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01,066,040.43元,较2023年的349,713,685.86元减少13.91%[23][8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942,531.91元,较2023年的68,855,825.34元减少136.22%[2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090,873,326.37元,较2023年末的2,187,141,185.43元减少4.40%[23] - 2024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4,724,272.12元、82,749,664.32元、61,578,285.04元、102,013,818.95元[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2,455,719.26元,2023年为6,691,227.55元,2022年为8,594,708.13元[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7,398,251.17元,较2023年的62,164,597.79元减少208.42%[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784,569.87元,较2023年的450,173,320.04元减少90.27%[23][10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34,958,082.81元,较2023年末的1,888,786,602.47元减少2.85%[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06.60万元,同比减少13.91%;利润总额-3,050.80万元,同比减少13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4.25万元,同比减少136.22%[76] - 飞机零部件收入300,695,359.65元,占比99.88%,较2023年减少13.95%;地面设备及其他收入370,680.78元,占比0.12%,较2023年增长31.04%[86] - 四川区域收入268,083,408.42元,占比89.04%,较2023年减少19.05%;四川以外区域收入32,982,632.01元,占比10.96%,较2023年增长77.75%[86] - 航空零部件营业成本312,259,828.01元,较2023年的265,003,351.98元增长17.83%,毛利率为-3.72%[88][91][92] - 飞机零部件原材料成本89,680,060.51元,占比28.72%,较2023年增长22.77%[92] - 2024年销售费用4,585,788.63元,较2023年增长115.70%;研发费用34,669,706.62元,较2023年增长44.54%[9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225人,较2023年增长8.17%[99]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34,669,706.6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52%[9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3,749,829.00元,同比减少47.64%[10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90,999,534.25元,同比增长34.48%[10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82,231,727.50元,同比减少245.76%[102][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加34.48%,流出小计同比增加35.68%,净额同比减少39.16%[10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减少100%,流出小计同比减少31.99%,净额同比增加19.19%[103] - 2024年度净利润为 - 26865055.64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43784569.87元,差异为70649625.51元[10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89564164.84元,占总资产18.63%,较年初比重降12.09%[105]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500464867.09元,占总资产23.94%,较年初比重升9.41%[105] - 报告期投资额1074087064.42元,上年同期791622005.17元,变动幅度35.68%[111] - 应付账款年末142386973.67元,占总资产6.81%,较年初比重降2.45%[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4,851.77万元,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70.51%[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实际余额为2,688.79万元,另有14,500.00万元进行现金管理[115] - 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及产能建设项目已投入资金43,433.31万元,投资进度为97.31%[11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深耕航空航天制造领域21年,主营业务为航空零部件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及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研发制造[43] - 数控精密加工聚焦关键结构件和小批量件,强化3D打印等新材料零件加工能力[44] - 业务产品涵盖军机多谱系、民机多品类零件、零部件维修及航天导弹类大型结构件[45] - 特种工艺处理拥有2米和8米生产线,具备全工序处理能力,业务包括主机厂协作、内部零件处理和市场承接[46][48] - 部件装配建立多类型生产线,具备组件、大部件及全机身装配能力,业务包括军机、民机和无人机装配[49] - 设计研发构建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和全链条能力,业务包括航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和地面保障设备[50][51] - 公司采购范围涵盖原材料、生产耗材、零部件成品和委外协作服务四类物资与服务[52][53][54][56] - 公司采用订单定制化生产模式,分来料加工和自购材料生产,交付产品有单工序、多工序和全流程业务等组合模式[57]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构建高效协同销售团队,形成“高管牵头、市场部执行、技术等部门支持”架构[57] - 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政策调整影响,公司军用航空业务业绩下滑,民用航空业务收入增速未充分释放[59] - 公司采取市场拓展、强化核心竞争力、业务链延展与技术创新、资本运作与产业布局等多元化策略应对挑战[60][61][62][63] - 公司历经21年发展,实现从单一工序向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转型升级,构建多元业务综合能力[64] - 公司凭借特色管控体系,确保生产高效稳定,产品良品率保持行业领先,获多项荣誉[65] - 公司构建“数控精密加工 - 特种工艺处理 - 部组件装配 - 成品研发设计”四位一体全流程制造能力体系[66] - 公司在复杂零件工艺深耕和前沿技术与新材料探索方面成果显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67][68] - 公司建立多部门联合研发创新机制,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全流程整体能力[69][70]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80项、外观设计8项,另有1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核中;2024年新申请1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成功授予4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项外观设计[71] - 公司自2008年起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优化完善超10年,每年接受50余次能力保持与提升审核[7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中航起、航发动力等核心客户并开展业务,扩大无人机装配等业务订单,获得低空经济道尼尔海翼起落架业务订单[77] -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3D打印材料精密加工等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提升,以及航空飞机燃油系统类成品设计创新研发[78] - 公司通过培训与宣贯将精益理念融入全制造流程各环节,提升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80]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3D打印材料精密加工产线建设,完成钛合金喷砂产线建设,搭建新都C919装配产线[81] - 公司重视无人机整机机体全流程供应链搭建,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协同效率[81] - 航空3D打印零件数控加工变形率降低50%,加工效率提高15%[98] - 难加工材料加工成本缩减20%-30%,重切削机床产能提高25-35%[98] - 航空中型框类零件粗加工机床等待时间减少50%,精加工机床等待时间减少20%[98] - 大型超深腔异型航空结构件加工效率综合提高60%左右[99] 各地区表现 - 四川区域收入268,083,408.42元,占比89.04%,较2023年减少19.05%;四川以外区域收入32,982,632.01元,占比10.96%,较2023年增长77.75%[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遵循“航空为本”理念,深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领域[126] - 2025年公司将持续深化多元深耕战略,巩固与核心客户合作,开拓新客户群体,优化客户结构[127] - 20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技术等研究,优化研发体系,引入前沿技术打造智能化研发平台[128] - 公司聚焦精益生产管理,借助人工智能推进数字化与信息化系统建设,保障产品“高质量交付”与企业“高效率运营”[130] - 公司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通过战略投资、并购重组完善产业战略布局,降低单一业务波动风险[131]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调整、客户集中度较高、经营业绩波动等多种风险[132][133][135]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133] - 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高,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136] - 公司部分销售合同暂定价与审定价可能存在差异,有收入及业绩波动风险[137] - 公司报告期末存货账面金额较高,存在存货跌价风险[141] - 公司“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募投项目存在不及投资预期风险[142] - 公司生产有安全与环保管理风险,可能因事故被处罚或停产[143] - 公司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航空零部件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2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696,法定代表人为谢鹏[19] - 公司注册地址为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天勤路819号,办公地址为成都市高新西区安泰二路18号[19] - 董事会秘书为陈苗,证券事务代表为蒋文廷[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包括巨潮资讯网等[2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成都市高新西区安泰二路18号公司证券事务部[2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唐松柏、汪璐露[22]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6] - 公司所处行业为航空航天领域,军民用飞机需求持续,行业较景气[8] - 2021 - 2024年国防预算分别实现6.8%、7.1%、7.2%、7.2%,2025年国防支出达1.81万亿元,同比增幅7.2%[33] - 2024年全球军用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227亿美元,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15.35%[34] - 到2043年全球客机数量达48931架,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10061架,占全球20.6%[38] - 截止2025年3月,C919累计订单接近1500架,确认订单约1000架[38] - 空客预测未来20年航空货运市场年增长率达4.7%[39]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8.84%[40] - 公司拟用2,171.52万元认购希瑞方晓新增股本936万股,增资后持股52%,2024年7月26日完成投资款支付并纳入合并报表[9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70,312,250.1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9.78%[9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10,326,584.2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3.27%[95] - 固定资产年末账面价值2468285.50元受限,对应长期借款剩余1500万元[109][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317868770.1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8783114.41元,期末500464867.09元[108] - 2021年8月23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499,999,995.28元,扣除费用后净额为494,311,316.03元[115] - 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及产能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4,031.13万元[117] - 2021年8月25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5000万元,10月15日置换5616882.47元[118] - 2023年4月25日公司将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3年4月1日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119] - 2024年10月28日公司将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120] - 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主体工程于2023年10月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部分
爱乐达(30069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