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与发展战略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发布时恰逢成立二十周年[3] - 公司坚持新材料战略主航道,近年以材料为核心向下游延展产业链[4] - 公司学习华为管理理念,实施多次激励方案[5] - 公司几年前提出打造“三个平台”,人才平台是根基[7] - 公司要以开放心态拥抱变化,做到永葆创业精神、坚持创新引领、深抓内部管理[8] -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高端陶瓷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六大业务板块[5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订单生产模式,部分产品会根据市场预测备货[73]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代理商分销为辅”销售模式,推动向“产品+服务”转变[75] - 公司以材料研发为核心,坚持“战略规划→项目策划→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工艺放大→检测研发→产业化”研发模式[76] - 公司搭建“战略管理+日常管理+问题解决”管理体系,打造国瓷业务系统(CBS)[84] 财务报告相关声明 - 公司董事会等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2] - 公司负责人等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12]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12] - 公司在报告中阐述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1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0.47亿元,较2023年增长4.86%[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5亿元,较2023年增长6.27%[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1亿元,较2023年增长7.05%[3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4亿元,较2023年增长16.85%[30] - 2024年末资产总额91.2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91%[3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1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35%[3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1元/股,较2023年增长7.02%[3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27亿元、11.27亿元、10.13亿元、10.80亿元[3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97亿元、1.52亿元、1.23亿元[3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12.95万元[3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6,621,338.14元,同比增长4.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4,813,567.70元,同比增长6.27%;扣非净利润580,684,110.45元,同比增长7.05%[5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40.47亿元,较2023年的38.59亿元同比增长4.86%[89] - 2024年销售费用2.29亿元,同比增22.67%;管理费用3.10亿元,同比增22.16%;财务费用0.09亿元,同比降7.71%;研发费用2.94亿元,同比增12.16%[10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35亿元,同比增长8.23%;现金流出小计26.82亿元,同比增长6.03%;现金流量净额7.54亿元,同比增长16.85%[11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4亿元,同比增长263.31%;现金流出小计4.54亿元,同比减少51.41%;现金流量净额 -3.20亿元,同比增长64.36%[11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76亿元,同比增长180.61%;现金流出小计21.07亿元,同比增长663.30%;现金流量净额 -4.31亿元,同比减少234.15%[11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33.01万元,同比减少90.97%[116] - 投资收益3071.0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03%,因联营企业利润增加,具有可持续性[118] - 资产减值4503.0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92%,因存货跌价及商誉减值损失,不具可持续性[118] - 营业外收入366.0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48%,为已确认政府补助,不具可持续性[119] - 营业外支出1769.2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32%,为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不具可持续性[11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652,136,385.58元,占总资产比例7.15%,较年初下降1.04%[12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771,856,464.15元,占总资产比例19.42%,较年初上升0.54%[120] - 2024年末固定资产2,635,721,442.68元,占总资产比例28.89%,较年初上升2.04%[120] - 2024年末短期借款95,543,059.38元,占总资产比例1.05%,较年初下降2.17%[120] - 2024年末商誉1,843,613,260.16元,占总资产比例20.21%,较年初下降0.87%[120] - 报告期投资额453,907,248.29元,上年同期318,466,964.72元,变动幅度42.53%[124]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材料板块收入6.24亿元,占比15.41%,同比增长4.22%[89] - 2024年催化材料板块收入7.87亿元,占比19.44%,同比增长10.01%[89] - 2024年生物医疗材料板块收入9.11亿元,占比22.50%,同比增长6.53%[89] - 2024年新能源材料板块收入4.04亿元,占比9.98%,同比增长48.34%[89] - 2024年精密陶瓷板块收入3.51亿元,占比8.68%,同比增长41.68%[89] - 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板块营业收入9.71亿元,占比23.99%,同比降17.10%[91] - 境内营业收入29.74亿元,占比73.50%,同比增3.21%;境外营业收入10.72亿元,占比26.50%,同比增9.69%[91] - 分销营业收入3.51亿元,占比8.69%,同比降7.98%;直销营业收入36.95亿元,占比91.31%,同比增6.27%[91] - 电子材料板块销售量9539吨,同比增19.25%;生产量9664吨,同比增31.34%;库存量789吨,同比增18.83%[93] - 新能源材料板块销售量29030吨,同比增110.74%;生产量29717吨,同比增101.64%;库存量1900吨,同比增56.64%[9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回落至97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20亿元[39] - 美国康宁和日本NGK公司合计约占全球蜂窝陶瓷载体90%以上的市场份额[4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42] - 2017 - 2024年期间全球口腔科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43]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46]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46] - 2024年全国房地产竣工面积累计为7.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0%[50] 各业务线发展情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MLCC介质粉体生产厂商,具备多种MLCC制备关键原材料,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55] - 报告期内,公司MLCC介质粉体销量逐步回升,MLCC用电子浆料业务市场开拓顺利,部分产品开始批量供应[56] - 公司强化彩色纳米级复合氧化锆产品验证和导入,拓展陶瓷材料在电子设备新应用[56]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气体净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为尾气催化领域提供全系列产品[57] - 报告期内,公司突破超薄壁、低热膨胀载体技术壁垒,上线MES系统提升交付效率与客户满意度[57]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产品验证数量和国产替代趋势加强,进入海外头部客户供应体系[57] - 受益于海外头部客户需求提升,公司铈锆固溶体新建产能快速投放,销量快速增长[58]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化口腔修复解决方案综合供应商,形成多系列牙科产品[59] - 公司将重点把握汽车产业新兴机遇,预计乘用车产品逐步释放业绩[57] - 公司加强生物医疗材料新品研发投入,部分新品已在客户端应用,子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并获欧盟医疗器械法规符合性证书[60] - 新能源材料板块以高纯氧化铝、勃姆石为战略支点,滴定法氧化锆微珠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正极研磨领域[61] - 精密陶瓷板块中陶瓷球业务因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快充技术推广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加速推进高端氮化硅粉体建设[63] - 子公司国瓷赛创具备基板金属化技术优势,投资扩建陶瓷金属化项目,达产后将进入新应用领域[64] - 子公司国瓷康立泰受国内市场影响需求不足,开发新产品巩固国内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推出数码纺织墨水[66] 公司管理与人才发展 - 公司管理层完成CBS首批次教练认证,实现高管团队SP认证工具全面覆盖[67] - 公司成立技术专家委员会统筹重点研发项目管理,覆铜板用填充材料和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实现技术突破[68] - 公司加大2024届校招规模,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生74人,启动首期“子弟兵”和“生力军”梯队计划,覆盖188名员工[70] - 公司以“工业互联网+数据智能”为双轮驱动打造数字化闭环,在催化材料、新能源事业部部署MES系统[71] - 公司举办首期“精益星级标杆车间”活动,从5个方面12个模块提升车间现场精益管理水平[67] 研发相关情况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840人,较2023年的846人减少0.71%[10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7.06%,较2023年的17.40%降低0.34%[104] - 2024年本科研发人员257人,较2023年的262人减少1.91%[104] - 2024年硕士研发人员292人,较2023年的316人减少7.59%[104]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371人,较2023年的347人增加6.92%[104] - 2024年30 - 40岁研发人员391人,较2023年的412人减少5.10%[104]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293,532,307.49元,2023年为261,705,527.69元,2022年为224,642,486.21元[10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25%,2023年为6.78%,2022年为7.09%[104] - 近三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均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和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均为0.00%[104] - 高清显示用高折光学涂层材料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验证阶段,拟实现小批量销售[102] - 纺织墨水研发2款主流产品并实现量产和批量销售,拓展国瓷康立泰第二成长曲线[103] 公司资质与产品注册情况 - 辽宁爱尔创生物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24.08.05 - 2029.08.04[1] - 辽宁爱尔创生物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日期为2024.02.04[2] - 辽宁爱尔创生物多个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有效期多从2024.07.05开始,结束时间从2025.07.01到2026.07.04不等[3][4][5][6][7][8] - 辽宁爱尔创生物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2022.11.01 - 2027.10.31[9] - 辽宁爱尔创生物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为2024.08.22 - 2027.09.22[10] - 辽宁爱尔创生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为2024.08.22 - 2027.09.22[11] - 辽宁爱尔创生物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分别为2024.06.13 - 2027.06.12和2024.09.14 - 2027.09.13[12][13] - 深圳爱尔创口腔技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2024.04.24 - 2029.04.23[14] - 深圳爱尔创第二类医疗器械相关备案日期为2023.12.20[15] - 深圳爱尔创口腔技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2024.10.23 - 2029.12.05[16] - 辽宁爱尔创数字口腔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日期为2018.08.07[17] - 深圳爱尔创数字口腔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2023.12.22 - 2025.06.07[19] - 辽宁爱尔创数字口腔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2021.11.19 - 2026.11.18[20] - 辽宁爱尔创生物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2022.11.11 - 2027.11.10[21] - 辽宁爱尔创生物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日期为2023.05.08[22] - 截至报告期末,深圳爱尔创科技及其下属公司无注册申请中的医疗器械产品[107] - 截至报告期末,深圳爱尔创科技及其下属公司有17项有效期内医疗器械产品
国瓷材料(300285)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