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内地领先电动两轮车供应商,“绿源”品牌近28年历史[5] - 2023年10月12日,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51[7] - 上市日期为2023年10月12日[12]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700项专利[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29项专利,2024年新增313项专利申请,获得247项新专利授权[37] 公司产能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电动两轮车年产能超500万台,重庆新工厂预计2026年产能逐步提升至每年200万台[6] - 重庆智能生产工厂于2024年11月开始试运行,一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能达200万辆[39] - 重庆厂房预计2026年产能逐步达到每年约200万辆[94] 公司销售网络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超1400家分销商,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的328个城市,线下零售门店总数逾12800家[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线下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328个城市,有超1400家经销商及超12800家线下零售店[40] 公司股份及股东周年大会情况 - 公司将2025年5月22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1] - 公司通过书面决议案将股份溢价账的若干进账金额资本化后发行2.88亿股股份[11]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064亿港元[13]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64亿港元[93] - 2024年8月30日,董事会将4200万港元重新分配至收购土地使用权及生产基础设施建设[94]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总额为70640万港元,重新分配前后不变[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55800万港元,截至2024年8月30日为17150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65030万港元,未动用5620万港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升研发能力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100万港元,预计2025年6月底动用[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新产品及升级产品和科技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100万港元,预计2025年6月底动用[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加强销售及分销渠道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610万港元,预计2025年年底动用[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扩大国际市场销售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610万港元,预计2025年年底动用[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加强产能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910万港元,预计2025年6月底动用[9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0.72亿元,较2023年的50.83亿元下降约0.2%[16][20][53]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161亿元,较2023年的1.456亿元下降约20.3%[16][20][36][7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65亿元,较2023年的6.812亿元下降约2.4%,毛利率为13.1%,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2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6.56054亿元,流动资产为26.68289亿元,资产总额为43.24343亿元[17]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为14.96421亿元,非控股权益为131.1万元,权益总额为14.97732亿元[17]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3.09445亿元,流动负债为25.17166亿元,负债总额为28.26611亿元[17]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5.545亿元[21]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5港元[21] - 公司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净利润从2023年的1.456亿元减少20.3%至2024年的1.161亿元,扣除股份付款开支后2024年溢利1.54亿元,较2023年仅略微减少5.9%[36] - 2023年和2024年销售成本分别为44.02亿元和44.07亿元,保持相对稳定[57]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6.81亿元减少约2.4%至2024年的6.65亿元[58] - 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3.4%和13.1%,保持相对稳定[59] - 销售及营销成本由2023年的3.16亿元减少约1.5%至2024年的3.12亿元[60]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9920万元增加4.6%至2024年的1.038亿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62]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1.894亿元增长22.1%至2024年的2.312亿元,因股份支付费用和研发项目增加[37][63] - 2024年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拨回5.2万元,2023年确认减值拨备约90万元,因历史坏账收回[64]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6270万元增长40.5%至2024年的8810万元,因政府补助增加[65] - 存货从2023年末的2.54亿元增长19.3%至2024年末的3.031亿元,因原材料及在运货品增加[7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1.844亿元增长69.6%至2024年末的3.127亿元,因企业及机构客户信贷销售增加[7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末的9.586亿元增长30.9%至2024年末的12.553亿元,因产能扩张和工厂建设[76] - 资产总值从2023年末的38.625亿元增长12.0%至2024年末的43.243亿元,负债总额从23.349亿元增长21.1%至28.266亿元,资产负债率从60.5%增至65.4%,流动比率从1.44倍降至1.06倍[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9.95亿元减少44.3%至2024年末的5.545亿元,杠杆比率从42.6%增至68.1%,因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减少和贴现票据增加[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0.023亿元,占同日总负债的35.5%;2023年12月31日为6.433亿元,占比27.6%[82] - 集团资本开支由2023年的2.033亿元增加约113.2%至2024年的4.334亿元[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085名雇员,2024年总员工开支为4.974亿元,较2023年的4.781亿元增加约4.0%[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动自行车收入30.17亿元,较2023年的26.99亿元增长约11.7%;电动踏板车收入7.11亿元,较2023年的10.21亿元减少约30.3%;电池收入10.46亿元,较2023年的10.94亿元减少约4.4%;电动两轮车部件收入2.33亿元,较2023年的2.01亿元增长约15.7%;其他产品收入0.28亿元,较2023年的0.014亿元大幅增长约1889.0%[54][56] 公司经营战略及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经营战略重大调整,构建三大增长曲线,耐用技术实现100%覆盖,80%产品系列覆盖智能化技术[23] - 公司规划三大增长曲线,分别聚焦电动两轮车、LYVA品牌、换电/租车产业生态,第三增长曲线为未来5 - 10年发展奠定基础[24] - 2024年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引入品牌带来新收入并提升国际影响力[26] - 2024年公司加大智能化等技术研发投入,设立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27] - 2024年公司推出30多款新车型,涵盖S90、Moda8和Cola10系列等[38] - 2023年公司与哈啰单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成为滴滴青桔电动两轮车主要供应商并与美团建立伙伴关系[4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际客户66家,新进入7个国家[42] - 2025年公司计划优先发展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并扩展至电动出行领域的生态系统服务[45] - 公司计划改进数字化电池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寿命并解决安全问题[46] - 公司计划进行战略性智能制造转型,预计2026年前获国家级认可[47] - 公司新建的重庆智能生产工厂按“绿色工厂”标准,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实践[44] - 截至报告日期,LYVA自营门店数量达4家,计划在更多战略位置开店[50] - 公司推出价格更符合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产品,进军10000元级别的高端市场[50] - 公司积极发展换电服务、租赁服务和售后服务三条互补业务线[52] - 公司通过融入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和推进专属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提升技术基础设施[51]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倪先生拥有或视作拥有277664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5.08%[102] - 胡女士全資擁有的Apex Marine擁有131,200,00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0.75%[106] - 胡女士及其配偶倪先生共有的Best Expand擁有15,264,00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58%[106] - 倪先生全資擁有的Drago Investments擁有131,200,00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0.75%[106] - 胡女士擁有或被視作擁有277,664,00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65.08%[10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倪先生在產品開發方面擁有逾35年經驗,在電動兩輪車行業擁有逾27年經驗[103] - 胡女士在電動兩輪車行業擁有逾27年的經驗[107] - 陳先生自2012年1月起,擔任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副總裁[108] - 倪博原女士自2021年1月以來為本集團副總裁,主要負責市場營銷工作[109] - 吳先生於2022年7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逾16年的審核經驗[112] - 彭海涛先生66岁,于2022年7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百事、渣打银行等任职[115] - 刘伯斌先生51岁,于2022年7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南京中兴软件等任职[117] - 陈志峰先生46岁,于2023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会计行业有逾21年经验[119] - 陈文胜先生54岁,于2013年12月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负责整体研发工作[121] - 李凤朗先生55岁,自2024年12月起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负责产品创新策略等[122] - 吴先生自2020年4月起任壹物科技独立董事,自2021年4月起任安徽晶赛科技独立董事[113] - 吴先生自2016年4月至2022年5月任安徽扬子地板独立董事,自2018年6月至2024年9月任南极电商独立董事[113] - 吴先生自2019年12月至2024年9月任安徽安瑞升新能源独立董事[113] - 彭先生于1983年7月获东北电力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5] - 刘伯斌先生于1996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2014年10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7] - 丁霄先生41岁,2025年3月28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2025年4月拟任浙江绿源品牌研究院副总裁[126] - 朱卓婷女士自上市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企业服务领域有逾13年经验[12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由董事会呈列[128] -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29]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等,已成立审核、薪酬、提名、战略及投资四个委员会[132] - 公司为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范围[134] - 报告期内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5] - 倪博原女士于2024年6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David Ross Dingman先生于2024年3月18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36]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条、第3.10(2)条及3.10A条规定[138] - 全体董事同意向公司及时披露其承诺及后续变动[138] - 董事会制定目标,使女性董事达到2名或女性代表达20%,已通过2024年6月决议实现[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女性和男性比例分别约为35%和65%[142] - 董事会委任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上市规则规定至少三名且比例至少占三分之一[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
绿源集团控股(0245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