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为88.5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8.62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5]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15]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1.392亿元,较2023年的84.117亿元有所下降[19]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2023年为16.075亿元[1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2023年为0.18元/股[19]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9%,2023年为1.30%[19]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2023年为8.88%[19]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4.7百万元,实现年度溢利人民币1,512.9百万元[33]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年度溢利15.129亿元[44] - 2024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44]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88.547亿元,年度溢利15.129亿元[80][81][82] - 2024年收入总额71.392亿元,较上年84.117亿元下降15.1%,主要因融资租赁业务及服务费收入下降,经营租赁收入增加[81][82] - 2024年融资租赁业务收入61.768亿元,占收入总额86.6%,较上年下降15.0%[83][86] - 2024年经营租赁收入6.93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飞机经营租赁业务净租金收益率为10.33%[99] - 2024年服务费收入2.669亿元,较上年下降51.0%[83][100]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为15.476亿元,较上年增长150.2%[101]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129亿元,较上年下降5.9%,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市场竞争影响[108] - 2024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较上年6.86%有所下降[109]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3.44%,较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因资产配置优化等因素[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支出总额为68.9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主要因其他经营支出增加,利息支出、员工成本减少[102]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为7.23亿元,较上年下降10.0%[104]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为30.568亿元,较上年下降15.9%,因计息负债平均余额减少且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05] - 2024年公司其他经营支出为11.991亿元,较上年增长207.5%,因政府购买服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增加[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先进制造业业务投放占比超26%,绿色租赁业务投放占比约19%[33] - 2024年数字经济业务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5亿元,科创租赁业务投放较去年增长71%,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较去年增长91%[33] - 2024年科技金融业务全年投放48.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0.67%;专精特新业务投放21.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1.18%;年末资产余额59.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5.16%;专精特新资产余额24.7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29.30%[182] - 2024年绿色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92亿元,年末资产余额约207亿元,生息资产余额占比22%,较去年末规模和占比均提升[182] - 2024年普惠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74亿元,为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年末资产余额128.98亿元[182] - 2024年数字金融业务全年投放超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5亿元,年末资产余额约50亿元[182] - 截至2024年末,生息资产规模前三大板块是先进制造、工程建设与能源环保,合计占比59.8%[184] - 截至2024年末,先进制造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为19,858.1百万元,占比21.1%[185] - 截至2024年末,工程建設板块生息资产余额193.956亿元,占比20.6%[186] - 截至2024年末,能源环保板块生息资产余额170.496亿元,占比18.1%,较去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立足租赁本源,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领域创新发展[65] - 2025年公司将加强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产融对接能力,丰富产品体系[65] - 2025年公司将立足租赁物视角开拓业务,强化直租业务资产配置,提升直租业务规模占比[66] - 2025年公司将践行“一大一小”客户战略,为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及零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67] - 2025年公司将在大项目上关注战略新兴领域,加大业务投放,构建产融结合生态[67] - 2025年公司将深化“一体两翼”营销布局,推进属地化业务深耕,加强战略支点建设[69] - 业务总部聚焦产业生态培育孵化,开拓战略新兴领域业务,分公司落实属地化战略[70] - 小微子公司助力小微企业,恒运子公司推动属地营销布局深化[71] -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集团化合规水平[72] - 严守合规经营底线,协同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关键环节[73] - 加强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74] - 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75] - 聚焦前沿AI技术赋能业务流程,推动数字化到数智化发展[76] - 开展多元引才项目,扩大人才蓄水池,打造培训品牌[77] - 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提供多元福利保障[78] - 优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开展人才盘点[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向澜沧县东回镇改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捐赠人民币50万元[30] - 2024年公司组建进博会志愿服务团队,向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进行捐赠,开展“第一声问候”等公益活动[36] - 2024年公司获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奖”[44] - 2024年公司发行融资租赁行业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公司债券,获批新开发银行环保项目贷款[36] - 2024年获“金翼奖”之“领军企业奖”、“星跃奖”之“数智化转型先锋•最佳实践奖”[55] - 2024年向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改新村风貌改造提升项目捐赠50万元[56] - 2024年获“港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最佳ESG表现奖”、“ESG先锋奖”[59] - 2024年“海通恒信第十五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最佳绿色ABS产品奖项”,“海通恒信租赁7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最具行业影响产品奖”[61] - 2024年公司修订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制定直租业务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上线风险管理门户平台,完善ESG管理体系[62] - 2024年公司在“合规内控文化巩固年”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制度[63] - 2024年公司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任务,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资产配置策略,优化资产结构[167] - 2024年公司持续跟踪业务领域情况,更新修订信审指引,出台产品手册,推动业务导入优质客户[169] - 2024年公司成功建设并应用智能预警中心,提升主动型风险管理能力[170] - 2024年公司在租前、租中、租后各环节探索数字化融合,提升风险管理“技防”“智控”水平[171] - 公司对生息资产实施五级分类,并细分为十四个级别,将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定为不良资产[172] - 正常类资产指承租人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资产指承租人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不利因素[173][174] - 次级类资产指承租人偿还本息能力出现问题,仅靠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本息[174] - 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董事会为最高内部决策机构,下设计专业委员会并授权经理层行使职能[166] - 2024年公司对合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复盘和优化,形成“1 + 4 + N”合规管理制度体系[188] - 公司各核心流动性指标高于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要求,流动性风险发生可能性降低[190] - 2024年公司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升[193] - 公司颁布实施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指引,统筹管理资产负债结构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194] - 公司汇率风险管理遵循风险中性原则,通过外汇远期对冲汇率风险[195] - 2024年公司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状况良好,未发生重大相关风险事件[196][197]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全职雇员1512名(不含劳务派遣工)[198] - 截至2024年末,约92.3%的雇员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及以上学历[198] - 截至2024年末,31.1%的雇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98] - 2024年举办培训项目358场,参训员工38716人次[198]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7.23亿元人民币[199]
海通恒信(0190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