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55,120.37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412,812.45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口径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6,102,108.53元,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5]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359,074,542.15元,较2023年的894,440,591.88元增长51.95%[23] - 2024年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252,480,226.70元,较2023年的810,443,428.32元增长54.54%[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55,120.37元,较2023年的52,215,980.71元下降129.60%[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749,185.01元,较2023年的46,269,508.79元下降153.49%[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680,765.74元,2023年为-1,138,087.56元[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41,120,766.13元,较2023年末的1,053,679,569.49元下降1.19%[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851,168,167.03元,较2023年末的1,729,752,106.15元增长64.83%[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较2023年的0.71元/股下降129.58%[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较2023年的5.07%减少6.55个百分点[25]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8,029.92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188,388.18元[29]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59,074,54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95%[36] - 2024年公司营业利润-26,021,994.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7.65%[36] - 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455,120.3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9.60%[36]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49,185.0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3.49%[36]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55,275,593.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92%[36]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51.95%[80] - 2024年度公司营业利润-2602.20万元,同比下降147.65%[80] - 2024年度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45.51万元,同比下降129.60%[80] - 2024年度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474.92万元,同比下降153.49%[80] - 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5527.56万元,同比增加41.92%[80] - 营业收入为13.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5%,主要因拓展新客户、产品销量增加[1] - 营业成本为12.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7%,因本期收入上升成本相应上升[1] - 销售费用为1754.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0%,因周转物资、销售人员及相关费用增加[1][2] - 财务费用为1277.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41%,因本期银行借款增加致利息支出上升[1][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5,275,593.52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07%,资本化比重为0[94][9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706,639,751.63元,占总资产24.78%,较上期期末增加70.12%[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6,308,219.78元,占总资产0.22%,较上期期末减少87.07%[9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87,612,599.18元,占总资产13.59%,较上期期末增加53.76%[99]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843,998,616.73元,占总资产29.60%,较上期期末增加204.88%[99]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301,388,540.28元,占总资产10.57%,较上期期末增加815.79%[99]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810,015,742.90元,占总资产28.41%,较上期期末增加568.88%[99] - 境外资产为5,571,411.76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20%[103] -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账面价值合计129,858,184.14元,包括货币资金、使用权资产等[105] - 2024年公司三次向全资子公司宁波冠石增资,分别为1亿元、2亿元、1.5亿元,增资款项已全部到位[107]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5,050,000.00元,占总资产0.18%,较上期期末增加910.00%[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50379776.4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28443.32元,本期购买金额69746002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742460020.00元,期末数6308219.78元[116]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3842126.65元,本期计提减值1897.59元,其他变动5625494.65元,期末数9465723.71元[116] - 衍生品投资合计初始投资750万美元,期初账面价值379776.4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88895.03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750万美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450万美元,期末账面价值1268671.49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12%[117] - 套期保值业务本报告期累计影响税前利润888895.03元[119]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15455120.37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0412812.45元,母公司口径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6102108.53元[178] - 2024年度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7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13486088.82元,年均净利润金额39464635.42元,现金分红比例34.17%[180]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455120.37元,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66102108.53元[1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54.54%,毛利率为9.88%,较上年减少5.32个百分点[4] - 半导体显示器件营业收入为12.49亿元,同比增长59.23%,毛利率为10.25%,较上年减少5.31个百分点[5] - 内销营业收入为11.90亿元,同比增长40.80%,毛利率为12.28%,较上年减少4.13个百分点[5] - 直销营业收入为13.56亿元,同比增长51.81%,毛利率为10.50%,较上年减少5.25个百分点[5] - 偏光片生产量为1968.16万片,同比增长28.57%,销售量为1991.06万片,同比增长30.75%[6] - 功能性器件生产量为53.26亿片,同比增长84.39%,销售量为51.83亿片,同比增长79.41%[6] - 制造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953,261,768.41元,占总成本78.52%,较上年同期增长70.55%[88] - 半导体显示器直接材料本期金额955,660,641.35元,占总成本78.72%,较上年同期增长76.46%[88] - 贸易直接材料本期金额84,981,605.11元,占总成本7.00%,较上年同期增长30.90%[88] - 制造业直接人工本期金额76,240,467.90元,占总成本6.28%,较上年同期增长55.95%[8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1,993.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0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5,546.5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8.90%,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92] - 客户一销售额57,925.5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2.62%[91] - 供应商一采购额42,763.9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9.00%[9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2年成立,注册地址历经变更,2022年10月17日变更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通大道60号[18]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47] - 公司已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显示面板龙头及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品牌商建立合作[48] - 公司偏光片直角度误差控制在0.05度以内,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翘曲度误差控制在 - 8到20毫米之间[51] - 公司偏光片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种规格型号[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投产4条液晶面板生产线[56] - 公司盈利模式有原料自购、受托加工、贸易三种[59][60][61] - 公司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开发和维护,采购物品到货后经检验合格入库,按账期支付货款[62][6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64] - 报告期内公司将液晶面板、部分信号连接器及少量特种胶粘材料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委托外协厂商加工[65] - 公司全部采取直销模式销售,销售部负责客户开发和维护[66] - 营业管理部接收订单录入系统,结合库存下达生产订单,仓储部备货发货[67] - 公司销售部会同营业管理部结合客户采购额和信用情况每年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踪评级[67]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07名,截至目前已取得8项发明专利及109项实用新型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另有13项发明专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受理[75] - 公司产品开发能2小时给出应对方案,24小时给出改善方案,48小时内送达改善样品[78] - 公司通过多业务协同、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管理、研发设计等方式有效控制成本[68][69][70][71] - 公司通过多个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多个科学的过程控制规范,确保产品质量[72]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最终客户包括华为、小米等知名品牌[77] 项目投资情况 - 光掩膜版制造项目计划投资16.10亿元,2023年10月开工,2025年3月19日实现55纳米光掩膜版交付及40纳米生产线通线[38] - 光掩膜版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额160994.66万元,本期投入67819.60万元,累计投入109227.03万元,项目在建[11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8月政府实施电视以旧换新补贴计划,补贴为商品标价15% - 20%,有效期至2025年一季度[41] - 2024年三季度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5953万片,同比降0.5%,预计四季度出货约5640万片,同比增约9.3% [42] - 受国补拉动,9月至四季度面板出货量预测值上调约220万片[42] - 2024年显示面板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3%,2024 - 2028年预计持续增长[42] - 2024年全球TV面板平均尺寸增长0.5寸至51.5寸,四季度涨至51.9寸[45] - 中国大陆面板厂在65 - 85英寸大尺寸TV份额70 - 85%,在90 - 115英寸超大尺寸TV份额接近100% [45] - 半导体显示行业新型显示面板更新迭代加快,高端需求渗透率持续提升[122] - 到2025年,TV面板平均尺寸将同比增长0.62英寸,达到52.14英寸[123] - 2023年中国半导体项目投资金额约为1.2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2%[127] - 2023年晶圆制造投资金额约为3962亿人民币,占比约为33.9%,同比增长114.2%[127] - 2023年芯片设计投资金额为2972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5.4%,同比下降37.5%[127] - 2023年半导体材料投资金额为2232亿人民币,占比约为19.1%,同比下降14.3%[127] - 2023年封装测试投资金额为1773亿人民币,占比约为15.2%,同比增长84.6%[127] - 2023年半导体设备投资金额为401.2亿人民币,占比约为3.4%,同比增长18.6%[127] - 半导体显示行业朝大尺寸、高分辨率、柔性化、低功耗方向发展,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加速[125]
冠石科技(60558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