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西部超导,代码688122[19]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持续督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督导期间为2019年7月22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 - 公司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有色金属合金制造”[41] - 公司是国际唯一的NbTi铸锭等全流程企业,国内高端钛合金棒丝材和高性能高温合金重点研发生产企业[37] - 公司是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生产企业,也是国内专业研发生产低温和高温超导磁体的主要企业之一[46] - 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承担大量科研项目,自主研发多项关键技术[50] - 公司是ITER用低温超导线材在中国唯一供应商,也是SIEMENS和GE合格供应商[81] - 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19,816万元,公司持股比例54.17%[125]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监事会由6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高级管理人员8名[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6.12亿元,较2023年增长10.91%;净利润8.01亿元,较2023年增长6.44%[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6.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68%;总资产136.0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62%[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2326元,较2023年增长6.4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2%,较2023年减少0.15个百分点[2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2%,较2023年减少0.3个百分点[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94亿元、12.27亿元、12.15亿元、13.77亿元[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807.39万元,较2023年的1.21亿元有所减少[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6亿元,较2023年增长176.29%,因客户销售回款及政府补助增加[22][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1.84亿元,期末余额8.62亿元,当期减少3.22亿元,影响当期利润2576.65万元[29]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46.12亿元,同比增长10.91%,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6.44%[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36.09亿元,较年初增长12.62%,净资产66.84亿元,较年初增长5.68%[3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342,410,824.76元,上年度为320,905,070.84元,变化幅度6.70%;研发投入合计342,410,824.76元,上年度为320,905,070.84元,变化幅度6.7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7.42%,上年度为7.72%,减少0.30个百分点[7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419,713.32万元,占总资产30.84%,占当期销售收入91.00%[88]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385,978.70万元,占总资产28.36%[8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641.52万元,较2023年的16,157.38万元增长176.29%[89][95] - 2024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6.1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亿元[93] - 2024年营业收入4,612,471,588.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1%[94] - 2024年营业成本3,064,819,309.6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7%[94] - 2024年税金及附加30,934,324.5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62%[94] - 2024年销售费用27,906,853.3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1%[94] - 2024年财务费用36,648,092.9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30%[94] - 2024年研发费用350,893,645.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9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2,710,152,219.46元,占总资产19.91%,较上期期末增长31.60%[116]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2,062,066,322.78元,占总资产15.15%,较上期期末增长46.62%[116]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1,864,947,000.13元,占总资产13.70%,较上期期末增长56.63%[116]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00,719,000元,变动幅度-100%[12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合计886,380,002.43元[123] - 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05,505.13万元,净资产20,195.77万元,营业收入35,398.31万元,净利润477.17万元[126] - 2024年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为1300.89万元,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1170.36万元[156]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含中期)总额为487,248,372.75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60.85%,净利润为800,789,109.36元[176][17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406,059,589.65元,年均净利润金额为877,693,939.99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60.20%[18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908,380,354.38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6.99%[181]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以2025年1月21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10股派1.00元现金,共派发现金股利64,966,449.70元,于2025年1月22日执行完毕[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元,共计拟派发422,281,923.05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6]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含中期已分配)总额为487,248,372.75元[6] - 2024年6月28日,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利润分配方案,以2024年7月29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10股派7元,共派发现金股利454,765,147.90元,于2024年7月30日执行完毕[175]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以2025年1月21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10股派1元,共派发现金股利64,966,449.70元,于2025年1月22日执行完毕[176] - 2025年4月18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10股派6.5元,共拟派发422,281,923.05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高端钛合金收入同比增长9.87%,超导产品同比增长32.41%,高性能高温合金同比减少31.02%[34] - 公司超导业务订单增加,超导线材产能提升,完成多个项目供货,多项产品实现应用[34][35] - 高端钛合金交付顺利,研发进展良好,开发出循环利用技术,多条生产线建设顺利[35] - 高性能高温合金二期熔炼和返回料处理线建成,多个牌号通过认证,突破高强钢棒材控制技术[36] - 2024年公司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43.83亿元,同比增加10.57%[96]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营业收入43.83亿元,营业成本28.52亿元,毛利率34.93%,收入同比增加10.57%,成本同比增加6.09%,毛利率增加2.75个百分点[98] - 高端钛合金材料营业收入27.52亿元,营业成本16.88亿元,毛利率38.67%,收入同比增加9.87%,成本同比增加2.73%,毛利率增加4.26个百分点[99] - 超导产品营业收入13.04亿元,营业成本9.10亿元,毛利率30.22%,收入同比增加32.41%,成本同比增加40.81%,毛利率减少4.17个百分点[99] -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营业收入3.27亿元,营业成本2.54亿元,毛利率22.25%,收入同比减少31.02%,成本同比减少36.26%,毛利率增加6.39个百分点[99] - 高端钛合金材料生产量8133.73吨,销售量7909.63吨,库存量5592.72吨,生产量同比减少23.95%,销售量同比增加8.95%,库存量同比减少0.87%[100] - 超导产品生产量2898.68吨,销售量2343.82吨,库存量303.18吨,生产量同比增加67.54%,销售量同比增加32.46%,库存量同比增加245.82%[100] -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生产量1264.29吨,销售量1198.46吨,库存量1372.74吨,生产量同比减少44.56%,销售量同比减少27.81%,库存量同比增加35.34%[100] - 报告期超导产品成本增加因销售增长,高温合金产品成本降低因销售减少[103] 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42亿元,申报专利等177项,新获107项[33] - 公司依托多个研发创新平台走科研成果产业化自主创新之路[39]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158个、获得数72个,累计申请数810个、获得数481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数10个、获得数26个,累计申请数182个、获得数193个;外观设计专利新增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0,累计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34个;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9个,累计申请数19个、获得数16个;合计新增申请数177个、获得数107个,累计申请数1,045个、获得数724个[68] - 超导产品方向,MgB2高温超导线材性能取得新突破,完成低成本MRI用MgB2磁体验证机制造等多项成果;研制完成国内首台大口径高场超导磁体,中心磁感应强度达到15T,室温孔径120mm等[66][67] - 高端钛合金方向,制备出超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等,多个产品通过装机评审,高端钛材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开发出多个牌号钛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67] - 高性能高温合金方向,突破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技术,建成处理线并投产,多个主要牌号通过产品认证,突破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稳定性控制技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用高温合金基本完成应用考核评价[63][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55人增加到38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23.14%降至22.22%[76]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1.2013亿美元增加到1.3229亿美元,平均薪酬从33.84万美元增加到34.81万美元[76]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05人,硕士研究生252人,本科23人,专科及高中以下为0人[76]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142人,30 - 40岁167人,40 - 50岁59人,50 - 60岁12人,60岁及以上为0人[76] - 钛合金棒材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5050万美元,本期投入215.364412万美元,累计投入2268.708926万美元[73] - 合金用棒材质量均匀性与稳定性提升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500万美元,本期投入524.949886万美元,累计投入2936.725395万美元[73] - 高性能多芯Nb3Sn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55万美元,本期投入121.774653万美元,累计投入284.237407万美元[73] - 大规格合金棒材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美元,本期投入388.713119万美元,累计投入388.713119万美元[73] - 公司依托多个创新研发平台,承担各类科研和产业化项目300余项[77] - 公司承接200余项研发课题,每年新增课题占比超25%[79]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4,506.45万元、32,090.51万元、34,241.08万元,占当期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5.80%、7.72%、7.42%[79] - 2024年公司制定《科研技术合同管理制度》,修订《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等研发管理制度[199] 市场与行业情况 - 我国超导材料和应用技术研发经近50多年发展,在高性能低温与高温超导等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41] - 航空航天发动机等热端部件需承受600℃~1200℃高温,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材料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44] - 国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
西部超导(68812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