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angdd(DUO)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FangddFangdd(US:DUO)2025-04-23 18:35

公司结构与股权 - 房多多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是开曼群岛控股公司,无运营业务,运营由子公司和VIE及其子公司开展[64] - 房多多网络股东Xi Zeng、Yi Duan、Li Zhou、Jiaorong Pan和Ying Lu分别持有55.61%、31.95%、8.88%、2.66%和0.90%股权[67] - 截至年报日期,房多多网络有9家全资子公司[67] - 房多多网络VIE协议最初于2014年3月签订,后经多次修订[67] - VIE股东Xi Zeng、Yi Duan、Li Zhou、Jiaorong Pan和Ying Lu分别持有VIE 55.61%、31.95%、8.88%、2.66%和0.90%的股权[239] 公司运营风险 - VIE相关 - 公司依赖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开展业务,这些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79] - VIE或其股东不履行合同义务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9]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会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1] - 若中国政府认为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不符合相关行业外资监管规定,公司可能面临严厉处罚或被迫放弃相关业务权益[110] - 可变利益实体(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20] - 公司通过与可变利益实体(VIE)的一系列合同安排开展业务,若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安排不符合规定,公司可能面临严重处罚[228][229][230][231][233] - 公司认为目前的公司结构和合同安排符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但相关法规不断演变,政府解释有不确定性[231][232] - 公司依赖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进行业务运营,这种方式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股东可能不履行义务[2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合并总收入为339,10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4,957千元人民币增长19.0%[83] - 2024年全年合并净利润为28,303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为净亏损93,104千元人民币[83][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总资产为731,18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69,901千元人民币下降5.0%[86][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总负债为347,8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8,404千元人民币下降39.9%[86][87]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0,37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6,118千元人民币[90] - 2024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45,9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净现金提供31,427千元人民币[90] - 2024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146,62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9,831千元人民币[90] - 2024年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净减少54,415千元人民币,2023年减少38,846千元人民币[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89,484千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143,899千元人民币[9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46,3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0,177千元人民币[83][84] - 2024年末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现金为1.82745亿元人民币,年初为5.16238亿元人民币[91] - 2022 - 2024年,公司应收子公司及VIE款项分别为15.33937亿元、15.92432亿元、17.14269亿元人民币[92] - 2022 - 2024年,Fangdd Cayman作为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分别为0.5百万美元、27.3百万美元、20.0百万美元[93] - 公司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396亿元和9310万元,2024年净收入为2830万元(390万美元)[127] - 202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7亿元、 - 1.861亿元和 - 6040万元(830万美元)[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46.186亿元(6.327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40万元(1030万美元)[128] - 2024年公司信用损失准备从6.942亿元增至6.968亿元(9550万美元)[131] - 2024年公司总营收从2.85亿元增至3.391亿元(4650万美元)[133]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有限合伙企业投资的最大损失敞口分别为7.548亿元、6.889亿元和6.355亿元(8710万美元)[153] - 2024年,公司对某些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确认了400万元(60万美元)的非暂时性减值损失[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债务义务为3.253亿元(4460万美元),长期债务义务为2120万元(290万美元)[156] 税收相关 - 假设税前收益为100,WFOE层面按25%法定税率纳税后可分配股息为75,香港子公司按5%税收协定税率缴纳预扣税,最终可分配给Fangdd Cayman的股息为71.25[96]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控股公司分配股息需缴纳10%预扣所得税,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等有税收协定地区,可适用5%较低税率[97] - 公司中国子公司需将至少10%的税后利润存入法定储备基金,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100] - 相关方之间的安排和交易可能在交易发生的纳税年度后十年内受到中国税务机关的审计或质疑[244] - 2008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中国每家企业必须向相关税务机关提交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关联方交易报告[244] 公司业务风险 - 市场与竞争 - 若无法留住和吸引房地产专业人士、未能持续发展和推广市场平台等,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将受损[109] - 公司历史上有亏损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未来可能无法实现盈利[112] - 中国政府政策、政治或社会条件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5] - 公司A类普通股未来可能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被禁止在美国交易,其价值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17] - 公司可能无法满足纳斯达克持续上市要求,A类普通股市场价格可能波动[123] - 公司业务受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变化影响[135] - 公司在各主要业务活动中面临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减少和业务受损[139] - 公司依赖广告和市场推广吸引房源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48] - 公司依赖少数房地产开发商,若合作终止或减少且未开发新合作,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将受不利影响[149] - 中国推进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预售条件可能收紧,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52] - 公司历史上第一季度收入远低于其他季度,第三和第四季度贡献大部分年收入[170] - 公司面临吸引和留住合格人才的挑战,可能影响竞争力和业务[172] - 公司依赖高级管理团队的房地产行业经验和知识,若团队成员流失,可能影响业务管理和增长战略实施[174] - 公司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微信等社交媒体引流,若无法成功实施,业务将受不利影响[178] - 公司平台和内部系统依赖的软件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错误或漏洞,会对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82] - 公司的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可能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且可能面临第三方侵权索赔[183][186] - 公司若未能遵守数据隐私和保护法律法规,可能损害声誉,影响业务和运营结果,且相关法规解释和应用不确定[188][192] - 公司移动应用和网站仅收集必要的用户基本信息,虽采取措施合规,但无法保证有效性,业务伙伴或员工违规也可能使公司受罚[190] - 公司需获得增值电信许可证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无法保证能及时更新和续期该许可证备案记录[193] - 公司旗下小贷子公司运营受监管,无法确保获得或维持线上小贷业务所需证照,否则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95] - 公司可能因市场信息和互联网服务承担潜在责任,面临索赔、罚款和声誉损害,且未购买相关保险[197] - 中国房地产金融服务监管不确定,若未来监管收紧或认定历史业务违规,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将受影响[198] - 公司业务依赖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网络中断、安全漏洞等会损害业务和财务状况,且未购买相关保险[201] - 公司多数办公室为租赁,可能无法续租或因租赁方产权问题被迫搬迁,未登记租约可能面临1000 - 10000元罚款[206][207] -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若无法转嫁成本,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影响,且劳动法规执行严格,违规可能面临罚款和制裁[208] - 公司使用派遣工,无法确保派遣工数量未超总劳动力10%,违规将被责令整改和罚款[211]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获得政府补助1490万元、250万元和10万元(0.02万美元),补助变化会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波动[213]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可能导致财务结果不准确、欺诈或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影响投资者信心和股价[2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因一个“重大缺陷”而无效[216] - 公司存在重大内控缺陷,与缺乏足够了解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人员有关,采取的补救措施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217]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呈“弱复苏”态势,公司将继续起诉开发商保护应收账款,也面临代理商的诉讼[219][220] - 公司面临各类法律和行政诉讼,诉讼可能导致巨额成本和管理层资源分散,且无法保证胜诉[219][220][222] - 公司受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影响,合规成本增加,存在不合规风险[223] - 公司保险覆盖有限,业务中断、诉讼或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巨额成本和业务中断[224] - 2021 - 2022年新冠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中国经济自2010年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225] -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导致公司房地产交易显著下降,财务业绩下滑,公司还面临其他疫情和自然灾害风险[226] - 中国政府对公司业务运营的重大监管可能导致公司运营和A类普通股价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251] - 中国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应用可能随时间演变,新法律法规可能追溯适用,公司无法确保始终完全合规[252] - 中国政府政策、政治或社会条件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61] -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减少房地产及相关产品和服务销售,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261] - 全球对社会、道德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可能使中国采用更严格标准,影响公司运营[261] - 中国政府对资本投资的控制或税收法规的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262]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于2023年推出资产管理服务,2024年将其扩展到房地产项目[159] 股份激励计划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下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63,381股普通股,截至2025年4月17日,已授予并流通的购买股份数为18,655股[176] - 2024年,公司因2018年计划授予的奖励产生了人民币1.8万元(2500美元)的股份支付费用[177] 公司合规要求 - 公司需在营业执照颁发后30天内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不同城市要求可能不同,且可能需获取额外许可证,如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94] 中国法规变化 - 2019年3月15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取代三部旧法成为外商投资的法律基础[249]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包括《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在内的一套新法规,于3月31日生效,五项配套指引于2月17日生效[253] - 2023年5月16日和2024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分别颁布两项额外的配套指引[2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如公司,在后续发行时才需向中国证监会备案,且应在发行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254] - 公司自《试行办法》实施以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发行申请文件,4份申请正在审核中,分别于2024年10月10日、11月13日、2025年2月14日和3月19日提交[255] - 国内实体若未完成《试行办法》要求的备案,可能面临警告和1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255] - 网络平台运营者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数据且寻求境外上市,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258]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于2024年9月24日颁布,2025年1月1日生效,处理重要数据的数据处理者需进行年度风险评估并提交报告[259] - 若未来确定发行前需向中国证监会备案或满足其他程序要求,不确定公司能否完成及所需时间,且备案可能被撤销[260] 公司监管情况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未收到中国证监会、CAC或其他中国政府当局关于公司结构和合同安排的询问、通知、警告或制裁[78] - 公司不确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其影响,截至年报日期未收到相关部门关于境外发行的询问、通知、警告或制裁[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