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蟠科技(02465) - 2024 - 年度财报
龙蟠科技龙蟠科技(HK:02465)2025-04-22 17: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7,673.1百万元,年内亏损大幅缩减至人民币796.4百万元[29]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前亏损720,491元,年内亏损796,370元,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亏损799,511元[25] - 2023年公司所得税前亏损1,830,569千元,年内亏损1,514,201千元,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亏损1,516,093千元[25] - 2022年公司所得税前利润1,160,887千元,年内利润1,029,946千元,年内全面收益总额1,030,136千元[25]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前利润506,722千元,年内利润433,418千元,年内全面收益总额433,423千元[2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6.731亿元,较2023年的87.295亿元减少约12.1%,主要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收入减少11.347亿元[50] - 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收入为5.6189亿元,较2023年的6.7536亿元下降16.8%,平均销售价格从2023年的每吨62424元降至2024年的每吨30931元,销量从2023年的108120吨增至2024年的178287吨[56] - 2024年车用精细化学品收入为1.8868亿元,较2023年的1.9032亿元减少0.9%,冷却液销量从2023年的99372吨增至2024年的108332吨,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销量从2023年的331370吨减至2024年的323959吨[5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014亿元,较2023年的7260万元增加,主要因磷酸铁副产品销售增加[56] - 2024年公司从事碳酸锂加工服务,确认加工收入6600万元[57]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70.024亿元,较2023年的87.87亿元减少约20.3%,主要因原材料成本减少及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向客户采购碳酸锂及原材料)比例从2023年的6.5%增至2024年的20.7%[5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707亿元,由2023年的毛损5750万元扭亏为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毛利为1.349亿元,毛利率为2.4%,2023年毛损为5.443亿元,毛损率为8.1%[59] - 2024年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毛利为5338万元,较2023年的4842万元增加10.2%,毛利率从2023年的25.4%增至2024年的28.3%[59] - 2024年公司新引进的碳酸锂加工服务利润率为11.4%[60]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从2023年的9230万元增加62.6%至1.501亿元[62]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2960万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1900万元[63] - 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的1.965亿元减少16.6%至1.638亿元[64]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8.69亿元减少28.4%至6.224亿元[65] - 2024年上市开支从2023年的1020万元增加31.4%至1340万元[69] - 2023年所得税抵免3.164亿元,2024年所得税开支7590万元[70] - 2024年年度亏损7.964亿元,2023年为15.142亿元[71] - 2024年末存货从2023年末的16.102亿元减少13.6%至13.919亿元[74]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36.218亿元减少30.5%至25.159亿元[75]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末的63.599亿元增加4.2%至66.239亿元[76] - 集团总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的172.288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8.09亿元,总负债由130.478亿元降至118.755亿元,负债资产比率由75.7%降至75.1%,流动比率由0.87倍降至0.84倍[90]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12月31日的29.586亿元减少15.2%至2024年12月31日的25.075亿元,因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增加[91] - 集团杠杆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232.5%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44.0%,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借款增加[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88.4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267亿元减少0.9%,银行授信合计96.25亿元(2023年:105.227亿元),已动用73.06亿元(2023年:79.054亿元)[95] - 集团租赁负债由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的10.902亿元及8.287亿元,减少因购买相关租赁物业致子公司使用权资产减少[97] - 集团资本开支由2023年的32.099亿元减少78.7%至2024年的6.846亿元,因海外在建项目物业、厂房及设备采购规模缩减[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150名,较2023年的4354名有所减少;2024年员工总成本6.556亿元,较2023年的5.306亿元增加约23.6%[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为“核心”,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业务为“基石”[38] - 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销量达178,287吨,较2023年的108,120吨增加64.9%[31] - 2024年公司加工锂云母精矿生产14,831.5吨碳酸锂,业务收入从上半年4270万元增至下半年6600万元[37] - 2024 - 2028年公司将向LG供应约260,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40] - 2026 - 2030年公司子公司LBM NEW ENERGY将向密歇根州Blue Oval Battery Park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40] - 2025年2月公司成立PT LBM,在印度尼西亚开发二期90,000吨磷酸铁锂项目[41] - 2024年公司内部生产超50,000吨磷酸铁供内部使用[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拓展全球市场、优化生产基地、降低成本、推动产品创新和推行绿色发展战略[16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7] - 宁德时代透过宜春时代控制龙蟠时代30%股权[8] - 宁德时代透过全资子公司控制常州锂源5.91%股权[8] - 龙蟠国际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由石先生拥有90%及由朱女士拥有10%[13] - 公司拥有龙蟠时代70%股权[13] - H股于2024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5]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15日[11] - 公司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张家港迪克由江苏瑞利丰拥有57.01%[17]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年增32.6%,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较去年增长35%[30] - 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24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4%[30]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在中国拥有412项专利,包括125项发明专利[43] - 2024年公司荣获LubTop 2024“中国润滑油十大品牌”[36] - 2024年公司入选《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中的“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36] - 2024年公司获2025年汽车供应链新生生态大会中的“技术创新生态伙伴奖”[36] - 公司扩展氢能业务,参与起草《无人驾驶航空器储氢瓶技术通用要求》标准,还将通过培训和激励计划扩展和培养人才储备[47] - 2024年12月20日,投资者以2亿美元认购PT LBM的5310959股股份,完成后现有股东、INA、Aisis分别持股54.7%、34.0%、11.3%[106] - 公司2024年10月30日在港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95亿港元,各用途占比及金额明确,部分预计2025年底前动用[110] - 2025年1月21日,公司完成山东美多100%股权收购事项,代价总额为1.005392亿元[115] - 2025年2月21日,LG拟以1597.091112万美元认购PT LBM 255930.64股新发行股份,发行后占20%,截至年报日期认购未完成[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担保及重大未决诉讼或申索[103] - 除已披露质押资产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其他已质押资产[105] - 报告期内,除全球发售外,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情况[113]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17] - 石俊峰于2003年3月创立公司,2014年1月任董事长,在汽车相关行业有逾30年经验[120] - 吕振亚于2003年3月加入公司,2024年9月任执行董事,曾在江苏苏中农药化工厂任职副厂长[120][121] - 秦建于2003年3月加入集团,2023年9月任执行董事,在车用化学品行业有逾27年经验[121] - 沈志勇于2003年3月加入集团,2023年9月任执行董事,有逾27年会计及财务经验[124][125] - 张羿于2004年12月加入集团,2024年9月任执行董事,在制造行业有逾26年经验[126] - 朱香兰于2013年11月加入集团,2023年9月任非执行董事,曾在南京康爱医院任职主管护师[130] - 李庆文于2014年1月任独立董事,2020年3月重新任职,2023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石俊峰于1986年7月获中国湖南大学有机合成材料本科学位,1998年11月获高级工程师资格[120] - 秦建于2008年5月取得中国南京师范大学高阶经理工商管理研究生学位[122] - 朱香兰于1994年12月取得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中医学位[131] - 叶新先生42岁,2020年3月及2023年9月分别获委任为独立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耿成轩女士59岁,2021年9月及2023年9月分别获委任为独立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自上市日期起担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席[136] - 康锦里先生45岁,2023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薛杰先生59岁,2014年1月获委任为监事会主席,自2005年5月起担任公司营销部门的销售总监[144] - 周林先生46岁,2014年1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03年3月起一直担任公司财务经理[145] - 常慧红女士30岁,2024年7月获委任为监事,2024年1月 - 12月担任公司产业投融资管理部主管,自2025年1月起任副经理[148] - 石俊峰先生59岁,为总经理[149] - 秦建先生53岁,为副总经理[150] - 沈志勇先生60岁,为财务总监[151] - 张羿先生46岁,为董事会秘书及联席公司秘书[152][153] - 公司A股于2017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于2024年10月3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57] - 公司主要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车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及销售,近年来扩大了产品组合[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总额约占32.16%,最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9.45%[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35.86%及67.19%[164] - 公司实施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向合格雇员提供股份奖励及股票期权[165]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及表现资料在相关报告中披露[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严重违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已取得重要执照、许可证及批文[167] - 2023年碳酸锂价格波动致公司净亏损15.142亿元[170] - 2021 - 2023年碳酸锂平均价格分别约为每吨11.98万元、48.24万元、27.23万元[170] - 一烧工艺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为2.62g/cm³,0.1C放电容量为158mAh/g[17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信贷期为一至三个月不等[172] - 公司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