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为11.33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106亿港元[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6.0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104亿港元[7][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94.32港仙,较去年45.92港仙增加[7][14] - 物业单位销售亏损总额为1.55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161亿港元[13]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0.52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126亿港元[13] - 物业发展分部确认收益为10.53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6] - 雨後项目收益确认约1024.5百万港元,交付168个住宅及停车场单位[18]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同比下降至43.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5百万港元[19] - 城市仓储及工作间业务收益同比下降至38.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0.5百万港元[20]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同比增长至13.9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0百万港元[22] - 提供融资业务收益同比下降至2.8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2百万港元[23] - 建筑及装修工程收益同比增长至6.0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0.3百万港元[24] - 葡萄酒业务收益同比下降至13.4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6百万港元[25] - 基金投资账面总额下降至4.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0.4百万港元[26] - 可供分派储备约为6360万港元,较2023年的3.631亿港元大幅下降[176] - 外聘核數師核數服務費用為139萬港元,較去年152萬港元下降8.6%[90] - 非核數服務費用為19萬港元,較去年20萬港元下降5%[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持作待售物业撇减为1.85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621亿港元[13] - 融资成本为1.43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494亿港元[1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旗舰雨后项目住宅单位成功清盘近100%[7] - 物业投资分部账面值为697.9百万港元,其中使用权资产占38.7百万港元[21] - 投资物业组合总账面值下降至738.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8.2百万港元[20] - 公司"雨后"项目已成功销售几乎所有住宅单位[44] - 公司业务包括物业发展、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葡萄酒贸易等[160] - 公司主要经营物业发展、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安保服务、建筑装修工程、融资、葡萄酒业务和媒体制作服务[114] - 葡萄酒贸易业务供应商分布:香港140家、法国41家、英国4家、其他国家4家[142] - 公司产品主要为物业单位及葡萄酒,无因安全健康理由须召回的产品[150] 各地区表现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香港及韩国业务活动,香港为主要受影响地区[114] - 雇员地域分布为香港95.0%、韩国5.0%[133] - 境外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亿韩元(约0.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8亿韩元(约14.6百万港元)[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2025年物业市场表现更佳因利率逐渐下调和政府放宽投资移民计划纳入住宅物业[42] - 非本地本科生录取配额由20%增加至40%带动对公寓及宿舍的大量需求[42] - 公司将继续利用科技提升客户体验及运营效率并探索新市场以多元化投资组合[44] - 公司识别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业务风险、行业风险、监管风险、供应商风险、收益周期波动风险、金融资产及投资物业公平值波动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及经营开支风险[40] - 公司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协调应对潜在风险并严格筛选优质客户及供应商[41] - 公司聘请内部核数师审核内部运营流程以确保遵守相关规章制度[41] - 外包內部審計團隊對主要經營單位進行年度審查[95] - 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被董事會評估為有效充分[94] - 公司于2024年度遵守反贪污及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156] - 公司于2024年度未报告任何贪污案例[155]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未报告任何欺诈事件或失当行为,亦未报告任何贪污事件[103][104]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地反映集团事务状况[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110]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和重要性评估确定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1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5年3月28日经董事会审查批准[112] - 公司采用定量原则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包括使用标准方法假设和可比较资料[113] - 公司定期与雇员、投资者、股东、承包商、客户、政府及公众等持份者进行公开沟通[116] - 公司推出绿色办公室政策鼓励环保态度[158] - 公司引入生日假让员工生日时有半天假期[158] - 公司推出社区服务假鼓励员工参与社会服务[158] - 集团通过纸张循环再用、节水及节能措施推广绿色办公文化[162] - 公司要求承包商提供缺陷责任期,一般自物业落成起为期一年[148] - 公司所有楼宇项目均拥有BEAM Plus认证以满足环保要求[148] - 公司大部分主要承包商拥有ISO 9001、ISO 14001及OHSAS 18001等行业认证[146] - 集团与承包商、建筑公司、律师事务所及顾问服务供应商为主要服务供应商[165]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成本约2.7%,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集团总成本约4.9%[177] - 五大客户贡献收益占集团年度总收益30%以下[177] - 报告期间及期末均未宣派任何中期及末期股息[167] - 股息政策需考慮集團財務業績、流動資金狀況及可分配溢利儲備等11項因素[99] - 股東特別大會需由持股不少於十分之一股本之合資格股東提出申請[98] - 董事會需於申請書提交後21天內決定是否召開股東特別大會[100] - 股東週年大會為公司與股東溝通主要平台,鼓勵股東委任代表參與[102] - 公司于2016年6月27日采纳举报政策,并于2022年6月2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06] 董事会和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陈文辉拥有40年金融机构顾问及买卖经验并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及策略规划[46] - 执行董事张慧璇拥有23年财务及受规管活动经验并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监控[47] - 非执行董事严国文拥有27年企业财务及并购顾问经验并担任风险控制委员会主席[49] - 徐颖德先生拥有逾20年会计及企业领域经验[51] - 陈华敏女士拥有逾30年资产管理、企业财务及财务顾问经验[54] - 黄伟桄博士拥有逾25年企业融资、财务咨询及管理经验[55] - 李立人先生拥有逾24年物业发展、建筑及建造业经验[56] - 余湛铭先生领导业务在7年内从单一地点扩展到八个地点[57] - 徐颖德先生自2016年9月起担任齐家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95)执行董事[51] - 黄伟桄博士自2022年2月起担任环联连讯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473)执行董事[55] - 陈华敏女士自2005年7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54] - 徐颖德先生曾担任冠中地产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3)执行董事兼主席至2023年12月[51] - 余湛铭先生持有证监会第4类及第9类受规管活动的负责人员资格[57] - 董事成员拥有多元行业经验,涵盖葡萄酒业务(13年)、仓储业务(21年)及物业管理(20年)[58][59] - 仓储业务负责人陈志伟曾统筹超过80个品牌在港澳台地区的特许经营业务[59]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公司未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陈文辉一人兼任[61] - 公司认为当前主席兼行政总裁架构有利于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并提供强有力领导[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42.9%(3/7),董事会认为具有高度独立决策能力[66] - 审核委员会承担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政策、监督合规及审查行为准则等[63]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提交独立性书面确认函并通过独立性审查[66] - 公司强调董事会决策通过多数表决机制,确保权力制衡[62] - 企业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管治实践情况[60]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 所有董事均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67] - 风险控制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 所有成员均出席全部1次会议[67] - 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 所有成员均出席全部1次会议[67][77]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 所有成员均出席全部1次会议[67]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 黄伟桄博士和李仲明先生出席全部3次会议[67] - 公司秘书张慧璇女士完成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要求[72] - 执行委员会由2名成员组成 陈文辉先生担任主席[74]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 陈华敏女士担任主席[75]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 陈文辉先生担任主席[79] - 所有董事均完成持续专业发展培训 类型包括参加课程和阅读专业资料[71]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女性2名,男性5名[84] - 董事会年龄分布为35-45岁1名,46-55岁1名,56-65岁4名,66-75岁1名[84] - 董事会服务年限分布为1-3年1名,4-5年1名,6年以上5名[84] - 董事会成员在其他公众公司担任董事数量分布为0家4名,1家1名,2家1名,3家1名[84] - 董事会中有3名会计专业人员[84] - 高级管理层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女性1名,男性4名[84]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8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举行3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89] - 非执行董事获委任的特定任期为3年[86] - 風險控制委員會舉行1次會議,全體成員出席率100%[94] - 關聯方交易符合上市規則第14A章持續關連交易定義並獲全面豁免[91] 财务结构和债务 - 借贷总额从20亿港元减少至12亿港元,降幅达40%[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14.3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801.5百万港元,降幅约43.3%[2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46.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8.9百万港元,降幅约38.4%[2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730.8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95.7百万港元,降幅约86.9%[27] - 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3,157.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619.0百万港元,降幅约48.7%[27] - 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26.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23.2百万港元,降幅约37.2%[27] - 尚未偿还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069.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238.7百万港元,降幅约40.1%[28]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6.3%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4.6%[28] - 净债务对权益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3.0%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1.0%[28] - 债务对资产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0.3%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48.8%[29] - 集团借款融资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0[171]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5[172] - 投资物业及持作待售物业详情分别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7及24[173] - 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74] - 公司于2020年11月27日签订一笔3000万港元循环贷款融资协议,控股股东持股需保持不低于51%[195] - 公司于2022年9月6日签订一笔最高4000万港元循环贷款融资协议,控股股东持股需保持不低于60%[195] - 公司于2022年11月9日签订一笔最高1.25亿港元循环贷款融资协议,控股股东持股需保持不低于60%[1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40,710,8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8.70%[196]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陈文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计1,286,710,800股,占公司股权约200.58%,包括实益拥有440,710,800股、购股权10,000,000股及衍生权益836,000,000股[18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41,498,000股,作为计算股权百分比的基础[183][190] - 陈文辉先生通过全资公司Star Properties Holdings (BVI) Limited实益持有432,140,800股,占公司股权67.36%[183][187][190] - 陈文辉先生通过间接全资公司Metropolitan Lifestyle (BVI) Limited持有可换股债券相关的836,000,000股权益,占公司股权130.32%[183][187][190] - 陈文辉先生持有可换股债券面值总计418,000,000港元,占已发行债权证100%[184] - 林建国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9,649,200股,占公司股权6.18%[187] - 张慧璇女士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计2,600,000股,占公司股权0.41%,包括实益拥有300,000股及购股权2,300,000股[183] - 严国文先生持有购股权权益1,070,400股,占公司股权0.17%[183] - 陈华敏女士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计1,226,400股,占公司股权0.19%,包括实益拥有156,000股及购股权1,070,400股[183] - 李仲明先生持有购股权权益1,070,400股,占公司股权0.17%[183]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99] - 购股权计划原授权发行上限为2240万股,占上市时已发行股份10%[199] - 2021年1月26日更新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至64,149,800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极10%[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最高24,357,600股[200] - 购股权计划剩余可授权发行38,799,800股,占已发行股份6.极05%[200] - 购股权计划总可发行股份63,157,400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9.85%[200] 环境、社会和雇员相关 - 公司办公室电力消耗量从2023年22,075千瓦时降至2024年20,394千瓦时,减少7.6%[123] - 公司办公室电力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从2023年15,011千克降至2024年13,460千克,减少10.3%[123] - 公司能源消耗强度从2023年每平方呎5.52千瓦时降至极2024年每平方呎5.10千瓦时,减少7.6%[123] - 公司汽油车用油量从2023年5,165.66升降至2024年4,340升,减少16.0%[119] - 共用工作空间业务中环1现场碳排放从2023年11,907千克降至2024年11,479千克,减少3.6%[125] - 共用工作空间业务葵涌现场碳排放从2023年48,673千克大幅增至2024年170,783千克,增长250.8%[125] - 仓储业务柴湾4现场碳排放从2023年15,607千克增至2024年18,140千克,增长16.2%[127] - 仓储业务大埔现场碳排放从2023年74,855千克大幅降至2024年40,463千克,减少45.9%[127] - 仓储业务元朗1现场碳排放从2023年80
星星集团(0156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