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85,039,917.46元,同比增长13.21%[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360,451.10元,同比下降10.50%[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901,054.29元,同比增长102.57%[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12元/股,同比下降10.40%[1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4%,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1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3,109,340.85元,同比下降7.90%[1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0,251,110.25元,主要来源于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6,148,598.57元[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电缆连接件及配套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5.33%,达到153,895,299.20元,占营业成本比从19.00%上升至21.54%[73] - GIL产品及系统服务的制造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13.79%,达到17,749,446.90元,占营业成本比从1.49%上升至2.48%[73]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的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85.09%,达到67,152,415.33元,占营业成本比从3.13%上升至9.40%[73] - 智能电力系统服务的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64.59%,降至11,755,020.73元,占营业成本比从5.96%下降至1.65%[7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41%,降至44,902,935.64元,主要因销售差旅费用和业务招待费减少[7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1.47%,降至1,323,419.54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和未实现投资收益增加[7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1%,降至56,632,357.88元,主要因研发材料和技术服务费减少[78] 业务线表现 - 电力行业收入占比98.78%,达1,071,781,256.06元,同比增长12.75%[66] - GIL产品及系统服务收入增长52.60%,达231,703,993.48元,毛利率提升8.71个百分点至49.88%[68] - 220kV电缆连接件产品收入增长40.96%,达74,742,759.60元,毛利率58.39%[68]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销售量下降35.71%,为9座[70] - 公司中标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澳门电缆系统项目6722万元[62] - 公司GIL产品技术成功迈向海外市场,实现GIL海外销售"0到1"的突破[62]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59.21%,达642,490,794.88元,同比增长16.95%[68] - 西南地区收入下降56.29%,为87,785,999.64元,但毛利率提升17.57个百分点至58.55%[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风险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3] - 公司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激励投入,继续投入研发奖励基金,在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揭榜、生产工装设备和工艺改进、研发流程和制度优化等方面持续给予激励[112] - 公司计划开发海外代理渠道,挖掘GIL、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更多海外市场机会,加强750kV电缆系统、GIL和智慧模块供电系统的项目储备[114] - 公司计划建立覆盖全员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根据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不同职等职级,制定导向性、激励性、成长性薪酬标准[115] - 公司目标核心技术"0"泄密,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确保各类安全、生产、环保事故"0"发生[116]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的750kV特高压电缆连接件在国内率先通过型式实验,实现特高压电缆输电领域的重大突破[44] - 公司220kV三相共箱GIL的综合成本比传统单相GIL低30%左右,占用隧道空间减少1/3[45]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具备造价降低30%、节省70%占地面积、建设周期缩短80%的特点[46] - 公司掌握1kV-750kV全系列电缆连接件生产能力,是国内少数能生产该系列产品的企业之一[44] - 公司500kV超高压电缆连接件研发成功将国外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拉低65%[44] - 已完成新一代550kV GIL产品研发,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计划[80] - 成功开发出适用于550kV电压等级的GIL产品,使公司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80] - 已完成新一代110kV GIL产品研发,填补国内该电压等级GIL产品空白[80] - 成功开发出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减少SF6气体使用量[80] 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 - 2024年电网投资总额为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7] - 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首次突破6,500亿元,重点投向主电网优化、配电网补强及新能源配套项目[27] -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规划总投资3,800亿元,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新建30条特高压线路[28] - 2024年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38项特高压工程[28] - 220kV三相共箱GIL与高压电缆相比,设备成本是电缆的1.3倍,但生命周期是电缆的1.6倍,输电容量是电缆的3-4倍[33] - 每公里220kV三相共箱GIL建设成本约1亿元(含隧道建设),可盘活上百亩土地[33]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节约占地70%左右[30] -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92万千米,同比增长4.6%[32] - GIL输电能力相比电缆提升3~5倍,可将多回路电缆合并成一条GIL输电[30] - 每公里220kV架空线建造成本约800万元,占用地上土地面积150-250亩[33] 公司治理和股东权益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4,034,06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3]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共计39,368,175.36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76] - 公司回购注销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59.92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3789%[177][178] - 回购注销后公司股份总数由167,996,636股变更为167,360,156股[179]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符合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最低要求(≥80%)[176]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74名激励对象,回购注销股票636,480股[178][17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若国家电力建设投资规模缩减,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20] - 公司面临市场需求下滑风险,若对客户需求判断出现重大偏差,可能导致业务订单下滑[121]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风险,若发生质量问题,可能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并导致重大不利影响[122] - 公司面临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技术实力和持续盈利能力[123]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公司GIL产品与电力电缆相比线路损耗降低40%[187] - 混合型气体绝缘技术减少温室气体SF6用量70%[187] - 使用混合气体替代每公里GIL预计节约成本5%-10%[187] - 公司完成SF6/N2混合气体GIL全套型式试验并满足工程应用条件[187] - 公司2024年对外投资全资子公司建设新型环保绝缘气体C4产品[187] - 全氟异丁腈(C4气体)绝缘性能达SF6的二倍以上[187] - 公司2024年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等多项绿色认证[188] - 公司无环境问题行政处罚记录[187]
安靠智电(30061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