151] - 监事会主席迟宗蕊获得19.74万元报酬,监事马瑞军获得21.71万元报酬[151] - 公司薪酬政策向研发技术等核心岗位倾斜,实行基础工资+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的宽带工资制[158]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持有12项环保行政许可,包括排污许可证和固定污染源登记,有效期至2026-2029年不等[185] - 废气排放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为5.627mg/m³,低于60mg/m³标准,总排放量6.244吨[185] - 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62.3mg/L,低于500mg/L标准,总排放量53.4吨[185] - 废水氨氮排放浓度为11.3mg/L,低于45mg/L标准,总排放量9.87吨[185] - 所有污染物排放均未出现超标情况[185] - 公司环保运行费用约12,642万元,环境保护税全部按时缴纳[191] - 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4MW,年发电量1,700万kWh,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192] - 公司子公司泰和芳纶因雨污混流违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被罚款10万元[194][195] - 公司为安全生产累计投入694万元,奖励突出安全行为员工423人次[196] - 公司提供员工无息购房贷款累计1,220万元[198] - 公司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投入约51万元,包括乡村振兴和社区帮扶[198]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