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和控股(00838) - 2024 - 年度财报
亿和控股亿和控股(HK:00838)2025-04-23 22: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4年7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2005年5月1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自1993年开始业务,首项业务为模具生产,是垂直整合一站式精密制造服务供应商[7] - 1993年,公司通过在香港成立亿和有限公司开展业务,并在中国深圳成立首个生产厂房[11] - 2002年,亿和深圳(石岩)电子产业园首幢厂房竣工,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11] - 2003年,亿和深圳(石岩)电子产业园第二幢厂房落成,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11] - 2005年,亿和精密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1] - 公司于2004年7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1993年开始业务,2005年5月1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9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独特,与品牌客户共同研发模具,提升产品议价能力[8] 公司主营业务及基地分布 - 公司从事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营业务,在多地设有制造基地[9] -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在深圳、苏州、威海及越南海防市的六个工业园设制造基地,2024年在越南广宁省动工兴建新工业园[9] - 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深圳、中山、重庆、四川、武汉及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六个工业园经营[9] - 公司从事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营业务,分别在6个工业园设有制造基地[97] 公司发展历程重大事件 - 2011年,公司收购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于9月成立[13] - 2014年,数码模武汉汽车产业园投入商业生产,完成数码模重庆汽车产业园第二期厂房建设[13] - 2019年,数码模墨西哥(SLP)汽车产业园第一期工程完成建设,亿和越南(海防)电子产业园第二期开始生产[15] - 2021年7月,特斯拉的直接一级订单开始量产[15] - 2022年,公司完成亿和智造及亿和深圳(石岩)电子产业园的产能整合,数码模墨西哥(SLP)汽车产业园第二期工程完成建设[15] 公司获得荣誉 - 公司获得2023 - 2024年度多项荣誉,如2024广东企业500强、2024深圳500强企业等[17] - 2024年公司连续第十四次荣获富士胶片颁发“卓越合作伙伴”[174] - 公司获得“二零二四年深圳500强企业”“二零二四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二零二四年优秀供应商奖”等荣誉[18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62.96926亿港元,较2023年的61.82658亿港元增加1.8%[21][29] - 2024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利润(EBIT)为3.72689亿港元,2023年为3.90791亿港元[21] - 2024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6.77473亿港元,2023年为6.6708亿港元[21]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2.43507亿港元,较2023年的2.37095亿港元增加2.7%[21][2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0港仙,较2023年的13.6港仙上升2.9%[21][29] - 2024年经营产生之现金为8.62394亿港元,2023年为5.38116亿港元[21]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5.00405亿港元,2023年为12.78924亿港元[21] - 2024年股东权益为31.41921亿港元,2023年为29.97714亿港元[21] - 2024年纯利润率为3.9%,2023年为3.8%[24] - 2024年股东权益回报为7.8%,2023年为7.9%[24] - 整体毛利率较去年上升0.9个百分点至21.8%(2023年为20.9%)[31]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62.9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8%[57][59]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1.8%,较2023年的20.9%有所增加[60] - 2024年公司未分配开支为5041.7万港元,2023年为4484.7万港元[62] - 2024年公司无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2023年为1045.4万港元[62] - 2024年财务收益为3242.9万港元,2023年为4240.3万港元;2024年财务费用为1.21139亿港元,2023年为1.28905亿港元[63] - 2024年所得税费用包括中国大陆当期所得税支出4542万港元、越南当期所得税支出916万港元、墨西哥当期所得税支出246万港元,递延所得税抵免51.7万港元,扣除以往年度所得税超额拨备2364.4万港元[66]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2.43507亿港元,2023年为2.37095亿港元,净利润增长率为2.7%[67] - 2024年业务营运现金流增至8.62394亿港元,2023年为5.38116亿港元;经营活动净现金增至7.13778亿港元,2023年为3.75151亿港元;资本开支减至3.30107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89844亿港元,2023年为4.23593亿港元;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82984亿港元,2023年为5624.5万港元[68] - 2024年存货周转日数为48天,与2023年持平;应收账款周转日数为104天,2023年为107天;应付账款周转日数为112天,2023年为111天;现金循环日数为40天,2023年为44天[70]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53,2023年为1.42;净负债对股本比率为15.0%,2023年为25.2%[70] - 2024年净利润率为3.9%,2023年为3.8%;股东权益回报为7.8%,2023年为7.9%[70]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整体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1%至港币43.41834亿元(2023年为港币42.95475亿元)[32] - 越南业务全年销售录得11.5%升幅,深圳营业额上升3.6%,威海整体销售下滑12.2%[35][36] -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分部利润为港币3.33282亿元(2023年为港币3.37365亿元),分部利润率为7.7%(2023年为7.9%)[37] - 两大主要客户富士胶片和京瓷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总销售额年内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中增加约2.4%[32] -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行业内去库存化完结带动深圳和越南订单增长[32] - 2024年公司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经营利润率为7.7%,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61] - 2024年公司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设计及制造模具营业额为2.69亿港元,占比4.3%;制造零部件营业额为40.31亿港元,占比64.0%[57] 汽车零部件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额全年上升3.6%至港币19.55092亿元(2023年为港币18.87183亿元)[39] - 汽车零部件部门两大客户佛吉亚和长城汽车总销售额年内分别上升约18.9%和24.4%[40] - 公司汽车零部件部门规划引进热成型生产线以增强产品竞争优势[40] - 武汉工业园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1%,中标Stellantis超2亿模具和零部件订单[42] - 墨西哥工业园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3.5%,新投资冲床提升产能,进入Stellantis供应商体系[43] - 深圳工业园商品模业务占比约60%,主要出口欧美市场[44] - 中山工业园2024年营业额下降5.8%,开拓新客户分散风险[45] - 重庆工业园2024年营业额下滑7.8%,参与多个新能源车型项目开发并量产[46] - 集团2024年汽车零部件分部利润为8982.4万港元,利润率降至4.6%[48] - 集团在武汉和墨西哥工业园产能利用率提升,减少低毛利产品项目[48] - 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经营利润率为4.6%,较2023年的5.8%有所下降[61]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在2024年开始兴建位于广宁的土地项目,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是现有海防工业园的1.6倍,预期2026年初落成并投产[35] - 公司预计2025年度首个自行设计、开发、量产并组装成整机的产品正式开始量产,打入中国市场[51] - 公司累计已开发15个服务器项目,13个服务器项目正式投入生产[52]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4%[54] 公司市场环境与机遇 - 集团2024年营业额因欧洲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同比下降约7.8%,下半年出口好转[45] - 集团作为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市场龙头,面临客户采购和生产整合机遇[49] - 集团将威海增量订单转移至越南,弥补国内下滑订单量[50]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9次全体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主席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98] - 董事会超过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服务合约[100] - 董事会保留权利包括制订长远策略、审批企业公告、厘定股息政策等[101] - 董事会主席为张杰先生,行政总裁为张耀华先生,职责分开[102] 公司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 公司设立多个沟通渠道与利益相关人士互动,包括监管机构、股东等[103][104] - 公司安排管理层及员工参与营运检讨,从内外部利益相关人士获取意见评估ESG事务[106]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0,087名[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理级别以下和以上员工平均服务年期分别为3.2年和8.7年[85] - 报告期内,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合共107,007小时的培训[110] - 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入职培训,为现有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并组织多项年度活动支持员工进修[129] - 公司鼓励管理人员参与年度会议及讨论论坛,营造知识共享文化[131] - 公司扩大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相关培训,并举办比赛评估员工技能[133] - 高级管理团队参与互动培训课程、科技论坛及战略研讨会,确保董事及公司秘书获得专业发展和培训[138] - 公司营造注重公平、尊重和诚信的工作环境,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为管理级别以上雇员提供购股权[139] - 公司组织各类活动,鼓励员工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参与社区服务[139] - 公司在各生产线为实习生实施知识分享会及团建活动,培养实习生[141] - 公司整体性别多元化为男女雇员比例66% ╱ 34%,董事会七名成员中有两名女性[145] - 2022 - 2024年女性任职董事职务占集团全体董事职务的百分比分别为16.7%、28.6%、28.6%[146] - 公司采用自动化设备创造低体力要求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队伍多元化[147] - 2024年员工总数为10,087人,较2023年的10,238人减少[185] - 2024年员工流失率为4%,与2023年持平[185] - 2024年受训员工总数为3,606人,占比49%,较2023年的4,288人及占比55%下降[187] - 2024年每名员工平均受训小时数为1.21小时/员工,较2023年的1.15小时/员工增加[187] - 2024年高级管理人员人均受训小时数为0.18,2023年为0.61[190] - 2024年男性员工人均受训小时数为1.30,2023年为1.19;女性员工人均受训小时数为1.03,2023年为1.09[190] 公司安全生产与环保情况 - 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深圳和武汉的工业营运达到二级省级标准化,重庆和中山的工厂实现三级市级标准化[112] -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业务方面,深圳的三项业务以及苏州的一项业务达到三级市级标准化[112] - 越南业务制定了严格安全程序,包括定期安全培训项目[112] -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多次消防演习[113] - 公司落实与深圳、威海、苏州、中山、重庆及武汉的多家外部供应商的合约协议,由其提供有害废料处理及污水处理服务[115] - 公司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服务,鼓励员工参与体育、文化及艺术活动和比赛[115] - 自2008年以来,集团的员工关爱基金一直为困难员工提供财务援助,年内持续提供资助及实物捐献[119] - 年内,公司组织登山、庆祝中秋节等团建活动,以及节日庆典、竞赛及体育赛事[122] - 公司深圳工厂被评为2024年第一批绿色工厂[156] - 报告期内公司向多地可再生能源供应商采购超820万度太阳能电力[159] - 今年公司柴油消耗量减少21.6%[160] - 报告期内公司排放温室气体共69,336公吨[165] - 公司自2003年起业务运营符合BSI Group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认证[160] -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及管理有害废料,包括为雇员提供防护装备、培训等[163][164] - 公司将减少废料作为首要任务,采取设计模具、设立回收中心等策略[162] - 公司致力于从生产初期采用清洁能源,以减少来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目标[165] - 公司用电动叉车取代燃油叉车,减少柴油消耗[165] - 公司在生产基地及办公室实施多项节能措施,如用高效能制冷系统替代传统设备[166] - 公司维护及改造生产相关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