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益与利润 - 集团年度收益4.01303亿港元较2023年4.5425亿港元下降11.7%[33] - 年度毛利6224.3万港元较2023年5854.2万港元增长6.3%[36] - 年度亏损1441.9万港元较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406.8万港元收窄57.7%[38]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年度服务成本3.3906亿港元较2023年3.95708亿港元下降14.3%[35] - 毛利率从2023年15.5%下降至12.9%[36] 财务表现:合约与现金流 - 综合建筑设计业务新合约及补充合约总额约3.28379亿港元较2023年5.57812亿港元下降41.1%[32] - 集团在手合约金额约11.99382亿港元较2023年13.93992亿港元减少14.0%[3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4.603百万港元(2023年:90.101百万港元)[41] - 未动用银行融资金额为5百万港元(2023年:56百万港元)[41]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45.8百万港元[46] - 重新分配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4.3百万港元[46] - 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总计145.8百万港元[47] 地区业务表现:收益 - 中国内地收益减少3613.9万港元同比下降17.5%[33] - 香港收益减少3294.1万港元同比下降18.9%[33] - 中东及北非地区收益占比提升至16.1%(2023年:11.8%)[33] 地区业务表现:市场拓展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LWK + PARTNERS参与沙特阿拉伯2030年愿景计划等倡议推动的中东地区项目[18] - 公司参加第16届沙特阿拉伯房地产发展高峰会探索繁荣房地产市场[18] - 公司对香港及中国内地办事处进行战略性定位以支持中东项目[19] - 公司在中东及北非地区房地产行业表现出显著韧性及增长[18] - 业务范围拓展至东南亚及中东市场[50] - 公司业务覆盖香港、中国内地、中东及北非和东南亚地区,在迪拜、利雅得及马尼拉设有办事处[91] 中国内地业务策略 - 公司调整中国内地营销策略并使项目组合多样化以应对市场波动[17]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建筑业深度调整背景下强调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生存基石[17] - 中国内地甲级资质已于2023年12月续期五年[49] 运营效率与创新 - 公司通过各办事处无缝合作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并加强客户需求响应能力[1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综合建筑服务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服务[93] 人才与人力资源 - 公司面临香港市场对传统建筑师及精通数字智能技术新兴人才的迫切需求[18]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约710名减少至2024年约615名,降幅约13.4%[67] - 公司通过实习计划培养新兴人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115] - 公司制定健康安全政策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保障员工安全[111] - 培训投入:总培训时长1,520小时,覆盖446人次,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参与率达100%[133] - 培训覆盖率:女性员工培训参与率显著高于男性,一般员工女性参与率88%对比男性49%[134] - 员工稳定性:管理层流失率低,多数员工服务年限超过5年[121] 员工结构分布 - 劳动力地区分布:大中华区占比55%(2024年)较2023年54%上升,香港占比32%较2023年35%下降[118] - 区域人员变化:东南亚占比8%(2024年)较2023年7%上升,中东及北非占比5%较2023年4%上升[118] - 性别分布:男性员工占比66%(2024年)较2023年63%上升,女性员工占比34%较2023年37%下降[122] - 管理层性别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男性占比7%(2024年)较2023年6%上升,女性保持1%[125] - 年龄分布:41-50岁员工占比21%(2024年)较2023年22%微降,31-40岁员工占比41%较2023年39%上升[123] - 教育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79%(2024年)较2023年77%上升,其中硕士及以上占比19%[124] - 总全职雇员数量为615名,较2023年约710名减少约13.4%[117] 环境管理与绩效 - 公司识别的重要环境事项包括排放物、能源管理、环境及天然资源、气候变化[97] - 公司2024年总用电量为918,946千瓦时,较2023年878,135千瓦时增长4.6%[103][106] - 香港办公室用电量353,613千瓦时,较2023年347,024千瓦时增长1.9%[104] - 中国内地办公室用电量556,399千瓦时,较2023年524,287千瓦时增长6.1%[104] - 中东及北非办公室用电量8,934千瓦时,较2023年6,824千瓦时增长30.9%[104] - 公司2024年二氧化碳当量排放474,535千克,覆盖建筑面积9,126平方米[104] - 公司2024年能源强度100.70千瓦时/平方米,较2023年70.19千瓦时/平方米增长43.4%[106][107] - 公司2024年每名雇员用电强度1,486.97千瓦时,较2023年1,236.81千瓦时增长20.2%[107] - 公司2023年二氧化碳当量排放451,172千克,覆盖建筑面积12,511平方米[104] - 公司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52.00千克/平方米[105] - 公司自2018年起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2015认证[98] - 公司营运不涉及生产相关污染,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109] - 公司未统计用水量数据,因办公室供水由大厦管理处提供[108] 社会与管治责任 - 公司识别的最重要社会事项包括健康与安全、劳工准则、产品责任、反贪污[97]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事项并制定相关目标[94]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识别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事项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96] - 公司为香港绿色建筑议会(HKGBC)的活跃企业会员[98] - 公司参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15周年庆典,超过250名嘉宾出席[99] - 安全记录:实现零工伤事故、零工伤致死案例,无因工损失天数[128] - 公司未发生任何因工作关系导致的死亡案例[114] - 公司未出现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的情况[114] - 公司无产品召回记录、未接获产品投诉且无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14] - 公司无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114]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及程序,允许员工、供应商等举报潜在不当行为[140] - 公司一年两次评估管理贿赂风险的监控成效[140] - 公司未发现任何违反贿赂、勒索、诈骗及洗钱法律法规的事宜[141] - 公司与超过100名全球业务伙伴合作,主要为香港及中国内地本地公司[136] - 公司向250户独居老人及老年夫妇家庭送出礼品[142] - 公司捐赠闲置电脑予甘肃省静宁县一所小学[142] - 公司与超过1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45] - 公司共计参与国内外讲座及专题研讨30余场次[146] - 公司为4名中学生提供为期两周的实习机会[146] - 公司通过研讨会帮助20余名学生探索建筑领域机遇[146]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 - 董事雷志军于2024年6月6日获委任[166] - 董事刘勇于2024年6月6日辞任[168] - 年度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董事平均出席率超过90%[168]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女性1名占比11.1%男性8名占比88.9%[169] - 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员工男女比例约为75%比25%全集团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男女比例约为68%比32%[170]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具备适当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资格任期均为3年[173] - 公司章程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需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且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72]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了有关董事职责的培训并由外聘专业公司进行且所有董事均已提供2024年培训记录[174]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收到书面要求后2个月内召开[199] - 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股东提出要求[199] 委员会运作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3次会议所有成员黄显荣陈进思苏玲均出席全部3次会议[178]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2次会议所有成员陈进思符展成黄显荣均出席全部2次会议[18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具备多元化行业经验且主席在会计事务方面拥有适当专业资格及经验[178]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并物色提名董事及就委任和重新委任董事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8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厘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具体薪酬待遇并就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提出建议[179] - 提名委员会在2024年共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梁鹏程、陈进思、黄显荣、苏玲)[182] - 投资委员会在2024年共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刘江涛、梁鹏程、符展成、王君友、雷志军)[185]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符展成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拥有中国内地及香港建筑设计服务业近35年经验[73] - 王君友担任执行董事,拥有中国内地建筑设计服务业逾35年经验,自2001年起取得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74] - 邓立鸣担任执行董事,在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项目方面拥有超过20年专业经验[75] - 雷志军担任执行董事,拥有基础设施投融资、企业投资并购及国企改革丰富经验[77][78] - 陈进思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拥有逾45年经验[79] - 黄显荣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0年企业管理、投资管理及会计财务经验[80] - 公司高级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建筑总监马桂霖拥有29年中国内地及香港建筑服务业经验[83] - 建筑总监卢建能拥有26年中国内地及香港建筑项目经验[84] - 建筑总监吴国辉拥有29年香港建筑服务业经验[85] - 建筑总监陈聚文自2000年加入公司,2014年晋升为总监[85] - 首席财务官余咏诗拥有超过25年会计及审计经验[86] - 中国附属公司财务总监李敏拥有逾33年相关管理经验[87] - 中国经营部总监张丽娟拥有逾27年运营及合约管理经验[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先生曾担任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职务[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玲女士曾担任西南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82] 审计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审计服务费用为128万港元,较2023年的148万港元下降13.5%[195] - 2024年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4.7万港元,较2023年的54.5万港元大幅下降73.0%[195] - 2024年总审计师酬金为142.7万港元,较2023年的202.5万港元下降29.5%[195] - 公司已建立内幕消息处理及披露的内部控制程序[197] - 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和公告等渠道实行公平披露政策[197] - 公司采用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190] - 2024年度未发现对财务报表或整体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欺诈事件[192] - 董事会于2022年3月采纳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192][193] - 公司面临专业责任风险但往年未收到相关索赔[55] - 公司无外汇合约、利率或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敞口[59] 财务风险与承诺 - 公司流动比率为2.18倍(2023年:2.10倍)[40] - 受限制银行结余为4.492百万港元(2023年:零)[41] - 资本负债比率为21.8%(2023年:21.3%)[41] - 公司为附属公司项目履约义务提供银行担保5,939,000港元(2023年:5,726,000港元),同比增长3.7%[65] - 2023年存在资本承担投资合营公司10,000,000港元及联营公司人民币7,800,000元,2024年降为零[66]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活动(2023年:无)[60][61] - 公司未发生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62] - 公司未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63] - 公司无任何抵押资产(2023年:无)[64] - 公司股本结构仅包含普通股且年度内无变动[58]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2024年全球排名第32位跻身世界建筑100强精英事务所行列[20] - 公司凭借全球项目赢得众多国际奖项和国内荣誉[20] - 公司旗下LWK + PARTNERS在2024年World Architecture 100中排名第27位[93] 员工活动与行业参与 - 迪拜办事处参加年度迪拜健身挑战赛与超过240万名参与者共同庆祝[154] - 深圳办事处参加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足球赛并获得前八名及荣誉奖[154] - 公司支持中东和北非地区首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海湾学生奖[151] - 公司参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ADC城市景观现场研讨会城市转型大赛[151] - 公司每年参加渣打马拉松及嘉里香港街头马拉松等慈善赛事[154] 秘书与培训 - 公司秘书在2024年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187] 高管薪酬 - 高级管理层中1人年薪在0至100万港元范围[196] - 高级管理层中4人年薪在100万至200万港元范围[196] - 高级管理层中2人年薪在200万至300万港元范围[196]
思城控股(0148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