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9360315千元、26967532千元、31059443千元、34762757千元、28236246千元[14] - 20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957389千元、1369495千元、2161094千元、2640158千元、1272374千元[16] - 综合收入按年减少18.8%至28236.2百万元[17]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3947265千元,毛利为4288981千元,除税前利润为1583395千元,所得税开支为311021千元[2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8,236.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4,762.8百万元下降18.8%[27][34] - 2024年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人民币28,877.5百万元减少约17.1%至人民币23,947.3百万元[40] - 2024年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5,885.2百万元减少约27.1%至人民币4,289.0百万元[4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约16.9%减少约10.1%至约15.2%[41] - 2024年公司总资为24618893千元,总负债为15860819千元,总权益为8758074千元[21]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6.429亿元,较2023年的9.798亿元减少约34.4%[4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153亿元,较2023年的14.355亿元减少约15.3%[43] - 2024年行政开支为9.045亿元,较2023年的11.054亿元减少约18.2%[44] - 2024年年内利润为12.724亿元,较2023年的26.402亿元减少约51.8%[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8.689亿元,较2023年末的79.138亿元减少约0.6%[49] - 2024年存货为12.794亿元,较2023年末的9.554亿元增加约33.9%,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由15.04日增至17.03日[5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4.577亿元,较2023年末的5.459亿元减少约16.2%[54]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118.714亿元,较2023年末的136.722亿元减少约13.2%[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6.4%,2023年末为9.9%[58] - 2024年末员工总数为12002名,较2023年末的12338名减少,员工总成本为23.556亿元,较2023年的27.076亿元减少约13.0%[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资产为人民币3,599.3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118.6百万元[62] - 报告期内,收入较2023年减少约18.8%至2.82362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减少约51.8%至12.724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减少约52.3%至0.422元人民币[1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 - 2024年电动踏板车收入占比从26.6%降至3.2%,电池及充电器从24.8%升至25.1%,电动自行车从2.7%升至28.3%,电动两轮车零部件从45.9%降至43.4%[18] - 电动踏板车及自行车总销量从2023年约16.5百万台减至2024年约13.0百万台[27] - 2024年电动自行车销量从2023年约11,561,000台下降约21.4%至约9,089,000台,电动踏板车销量从约4,960,000台下降约20.7%至约3,931,000台[37] - 2024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收入为27,726,357千元,“电池及电驱动”分部收入为5,009,952千元[39]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12月31日,国内分销网络由逾3660家分销商及其子分销商组成,销售点超40000个,且已在超100个国家建立分销渠道[11] - 公司在印尼和越南的工厂正式动工,进军泰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开设三家旗舰店,在印尼增设备五家旗舰店[29] - 集团国内网络由超3660家分销商及其子分销商组成,2024年12月31日销售点超40000个[170] - 雅迪已在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及中美洲逾100个国家建立分销渠道[170] - 公司目前在100多个国家销售产品,国际销售面临多种风险[1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初南京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引发电池安全关注,监管部门引入新标准,行业增长放缓[26] - 2025年1月初公司推出首款可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驱动电动自行车[29] - 公司将继续创新完善产品,加强营销,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联系,准备领导行业下一阶段增长[17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电动两轮车产能约为每年2000万台,由超12000名雇员支持[10] - 公司拥有六个技术研发中心、一个设计中心及三个CNAS实验室,超1000名研发专家及逾2000项专利[10] - 公司任命王鹤棣为“全球品牌大使”[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或担保[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64] - 2024年3月17日附属公司收购凌博全部股权,现金总代价约为人民币351.5百万元,4月17日完成收购[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及相关雇员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0]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75] - 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22年5月19日起为期三年,沈瑜于2024年6月17日获重选[76] - 陈明宇、马晨光及梁勤于2024年6月17日获重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黄隆铭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自2019年4月29日起为期三年,续新委任书自2022年4月29日起为期三年,分别于2022年和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78] - 董经贵先生、钱静红女士、沈瑜先生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重选连任,张祎胤先生将于2025年4月29日起辞去非执行董事及相关职务,不参与重选[78][79] - 2024年各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获取方式包括出席课程/研讨会和阅读监管规定资料[80][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比例均较高,如董经贵先生董事会出席比例为5/5[83] - 董事提前至少14天获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董事会文件提前至少3天寄发[84] - 会议记录初稿和定稿在会后合理时间内发送给董事或相关成员,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或委任秘书保存[85] - 董事会建立确保拥有独立元素的机制,包括评估独立董事投入时间和出席次数等,且每年检讨执行情况及成效[86] - 主席董经贵先生与行政总裁钱静红女士职责明确区分并书面列载,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87] - 董事会大多数成员为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独立董事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独立董事按规定担任委员会成员[88] - 2024年公司主席按要求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会面一次,了解关注事项并讨论问题[90] - 董事会设立提名、薪酬和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设立[91] - 截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公司采纳总体性股息政策,股息宣派及派付由董事会酌情决定,需符合相关规定[93] - 董事会提议股息派付时需考虑集团财务业绩、法律合规、商业条件等因素[94] - 除中期股息外,公司宣派股息须经股东周年大会普通决议案批准,不得超董事会建议数额[96] - 董事会于2016年4月22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专业经验、性别等因素[97] - 公司有3名女性董事,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体员工中约69%为男性,约31%为女性[98] - 提名政策旨在确保董事会在技能、经验等方面取得平衡,切合公司业务需要[99] - 提名委员会评核、甄选及建议董事时会考虑董事贡献、资格等条件[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事项[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員會由4名成員組成,年內召開1次會議[105][107] - 2024年支付給高級管理層(不含董事)薪酬,100 - 150萬元有1人,150 - 200萬元有3人[107] - 審核委員會由5名成員組成,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召開4次會議[108][110] - 審核委員會年內審閱多份財務報表,包括2023年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未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等[112] - 董事確認編製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財務報表的責任[113] - 公司就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審計服務已付或應付外聘核數師酬金6300千元人民幣,非審計服務酬金為0 [116] - 薪酬委員會職權範圍於2022年12月2日經董事會修訂及採納[105] - 審核委員會曾於執行董事不在場下與外聘核數師舉行1次會議[110] - 董事不知悉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14] - 董事會負責維持穩健有效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117] - 2024年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检讨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且至少每年进一步检讨评估该系统[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沈瑜先生及梁志傑先生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该年度彼等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4] - 董事会不知悉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25] -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不少于十分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须在21日内正式召开[129] - 股东欲在股东大会提呈议案,须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酌情考虑后在下届股东大会提呈审批[130] - 公司欢迎股东书面提出查询或请求,一般不处理口头或匿名查询[131][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章程细则概无变动[133] - 公司建立四个风险类别,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及法律风险[122] - 公司为投资者组织交流活动和实地考察,参加投资论坛并与业务分析师及基金管理公司交流[123] - 股东大会就独立事宜提呈独立决议案,除特定情况外按股数投票表决,结果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载[126] - 董事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反贪污政策,认为现行政策已有效实施[136] - 董经贵先生56岁,自2014年7月17日起担任董事,2015年1月19日调任执行董事,在电动两轮车行业约有23年经验[138] - 钱静红女士53岁,自2014年7月17日起担任董事,2015年1月19日调任执行董事,2019年5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在电动两轮车行业约有23年经验[140] - 沈瑜先生50岁,自2014年12月10日起担任董事,2015年1月19日调任执行董事,2005年5月加入集团[141] - 张祎胤先生42岁,于2019年4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43] - 黄隆铭先生67岁,于2019年4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陈明宇先生62岁,于2023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长达三十多年为大型企业提供财务、税务及商务咨询服务的经验[145] - 董经贵于1997年与钱静红开始筹备成立江苏雅迪,涉足电动两轮车行业[138] - 董经贵于2008年12月获评为“苏商骄傲 — 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2013年7月获评为全国轻工业品质管制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138] - 沈瑜于1995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取得工业自动化大专学历,2013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颁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1] - 马晨光女士47岁,2023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3年1月至今担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146] - 梁勤女士53岁,2023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1年4月至今担任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48] - 石锐先生48岁,为公司财务总监,201
雅迪控股(01585) - 2024 - 年度财报