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40,703,050.37元,同比增长8.77%[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61,443.42元,同比改善79.86%[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266,928.14元,同比增长1,168.76%[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394元/股,同比改善80.02%[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08%,同比改善23.06个百分点[2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6,447,390.34元,2024年改善至-60,080,468.96元,同比改善69.42%[20]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58,302,290.00元,2023年增长至405,166,242.38元[2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55,699.00元,2023年扩大至-192,915,901.54元[2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94,926.36元,2023年下降至8,296,815.72元[20]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36,133,981.48元,同比增长10.56%[21]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970,015.66元,显著亏损[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219,025.54元,主要包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814,393.48元[2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45,423,363.15元,第二季度为57,380,058.46元[25]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12%,同比上升1.23%,每股收益-0.24元,同比下降80.02%[94] - 公司总资产993,219,559.40元,较上期末减少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24,451,615.98元,较上期末减少10.56%[94] - 体育行业收入436,412,167.81元,占总收入99.03%,同比增长10.62%[102] - 境外收入205,931,803.31元,同比增长17.85%,占总收入46.73%[10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3,983,047.2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1.33%[10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8,769,981.6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46%[109] - 管理费用67,077,477.91元,同比增长13.45%[111] - 财务费用376,760.16元,同比下降95.22%[111] - 研发费用8,340,155.62元,同比下降36.07%[111]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62人减少至2024年的50人,同比下降19.35%[114]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3,045,952.86元下降至2024年的8,340,155.62元,同比减少36.07%[1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3.22%下降至2024年的1.89%,同比减少1.33个百分点[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8,296,815.72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105,266,928.14元,同比增长1,168.76%[1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84,425,884.43元改善至2024年的56,885,061.01元,同比增长130.84%[1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44,691,006.94元下降至2024年的-58,009,469.03元,同比减少140.09%[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3年的-29,472,847.98元增长至2024年的104,395,458.59元,同比增长454.21%[11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5人减少至2024年的3人,同比下降40.00%[114]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0人减少至2024年的22人,同比下降26.67%[114]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2人减少至2024年的28人,同比下降12.50%[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体育赛事经营业务收入269,892,021.59元,同比增长20.79%,营收占比61.24%,营业利润73,060,531.62元,同比增长46.79%[95] - 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收入113,159,112.27元,同比增长35.24%,营收占比25.68%,营业利润12,896,671.09元,同比增长251.95%[96] - 体育俱乐部经营业务收入11,840,666.62元,同比下降52.66%,营业利润-224,750.52元,同比减少103.37%[97] - 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收入8,961,742.80元,同比下降1.96%,营业利润1,867,236.87元,同比增长125.92%[98] - 市场营销服务业务收入30,167,708.72元,同比减少28.73%,营业利润11,007,765.59元,同比减少48.19%[99] - 数字体育业务收入2,112,729.48元,同比减少80.64%,营业利润1,317,078.10元,同比减少22.57%[100] - 其他业务收入4,569,068.89元,同比减少57.14%,营业利润1,962,525.95元,同比减少59.06%[101] - 体育场馆经营收入113,159,112.27元,同比增长35.24%,毛利率11.40%[103][106] - 体育赛事经营收入269,892,021.59元,同比增长20.79%,毛利率27.07%[103][10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经营范围多次调整,最新调整于2024年5月16日通过股东大会审议[18][19] - 重点推进空间IP化运营,打造自有IP如"闪电圈"、"车手排行榜",提升品牌价值与经营坪效[152] - 推行"核心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双轨激励模式,优化组织管理层级[152] - 2024年通过实地/线上方式接待机构及投资者,讨论发展战略及业绩[157] - 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15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夏青、余朝旭夫妇[11] - 公司参股企业包括深圳市悦动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1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61] - 董事长夏青持有公司股份20,150,000股[167] - 董事余星宇持有公司股份2,360,000股[167] - 董事林朝阳持有公司股份338,400股[167] - 董事顾晓江持有公司股份10,000股[167] - 董事陈平持有公司股份1,200股[16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61] - 独立董事张桂森持有公司股份40,000股[168] - 副总经理卢凌云持有公司股份40,000股[168] - 副总经理张祖坤持有公司股份24,000股[16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22,963,600股[16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顾晓江因个人原因辞职[168][170] - 独立董事黄海燕因换届于2024年9月5日离任[168][170] - 董事余朝旭因换届于2024年9月5日离任[169] - 董事林朝阳因换届于2024年9月5日离任[170] - 夏南被选举为董事并于2024年9月5日被任命为总经理[170] - 马笑于2024年12月20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7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37.06万元[191] - 董事长夏青2023年税前报酬为65万元[191] - 离任董事余朝旭2023年税前报酬为8万元[191] - 离任董事林朝阳2023年税前报酬为13.6万元[191] - 现任独立董事顾鸣杰2023年税前报酬为5万元[191] - 现任独立董事张桂森2023年税前报酬为5万元[191] - 现任独立董事陈其2023年税前报酬为1.67万元[191] - 现任职工代表监事王文朝2023年税前报酬为12万元[191] - 现任监事樊文斌2023年税前报酬为13.8万元[191] - 现任监事马怡然2023年税前报酬为12.6万元[191]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旗下拥有自主卡丁车制造品牌“SQ”和“赛卡联盟”连锁品牌[11] - 公司运营多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IP,包括F3/F4、TCR Asia/TCR China等[49] - 公司拥有覆盖上海、湖南、海南的多功能专业赛车场及多层级体育场馆矩阵[49] - 公司成功打造天马论驾、中南赛车节等多个原创自主品牌赛事[49] - 公司2024年运营国际/亚洲级、国家级及区域级赛事共112场次[55]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与国际汽联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续约成为官方代理运营方[53] - 公司原创自有赛事IP GTSC升级为"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并获得中汽摩联官方授权[54] - 公司与东风汽车联合推出全球首款世界电动房车锦标赛标准化比赛用车东风奕派eπ007电动赛车[54] - 公司自主研发"天猿"竞赛级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并在Zenith 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中完成测试[55] - 公司成为2025年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独家官方运营推广机构[54] - 公司2024年引入TCR World Tour国际汽联世界巡回赛、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等多项国际赛事[53] - 公司与米其林轮胎合作推广亚太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赛事E-TCR电动赛车锦标赛计划2025年落地[54]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与门牙视频达成"龙门盛势"战略签约开展IP孵化和赛事传播合作[55] - 公司自主研发"天猿"竞赛级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并组织运营Zenith 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85] - 体育数字化业务聚焦"运动银行"、"AI体育教育"、"运动处方"三大核心产品线[84] - 公司与株洲高科合资成立高盛擎动(株洲)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拓智能汽车运动领域[85] - 卡丁车出口外贸业务覆盖亚洲多国,助力海外市场拓展[82] - 公司拥有自成闭环的汽车运动全产业链及卡丁车细分领域完整产业链[87] - 2024年起新增运营国际汽联澳大利亚四级方程式锦标赛、中汽摩联中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等赛事[89] - 数字体育业务通过"运动积分"、"线上赛"等模块提供企业定制化服务[85] 风险因素 - 持有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和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商业推广权,商权费可能大幅上升或无法延展[154] - 赛道需持续取得国际汽联或中汽摩联认证,否则影响国际/国家级赛事举办[154] - 汽车运动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客户营销预算间接影响公司业绩[155] - 第四季度营收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季度,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155] - 赛车赛事事故可能导致高价值赛车损坏,影响当期利润[155] - 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疫情)可能导致比赛延期或取消[156]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388人,其中母公司62人,主要子公司326人[200]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178人,占总员工数的45.88%[200] - 销售人员76人,占总员工数的19.59%[200] - 技术人员50人,占总员工数的12.89%[200] - 财务人员22人,占总员工数的5.67%[200] - 行政人员62人,占总员工数的15.98%[200] - 员工教育程度以大专为主,达152人,占总员工数的39.18%[200] - 大学本科教育程度员工118人,占总员工数的30.41%[200]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19人,占总员工数的4.90%[200]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5人[200]
力盛体育(00285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