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阳科技(68829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长阳科技长阳科技(SH:688299)2025-04-22 2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3]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943.65万元,同比下降130.85%[3] - 2024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较2023年增长6.6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943.65万元,较2023年下降130.85%[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较2023年增长83.69%[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87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4.28%[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0元/股,较2023年下降129.4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39%,较2023年减少5.92个百分点[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1%,较2023年减少0.87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14亿元、3.33亿元、3.56亿元、3.33亿元[3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3.28万元、882.46万元、146.06万元、 - 4795.46万元[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指标同比下降出现亏损,主要因隔膜等项目产能待释放、光伏用胶膜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2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归母净利润-2,943.65万元,同比下降130.85%[36]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80,590.32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225,420.69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21,168.26元[31]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985,278.99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960,209.02元[31] - 所得税影响额为2,136,989.03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454,079.57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0,000,000.00元,当期变动-40,000,000.0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921,168.26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48,287,360.72元,期末余额67,157,042.52元,当期变动18,869,681.80元[33]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61,570,349.77元,上年度为68,726,771.89元,变化幅度-10.41%;研发投入合计61,570,349.77元,上年度为68,726,771.89元,变化幅度-10.4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本年度为4.61%,上年度为5.48%,减少0.87个百分点[7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43.65万元,同比下降130.85%[105] - 主营业务收入119,392.28万元,同比增加4.20%;主营业务成本88,616.57万元,同比增加9.18%;主营业务毛利率25.78%,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110] - 营业成本1,022,875,168.82元,同比增长11.94%;销售费用51,098,764.81元,同比下降2.05%;管理费用115,773,418.10元,同比增长14.01%[108][109] - 财务费用5,505,428.21元,上年同期为-6,272,484.88元;研发费用61,570,349.77元,同比下降10.41%[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2,239,113.36元,同比增长83.6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731,286.73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558,175.58元,同比下降94.26%[109] - 公司总成本本期为8.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12亿元增长9.18%[116][117] - 销售费用本期为5109.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5%;管理费用本期为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1%;研发费用本期为6157.0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1%;财务费用本期为550.54万元,上年同期为 - 627.25万元[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6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52亿元,上年同期为 - 5.06亿元[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为0,较上期期末减少100%,主要系期末理财产品到期所致[131]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为6715.70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9.08%,主要系持有的未到期银行承兑增加所致[131]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为4584.47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51.84%,主要系预付的原料款增加所致[131] - 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29,436,513.26元[189] - 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50,099,884.02元,合计分红金额为50,099,884.02元[18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28,317,524.90元,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28,317,524.90元[191][19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59,804,178.88元,现金分红比例为47.35%[19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182,262,500.93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4.87%[1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反射膜营业收入959,988,040.19元,毛利率35.13%,同比减少2.50个百分点;光学基膜营业收入107,021,453.03元,毛利率-5.31%,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112]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26,913,354.70元,毛利率-18.75%,同比增加5.07个百分点;内销营业收入697,078,347.33元,毛利率19.48%,同比减少2.34个百分点[112] - 外销营业收入496,844,500.59元,毛利率34.61%,同比减少4.79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273,552,320.73元,毛利率28.60%,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112][113] - 直销营业收入920,370,527.19元,毛利率24.94%,同比减少4.63个百分点[113] - 反射膜生产量142,464,639.57㎡,同比减少7.97%;销售量138,776,536.95㎡,同比减少3.66%;库存量29,066,307.13㎡,同比增加14.53%[114] 产品市场与行业情况 - 2024年度锂电池隔膜价格持续下行,2025年以来止跌回稳[3]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1051.2GWh,同比增长21.5%;储能电池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小型电池出货量124.1GWh,同比增长9.6%[55] - 国内聚酯薄膜行业呈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但BOPET高端膜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54]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液晶显示等领域,液晶显示占平板显示领域超90%市场份额[63] - TFT - LCD采用量子点技术提高色域,Mini LED背光技术的LCD显示屏性能优,可与OLED竞争[64] - 未来五年智能手机用OLED显示面板出货金额和面积将“量价齐升”,但成本高,TFT - LCD在大尺寸面板有成本优势[64] - Mini LED可提升LCD屏性能,与OLED竞争,多家龙头企业发布相关产品,渗透率有望提升[65] - Micro LED因制造成本高、巨量转移技术未突破,暂未规模量产[65] - LCD电视大尺寸化将带动上游光学膜市场需求增加[64] -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为2.08亿台,预计2025年OLED电视出货量达640万台,同比增长5%[135] - 2024年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达620万台,预计2025年达860万台,同比增长40%,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达17.9%[136] - 2024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37亿片,同比增长5.1%;出货面积达1.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0%;平均尺寸为49.6英寸,较2023年增加0.6英寸[137] - 2024年中国电视零售市场75英寸销量占比23.2%,超越65英寸(占比19.7%)成第一大尺寸[138] - 预计2025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32亿片,同比下降2.2%;出货面积1.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9%;平均尺寸首站50英寸[138]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中国出货量1214.6GWh,同比增长36.9%,占全球78.6%[138] - 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分别达1899.3GWh和5127.3GWh[138]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超11000GW,光伏装机超5400GW,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70%[139] 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0件,报告期内新增30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40件[37] - 公司反射膜出货面积稳步增长,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积极推进多种反射膜应用并导入海外头部客户[41] - 光学基膜中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如OCA离型膜基膜等,毛利率同比改善[36][42] - 公司加大固态及半固态电解质基膜、CPI薄膜等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力度[36][39] - 公司开发的电解质基膜孔隙率≥85%、孔径85 - 100nm、可压缩性≥50%,已获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订单和腰部客户企业订单[43]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44] - 公司反射膜在液晶显示领域可量产型号达30多种,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独创研发并可量产多层复合反射板[47] - 公司光学基膜在透光率、雾度等关键指标持续改善,缩小与国外巨头技术差距[48] - 公司隔膜产品适用于动力、储能等场景,电解质基膜已获订单但收入小[48] - 公司TPX离型膜和光伏用胶膜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CPI薄膜在客户验证阶段[49] - 公司与下游客户及同业企业协同研发,与下游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50] - 公司从接洽至通过国内知名终端客户认证需3 - 6个月,通过国外知名终端客户认证需6 - 12个月,部分产品需1 - 2年[51] - 公司产品销售以直销为主,与三星、LG、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52] - 公司反射膜核心指标反射率提升到97%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3][59] - 公司是全球少数拥有完整反射膜产品组合和技术储备的企业之一,实现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覆盖[53][59] - 公司反射膜出货面积位居全球第一,稳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地位[59] - 公司反射膜产品成为韩国LG、京东方、群创光电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商,还是韩国三星电子光学膜片全球供应商[59] - 公司自行规划设计及调试反射膜生产线和专用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优势[59] - 公司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已实现批量销售[53][59] - 公司反射膜产品先后获“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及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60] - 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光学膜公司获“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60] - 2018年底公司进军光学基膜领域,核心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正缩小与国外巨头差距[61] - 公司开发不同性能规格隔膜产品,适用于多场景,电解质基膜获行业头部和腰部客户订单,但收入小[62]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在多种技术方面积累核心技术,主要产品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66] - 公司拥有聚酯薄膜双向拉伸生产技术,可自主设计建设多种膜生产线[66] - 公司委托定制化生产专用设备可降低设备成本30%以上[67] - 白色填料技术可提升产品反射率[67] - 不相容树脂技术可提升反射率并提高生产稳定性[67] - 反射膜增韧技术可提高双向拉伸聚酯反射膜韧性和生产稳定性[67] - 拉伸技术通过合适拉伸温度和拉伸比提高反射率[67] - 热定型技术通过合适热定型温度和区间长度保证低收缩和平整性[67] - 链条管理技术可降低膜面印痕及折痕等质量问题风险[67] - 拉伸技术通过调整拉伸参数提高薄膜平整度、力学和光学性能[67] - 热定型技术将薄膜热收缩控制在极低程度[67] - 在线涂布技术改善薄膜表面附着力和光学性能[67]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将涂布产品产能提升20%[68] - 公司开发出中小尺寸涂布反射膜产品并在中小尺寸背光领域批量销售[68] - 公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