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1.84亿港元,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56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42.16亿港元及1.71亿港元,溢利减少因品牌业务合计亏损增加[9]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0.57港元,2023年为0.63港元[8]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11.92亿港元,2023年为12.73亿港元[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17.85亿港元,2023年为18.44亿港元[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9.77亿港元,2023年为11.07亿港元[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8.08亿港元,2023年为7.37亿港元[8]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12.56亿港元,2023年为12.05亿港元[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1.84亿港元,较2023年的42.16亿港元下降1%[28][30]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17.15亿港元,2023年为17.83亿港元,毛利率从42.3%降至41.0%[28][32] - 2024年经营所得现金4.1亿港元,较2023年的5.9亿港元下降31%[28]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含出售国内租赁土地及建筑物收益2100万港元,物业等减值亏损2500万港元(2023年为5200万港元),其中Reebok减值1300万港元(2023年为4900万港元)[3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23年下降,因Nautica店舖费用和佣金及C.P. Company代理佣金减少[34] - 2024年一般及管理费用较2023年上升,因C.P. Company业务拓展增加薪酬成本[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较2023年增加,因过往年度税项拨备不足及不同税率实体承担[3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67亿港元(2023年为4.63亿港元),无短期银行贷款(2023年为3300万港元),以110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为1000万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较2023年增加,源于权益股东应占溢利,部分被已付股息和汇兑逆差抵销[39] 制衣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制衣业务因客户订单增加,收入及盈利表现强劲,扩充了越南工厂产能并计划2025年进一步扩大[9] - 2024年制衣业务收入为21.5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2%,溢利强劲[15] - 2024年製衣业务收入21.58亿港元,2023年为19.33亿港元;高级造工业务收入较去年增加10%,进阶造工业务收入上升17%[30] - 製衣分部EBITDA从2023年的2.8亿港元增至2024年的3.17亿港元,增长13%;除税前业绩增长14%[28] 品牌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C.P. Company按固定汇率计收入与去年大致持平,欧洲批发销售跌6%,电商及零售收入增长,增设三间零售店并接管电商平台,溢利低于去年因营销和员工开支增加[10] - 2024年Nautica收入较2023年下降20%,净亏损增加,调整店铺组合关闭表现欠佳店铺以应对挑战[12] - 2024年Spyder收入减少10%,业绩与去年持平[13][14] - 2024年Reebok收入减少19%,净亏损较去年下降[13][14] - 2024年品牌业务收入为20.2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1%,净亏损增加[14] - 2024年C.P. Company收入仅录得低单位数跌幅,按固定汇率计算大致持平,欧洲批发销售录得6%跌幅,零售及电商收入增长[23] - 2024年Nautica收入录得20%跌幅,净亏损增加[14] - 2024年Spyder收入减少10%,业绩持平;年末有48间店,2023年为50间[25] - 2024年Reebok收入较去年减少19%,净亏损下降;年末在中国有36间店,2023年为30间[26] - 2024年品牌业务收入2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2.83亿港元减少11%;国内特许经营品牌收入较去年下降10% - 20%[30] - 品牌业务分部EBITDA从2023年的3.04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2.25亿港元,下降26%;除税前业绩下降1140%[28]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7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06港元,本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0.23港元[18] 业务合作与拓展 - 2024年1月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MASSIMO OSTI品牌特许经营权协议,并收购一项购股权,可在2027年1月起购入该品牌公司45%权益[24] - Cissonne品牌在中国主要城市有七间店铺,通过直接零售业务逐步扩展[24] 业务发展策略 - 自家品牌C.P. Company将推行新策略,拓展欧洲等海外市场分销网络[42] - 特许经营品牌业务将提升Nautica和Spyder品牌形象,调整Reebok业务策略[42] - 制衣业务将持续精简运营,在越南扩充产能应对贸易紧张[43]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衣及品牌业务,环球客户遍布欧洲、北美及亚洲,业务受当地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行为影响[45] - 制衣客户改变采购地点及定价竞争等策略,可能使公司失去订单及收入;特许经营品牌的品牌拥有人改变策略,可能使公司失去分销权[45] - 公司面临广泛且不断变更的法律、税务及监管规定,新政策或其应用可能影响回报并带来法律挑战[45] - 成本上升影响公司业务盈利能力,品牌业务有自家采购团队,制衣业务受布料成本上升影响小,厂房和供应链分布及生产程序改善可抵消工资及雇员成本上升[46] - 资讯科技系统失效或网络袭击会中断业务并导致机密信息丢失,公司配置监控和技术降低风险,电子商贸服务协议保障电子商店运作和信息安全[46] - 公司业务可能因天灾、罢工、疫情等意外中断,通过寻找供应商和生产设施、与客户沟通、实行在家工作减轻影响[46] - 现金及库务管理可能产生流动资金风险,银行结余及贷款利率变动影响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公司密切监察并考虑利率对冲[47] - 公司以多种外币经营业务,面临外汇风险,通过订立远期外汇合约管理风险,在中国维持合理人民币存款并汇出剩余资金[47]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6530名员工(2023年为6370名)[41]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待遇及福利,薪酬按个人和公司表现每年检讨,表现出色员工可获酌情花红及购股权[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约6530名员工,约21%为男性,约79%为女性[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五名高层管理人员,男女比例为1:4[68] 公司治理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但偏离C.2.1条[54]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报告日期,董事会八名成员中四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比重为50% [59] - 董事会成员中50%(八名中占四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助于确保其观点和意见受重视[60] - 除林宸教授任期从2023年2月13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外,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指定任期均为三年[62] - 所有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接受重选,执行董事每三年一次自愿退任并接受重选[64] - 女性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约38%,公司认为已实现董事会层面性别多元化[65] 公司会议情况 - 董事会每年召开四次定期会议,约每季度一次,临时董事会会议按需召开[71] - 董事会定期会议日期会在前一年拟定,每次定期会议发出最少十四天通知,临时会议发出合理通知[71] - 议程连同会议文件将在拟定会议日期至少三天前送交董事及相关董事委员会成员[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了5次,董事委员会会议举行了5次[74]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外聘核数师代表出席2次[77][79] - 薪酬委员会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一次会议,购股 权委员会通过三项书面决议案批准公司购股 权计划项下授出及行使购股 权的各项安排[85][86] 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每次董事会会议酬金为22,800港元,出席每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主席酬金为45,500港元、成员为22,800港元等[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不多于300万港元的有2人,300.0001万至600万港元的有3人[91] 公司审计及核数师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为3,683千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为471千港元,总计4,154千港元[93]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但符合资格将膺选连任,董事会同意续聘并授权厘定酬金[95]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97] - 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以风险为本方法制订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审计活动按风险评估结果设计排序[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部审计部门对集团财务、营运等职能进行独立定期审计等工作[102] 公司股东相关事项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就多事项提呈个别决议案并投票表决,相关人员出席回应股东提问[109]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6月24日上午10时在香港新界葵涌梨木道66至72号5楼5A室举行[108] - 持有公司附股东大会投票权已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董事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0] - 股东特别大会须在董事接到书面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若董事21天内未着手召开,相关股东可自行召开,但须在提呈书面要求日期起计三个月内举行[111] - 以书面要求在股东大会上提呈决议案,需占递交要求当日有权投票股东总投票权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112] - 股东推选个别人士为董事,递交通知期限为有关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日期七天前[114] - 公司采取以利润为基础的股息政策,考虑从特定财政年度可分配利润中每半年宣派一次股息,合适时可宣派特别股息[115] - 股东周年大会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6月19日至24日,大会于2025年6月24日举行[118] - 拟派末期股息除权日期为2025年6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7月2日至7日,派付日期为2025年7月17日[118]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本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20][122] - 报告范围涵盖集团制衣业务、自家品牌业务及香港总办事处营运[123] - 报告按《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原则[124] - 报告于2025年3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25] - 公司核心原则是以合乎道德及负责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营造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环境[126] - 公司制定可持续发展愿景及使命,积极制定高于合规要求的政策和活动[127] - 公司可持续发展使命包括促进价值链负责生产、提倡平等与公平、承诺提供优质安全产品[128][129][130]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汇报承担整体责任[131] - 环境、社会及管治督导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实施策略和政策,监督日常事项[131] - 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涵盖督导委员会、集团可持续发展经理等[132] - 报告年度内,环境、社会及管治督导委员会定期开会,识别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汇报[132] - 公司制定2025年减量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能源耗能密度减少8%,水耗水密度减少5%,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减少9%[140] - 公司自家品牌C.P. Company目标是2028年底前取得B Corp认证,报告年度初获51.3分成绩[141]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如对政府及监管机构回应查询,对投资者适时刊發公告等[136] - 环境、社会及管治督導委員會评估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环境范畴包括能源效益、耗水等,社会范畴包括童工及强制劳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等[137] - 各业务部门总经理负责辨识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及机遇并调配资源支持改进活动[134] - 集团可持续发展经理负责追踪及监察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134] - 集团主席、财务总监等负责实施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并督导业务发展[134]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监察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监察风险并审批报告[134] - 公司持续采纳Higg工厂环境模组评估中国及越南生产设施环境绩效[142] - 公司环境政策强调管理内部监控提升资源使用效益,采用关键绩效指标追踪系统,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等[142] 公司环境相关数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能源使用总量为37,596,906千瓦 时,2023年为32,572,552千瓦 时[144] - 2024年总办事处电力使用量为351,611千瓦 时,2023年为3
联亚集团(00458)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